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测试题六.doc_第1页
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测试题六.doc_第2页
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测试题六.doc_第3页
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测试题六.doc_第4页
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测试题六.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科综合模拟测试题六文综合六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回答16题:1下列地理现象中,参与海陆间循环的是A塔里木河水的蒸发B我国季风区内的降水C海上的暴风雨D青海湖水下渗2下列地区水循环活跃的是A南极大陆B塔里木盆地C长江流域D澳大利亚中西部3某洋流位于东半球大陆西侧中低纬海区,该洋流很可能是A日本暖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C本格拉寒流D秘鲁寒流4下列地理事物中,与洋流无关的是A智利境内的荒漠B海上冰山的漂移C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D热带海洋中珊瑚礁的形成5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地下水的来源主要是A雨水B湖泊水C空气中水汽凝结D冰雪融水6澳大利亚中部许多地方井水较咸,可能是因为A离地表近,受牛、羊粪便的污染B补给水源来自澳大利亚东部,东部水质受污染C补给水源来自地慢,含矿质元素较多D该地地表附近含矿质元素较多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回答79题:7有关水稻叙述,正确的是A水稻主要分布在高温多雨的巴西热带雨林环境中B水稻和小麦一样,容易采用机械化方式播种和收获C世界市场上,最主要的商品粮食是水稻D日本水稻单产高,但价格也高,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不利地位8正确反映近年来上海郊区农业变化趋势的是9“订单农业”的出现,说明_因素对农业生产的类型和产量影响越来越大。A国家政策B工业发展C城市化D市场需求量据预测,上海在未来几十年内,有可能超过香港,成为东亚重要的经济中心。回答1012题:10上海和香港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有A.帝国主义侵占B优越的地理位置C平原面积广大D人口构成以汉族为主11宝山钢铁厂明显的优势区位是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科技发达资金雄厚ABCD12为了发展经济,保护环境,上海和香港都应A控制城市中心区人口的发展B控制郊区的人口发展C大力发展机械、化工等第二产业D市中心全部植树种草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出现一些新现象。回答1315题:13明朝时,政府规定手工业者可以纳银代役。这一规定对手工业的促进作用直接表现在A有利于手工业的内部分工B保证了手工业者的生产时间C有利于手工业者扩大再生产D有利于手工业产品的商品化14史料记载:明朝时,苏州、扬州、临清等地“从事于商贾技艺、游手游食者十而五六。”这一现象反映出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流离失所B北方人民大量向南方迁徙C人们就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D战乱带来社会经济凋敝15自汉唐至清前期,我国赋税制度发展的总趋势中不包括A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趋于松弛B逐渐解除了农民对地主和土地的依赖关系C在客观上既反映又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D赋税缴纳形式和内容趋于简化和货币化中国近现代思想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回答1620题:16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A西方列强的入侵B西方文化思想的涌入C洋务运动的推动D早期维新派大力宣传17把维新派和顽固派的论战称为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是因为A论战最先震动了清朝君臣闭目塞听的无知状态B论战提出了学习西方科技和兴办近代工商业的要求C资产阶级在论战中首次提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要求D论战正面抨击了封建教条和阐述了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18新文化运动把反对儒家传统道德作为矛头指向,其根本原因是A儒家思想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当时北洋政府推崇儒家思想C儒家思想比资产阶级文化落后D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统治的理论基础19“两个凡是”的观点突出反映了A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B忽视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高速度的错误方针C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思想方法D认为党内始终存在两条路线斗争的错误认识20以下对“文革”后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意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确立了新时期的基本路线B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C纠正了个人崇拜的思想倾向D打破了教条主义的思想束缚21在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清教徒A批判“君权神授”的观念B反对英国占统治地位的天主教制度C提出“教随国定”的原则D与保守势力争夺英国教会的领导权22克伦威尔统治时期,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所体现的是A殖民主义的屠杀和掠夺政策B工业资本的自由贸易政策C金融资本的垄断贸易政策D殖民主义的贸易保护主义23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事实上否定了专制特权论证了革命的合理性揭示了人类不平等的根源否定了宗教的权威ABCD.24法国大革命动摇了欧洲大陆的封建统治,最主要的表现是A摧毁了许多国家的封建制度B打败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堡垒俄、普、奥C革命思想和精神传遍欧洲大陆D引发了欧洲大陆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25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A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工商业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26普军参谋总长毛奇曾说:“那是一场早已预见的战争,是一场经过精心准备并为现政府视为必要的战争,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领土扩张,而且是为了普鲁士在德意志霸权的确立。”这场战争是指A普奥对丹战争B普法战争C普奥战争D第一次世界大战27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发生的最大变化是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业的地位在逐步下降C交通运输业获取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欧洲单一货币欧元正式进入流通领域。回答2830题:28对欧元的本质认识是A货币B一般等价物C货币符号D观念上的货币29.下列关于欧元和人民币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B.都能充当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C欧元与人民币的购买力都是由国家决定D欧元是欧洲国家统一使用的货币,人民币是我国的唯一合法货币30欧元启动后,弱势货币国家的民众普遍表现得兴高采烈,而德国人却忧虑重重,有55的德国人不愿意放弃处于强势的货币马克。这一现象表明A人们的利益立足点不同,对同一事实的评价会不同B人们的世界观不同,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会不同C人们的原有知识正确与否,极大地影响着对新事物的理解D人们的人生观、思维方法不同,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看法相传广州附近有一口“贪泉”,饮之贪得无厌。东晋吴隐之受命赴任广州刺史,对此却不以为然,大胆饮之。到任后,吴隐之勤谨清正,整肃贪腐,为民称颂。回答3133题:31饮“贪泉”则必贪得无厌的传言从哲学上看,这A是一种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B是一种事物先行后续的联系C是一种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D是一种人为臆造的主观联系32吴隐之饮“贪泉”不贪,这说明一个人贪与不贪主要取决于A当时整肃贪腐的力度B自身的廉洁意识及政治体制的完善程度C一个人的胆魄大小D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33古代的吴隐之尚且能清正廉洁,作为当代的领导干部更应该勤政廉政,因为A公民对领导干部拥有监督权B领导干部都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C领导干部是人民利益的执行者和捍卫者D勤政廉政是领导干部的工作宗旨某老汉年过七旬,妻已过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来源。有二子,长子自觉履行赡养义务,次子以将来放弃继承权为由不赡养老人。回答3435题:34对其次子的行为,你认为A正确,因为放弃继承权,当然可以不履行赡养义务B正确,有长子在先,且自觉赡养了父亲C错误,可以放弃继承权,但不能不履行赡养义务D错误,因为继承权和赡养义务都是不能放弃的35通过上述材料,我们应该认识到A子女对父亲的赡养义务是绝对平等的B父母可以放弃抚养义务,但子女不能放弃赡养义务C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都不能放弃D父母应对子女尽抚养义务,子女也不能放弃应尽的赡养义务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160分。36(30分)材料: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约为28124亿立方米,其中27115亿立方米为地表水,其余为地下水。从总量看,我国水资源比较丰富,但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只有2400立方米,在联合国149个成员国中居109位。而且在27115亿立方米的地表水中约有23是洪水,难以利用。因此,我国又是一个贫水国。(1)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是制定正确的水资源政策的关键,从哲学上讲符合_的观点。(2)从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3)为了改变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不利因素,应采取_ 措施。并列举我国采取该措施的两个实例_。37(50分)从19世纪晚期到20世纪晚期,中美两国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家,其影响力的提高,是以经济大发展为前提的,两国经济发展都是由于在较好地利用外部条件的同时,又对内部进行了成功的调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美国在近百年的经济发展中,有两次重大的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两次?各有何作用?(2)20世纪中晚期,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有两次成功的生产关系调整,是哪两次?各有何作用?(3)中美两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措施中有何异同?(4)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8(30分)我国政府继续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即通过扩大投资和国内消费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对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是国内需求。(1)在扩大内需问题上,我国政府行使了哪些国家职能?(2)从哲学上分析,为什么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是国内需求?39(28分)中东地区是世界石油宝库,同时也是“水荒”严重的地区。(1)中东地区大部分终年受_带控制,形成_气候,直接导致该地区用水奇缺。(2)石油形成于_代和_代。(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通过巴勒斯坦分治,建立一个犹太国家和一个阿拉伯国家的决议,1948年_国建立,英国宣布结束在巴勒斯坦的。本区的_是三个宗教的圣地。40(54分)2002年12月27日,举世瞩目的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江苏省、山东省施工现场同时举行。(1)历史上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与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有何不同?(2)华北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体现哪些政治学观点?(4)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有何重大意义?一、选择题1B2C3C4D5C6D7D8B9D10B 11A12A13B14C 15B16A 17D 18D 19C 20A 21A 22D 23D 24C 25B 26C 27A 28C 29A 30.A 31D 32B 33C 34C 35D二、非选择题36(1)物质决定意识(或想问题做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2)地区分布不均,南方多,北方少,东部多,西部少(或由东南向西北减少)。(3)跨流域调水,引滦入津,引黄济青(或南水北调等)。37(1)调整:19世纪末垄断资本主义(或垄断组织)的产生;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即可给分)。作用: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使美国经济在19世纪末跃居世界首位。调节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奠定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推动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答出其中任何两点,只要能与上面措施相对应,即可给分,但不得超出该小题总分)(2)调整:三大改造;经济体制改革。作用:实现了生产资料向公有制转变,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城乡经济全面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极大增强。(3)相同:都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经济发展;在经济成份中都有国营经济存在。不同:美国没有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中国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中国变革生产关系都是政府干预的结果,美国则不全是政府干预。(4)原因:两国国情不同。38(1)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2)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虽然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对外经济关系这个条件,但这毕竟是外因,而且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我国有近13亿人口,市场潜力巨大,所以,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力量是国内需求。39(1)副热带高气压带、热带沙漠气候。(2)中生代、新生代。(3)以色列、委任统治、耶路撒冷。40(1)隋朝开凿大运河是为了加强对东南地区的控制,加紧对东南财富的攫取,促进南北经济交流,巩固统一。南水北调工程则是为了解决北方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