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doc_第1页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doc_第2页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doc_第3页
北师大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歌手大赛》.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歌手大赛教学设计【教材】: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八册第一单元第18-19页歌手大赛【学习目标】:1能结合具体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独立尝试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探索新知。【教法】:启发谈话、引导法。【学法】:自学探究、合作交流。【学习重点】: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学习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学习过程】:一、复习1、口算1.50.512.30.52.80.50.81.30.360.6410.960.70.2610.80.2100.69.47.30.627.9222.30.0522.356.53.5102、用竖式计算62.87.464.5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的歌手大奖赛吗?请看大屏幕,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出示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师:你都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板书两位选手的歌唱得分五号选手九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0.40分总分9.43分三、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师:看到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师:谁还能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呢?板书其中一个问题: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板书问题)2、解决问题(1) 估一估师:在计算之前,我们先来估一估,谁的总分高一些?师追问你是怎么判断的?(2)算一算师:5号选手的得分高,到底高多少呢?需要我们一起来算一算,请你在你的练习本上试一试吧?学生试着独立解决,并指名板书不同的解法。学生可能出现的算法:A、8.65+0.40=9.05(分)8.650.409.059.43-9.05=0.38(分)9.439.050.38B、C、9.43-8.65-0.409.43-(8.65+0.40)=0.78-0.40=9.43-9.05=0.38(分)=0.38(分)算完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全班交流师:谁来说说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让学生口述计算方法和过程。师:第二、三种方法,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为什么?(强调:第二、三种解决方法的运算顺序。)师:谁能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3、课本18页试一试的第1题(学生独立解决)师:下面这两道题你会计算吗?师:那么请你们拿出练习本,在练习本上试试看吧。4.6+12.3+5.815-(1.2+3.9)订正时说一说每题的运算顺序。4、小结:师:通过以上几道题的计算,你知道我们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吗?(板书: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师:谁能来说一说刚才我们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四、实践应用师: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到的小数混合运算顺序来解决一些问题,大家有没有信心?1、完成书中19页练一练的1题爸爸用两条长度分别是1.27米、1.35米的绳子接起来捆扎报纸。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接好后的绳子有多长?学生读题,问一问学生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引导学生理解“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是什么意思?交流时说一说解决的思路。2、完成书中19页2题的左边的三道题。同桌互相订正,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五、全课总结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谁来说一说它的运算顺序?板书设计:五号选手九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8.65分综合素质得分0.88分0.40分总分9.43分谁的总分高?高多少?教学设计、反思及点评_田红英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了小数加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的总分高呢?高多少?”的问题,随后呈现了常见的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用分步列式计算,另一种是用综合列式进行计算。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在研究的过程中,将计算方法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在探究的过程中,教材在解决问题之前先让学生估计一下结果,渗透估计的思想。对于情境中涉及到的一些专门用语,如“专业得分”“综合素质得分”,我要给学生稍作解释。当学生理解了情境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先估算,再组织学生独立探索,并在全班进行交流。练习的设计中“购物”取材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并且有一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有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与提高。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播放实况录像。(播放本校田海燕老师参加全镇教职工声乐比赛的实况录像,学生看的十分投入,看完后一片掌声,并议论纷纷:“我们音乐老师唱的真棒!”“像名星!”“她得了第几?”“一定是冠军!”)师:同学们,田老师在这次比赛中的出色表演得到了评委的好评,经过初赛、复赛,最后她与小张幼儿园的贾春风老师争夺冠军。想不想看看她们的最后成绩?生:(急切的)“想!”(多媒体出示两位选手及其成绩的画面,形式与教材基本相同,5号选手变为田老师,9号选手变为贾老师)师: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生1:谁能得第一呢?生2:贾老师能得第一,因为它的专业得分比田老师的高。生3:不对,田老师的综合素质得分比贾老师的高,所以田老师能得第一生4:我不明白“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用哪个成绩决定她们的表现呢?生5:(非常自信地)我知道!我从电视上见过,专业得分就是演唱得分,综合素质得分就是音乐理论知识得分,把每个人的两项得分加起来进行判断谁是冠军。师:你真是个用心的孩子!就像你说的人们一般是将两项得分加起来判断谁的成绩好一些,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判断她们谁表现得好一些。(二)自主探究1师:谁能估计一下她们的总分大约各是多少?生1:(思考)她们的成绩差不多,都超过9分了。生2:她俩的成绩很相接近,我们必须具体算一下,才能比出高低。师:该怎样算呢?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谁的方法最受欢迎!(学生立刻行动起来)师:谁想把自己的方法介绍给大家?生1:5号选手的总分已经知道了,我要求出9号选手的总分,再和5号选手的得分进行比较。我的列式是:8.650.409.05 (分) 9.439.050.38(分),田老师是冠军,比贾老师高0.38分。生2:我的想法和他一样,但是我是把两个算式合并在一起的,列式是:9.43-(8.65+0.40)师:为什么要有小括号呢?生3:因为要先算出9号选手的总分。师:像这样的加减混合题,同学们会一步一步计算出得数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后反馈)生:9.43-(8.65+0.40) 9.439.05 0.38(分)师:在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生:在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在加减。(三)拓展应用教师展示购物清单。新世纪超市购物清单2005.09.15 15:41商品名称 数量 单价 小计面包 2 2.70元 5.40元酱油 1 4.85元 4.85元应收:10.25元客付款:20元 找零:9.75元 师:从这张购物单上,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我想核对一下2个面包和一瓶酱油的总价对不对?生2:我想给阿姨验算一下,看钱是否找对?师:看来同学们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那么,这些问题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吧!(学生活动后汇报)生1:第一个问题:2.70+2.70+4.85=10.25(元),和购物小票上一样。生2:第二个问题:20-10.25=10.75(元)生3:第二题不对,结果应该是9.75元,他忘记退位了!因为被减数是整数,小数点在个位的后面,所以我用竖式时,在20的后面点上小数点,然后补上两个0再计算。生4:我们也是这样想的,这样退位时不容易发生错误。生5:老师,我们没补写0,但我们心里是这样记着的。师:同学们的想法都不错,在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少时,列竖式时,要给被减数的末尾添上0,如果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也可以不把0写出来。2自编自算出示数据4.12 12.3 5.08师:用这些数能写出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算式吗?(学生编算式、交流)生1:4.12+12.35.08生2:4.1212.35.08生3:他编的题我们现在没法算,应改成12.34 .125.08生4:12.3(4.125.08)师:现在我们就来计算自己编的三道题,在计算时要注意同学们提醒的几个问题。五、教学反思“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设了与之联系密切、富有情趣的生活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田老师是我班的任课教师,学生十分关心田老师能否得冠军,这种心理促使学生急切的想知道贾老师的总分,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练习的设计我尽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感到有趣味,而且也感受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我组织自己编题自己算,使枯燥的计算富有趣味性,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充分体会到成功的愉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六、案例点评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注重为学生创设现实生活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实现了自主学习,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1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本节课从课题的引入到教学过程都注重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例中挖掘教学素材。例如:为学生创设了本校教师参赛的实况,学生关心自己教师的成绩,学习兴趣油然而生,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并且使学生真实的感到数学就在身边,体验到了数学源于生活。2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本节课的教学不管是新知识的探究还是知识的应用。教师都能大胆放手,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去计算,去思考,去发现。学生在合作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