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教案教学目标l 知识目标:1. 使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化学原理2掌握正负、极的判断、电极反应的书写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3常识性介绍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化学电源和新型化学电池l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从实践到理论的科学总结方法。2. 培养观察能力。3. 培养实验设计能力。l 德育目标:增强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教学重点、难点l 重点:原电池的化学原理。l 难点:原电池装置的科学设计。教学方法启发式、实验探究法 实验观察思考讨论总结教学用品铜片、锌片、碳棒、稀硫酸、乙醇、电流计、检流计、导线、烧杯、桔子、干电池等教学过程设计【引入】 水果电池(橙子) 对比干电池连接检流计。 这说明我们刚才的装置就相当于一个小电池,为什么橙子和金属片能组成一个小电池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原电池的世界。【板书】 第四节 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ZnZn CBADCu稀硫酸 稀硫酸 稀硫酸 稀硫酸Zn CuCu【投影】下面请同学们根据屏幕的提示,完成这几组实验:【实验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提问】 解释 A.B.C的现象。【引导】 A.B.C的现象我们容易理解, D 实验中,我们看到铜片上有气泡存在。说明 H 得到了电子,那么,H 得到的电子从哪里来?是铜提供的吗?【回答】 电子不是铜提供的,铜是氢后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置换氢气。所以 H+ 得到的电子,不是来自铜,只能来自锌。【设问】 锌传递电子是通过溶液还是导线呢?【讲述】 比较C、D,可以知道电子不是从溶液中传递的,只能是沿着导线传递给铜的。【过渡】 这只是我们的推断,大家能想办法印证它吗?【引导】 电流计。【学生活动】分组实验 【设问】 大家一起告诉我,我们的推断正确吗?【引导】 实验印证了我们的推断,从电流计指针的偏转我们可以知道装置中产生了电流,从物理学上我们已经知道,电流的产生都是由于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了电能,这个装置把锌和硫酸反应的化学能转变成了电能,象这样能够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我们称之为原电池。【投影】 原电池概念【板书】 一.原电池: 1概念 【设问】 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是不是任何化学反应的能量都能转化成电能呢?不是。确切地说,原电池是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引导】 现在我们来分析原电池装置,电池都有两个电极,分别是什么呢?【回答】 正极和负极。【引导】 物理上两极的规定和电子流向之间有什么关系?【回答】 电子流出的一极称为负极,电子流入的极称为正极【投影】 负极:电子流出的极 正极:电子流入的极【引导】那刚才的原电池两极谁正谁负呢?【回答】 锌作负极,铜作正极。【设问】 负极流出的电子是由锌失去的,那负极的锌失去电子发生了什么反应?【回答】 负极-氧化反应【设问】 那么正极上H得到电子发生了什么反应?【回答】 正极-还原反应【讲述】我们也根据这些过程来判断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从电子流向的角度判断:电子流出的是负极,电子流入的是正极。从氧化还原的角度判断:发生氧化反应的是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的是正极。 其实这些判断方法我们依据的都是两极上的这两个反应对原电池,这种表示两个电极上电子得失过程的式子称为电极反应式。【投影】 电极反应 负极:Zn 2e Zn2 (氧化反应)正极: 2H+ + 2e H2(还原反应)【讲述】 这两个电极反应的总结果就是锌和H+的氧化还原反应【投影】 原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Zn 2H+ = Zn 2 H2【讲述】 把锌片直接放入稀硫酸中,就是发生了该反应,在这个铜锌原电池中发生的依然是该反应,不同的是,现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两个电极上发生,这就将电子的直接传递转化为沿导线的定向传递,从而形成了电流,所以说原电池是把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能转化成了电能。【过渡】 下面我们来看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动画模拟【投影】 原电池动画。【设疑】 在溶液中这个导电过程是怎么进行的呢?【分析】 在溶液中,SO42-移向负极,Zn 2和 H+ 移向正极,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传导电流,构成回路,这就是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过渡】 我们已经知道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那这个装置需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进行这样的转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ZnGGGCuZnGZnZnCZnZnCuCu稀硫酸 稀硫酸 乙醇 稀硫酸A B C D【投影】请各组按屏幕提示完成屏幕上的实验。【实验探究】 实验 分组:观察:电流计指针是否偏转.【活动】 学生分组实验【提问】 哪几个装置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回答】【过渡】 B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装置,说明构成了一个原电池,A、C、D装置中不能产生电流,说明没有构成原电池,下面我们通过和刚才的铜锌原电池装置比较,来分析原因。【讲述】从A、B知道,从电极材料来说,原电池的两个电极,可以都是金属,但不能是两种相同的金属;也可以是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但如果是非金属的话,非金属应该具备什么性质导电性。投影。由C知道,当溶液是非电解质溶液时,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不能导电,所以从溶液性质来说,溶液必须是电解质溶液。具备了这两点就行了吗?从D可以看出,决非如此,如果电解质溶液不相通,不能构成回路,还是无法形成。所以从电路的连接来说,这些材料之间必须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投影小结】*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1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属和非金属导体)做电极,较活泼的金属为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碳棒)为正极2两个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3两个电极用导线相连构成闭合回路。【强调】原电池必须要依据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形成。【投影练习】 1.下列各种情况是否形成了原电池?AgFeAAlMgACuZnGCuZnO4溶液CuCGH2SO4溶液 盐酸溶液 CuSO4溶液CCl4溶液 盐酸溶液 盐酸溶液A B CC Cu Cu Zn Fe Ag Zn Cu Mg Al 含杂质的Fe片 D E F 【投影练习】 2.材料_格林太太的怪病。【设问】 现在大家能否解释,课前我们将橙子和金属片连接检流计后,指针会偏转?【学生回答】 略【过渡】 我们看到的水果电池是原电池原理的简单应用,理论上说,任何氧化还原反应都有电子得失,根据这一点,科学家们利用许多廉价、高能的原料,制成了各种化学电源,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的化学电源。【投影】 常见的化学电源。【投影】 干电池剖面图【讲述】 常见的锌锰电池,中央是石墨棒,作正极;石墨周围是二氧化锰和炭黑的混合物,裹在纸作的隔膜内,隔膜外是糊状的氯化铵,作电解质溶液,最外面是锌筒制成的电池壳,作负极。【投影】 工作原理 总反应式:2MnO2+2NH4+Zn=Mn2O3+2NH3+H2O+Zn2+【设问】 根据这个反应,请判断一下它的正负极?【讲述】 负极上锌失去电子,正极上是二氧化锰得到电子。【过渡】 我们再来认识其它几种常见电源【投影】 图片【讲述】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使用的电池越来越多,它们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烦恼,废电池中多种重金属和酸、碱等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危害很大,随意丢弃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我们在生活中不但要注意自己不随意乱丢,而且还要向身边的人进行宣传。当然,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我们常说垃圾都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废电池中的有色金属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果能够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我们生存环境的破坏,而且可以节约利用资源。【投影小结】一、原电池能量转化化学能电能电极材料可以是1两种不同的金属。2一种金属和一种非金属。电极的确定与电极材料有关。负极:电子流出的极。正极:电子流入的极。电极反应(工作原理)负极:Fe 2e Fe2 发生氧化反应 正极:2H+ + 2e H2 发生还原反应构成条件1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作电极;2 电极插入相通的电解质溶液中;3 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的回路。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隧道回填土质量控制方案
- 小学五年级英语上册Unit6单元重难点知识速记与巧练(含答案)
- 混凝土结构的加固与修复方案
- 临时水泥搅拌站安装与管理方案
- 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112课件
- 水的分层与融合课件
- 水电站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水电气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版燃气供应及节能改造合同模板
- 2025版:人力资源居间费合同范本
- 美编设计面试题目及答案
- 肿瘤患者有效沟通技巧
- 医院科室停电应急预案
- 2025-2030中国工业用地开发与产业升级分析报告
- 2025年教育学家教学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培训考试试题(有答案)
- 第1课 互联网和物联网 课件 2025-2026学年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如东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湖南省高考真题卷政治和答案
- 精神病患者的康复护理计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