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密 封 线 合肥怡文中学第一次月考七年级语文分值:100分 卷面分:3分 时间:90分钟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1.根据拼音在田子格内填上恰当的字。(5分) 梦想,是漂浮在心头的一缕美丽的yu hu ,它使平凡的你再也不能容忍往日的yng s 和 w lio ,m rn间悟得了日子应有的诗意与挥洒诗意的ju z。 2.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狂阑ln 督学d 炽痛ch 回环曲折qB.嗥鸣go 哽咽 gng 哺育 p 亦覆如是yC.默契q 场院chng 祈祷 q 高山之巅dinD.郝叟su 田垄 lng 镐头go 惊涛澎拜pi3.依据课文,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句中横线上( )(2分)(1)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 ,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2)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 和耻辱(3)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 对象。A.喧嚷 肮脏 嘲笑 B.喧闹 污秽 讥笑 C.喧闹 污秽 嘲笑 D.喧嚷 肮脏 讥笑4.下列关于作者的信息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未选择的路普希金美国作家B.最后一课都德法国作家C.伤仲永临川先生宋代D.木兰诗郭茂倩宋代乐府诗集5.名著阅读积累。(5分)童年是 以自身为基础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 、 )。它讲述的是 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 (国名)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6.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1)山际见来烟, 。(2) ,何人不起故园情。(3)故园东望路漫漫, 。 (4)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5)父利其然也, 。(6)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 。7. 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古之黄河】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1)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近之黄河】(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2分)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材料二: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3)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语。(2分)二、文言文阅读(共16分)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卷,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窗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8.指出文中流传至今的一个成语,并解释它的意思。(2分)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卷卷有爷名 愿为市鞍马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爷娘去 赏赐百千强 出郭相扶将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1.本诗是写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但为什么对十年的征战生活写得比较简单呢?请你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2分) 12.木兰的形象是中国文学史中不朽的巾帼英雄形象。这个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优秀品质?(2分) 3、 课内现代文阅读(9分)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都花白了,还戴着大眼镜。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虽然小,但在那里也可以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在地上或桂花树上寻蝉蜕。最好的工作是捉了苍蝇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然而同窗们到园里的太多,太久,可就不行了,先生在书房里便大叫起来:“人都到哪里去了!”便一个一个陆续走回去;一同回去,也不行的。他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普通总不过瞪几眼,大声道:“读书!”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有念“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有念“笑人齿缺曰狗窦大开”的,有念“上九潜龙勿用”的,有念“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的先生自己也念书。后来,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了,只有他还大声朗读着:“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坐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13. 选文第段中划线句子属于人物描写的哪种方法?从中可以看出老先生是怎样的人以及我对老先生是怎样的态度?(3分) 14. 从选文两段中可以看出学生读的没有标点,而老师读的内容有标点,这说明了什么?(4分) 15.理解文章结尾说的“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四、课外现代文阅读(12分)这一天的清晨,天色还不曾大亮,我在睡梦里被电话的铃声惊醒。 “听到了炮声和机关枪声没有?”C在电话里说。 “没有听见。发生了什么事?” “听说日本人占领租界,把英国兵缴了械,黄浦江上的一只英国炮舰被轰沉,一只美国炮舰投降了。” 接连的又来了几个电话,有的从报馆里的朋友打来的。事实渐渐的明白。英国军舰被轰沉,官兵们凫水上岸,却遇到了岸上的机关枪的扫射,纷纷的死在水里。日本兵依照着预定的计划,开始从虹口或郊外开进租界。 被认为孤岛的最后一块弹丸地,终于也沦陷于敌手。 我匆匆的跑到了康脑脱路的暨大。 校长和许多重要的负责者们都己经到丁。立刻举行了一次会议。简短而悲壮的,立刻议决了: “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时,立刻停课,将这大学关闭结束。” 太阳光很红亮的晒着,街上依然的熙来攘住,没有一点异样。 我们依旧的摇铃上课。 我授课的地方,在楼下临街的一个课室,站在讲台上,可以望得见街。 学生们不到的人很少。 “今天的事,”我说道,“你们都已经知道了吧,”学生们都点点头。“我们已经议决,一看到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经过校门。立刻便停课,并且立即的将学校关闭结束。”学生们的脸上都显现着坚毅伪神色,坐得挺直的,但没有一句话。“但是我这一门功课还要照常的讲下去。一分一秒也不停顿,直到看见了一个日本兵或一面日本旗为止。” 我不荒废一秒钟的工夫,开始照常的讲下去。学生们照常的笔记着,默默无声的。 这一课似乎讲得格外的亲切,格外的清朗,语音里自己觉得有点异样;似带着坚毅的决心,最后的沉着;像殉难者的最后的晚餐,像冲锋前的士兵们的上了刺刀,“引满待发”。 然而镇定,安详,没有一丝的紧张的神色。该来的事变,一定会来的。一切都已准备好。 谁都明白这“最后一课”的意义。我愿意讲得愈多愈好;学生们愿意笔记得愈多愈好。 讲下去,讲下去,讲下去。恨不得把所有的应该讲授的东西,统统在这一课里讲完了它;学生们也沙沙的不停的在抄记着。心无旁用,笔不停挥。 别的十几个课室里也都是这样的情形。 对于要“辞别”的,要“离开”的东西,觉得格外的恋恋。黑板显得格外的光亮,粉笔是分外的白而柔软适用,小小的课桌,觉得十分的可爱,学生们靠在课椅的扶手上,抚摩着,也觉得十分的难分难舍。那晨夕与共的椅子,曾经在扶手上面用钢笔,铅笔,或铅笔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涂写着,刻划着许多字或句的,如何舍得一旦离别了呢! 街上依然的平滑光鲜,小贩们不时的走过,太阳光很有精神的晒着。 我的表在衣袋里低低的嗒嗒的走着,那声音仿佛听得见。 没有伤感,没有悲哀,只有坚定的决心,沉毅异常的在等待着,等待着最后一刻的到来。 远远的有沉重的车轮辗地的声音可听到。 几分钟后,有几辆满载着日本兵的军用车,经过校门口,向东向西,徐徐的走过,当头一面旭日旗,血红的一个圆圈,在迎风飘荡着。 时间是上午十时三个分。 我一眼看见了这些车子走过去,立刻挺直了身体,做着立正的姿势,沉毅地阖上了书本,以坚决的口气宣布道: “现在下课!” 学生们一致的立了起来,默默地不说一句话;有几个女生似在低低的啜泣着。 没有一个学生有什么要问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傍徨,没有顾虑。个个人都已决定了应该怎么办,应该向那一个方面走去。 赤热的心,像钢铁铸成似的坚固,像走着鹅步的仪仗队似的一致。 从来没有那末无纷纭的一致的坚决过,从校长到工役。 这样的,光荣的国立暨南大学在上海暂时结束了她的生命。默默的在忙着迁校的工作。 那些喧哗的慷慨激昂的东西们,却在忙碌的打算着怎样维持他们的学校,借口于学生们的学业,校产的保全与教职员们的生活问题。 节选自郑振铎最后一课16. 这最后一课发生的地点是 (城市名), 给我们作了提示。(2分)17.在这“最后一课”上,“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试用文中的词语概括并说说原因。(3分) 18. 文中写学生们对课桌等的依恋,写学生在宣布下课时的“没有迟疑,没有踌躇,没有彷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