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六国论(苏洵).pptx_第1页
13六国论(苏洵).pptx_第2页
13六国论(苏洵).pptx_第3页
13六国论(苏洵).pptx_第4页
13六国论(苏洵).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国论苏洵 天下大势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认真听讲 认真思考 学习目标1 了解史论中借古讽今的写法 2 学习本文论证的方法 3 认识苏洵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 弊在赂秦 学生领读第一段 文章第一段几句话的关系怎样 六国破灭 弊在赂秦 1 赂秦而力亏 2 不赂者以赂者丧 总 分 学生自由朗读2 3段 第二段围绕哪个分论点展开论述 怎么论证的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秦所得与战胜所得 诸侯所亡与战败而亡 祖父创业之难与子孙毁业之易 六国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对比论证 弊在赂秦 至于颠覆 理固宜然 赂者灭亡的道理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本段除了突出以对比论证为主 还用了哪些论证手法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火不灭 比喻论证 比喻形象生动 齐人勿附燕客不行赵将犹在 胜负或未易量 向使 假设论证 第三段 齐 燕 赵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不赂者 齐 与嬴不助五国 燕 以荆卿为计 赵 洎牧以谗诛 不能独完 论证方法 古人云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加强论证说服力 六国灭亡史实 举例论证 证明观点正确性 秦与六国 六国之间的对比 对比论证 证明破灭必然性 假设论证 向使三国 进一步回扣论点 学生齐读4 5段 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第四段 总结上文 解决问题 史论文阅读方法 1 历史事实2 作者结论3 写作目的 第五段是否多余 第五段 不是画蛇添足 犹如画龙点睛 这篇史论赋予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所以 最后一段才是作者写这篇史论的主旨所在 篇末点题 北宋建国后 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 实行中央专制集权制度 将军权完全收归中央 造成了军事上的衰势 北宋建国往后一百年间 与契丹 西夏作战60余次 败多胜少 到苏洵所处的时代 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 绢30万匹 向西夏纳银10万两 绢10万匹 茶3万斤 这样 陪邻 的结果 助长了契丹 西夏的气焰 加重了人民负担 极大地损伤了国力 带来了无穷的祸患 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 六国论 的 作者想通过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来委婉地提醒当朝统治者 背景介绍 第五段得出什么样的结论 引古 六国破亡 讽今 在六国下 结论 勿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再读课文知识延伸 加强积累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即便同一史实 同一题目 从不同角度出发 也会得出不同结论 阅读苏辙的 六国论 节选 回答后边的问题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 而天下之诸侯 藉之以蔽其西 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 秦人不敢逾韩魏 以窥齐楚燕赵之国 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 使韩魏无东顾之忧 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 以二国委秦 而四国休息于内 以阴助其急 若此可以应夫无穷 彼秦将何为哉 不知如此 而乃贪疆场尺寸之利 背盟败约 以自相屠灭 秦兵未出 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 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 可不悲哉 1 父子两文的共同点是 2 父子两文的不同点是 1 洵文的中心论点是 辙文的中心论点是 认为六国没有团结一致抗秦 弊在赂秦 背盟败约 自相屠灭 洵重 史实 辙重 假设 3 友人说苏氏父子都认识不到秦统一六国是历史趋势 不过是借题发挥 而从论古讽今的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