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周考试卷.doc_第1页
高三语文周考试卷.doc_第2页
高三语文周考试卷.doc_第3页
高三语文周考试卷.doc_第4页
高三语文周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语文周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组是A瘦削(xu)逢迎(fn)体己话(t掎角之势(j)B.汤匙(ch)分泌(b)河豚鱼(tn扛鼎之作(ng)C.焦灼(zhu)鸡肫(z肩胛骨(ji)硕果累累(li)D.泥淖(no)粘稠(nin)嗟来食(ji)断壁残垣(yun)B(“泌”读m)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中国好声音”节目中呈现的向上、向善、向美的价值取向,导师与学员、学员与学员之间通力合作、共同拼搏的和睦关系,十分契合中国人的时代情绪和传统文化。B.西湖国际烟花大会两发烟花改变轨道窜入观众台,导致多人死伤,引发劳民伤财的指责,民众呼吁停办的话题又成为舆论热点。C.一些承诺100%留学申请成功、失败全额退款的中介成了最受亲睐的公司,不少公司更是以“为一名无科研经历的学生成功申请美国排名前五的大学硕士学位”等噱头招徕客户。D.“元芳,你怎么看?”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主人公的这句追问近来走红网络,成为公众表达诉求和置疑的经典句式。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在舆论监督下工作。参考答案:A(B项“窜入”应写成“蹿入”。C项“亲睐”应写成“青睐”。D项“置疑”应写成“质疑”)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中国式接孩子”的场景每天都会在不同城市、不同学校的门口上演,众多家长在孩子放学的时间都聚集到学校门口,你拥我挤互不相让。B.有家长认为,部分药品标有按照体重服药的公式,一推算就知道孩子吃多少药了,殊不知这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C.当班主任宣布本周班队活动到校外野炊的决定后,全班同学无不拍手称快,掌声、笑声淹没了班主任的说话声,整个教室仿佛沸腾了。D.真相面前,环法自行车七冠王阿姆斯特朗从被顶礼膜拜的大人物到如今的声名狼藉,成为一个21世纪迄今为止影响最大的职业体育丑闻人物。参考答案:CA“上演”本义是“演出;放映”,句中是比喻用法。B“殊不知”是“竟然不知道”的意思。C“拍手称快”是贬义词,多指正义得到伸张或事情的结局使人感到满意。D“顶礼膜拜”,比喻非常崇拜。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传统的价格折扣策略、人员推销策略、多方式的销售形式策略在网络营销中仍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形式和内涵也将随着时代的进步得到完善与变革。B.我们要按照方便群众、综合衔接、绿色发展、因地制宜的原则,加快以公共交通为主,由轨道交通网络、公共汽车、有轨电车等组成的城市机动化出行系统。C.近期,全国各地各种安全事故频频发生,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财产损失,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安全意识和监督管理不力而造成的。D这些反腐败斗争的开展都具有政治运动的特征。它的优点在于产生了强大的震撼力,能够集中精力查处一批大案、要案;但是不足之处也很明显,就是虽然揪出了腐败分子,但并没有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DA位置颠倒,“完善”与“变革”位置要互换。B缺谓语,可在“加快”后增加“建立”一词。C“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而造成的”句式杂糅。)5.根据下面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观点。(3分)去年9月份,意大利OPERA实验小组的科学家们发表结果称他们的实验显示中微子的速度似乎超过了光速。这一结果就像一枚重磅炸弹震惊了科学界,因为光速不可超越的理论是现代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基础,超光速的消息是违背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最近,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卡罗鲁宾(Carlo Rubbia)表示,他的名为ICARUS的小组实施了一项相似的实验来捕获来自欧洲核子中心(CERN)的中微子,并在意大利境内的探测器上进行观察。他说:“这是一项再直接不过的实验,非常清楚。结果是令人信服的,它告诉我们OPERA的实验哪里出了问题。”参考答案:新实验证实中微子的速度未超光速。6.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节能减排和建设和谐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某社区为进一步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增强市民参与意识,决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用语征集活动”。请你写一则宣传用语,要求生动活泼,有感召力,并且至少要运用一种修辞方法。(4分)答案示例:(1)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共同呵护绿色家园(2)垃圾分类家家参与,社区环保人人有责。7.近日,网友发帖称某公路边出现了“拒绝酒驾”的宣传标语,标语中被植入某品牌白酒广告,被网友称为“最牛植入广告”,于是有人画了一幅漫画:根据漫画内容,回答下面问题(5分):(1)为什么被称为“最牛植入广告”?(2分)(2)你认可这样的广告吗?为什么?(3分)答案示例:(1)一边拒绝酒驾,一边替白酒打广告,将两件相抵触的事情组合在一个广告当中,因此是“最牛”的。(2)例不认可。一边拒绝酒驾,一边替白酒打广告,很不协调。尽管拒绝酒驾不等于不允许喝酒,但在公路边置放这种自相矛盾的广告,让人难以接受,难怪漫画中人要惊诧不已了。认可。拒绝酒驾不等于不允许喝酒,而是要求和强调“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从这一意义上说,让酒企参与宣传拒绝酒驾,多一份力量,力度会更大些。这是广告设计师的一大创意,不必大惊小怪。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古琴的文化内蕴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和雅”“清淡”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和、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了天下鼓琴的高手。琴者,禁也。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道:“若要抚琴,必择净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石林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又说:“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大音希声”“至乐无乐”的境界。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天籁”“地籁”“人籁”三类,认为只有“天籁”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些思想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按一曲。李白有诗写道:“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8.下列关于“古琴”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爱不释手的器物,操琴者的特殊身份使得琴乐具有高度的文化属性。B.琴乐追求“和雅”“清淡”的审美情趣,追求“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的深远意境。C.古琴要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要求的言论诠释了这一点。D.古琴虚静高雅的韵味要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答案C(林黛玉的言论诠释了“作为圣人之器的琴,演奏时自然就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这一点,没有涉及所谓道德责任问题。)9.下列对“古琴集儒道两家思想精髓于一身”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家提倡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的华美富丽。“和雅”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B.儒家主张入世,重视人生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琴者,禁也”旨在止邪正心。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清淡”的琴乐与道家追求正好合拍。D.庄子推崇“天籁”,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地影响了以后的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答案D(薛易简受到的是儒家思想的影响。)10.结尾为什么说从李白的诗中“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答案:李白的两句诗跟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境界“大音希声”“至乐无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其本质就是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流浪女英国拜厄特“公司派车送我们去逛好运大卖场。那可真是阿拉丁的宝窟啊!而且,安全没有一点问题,所有的进出口都在监控之下。觉得难受吗?非常时期这也是必要的。”领队兴奋地叮嘱,“进了卖场就可以自由活动,到中午时在进口集合。然后,我们可以在粉色珍珠咖啡店享用美味的午餐。2点45分,我们出发去机场,接着飞往悉尼。”达芙妮独自走进卖场。她穿行在佩带手枪与警棍的警察中间。沿着卖场的墙根聚着一伙儿手拿袋子或瓶子的流浪汉,围拢在燃烧着牛粪或木块的微火旁取暖。,界内是禁区,不得越过。她看看手表,不知在会合前如何打发这两个小时。她快步走过几个柜台。柜台上的商品琳琅满目:闪闪发光的镀铜、镀金小物件,温润发亮的珍珠、描漆小饰品,还有光滑的丝绸织品。纸糊的小鸟用细线拴着,在地上蹦蹦跳跳;纸糊的龙、硕大的金鱼摇头摆尾,木偶和皮影木偶,悠来荡去。她走过第二层矩形的前臂厅,顺着楼梯来到了第三层。一些橱窗里陈列着盆景植物。看见这些盆景,达芙妮想起自家的花园。她想买一些形状奇异的浆果,但是,想想还要去悉尼再回诺福克,也不知道海关让不让通过,便作罢了。她放慢了脚步,到了一层光线更充足,也相对更开阔的地方。她挑了一块四边绣着金鱼的台布,红色、金色还有铜色凑在一起,显得别具一格。在另外一层楼,她买了一枚玉石彩蛋,一把描漆的筷子,还为读中学的女儿买了一副白面小丑的脸谱。她按照路标上的指示,一路小跑着寻找咖啡店,却没有找到在什么地方。她倒是找到了女洗手间,发现隔间小得几乎挤不进去。在那里她补了补妆,镜子里的她大汗淋漓,邋邋遢遢的。唇上的口红已经化在皮肤上。发卡也从头发上戳了出来,鼻子和眼帘上也因汗渍而发光。她看看表,心想要赶快找到回去的路,时间已经不可思议地飞逝过去了。路标不断标出“出口”的方向,它会将人带到“紧急出口”样的楼梯或电梯口,又让人折回到相同的一排排货架前。“这个卖场存心不让人出来,”她想道,“这些路标注定让你在更多的商铺中曲折迂回,去寻找那个隐藏的出口。”她紧攥着包,一路小跑,在水泥楼梯上上下下。一只鞋跟从鞋上脱落下来。过了一会儿,她把两只鞋跟都取下来,装进包中,一瘸一拐地在水泥路上走着,大汗淋漓,气喘吁吁。她想给旅馆打个电话,将手提包打开一看,发现钱包和信用卡都神秘地失踪了。她站在卖场里,一遍又一遍地翻检手提包。过了好一会,她才明白,东西全丢了。她开始在卖场里奔跑,结果袜子扯开了一个大洞,从脚面一直裂到了小腿,皱巴巴的,像脱落的皮肤。看了看表,那分针曾经旋转得如风暴,让她心惊肉跳。现在,腕上只剩下印在粉色皮肤上的印记,带着汗渍熠熠发光。她的表也丢了!收拾行李和“美味的午餐”时间均已错过,已到了该去机场的时候。她内急得很,膀胱都要憋崩了,但她不能停下来,她必须到底层去,因为出口在那里。这么上下折腾着,她才明白,这卖场简直是上天入地、铺面相同的魔窟,让人进去便出不来。电梯的指示灯显示的明明是“下”结果却是“上”。楼梯井没有窗户,底层无论如何都找不到。飞机该起飞了。她含含糊糊地咕哝了一声,开始试着尖叫。卖场里,人们对此充耳不闻,视而不见。戴着随身听的顾客像聋子一样,而没戴的闲逛的人要么出于对外国人的畏惧,要么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也装聋作哑。而卖场也没有导购人员帮助。她不停地在沉沉的却是熙熙攘攘的寂静中尖叫。不管怎么说,尖叫还是起到了作用。一位身穿咖啡色大衣的男子将头戴钢盔、手持枪和警棍、全副武装的警察带到了达芙妮面前。“请帮帮我,”达芙妮说,“我是英国人。我遭到了抢劫,我必须回家。”“请出示证件!”她拉开手提包中的内兜。她的护照也没有了。“被偷了,所有的东西都被偷了。”她说。“像你这样的人是不允许进来的。”警察说。她从警察的眼神中看到了自己的形象:一个流浪女,肮脏、邋遢、衣冠不整,活像只败兴的母鸡。她明白自己要在外面和那些流浪汉们坐在一起,对面是那个界限分明的“禁区”。“我不离开。”她说着,一屁股坐在地上。她必须在卖场里面呆着。那个警察拿警棍戳戳她,“请离开这里!”她不能想象要是有熟人走过来会是什么样,她更不能想象她怎样才能离开这个“好运大卖场”!(本文有修改)11.小说开篇写了领队的“叮嘱”,有什么作用?(4分)参考答案:(1)用作铺垫,引出下文“流浪女”卖场失窃的主要故事。(2)跟下文故事形成鲜明对照,强化故事的讽刺性。12.根据结尾部分四小段的内容,补写第二段横线上的一个句子。(3分)参考答案:他们和警察之间有一条清理得非常整洁的界限(围绕“界限”,意思正确,表达顺畅即可。)13.结合故事内容概述采用第三人称叙述有什么效果?(4分)参考答案:(1)用第三人称叙述人物的遭遇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更自由。(2)更便于深入人物内心,将人物的心理活动告诉给读者。14.画线部分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作用是什么?(4分)参考答案:特点:运用直接描写作用:(1)突出了商品的琳琅满目,和前文的“阿拉丁宝窟”相照应。(2)柜台商品的诱惑,让“不知在会合前如何打发这两个小时”的达芙妮开始关注商品,从而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3)为下文达芙妮失窃埋下伏笔。(特点1分,作用3分)15.流浪女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5分)示例:社会的混乱、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哪怕谨小慎微的人也难免成为不幸者。达芙妮步步谨慎,事事小心,但残酷的现实最终还是把她变成了一个流浪女。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王猛论(清)侯方域唐荆川曰:“王猛者,苻坚之谋臣也。”此可谓得猛之著矣。猛处天下分崩之时,其志未尝不在中原,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惓惓不能忘晋,盖识大义者也。呜呼!三代而下,乱世之臣识大义者,诸葛亮、王猛而已。亮始终心乎汉者乎,猛始终心乎晋者也。然亮仕于汉而为汉,人之所知也;猛仕于秦而为晋,人之所不知也,吾故舍亮而论猛。当猛之隐于华阴也,姚氏、石氏多雄略之主,岂不能出而佐之?以为是氐、羌僭窃者,而非其志也。志不肯轻出,而又无以自达于晋,故宁隐焉。逮夫桓温入关,而后喜可知矣。被褐而谒,扪虱而谈,讵偶然哉!温见之而与论三秦之豪杰,既而曰:“江东无君比也。”盖温且心折于猛矣。乃温还而猛不从,何欤?呜呼!猛,英雄也,温,亦英雄也,天下英雄之与英雄,可一望而知。猛从温,则温必大用猛。然而温欲篡晋,其从之,则荀彧、郭嘉之下者也。不从,温又必杀猛。天下英雄之相爱而相用也,出于诚。然而英雄之杀英雄、与其见杀于英雄者,则必皆出于万不得已,苟有可以择之而可以全之,断不相强也。故此时猛不难于舍温;温亦不难于舍猛。温欲篡晋,猛之所知也;猛必不从温篡晋,亦温之所知也,然猛自是始无望于晋也欤!晋偏安江左,仅有一桓温足以有为,而又不可以从。大军一还,彼崤、渑、函谷之间,岂复尚有奉正朔、袭冠带之日哉?其出而相苻坚者,猛之不得已也。一出而强兵富国,扩疆启宇,勋绩烂然,说者以为符坚之管仲。是固猛之生平所裕如也,不足异也。垂没而告苻坚曰:“晋正统相承,上下辑睦,非所可图。臣死之后,愿无以晋为念。”而后其本怀见矣。故吾以为猛者非仅仅功名之人也。然则猛盍并不仕秦?曰:“猛之才高于诸葛亮,而澹泊宁静不及。使亮不遇先主则必不仕吴魏者,亮之所能也。猛不遇晋则并不仕秦者,非猛之所能也。然而当猛之时可以为晋难者莫秦若也猛存则以秦存晋猛亡犹欲以秦存晋。是则吾之所为识大义者也。【注】三代:夏、商、周三个朝代。氐(d)羌:古族名。三秦:指关中。荀彧(y):字文若,汉末跟随曹操,有计谋,任尚书令,后国反对曹操称魏公,被迫饮药自杀。郭嘉:字奉孝,由荀彧推荐给曹操,多谋善断。正朔:原意是一年的第一天,此处指刚上任。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此可谓得猛之著矣著:最突出的地方。B.被褐而谒,扪虱而谈,被:穿。C.其出而相苻坚者相:观察D.是固猛之生平所裕如也裕如:绰绰有余答案:C(相:辅佐。)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猛始终心乎晋者也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B.然猛自是始无望于晋也欤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C.温见之而与论三秦之豪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D.说者以为符坚之管仲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答案:B(A对/在。B都是介词,对。C就/假如。D结构助词,的/动词,到。)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猛具有双重人格,他既忠心于晋,又脱不开世俗的影响。在忠和利面前,王猛最终还是选择了利,到秦国去做官了。B.作者将王猛与诸葛亮并论,认为他是识大义的忠臣;将王猛跟桓温相提并论,认为他是个英雄人物。C.本文具有较明显的替王猛辩解、翻案的意思,虽然有些牵强,但基本能自圆其说,笔力矫健自如,首尾也呼应得不错。D.本文从尊正统的思想、两雄不能并峙的客观形势、以及王猛的为人性格等方面去写王猛,体现了古代“论”文的特点。答案:A(王猛到秦国做官是为了保全晋国,这正是他识大义的举措。)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然 而 当 猛 之 时 可 以 为 晋 难 者 莫 秦 若 也 猛 存 则 以 秦 存 晋 猛 亡犹 欲 以 秦 存 晋。答案:然而当猛之时/可以为晋难者/莫秦若也/猛存/则以秦存晋/猛亡/犹欲以秦存晋。(“然而”后可断可不断,其他每两处1分。)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7分)(1)志不肯轻出,而又无以自达于晋,故宁隐焉。(4分)答案:王猛坚守志向不肯轻易出仕,却又没有办法向晋王朝表达自己的志向,因此宁愿隐居在这里。(2)猛不遇晋则并不仕秦者,非猛之所能也。(3分)答案:王猛不被晋任用也不为秦国做官,这是他做不到的。译文:唐荆川说:“王猛,是苻坚的谋臣。”这可以说是说出了王猛最突出的地方。王猛生活在天下四分五裂的时代,他的志向一直在于中原晋王朝。等到他没有办法而被别的国家任用,仍然忠心耿耿不忘晋王朝,是真正识大义的人。哎!自夏、商、周以后,生活在乱世又懂得大义的臣子,只有诸葛亮和王猛罢了。诸葛亮一直忠心于蜀汉,王猛始终忠心于晋。然而诸葛亮在蜀汉做官而一心为汉,这是人们都知道的;王猛在秦国做官却是为了晋王朝,这是人们所不了解的,因此我特意放下诸葛亮而谈论王猛。当王猛隐居在华阴县时,姚氏、石氏大多是有雄才大略的主子,难道不能出来辅佐他们吗?王猛认为氐、羌这些少数民族是超越本分窃取政权的人,辅佐他们不是他的志向。王猛坚守志向不肯轻易出仕,却又没有办法向晋王朝表达自己的志向,因此宁愿隐居在这里。等到桓温进入函谷关,他的喜悦之情可想而知了。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见桓温,一边捉虱子一边谈论当时的大事,旁若无人,难道说是偶然的吗?桓温见到他就和他谈论关中的英雄豪杰,过后说:“在江东没有谁可以和你相提并论。”这原是桓温为王猛所折服啊。等桓温回去的时候王猛竟然没有跟他去,为什么呢?啊!王猛,是英雄;桓温,也是英雄。天下的英雄与英雄,可以一看就相互了解。王猛如果跟随桓温,桓温一定会重用他。但是桓温想篡夺晋王朝的政权,假如跟着他,那就连荀彧、郭嘉也不如了。不跟随他,桓温一定会杀死王猛。天下英雄之间互相仰慕、器重,是出于真心的。然而英雄杀死英雄,或者被英雄杀死,一定都是因为万不得已,假如可以选择一个办法来保全对方,就一定不会强求。所以在这时王猛不难于离开桓温,桓温也不难于舍弃王猛。桓温想要篡夺晋王朝的政权,这是王猛知道的;王猛一定不会跟桓温一起篡位,也是桓温知道的。这样,王猛从此以后才开始对晋不抱希望了。晋王朝偏安江东,仅仅有一个桓温就足以有所作为,王猛却又不能跟随他。桓温的大军一旦回到关中,那崤、渑、函谷关一带的人,难道还会有效忠晋的机会吗?出仕而辅佐苻坚,王猛是没有办法呀。他一上任就使军队强大国家富足,功绩卓著,评价他的人认为他就是苻坚身边的管仲。这本来就是王猛一生所具备的绰绰有余的才能,没有什么值得奇怪的。王猛临终时对苻坚说:“晋一直是正统的国家,君臣和睦,内外同心,不是可以图谋的。我死了以后,希望你不要再图谋晋。”这以后他的本意才显现出来。因此我认为王猛不是一个仅仅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这样的话那么王猛为什么不为秦国做官呢?我认为:“王猛的才能超过诸葛亮,但他对功名的淡然就比不上诸葛亮。假如诸葛亮不遇到刘备就一定不为吴国魏国做官,他可以做到。王猛不被晋任用也不为秦国做官,这是他做不到的。然而在王猛生活的时代,可以为难晋的,没有谁比得上秦国了。王猛活着,就依靠秦国使晋得以保全;王猛死的时候,仍然想着依靠秦国使晋得以保全。这就是我认为王猛是识大义之人的原因。(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21-22题。(7分)吊岳王墓高启大树无枝向北风,十年遗恨泣英雄。班师诏已来三殿,射虏书犹说两宫。每忆上方谁请剑,空嗟高庙自藏弓。栖霞岭上今回首,不见诸陵白露中。【注】高庙:指赵构。庙号高宗,故称。诸陵:指南宋六个皇帝的陵墓。这里象征着宋代王朝。21.首句“大树无枝向北风”,有什么艺术特点和作用?(3分)参考答案:写岳飞墓上的大树枝头没有向北,全都朝南,此处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歌颂了岳飞决不臣服于北方金人的坚定信念。22.尾联创造了什么样的意境?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