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专业考研面试经验.docx_第1页
金融学专业考研面试经验.docx_第2页
金融学专业考研面试经验.docx_第3页
金融学专业考研面试经验.docx_第4页
金融学专业考研面试经验.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学专业考研面试经验最近又到了一年考研季,这几年金融硕士很火爆,参加复试的考生数量激增。形形色色的考生,各式各样的回答。本文分享从一个面试官的角度写一点关于考研复试阶段面试的感想,供大家参考。1.着装仪态-成败始于细节第一,谈谈着装当每一位考生进入考场后,我首先看的是他(她)的着装。总体要求是干净、整洁、朴实、得体。干净就是衣服没有明显污渍,面试穿件干净衣服要求不高吧。整洁是指衣服不要有太多的皱褶和装饰,可能有些衣服就是这个风格,但面试时不建议你穿,因为这样会显得一个人不够严谨。朴实就是穿着搭配不宜过于时尚或前卫,色彩应以灰、白、黑色系为主,太夸张的颜色或者剪裁不太合适本场景。得体是指穿着应符合学生身份,即便是工作过的考生,在金融学考研面试场所还是应当标明学生身份,何况你的目标就是成为正式研究生呢。因此职业化着装如男生西装革履、女生职业套装在这里并不可取,毕竟不是参加企业招聘。另外,看起来很专业的运动套装也不建议穿着。一般面试安排在每年的三四月份,所以男生可以上身穿着式样简单的大衣、风衣、派克衫等,下身穿着休闲西裤或者牛仔裤,配上休闲皮鞋或运动鞋,袜子不建议穿花袜子或白袜子。女生可以上身穿大衣、风衣、短外套等,下身穿着西裤、休闲裤,配皮鞋或休闲鞋。不建议穿裙子、着高跟鞋。其实考生可以把外套脱在等候室,直接穿毛衣效果也不错。女生有时配一条漂亮的丝巾也会让人眼前一亮。其他配饰不建议穿戴。第二,仪态方面除了着装,我还会观察考生的仪容姿态。在我看来,男生发型要干净利索,体现出朝气干练的精神面貌。不宜留长发,也不宜光头。男生面容保持干净整洁,不建议留胡须。因为我不招艺术类考生。女生以马尾辫、直发为主,轻度烫发也可以,染色也以近自然发色为宜,蓝色、绿色、白色等cosplay就不太适合了。女生一般裸妆或淡妆,不宜浓妆艳抹,不建议使用过度浓郁的香氛。另外,建议女生不要使用色彩妖艳的美甲。第三,调整心态从进场到落座到正式开始问答之前有一个过场时间。考生们应当充分利用这段时间来观察环境,同时快速调整心态,进入角色。考生进场后一般先和面试老师们问个好,面带微笑,从容入座。一个自信的微笑会让面试老师对你的感观好上几分。我时常发现有些考生进来后显得过分拘谨,有的则面无表情,有的干脆一声不吭,有的慌慌张张不知道站好还是坐好。实际上,研究生复试阶段的面试和企业招聘面试有很大的区别。和企业的HR相比,大学老师不会过分关注细节。考生只需要自然表现就行。和老师打招呼声音要大些,因为此时考官正在经历过场,难免会有一些噪声和交谈,进场后通过问好和一些简单的对答,迅速把面试老师的注意力集中到你身上。落座后,注意通过调整坐姿和移动目光来帮助自己进入面试状态。一般不建议大马金刀式的坐法,也无须战战兢兢地坐在椅子角上,不宜盘腿、跷二郎腿。坐姿端庄,双手可以放在桌上。但是手上小动作比较多的同学可以考虑把手放在桌下腿上,以免给面试老师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坐好之后,用目光快速地和众位考官交流一下,不宜长时间的直视。另外,有个小建议。其实考生可以带份简历进场。这份简历不需交给考官,而是作为一个面试道具使用。这样你坐在诸位考官面前时,当你感到压力较大或者过于紧张的话,可以通过转移视线低头看看简历或者翻弄简历等动作来释放压力、调整情绪。接下来你将面对5位考官,居中而坐的一般就是主考官。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主考官具有相对的决定权,能获得主考官的认可和青睐那么赢下本场面试胜算就很大了。考生在面对多位面试官时都会感到巨大的压力。有时候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正常发挥。我遇到过一个非常极端的考生,面试开始后全程一言不发,无论老师们怎样循循善诱甚至最后就只是希望她说两句话,她都没有吭声。显然该同学已经完全失控了,其结果可想而知。当然这种极端也是很罕见的。不过考生们在面试过程中出现结巴、语无伦次、答非所问、神游或者莫名其妙的卡顿还是很常见的,也有感觉发挥失常而当场掉眼泪的。其实考生们在面试前应该做一些功课。通过网络搜索和了解报考院校老师的基本情况。大学老师的基本信息都会在院系网站上公布,例如长什么样,年龄多大,是哪里人,研究特长,兴趣爱好等。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是这个道理。当你一眼看到考场里面有老师居然是自己了解的时候,那心情一下就放松好多,对于后面的临场发挥应该是非常有利的。2.自我介绍展现自我的重要环节一般考生落座后第一步就是自我介绍。以往考生并不多的时候,通常单设一个英语组,考察应试者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专业英语知识。现在由于考生众多很难安排单独的英语面试,故而将英语组和专业组放在一起进行。面试开始后首先会让考生用英语做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然后会有几个专业性问题需要考生用英语作答。虽然面试老师手上都会有一份考生的基本资料,但还是希望听一听考生的自我陈述,进而判断其英语表达水平。英文自我介绍估计绝大多数的考生会事先准备并且反复演练,毕竟这部分内容还是有基本套路的。不过要在千篇一律的自我介绍中脱颖而出,那是需要精心设计的。在考生的自我介绍中,一般我会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词:学校、专业、兴趣爱好、最近读的一本书,参加了一项活动或者竞赛等。这些都可以构成下一步提问的主要内容。所以考生在准备自我介绍时不妨就上述内容做些扩展。比如说最近在看Robert Shiller的“Irrational Exuberance”,那么你就要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以及书里面讲的大概意思并能够用英文表述出来。再比如说,有个考生本科专业是电气工程,他谈到了高压电技术,随后我就追问他有关高压电项目管理以及投融资业务的一些问题。所以,自我介绍不仅仅是一个标准程序,介绍完了也并不意味着就结束了,面试老师往往会针对自我介绍内容进行提问。3.专业知识重点考察逻辑分析表达能力很多考生面试结束后都在哀叹:完了,那道题目我没有答上来!或者 那道我答错了,怎么办?对于面试老师来说,你答完也就答完了,对或者错,其实并不重要。有时候我们把面试戏称为“相面”,这是有一定道理的。试想你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来了,都需要很高的初试分数才能坐到我们面前,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总体上也不能差到哪里去。所以进入面试环节后,老师是会考察专业知识,但考察的绝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我们希望通过考察专业知识来判断考生是否具有进一步培养的潜质,或者说是否具备一名合格的研究生的基本素养。那么除去专业知识外,作为一名研究生应该具有哪些素养,才能被老师们认可呢?对于面试官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考生需要在较短的时间里分析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并对备选答案进行梳理和归纳,然后有条理的把答案表述出来。这其实就是考察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回答问题可以是,“我认为”,“在我看来”,不要一上来就是盖棺定论式的对老师的提问给予一个简单粗暴的判断这个命题是对的(错的)。要知道,金融经济等社会科学领域,很多问题都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又或者说很多问题都有两面性,不能简单断定其正确或者错误。而且你又不知道提问的老师在该问题上持有什么观点,他可能碰巧就是一个与主流观点不一致的异见者呢?所以,考生应当谨慎地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哪怕你做出的结论与一般事实不符,但只要你言之凿凿、有理有据,面试官还是会认为你是可造之材的。回答问题时要整理好思路,做到一二三四、条理清晰、观点鲜明。有些考生在作答时讲了很多,但从头到尾搞不清哪些是论点哪些是论据,也不知道怎样去有条理地陈述和总结。老师也是听得云里雾里。其实,我们也知道在面试这样的场景下,考生回答问题是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滴水不漏的。但是对于考生能够涉及到的知识点,最好还是简单地做些分类和归纳。哪怕这些观点归纳地并不是十分合理或者完美,但是听在考官耳里还是会觉得你有不错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这就足够了。对于不太熟悉的题目,首先不要轻易地放弃。一般来说,面试官都不太喜欢听到考生说:“老师,能不能换个题目?”你至少思考一下嘛,尝试着改变一下视角或者从其他相近的问题入手。只要不是太冷僻的话题考生都应该努力去回答,最多就是少说几句罢了。其次,如果碰到一个问题是你实在无法做出回应的,那么也不要愣在那里,就老老实实地说“我不知道”,请老师问下一个问题,千万不要冷场。最后对于跨考背景的考生来说,专业课基础薄弱的劣势在面试环节表现的异常突出,所以这类考生千万不要觉得我初试成绩很好所以blablabla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面试老师的专业方向五花八门、提问也没有踪迹可寻。所以,多看些专业书肯定没错的。此外,在面试时也可以适当强调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比较薄弱,正在努力学习云云。这样老师们还好意思问你特别专业的问题吗?哈哈。因为是一对多面试,而且大学老师做面试官时一般没有什么规则可言,所以在回答一个老师的问题时经常会遇到有其他老师插问。那么,你这个时候就要做到两者兼顾,既不能联络第一个老师立马转向后一个问题的回答,同时也要适当回应照顾到后一个插问老师的心情。通常可以礼貌地说:“B老师,我听到您的问题了,等我把A老师的问题先回答好再来回应您。”4.答谢离场有始有终方得圆满规定的面试时间到了以后,老师会停止提问并示意面试结束。这时考生应离座致谢,可以是对面试官的辛苦工作表示感谢,也可以表达自己仍需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