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房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1页
厂房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2页
厂房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3页
厂房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4页
厂房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概况12.编制依据13.施工布置24.施工方法24.1蜗壳混凝土施工难点分析24.2蜗壳相关技术参数24.3混凝土分块、分仓24.4模板施工24.5混凝土浇筑34.7缝面处理54.8蜗壳抗浮分析及预防措施55.施工进度安排76.其他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8厂房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1.概况xx水电站发电厂房为岸边式明厂房,由发电主副厂房和小机组厂房组成。主厂房长80.39m,宽24.0m,分为主机间和安装场。主厂内安装两台混流式机组,单机容量62.5MW,两台机中心距20.00m。小机组厂房安装一台混流式机组,单机容量10.0MW。安装场段位于主厂房主机间左端,长度18.60m,净宽24.0m,按一层布置。厂房共布置三台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厂房。1、2#蜗壳最大管径为6m,由1.8m直段,7.2m锥管段,21节蜗壳段组成,蜗壳单重82.4t,座环单重36.065t。蜗壳二期混凝土底高程为EL293.75m,顶高程为EL301.05m,主要采用C20混凝土二、三级配。3#蜗壳最大管径为2.5m,由0.7m直段,3m锥管段,21节蜗壳段组成,蜗壳10.426t,座环单重1.473t。蜗壳二期混凝土底高程为EL295.35m,顶高程为EL299.2m,主要采用C20混凝土二、三级配。主要工程量见下表:厂房蜗壳二期混凝土主要工程量表 表1-1序号项目名称单位工程量备注1C20混凝土m321001、2机组蜗壳二期混凝土2C20混凝土m33303机组蜗壳二期混凝土3钢筋制安t1601、2、3机组蜗壳钢筋4A32冷却水管m10002.编制依据1、厂房结构、钢筋等相关图纸;2、厂房蜗壳二期混凝土结构、钢筋相关图纸(HK(SGT)-SG-C-WK(大)-01(改)(15改);HK(SGT)-SG-C-WK(小)-0109);3、重庆水轮机厂提供的正式施工蓝图;4、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水电十四局2015技案063号,编号:xx厂房2015技案004号);5、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等相关规程规范;7、重庆xxxxx水电站工程大坝及厂房混凝土温控技术要求;8、现场实际情况。3.施工布置施工风水电及道路的布置同厂房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施(水电十四局2015技案063号,编号:xx厂房2015技案004号)。4.施工方法4.1蜗壳混凝土施工难点分析1、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在座环位置存在多处阴角,混凝土在阴角部位很难填满。且蜗壳、座环和基础环上预留孔直径太小,无法利用该孔进行泵送,需采取特殊措施,采用增加预埋管道,采用拖泵泵送混凝土尽量填充阴角、部位。2、蜗壳二期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主要受第一仓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上浮力的影响,上浮力的大小与混凝土浇筑高程、坍落度、浇筑速度、浇筑温度、振捣方式及模板受浮面的埋深等因素有关。主要通过蜗壳及座环自重、拉锚的拉应力、座环固定螺栓等反算混凝土分仓高度。4.2蜗壳相关技术参数根据重庆水轮机层提供的正式施工蓝图,1、2#机组蜗壳单重82.4t,座环单重36.065t。单个蜗壳总设置有48个A20拉锚,座环底部地脚螺栓采用12套螺栓M48200-8.8,螺母M48-8。3#机蜗壳10.426t,座环单重1.473t。总设置有25个A20拉锚,座环底部地脚螺栓采用12套螺栓M36800。4.3混凝土分块、分仓1、2#机组二期混凝土浇筑高差为7.3m,浇筑范围为(厂纵0-006.35厂纵0+009.50,厂横0+040.90厂横0+060.27/厂横0+022.27厂横0+040.88)。拟分三仓进行施工,第一仓为2.22m(EL293.75EL295.97),第二仓为2.53m(EL295.97EL298.5),第三仓为2.55m(EL298.5 EL301.05)。3#机组二期混凝土浇筑高差为3.85m,浇筑范围为(厂纵0-000.40厂纵0+009.50,厂横0+004.00厂横0+016.05)。拟分两仓进行施工,第一仓为1.7m(EL295.35EL297.05),第二仓为2.15m(EL297.05EL299.2)。4.4模板施工蜗壳二期混凝土采用组合钢模,组合钢模均采用钢管做背枋,拉筋固定在肘管二期混凝土里,预留孔洞混凝土部位采用木模拼装。4.5混凝土浇筑4.5.1混凝土运输混凝土由左岸180混凝土拌和系统拌制,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下料点。4.5.2入仓方式及下料点布置采用拖泵和溜管、溜槽联合入仓方式。蜗壳二期混凝土入仓形式均采用溜管+溜槽的方式,1机组下料斗布置3个,分别布置在厂房后边坡防洪墙、安装间L墙、尾水闸墩混凝土。2#机组下料点布置3个,分别在厂房后边坡防洪墙2个、尾水闸墩混凝土。3#机组下料点在后边坡防洪墙布置1个、尾水闸墩混凝土1个。其中,后边坡防洪墙、安装间L墙侧直接采用混凝土罐车下料,尾水闸墩混凝土侧采用拖泵下料。阴角部位预埋钢管阴角内距离座环20cm,外部至蜗壳水平中心线,详见附图。4.5.3分层分部位铺料混凝土下料口的位置距离混凝土浇筑面不大于1.5m控制,混凝土坯层厚度按0.3m进行控制,浇筑速度按0.6m/h控制。1、第一层混凝土施工第一层混凝土首先从-X/+Y象限开始下料,下料点尽量靠近蜗壳,便于座环下混凝土的施工。混凝土至-X/-Y象限后,依次进行-X/+Y象限和-X/-Y象限的混凝土的浇筑,依次类推进行施工。2、第二、三层混凝土施工第二层施工前优先施工阴角部位的混凝土施工,混凝土从+X/+Y象限预留管道开始施工,依次进行+X/-Y象限、-X/-Y象限预留管道进行施工,待-X/+Y象限处有混凝土流出后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的施工,第二层和第三层混凝土同第一层。4.5.4 冷却水管布置每层混凝土布置一层A32冷却水管,间排距为1.5m1.5m,冷却水管进出口均从上游廊道侧引出,混凝土浇筑完成12小时后进行通水。1、2#蜗壳二期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高程为EL294.86、EL297.24、EL299.78,3#蜗壳二期混凝土冷却水管布置高程为EL296.2、EL298.13。4.5.5 混凝土振捣混凝土的振捣采用110变频振捣器和70、50软轴振捣棒。三级配和大面的二级配采用110变频振捣器振捣;对阴角部位、模板周边、钢筋密集的部位采用70振捣棒振捣;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均必须先平仓后振捣,严禁以平仓代替振捣。振捣时振捣棒离模板的距离不小于0.5倍有效半径,两振捣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浇入仓内的混凝土应随卸料随平仓随振捣,不得堆积,仓内若有粗骨料堆积时,应将堆积的骨料均匀散铺至富浆处,但不得用水泥砂浆覆盖,以免造成内部蜂窝。4.5.6 拆模、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按规定时间及时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间保持仓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少于28d。混凝土达到强度要求时开始拆模,并开始下一仓号的准备,拆模时注意保护好混凝土边角,以免影响混凝土外观质量。4.7缝面处理浇筑新层前应对原混凝土表面、施工缝进行凿毛处理,确保接触结合面没有水泥膜乳皮,并使粗骨料粒径暴露1/3以上。4.8蜗壳抗浮分析及预防措施蜗壳二期混凝土最多分为3层进行施工,第一层混凝土施工对蜗壳浮力最大,根据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混凝土工程,“新浇混凝土的浮托力与混凝土的坍落度、浇筑速度、浇筑温度、振捣方式及模板受浮面的埋深等因素有关,目前尚无经验公式,应通过实验确定。当没有实验资料时,可采用模板受浮面水平投影面积每平方米承受浮托力15KN进行估算”。1、2#机组蜗壳混凝土第一层浇筑至EL295.97时,蜗壳最大的投影长度为4.69m,混凝土上浮力采用面积15KN计算,各个部位投影长度见下表:1、2#机组蜗壳二期混凝土浇筑至EL295.97的上浮力计算表 表4-1蜗壳段长度(m)半径(m)窝壳底与混凝土高差(m)浇筑至EL295.97入混凝土深度(m)浇筑至EL295.97投影长度(m)浇筑至EL295.97混凝土浮力(t)锥管段+直管段6.352.7330.5671.6334.69244.69121.3972.5850.7151.4854.69250.73231.3772.5130.7871.413/341.3572.440.861.34/451.3372.3660.9341.266/561.3162.291.011.19/671.2952.2141.0861.1143.68781.2742.1361.1641.0363.6833.51891.2522.0571.2430.957/9101.2311.9761.3240.876/10111.2061.8931.4070.793/11121.1821.8091.4910.709/12131.1581.7221.5780.6222.43813141.1321.6321.6680.5322.43819.3714151.1051.541.760.44/15161.0771.4441.8560.344/16171.0471.3451.9550.245/17181.0151.242.060.14/18190.9811.1312.1690019200.9431.0182.2820020210.9030.9052.3950021220.8950.7932.50700总计148.3由上表可知,1、2#蜗壳二期混凝土浇筑至EL295.97,混凝土产生的上浮力为148.3t。根据重庆水轮机厂提供的蜗壳正式施工蓝图,蜗壳单重82.4t,座环单重36.065t,由此可知,许拉锚最少提供的重量为148.3-82.4-36.065=29.835t。根据现场情况,1、2#蜗壳单台机组座环底部地脚螺栓采用12套螺栓M48200-8.8,螺母M48-8,48个A20拉锚。总计受力点有60个,加入均衡受力,单个拉力点只需产生29.83560=0.5t即可抵消混凝土浇筑多余的上浮托力产生的拉力。A20焊接的理论抗拉强度为540MPa,计算抗拉力为540MPa3.141010/10=16t。螺栓M48200-8.8理论抗拉强度为800MPa,计算抗拉力为8001470/10=117.6t,实际承受的拉力远远小于理论值。3#机组蜗壳混凝土第一层浇筑至EL297.05时,蜗壳最大的投影长度为2.288m,混凝土上浮力采用面积15KN计算,各个部位投影长度见下表:3#机组蜗壳二期混凝土浇筑至EL295.97的上浮力计算表 表4-2蜗壳段长度半径窝壳底与混凝土高差浇筑至EL297.05入混凝土深度浇筑至EL297.05投影长度浇筑至EL297.05混凝土浮力锥管段+直管段2.351.1440.5561.1442.2888.07 120.6491.1440.5561.1442.28811.81 230.6411.1120.5881.112/340.6321.080.621.08/450.6231.0480.6521.048/560.6140.9810.7190.981/670.6050.9470.7530.9471.894780.5950.9120.7880.9121.8248.41 890.5860.8770.8230.877/9100.5760.8410.8590.841/10110.5660.8030.8970.803/11120.5550.7650.9350.765/12130.5440.7260.9740.7261.45213140.5330.6851.0150.6851.375.15 14150.5210.6431.0570.643/15160.5080.5991.1010.599/16170.4950.5531.1470.553/17180.4810.5051.1950.505/18190.4710.4561.2440.456/19200.4590.4061.2940.406/20210.4450.3571.3430.357/21220.4390.3181.3820.3180.636合计33.43由上表可知,3#蜗壳二期混凝土浇筑至EL297.05,混凝土产生的上浮力为33.43t。根据重庆水轮机厂提供的蜗壳正式施工蓝图,蜗壳10.426t,座环单重1.473t。由此可知,许拉锚最少提供的重量为33.43-10.426-1.473=21.531t。根据现场情况,3#蜗壳单台机组座环底部地脚螺栓采用12套螺栓M36800,25个A20拉锚。总计受力点有37个,加入均衡受力,单个拉力点只需产生21.53137=0.58t即可抵消混凝土浇筑多余的上浮托力产生的拉力。A20焊接的理论抗拉强度为540MPa,计算抗拉力为540MPa3.141010/10=16t。螺栓M48200-8.8理论抗拉强度为800MPa,计算抗拉力为8001470/10=117.6t,实际承受的拉力远远小于理论值。因此,理论上,上述分仓方案施工,蜗壳不会发生移位。但各个拉锚点不能保证同时受力,所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对称下料、浇筑速度等是避免蜗壳变形或移位,需采取如下措施。1、四个象限必须各布置至少一个下料点,在下料总溜槽或总管能够控制各个下料点的下料,在每个象限位置设置高程标杆,标杆上标识出高程,随时观察保证-X/+Y象限和-X/-Y超于+X/+Y象限和+X/-Y的混凝土面;2、控制浇筑速度不得大于0.3m/h,与蜗壳接触的液态混凝土厚度不得大于0.6m;5.灌浆根据施工蓝图,蜗壳灌浆有回填灌浆和接触灌浆,接触灌浆在回填灌浆施工后。5.1 回填灌浆 回填灌浆主要采用座环底部的预留孔进行施工,回填灌浆施工要求如下:灌浆前应以高压风冲洗管路,压力不大于0.1MPa,直至将缝面的杂物吹净为止。灌浆压力为0.1MPa。首先采用预埋管路灌浆,利用预埋灌浆管进浆,排气管排气,排气管出浆后,封堵排气孔。灌浆采用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液水灰比可采用1:1、0.8:1、0.6:1(或0.5:1)三个比级。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