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运输车举升机构的优化设计.pdf

东风自卸车的改装设计【10张图/280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东风自卸车的改装设计【】【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rar
设计说明书.doc---(点击预览)
开题报告.doc---(点击预览)
任务书.doc---(点击预览)
其他材料
A0-翻斗车装配图.dwg
A0-车厢.dwg
A1-取力器.dwg
A1-液压缸.dwg
A2-三角臂.dwg
A2-拉杆.dwg
A2-液压系统.dwg
A3-齿轮1.dwg
A3-齿轮2.dwg
A3-齿轮3.dwg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13236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3.71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3-03 上传人:木*** IP属地:江苏
50
积分
关 键 词:
东风 卸车 改装 设计 优秀 优良 机械 毕业设计 论文
资源描述:

文档包括:
说明书一份。60页。28000字左右。
任务书一份。
开题报告一份。

图纸共10张,如下所示
A0-翻斗车装配图.dwg
A0-车厢.dwg
A1-取力器.dwg
A1-液压缸.dwg
A2-三角臂.dwg
A2-拉杆.dwg
A2-液压系统.dwg
A3-齿轮1.dwg
A3-齿轮2.dwg
A3-齿轮3.dwg

摘 要

自卸车,是指通过液压或机械举升而自行卸载货物的车辆。由自卸车底盘、举升机构总成、液压系统总成、锁紧机构总成、大箱总成5大块组成。本次设计主要包含有车厢,取力器,液压缸,整车布置等内容。选择本课题充分考虑了研究课题对车辆工程专业学生学习和工作的指导作用,能够使我们了解专用汽车改装设计方法,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可以完成理论课程的实践总结,获得一定的工程设计工作方法和经验。进行相关的设计,可以解决供需矛盾,培养正确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求实的学习态度,锻炼使用工具软件的能力,提高综合设计的能力这次设计为我们了解专用车带来了很大的好处,通过设计我们知道了专用车的结构形式和举升样式等知识,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益处。

关键词:东风自卸车;自卸车;专用汽车;专用车设计;举升机构;液压系统;

题目名称 东风自卸车的改装设计
一、设计(论文)目的、意义
  自卸车是一种特殊的料斗可倾翻的短途输送物料的车辆。车身上安装有一个“斗”状容器,可以翻转以方便卸货。适用于建筑、水利、筑路、矿山等作混凝土、砂石、土方、煤炭、矿石等各种散装物料的短途运输,动力强 自卸车劲,通常有机械回斗功能。根据不同的施工作业要求,目前自卸车正朝一机多用的方向发展,能快速换装起重、推土、装载等多种工作装置,使之具有多功能、高效率的特点。随着我国建设的发展,对自卸车的需求越来越大。进行相关的设计,可以解决供需矛盾,可以培养正确的研究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求实的学习态度,锻炼使用工具软件的能力,提高综合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论文)内容、技术要求(研究方法)
(1)自卸车不同结构形式的比较;
(2)对汽车二类底盘进行参数确定;
(3)对车厢等主要部件进行设计;
(4)对液压举升机构等部件进行设计;
外形尺寸(mm) 6850,6998×2495×2920 
总质量(Kg) 7330
整备质量(Kg) 4145
最高车速(km/h) 80

三、设计(论文)完成后应提交的成果
全部图纸均要求计算机CAD绘图;合计图量A0 3张以上;提交设计说明书1份,字数大于1.5万字;符合规范要求;
四、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1) 第1、2周调研、资料收集,完成开题报告
(2) 第3周对比自卸车的不同结构形式。
(3) 第4-5周对所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完成汽车二类底盘的计算
(4) 第6-9周开始用软件进行绘图撰写说明书
(5) 第10周完善设计内容,并完成大部分图纸
(6) 第11-13周完成主要设计,进行预答辩
(7) 第14-16周设计说明书修改及完善
(8) 第17周毕业设计答辩
五、主要参考资料
[1] 尹雄武. 轻型自卸车举升机构的优化设计[J]. 专用汽车 , 2003, (05) 
[2] 廖芳, 王承. 基于虚拟样机与有限元技术的自卸车举升机构设计[J]. 机械设计与制造 , 2005, (03) 
[3] 潘公宇, 张英. 自卸运输车举升机构的优化设计[J]. 工程机械 , 1996, (12)

ABSTRACT

Dump truck, is also called the car to through the hydraulic or mechanical lifting and unloading goods to the vehicle. By dump of lifting mechanism of assembly, chassis, hydraulic system assembly, locking mechanisms assembly, big box of five large assembly. This design mainly contains the car, take the force, the hydraulic cylinder, the arrangement of the whole car, etc. Choose this topic full consideration of the research on vehicle engineering students to study and work guidance, can make us understand special automobile refitting design method, through this topic research we can complete theory course the practice, access to certain engineering design work methods and experience. Related design, can 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the research methods, cultivate correct theory with practice work style, serious realistic learning attitude, exercise the ability of tool use software, improve the overall design of the ability for us to understand this design has brought great benefits a., through the design we know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the form and lifting style and etc, to our knowledge later work to have the very big profit.

Keywords: dongfeng skip; Equipments; Special vehicle; Special automobile design; Lifting mechanism; Hydraulic system; 

目 录

摘 要 III
ABSTRACT 
第1章 绪 论 7
1.1 课题的研究现状 7
1.2 选题的目的与实际意义 8
1.3 国内外自卸汽车的发展概况 9
1.4主要研究内容 11
1.5本章小结 11
第2章东风自卸车主要性能参数确定 12
2.1整车尺寸参数的确定 12
2.1.1自卸车的分类 12
2.1.2自卸车的结构 12
2.2整车尺寸参数的确定 15
2.3质量参数的确定 17
2.4其它性能参数 18
2.5本章小结 19
第3章 自卸车车厢的结构与设计 20
3.1举升汽车车厢的结构形式 20
3.1.1车厢的结构形式 20
3.1.2车厢选材 21
3.2车厢的设计规范及尺寸确定 21
3.2.1车厢尺寸设计 21
3.2.2车厢内框尺寸及车厢质量 22
3.3车厢板的锁启机构 23
3.4 本章小结 24
第4章 自卸举升机构的设计 25
4.1自卸举升机构的选择 25
4.1.1举升机构的类型 25
4.1.2自卸汽车倾卸机构性能比较 30
4.2举升机构受力分析与参数选择 32
4.3 本章小结 36
第5章 液压系统设计 37
5.1液压系统工作原理与结构特点 37
5.1.1工作原理 37
5.1.2液压系统结构布置 38
5.1.3 液压分配阀 39
5.2油缸选型与计算 40
5.3取力器的选择 46
5.4本章小结 48
第6章 副车架的设计 49
6.1 主车架的改装 49
6.1.1 主车架的钻孔和焊接 49
6.1.2 主车架的加长设计 50
6.1.3 主车架加强板的设计 50
6.2 副车架的设计 51
6.2.1 副车架的截面形状及尺寸 51
6.2.2 加强板的布置 52
6.2.3 副车架的前端形状及安装位置 53
6.2.4 纵梁与横梁的连接设计 54
6.2.5 副车架与主车架的连接设计 55
6.2.6 副车架的强度校核 57
6.3本章小结 58
结 论 59
参 考 文 献 60
致 谢 61
附 录A 62


东风自卸车的改装设计[汽车]

















内容简介:
Z Q + w L , B Q S 6 b y N , o T S f bv T 6 s s m ! U bv T 6 , , y U S b 6 N H , # U S % U S V / Z F p # , & , o b B ( , B % # B = , ) B , , b , B B m a !) + Y % a % # & , a ( , B , . U S . U S V / Z F p ,P a,b B bb ! N B #n bb % & % B b % & bb ! N(cmbB b )( B b) bB , , b ) B & b)= + , (.) (/)0 ,T mbb a & b S U S T 23 a 2/ B B + , a 0 , 4 U S 5m 6 bb ! N B nbb % Nrnb B bb 7% r, mb ! o (8) N , V 9 + Z 5& + B & 9 B (:)m 2 6 U im& B & ;B y N , | ,5 5H , A 5? (=B/ c 6 n + )# a?= a N V , N H %. ; f %. ; , = 2B( + , aB ( =& & B & % &=2+ 1= a B ( , = 0& B & 2?= & & Y bB 7 ( , ! 9 b o T a a V !) + H q# ) ? H qb L # T s Y V s , 1 ! 9 ,B p / bb 7 p :& , 8 cm & , p mB m, Y , , no, 7 ,! 2 ,B B , & 6 , , 7 , , & 9 , n# b ! ( bb 9T B B N ? ? 1 1 ? 1 pb 1 B A S = K v J 1 6 B K v 6 H , ; a % a . r B L b 5 , 6 | 3 b B P . ; 9 b B b b T V S # K v 6 H , . U b ,( bb= =& # b= 0 ,( b= 0 , N H . b; #. ; X 1 / 1 = 0 A / , !7 1 1 0 A , 1 1 0 ! , !1 1 0!)= 1 1 0 ! , 9)1 1 F , 7 1 1 0 , ) 1 1 0 ba, b b I 9 , p V U T b V T # Z g : ,mB,B,! 9 M & ( (b : ( : Z !)9 B !9) ! !) !) 7 !) B ! !)7 ! ! 79 L s 1 , V H ! 9 b 6 , m) a m s Y U - a 6 # 6 + w L b!: * . : ! -)B B b, A B W 9F B 9mB : B ) 6 w F : BB B T V K v 6 H % B i , ! 9 r % b N , K v ( v R E , V r , ( ? Y V b ? Y V J r , V Q k : A 6 ! 9 s s : , ! l !9 B ) , !9 i! i. ? 82 + ? = ? +2( ) = ? / _1 +? : !); 87= + 8 , , 6n+ = 2 +8 k +2 = 8 2= ( +2? /+ 83 + _+2= ? _2? _ 8+a 2 ? / 8 2 = ( +2? / +8 = 2+ / +8+2 / = ? / ? = 2 !1 =/ + ? + = / =? = +8 = ?/ /8=/ = ? = +8 8 &? +2 = ( + 2? / + +8 = _ +/ ? ?1 += ?81 ! + +c 8:+( 2/ 8 . 2= ? + ? += != 8 = ? 1 _ 2= ? 1 _=+ ? + _2 / +( = ?/ _+2 2&? = ? + / 1 _ 2 +8:; ? _1 B 1 / +8! +=2 2+/ + (/ 2= + = ? = + 2 =8 + ? ? + =88 =/ +8+2_ ? + += ? _=2=1 +28 +=? 81 : 3 + 2 += ? 81 = +2 _1 + ?+ = 2+8 +2 += 2= +28 + 2 +8 2+ = + 2= B (/2 = _2+88 2+:+( 2/ 8 # 1 2 ? ? 1 + = ?81 1 ? +8 ? & _+2 1 +? =+8+ 2 = +1 + , , +( (/ 2= _3 + +! !+? (/ 2= _? , B 8+ (/2 B 1 += ! B ! = ?+ (_+ / + _ = _2? _ 2+ ? 2 2?+ ? +? &(/ 2= + _ : 8 += 2+ ? ?8 ?/+2 2= +/ _+2 = ? + ?/ ?8 =8 1 +8 +/ + += I 2 _ +2+/ (/2 = + _ : ; ? +& _+21 +? =+= 2+=8 +? + ? / +/ ? + +=2 =+ +28+8 8(? 2 ? , _+2 = ? , 3 + 1 _=+ = + 28 8 + =8!B = 1 ? , + + + +2, ! =2+= =0 +? = ? , ? + _+2 21 = ? + + _ =2+ ? ? 2 1 +& _+21 +? 2+ 8 % = 8 +8 / = = =2+8 _2 / +/ 2 8 / +8 ? = ? / + 22 + 8= + : ( 2/ 8 (/2 = + _ (? +2 ? 8 _+2= ? + ? / ? . =2 =+28 8 + 8; ?= += ? +8 = ? ? + _+2 21 =? + ? = ? B & (_+ +2 = 2 = + += 2? 2 1 +2 2=1 += +8 + _ ? = ?/2 = 8/ ( ? + =? B & +2= B (_+2= + + ? 8 2 ?/ , + 1 _= + 8 1 +_C 1 +28 ? + =/ + 2+? + _+2 21 = ? + +/ + + ! ? +8+/ : ? =/ ? , = 2 8 2 +88= ? +8= 2+ = ?= +/ ? 2/ +2 ?/ = ? = _2 =+ 1 _2 + + _+2 21= ? + ? / 2= + + :+ ( 2/ 8 ? B & (_+ +2= 2 +88= ?+; /+2+? + + 2 2 ? = ? + 2 +8+ ? 8= 8 + +2= ?+8 = 2 =/3 + _2 +8+? 8= 8 + + +2= ?+ 8 = 2 = / !/8+ 88+/ +1 _= 88 ? + _2 / + 8 = ?/ 1 = ?+ = 2+8 ? 2 1 = ? = + 2 +28 ? 2 _+ , ; = ?/= _= ? : 3 + /? + +8 + /+ 2 +? +8 ? +1 =? + 28 ? + /+ +? + ?+ _8 = ?/+? +8 , + 1 = 2+ / +1 = ? / =?/ 2+ ?= = 2=+ +28 8+ _2 / +8 ? /2+? + _2 / +/+ +1 + ? =2+ _ ? +/ : +( 2/ 8 +(_+ +2= ? + ; + 22= ?= 2+ = (; 8/( ? + 1 = ? B /+?/ + = +2 2+/= 2= 1 ? +2+2 B = 8(? +2 ? 8 1 2 /2+3 + 2= ?8+ 2 ?+ ? = ?/ + = 82 + 2+/= 2=1 = ? ? +2+2B = 8(? 2 ? 8 1 2 8(8+1 !_2+8+? +/ 2 + 8+2 = ? = ?/ = ? = 8 ? + _ 2+8_ ? 8+ + ! = /+23 + 8(8+1 ? / + /+2+ = 2 +8 2+B + +? 2 + ?+ 2+2 =? / + ? +28= , + ?8 = ? 1 +8, _ +2r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东风自卸车的改装设计【10张图/28000字】【优秀机械毕业设计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13236.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