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教学内容:取自人教版初三化学下册P25-P32第九单元“溶液”中的课题1“溶液的形成”。第九单元包括“溶液的形成”、“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三个课题。而“溶液的形成”是课题1,是认识溶液的基础。教学对象:初三下的学生,他们已经经过了一学期的化学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化学知识,以及实验素养,但是很多知识还是一知半解,而且实验还不成熟,需要教师指导。而且临近中考,学生压力较大,而且比较容易烦躁,需要教师能更加耐心和细心。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溶剂、溶质等概念。知道水是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2、知道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3、探究几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的温度变化。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学习科学和科学实验的方法,练习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溶液是一类重要的物质,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的应用。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树立学知识、用知识,化学终将走向社会的正确观念。教学重点:建立溶液的概念并认识溶液、溶质、溶剂三者的关系教学难点:1、乳化和溶解的区别2、如何引导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课 时: 二课时教学过程:一、 新课导入 【情境创设】展示:配制硫酸铜、氯化亚铁、氯化铁、食盐以上四种溶液,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提出问题】:这些溶液有什么共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在学生的讨论中引入溶液的概念。学生激趣、感知,带着兴奋的情绪进入本节课的学习。2、 引导探究 【活动与探究】实验9-1溶液的形成(在教材提供的实验基础上,再增设几个实验进行对比,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溶液基本特征的理解)1、将蔗糖、食盐、硫酸铜分别放入三个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溶解,静置观察现象。2、将等量的泥沙、面粉、植物油分别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充分搅拌溶解,静置观察现象。【引导】1、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分析讨论试验1中溶液的形成过程,组织学生阅读教材能用分子观点解释这一过程。 2、引导学生对比实验1和实验2所得混合物在宏观和微观上各有什么不同,从引入溶质、溶剂、溶液的概念及溶液的基本特征。【展示】多媒体动画展示蔗糖、食盐在水中的微观溶解过程及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存在形式。展示泥沙、面粉与水的混合过程及在水中的存在形式。使学生在微观上对溶液的形成和基本特征有了更加科学准确的认识,这会加深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结论】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被溶解的物质叫溶质,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溶剂。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均一性: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组成和溶质都相同;稳定性:温度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讨论】生产生活中溶液的应用:1、 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快.2、 农业上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配成溶液用于无土栽培。3、 医疗上将药物配制成溶液注射,治病救人。【情景创设】展示一瓶可乐、碘酒、消毒酒精。提出问题:怎样确定溶液中谁是溶质?谁是溶剂?【活动与探究】实验9-2碘和高锰酸钾分别放入水和汽油中。学生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讨论总结出溶质和溶剂的规定原则及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结论】1、溶质与溶剂的关系:有水时水是溶剂;无水,状态相同时量多的是溶剂;气体或固体与液体相溶时,均以液体为溶剂。2、溶质的种类和溶剂的种类影响着物质溶解能力,水不能溶解所有物质,汽油和乙醇也是常用的溶剂。【提出问题】为什么餐具上的油污加入洗洁精后洗得很干净?【活动与探究】实验9-3水和乙醇能够互溶吗 ;实验9-4水和油的实验 展示去污原理的动画。引导学生分析其中原理,总结出乳浊液和乳化作用的概念。并能举出生活中乳化现象的应用实列。 【结论】1、水和乙醇能以任意比互溶。 2、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混合物叫乳浊液。它不稳定,静置后会分层。加入乳化剂后小液滴会分散成无数细小液滴和液体稳定共存。因此乳化剂是乳浊液的稳定剂。【活动与探究】溶解时吸热和放热现象。 鼓励和启发学生尽可能多的设计几种不同的实验方案,并进行对比,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对于实验失败的小组要和学生们一起分析失败的原因。 【结论】:物质溶解过程中发生了两种变化:水合 放热:扩散 吸热。 若两个变化中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等,则表现为溶液的温度升高或降低。溶解吸热的:NH4NO3固体、 溶解放热的:NaOH固体【阅读小资料】除去织物上污渍的方法:三、 课堂小结一、溶液1、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2、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CuSO4为蓝色,FeSO4为浅绿色 , 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质量 = 溶质的质量 + 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溶质的体积 + 溶剂的体积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2)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 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3)物质在溶解时发生了化学变化,那么在形成的溶液中,溶质是反应后能溶解的物质(如:碳酸饮料)。二、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4、 课堂反馈: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溶解吸热:如NH4NO3溶解溶解放热:如NaOH溶解、浓H2SO4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NaCl溶解1.(200安徽新课改区,7)在化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1+12”的有趣现象。下列选项符合此现象的是A.n个N2与n个O2混合后得到的分子总数B.100 mL酒精与100 mL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C.1 g饱和食盐水中加1 g水后所得溶液的质量D.1 g氢氧化钠稀溶液和1 g稀硫酸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思路解析:溶液混合后总质量不变,但只要两溶液不完全相同(溶质或浓度),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发生变化。答案:B2.(2006四川成都中考,5)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思路解析:能够把油污转化成为均匀地悬浮在水中的小液滴的物质,具有乳化作用。一般具有乳化作用的是洗涤剂和洗衣粉、肥皂等。答案: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酒中的溶剂是水 B.把食用油放入水里,并用力振荡,食用油是溶质C.高锰酸钾放入水中,生成紫色溶液 D.将少量氯化钠放入水中溶解,溶质是氯化钠思路解析:此题必须记住溶液、溶质、溶剂的概念,理解溶液的均一性,稳定性的特征,才能做出正确选择。选项A、B不正确,碘酒是碘溶于酒精中,所以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食用油不溶于水,两者混合,振荡,得到乳浊液,而不是溶液,所以不能说食用油是溶质;D项正确,氯化钠放入水中得到食盐水,所以溶液里的溶质是氯化钠;选项C正确,高锰酸钾易溶于水,虽然它的水溶液是紫色的,但是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答案:CD6.工人师傅修完机器后,有时用汽油(柴油),有时用加了洗衣粉的水来回洗去手上的油污,试分析二者的原理是否相同。思路解析:用油洗油,主要根据它们的物理性质相似,既我们所说的相似相溶原理。如果用洗衣粉水清洗油污,利用的则是乳化作用。因此两者的原理是不相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鞘膜炎症基因筛选-洞察及研究
- 部队培训安全须知课件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皮山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
- 物联网技术在酒店管理中的应用-洞察及研究
- 湖北省十堰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 部门职业安全健康培训课件
- 宗教管理创新研究-洞察及研究
- 20xx暑期高中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范文
- 技术赋能体验升级-洞察及研究
- 气候数据同化方法-第1篇-洞察及研究
- 企业财务分析实践指南
- 青少年足球训练安全保障措施
- 体格检查(心肺)
- 《品质稽核技巧培训》课件
- 《鸿蒙智能互联设备开发(微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215kWh工商业液冷储能电池一体柜用户手册
- 企业员工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 肥料代理合作协议书
- 2024-2030年中国集成智能功率模块(IPM)行业深度调查与发展趋势研究研究报告
- 职业技术学校《药物分析检测技术》课程标准
- 苏教版(2024年新教材)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