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oc_第1页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oc_第2页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oc_第3页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oc_第4页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研究(安徽师范大学怡心理学系,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在调查的基b上,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和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关键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 642. 42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2,8742(2007) 01-0099-06 课堂问题行为是指在课堂情境中发生的,违反课堂规则、妨碍及干扰课堂学习%动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益的行为。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一直是广沐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内外的学者对此也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研究。美国近年来对中小学学生课堂行为的研究表明,有问题行为的儿童约占调查总人数f53% oZ我国的一些学者在研究中也发现,有问题行为的高中学生约占半数,而初牛学生则占70% o;可见,问题行为在课堂中是经常发生的,涉及的学生比较广泛,具确普遍性。但这些调查和研究大多是来自中小学课堂,对大学课堂的问题行为则缺少轩系统的调查和探讨。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做了如下的工作。一、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现状分析(一)问卷 基于对中小学生课堂问题行为调查的分析,结合大学生课堂行为的具体特点,并在与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交谈的基础上,自编出伏学生课堂行为调查问卷,问卷包拒大学课堂问题行为的种类、影响大学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大学课堂问题行为对巨身、对他人的影响程度、消除大学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等七个方面内容。 (二)被试 此次调查选取安徽师范大学100名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100份,巨收问卷96份,有效问卷90份。调查对象具体情况如表to 表1调查对象的具体安排情况 性别人数比率专业人数比率年级人数比率 男45 50%理科36 40%大一36 40% 女45 50%文科54 60%大二20 22% 大三18 20% 大四16 18% 共训一90 100% 90 100% 90 100% (三)数据处理 在得到可靠的样本数据后,根据研究分析目的,在PC微机上采用SPSS11. 5软州对数据进行列联表分析和Xz检验。 (四)现状分析 首先,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种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睡觉的比率是最沐的,占总人数中的14%,在各种课堂问题行为中,性别、年级、专业等都没有显著相关说明在大学课堂中问题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种类排序课堂问题行为睡觉看课外书玩手机听音乐 表2等级排序 1比率14%12%12%11% 3%课堂问题行为思想开小差聊天做其它作业吃零食擅自离位等级排序比率13%12%11%10%2%,对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因素对大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表30表3大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归因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J清绪问题学习动力问题对任课教师的态度问题课堂管理能力问题课程时间安排问题等级排序 1比率15.5% 13% 10% 9% 6%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对课程价值取向问题教学手段问题学习策略问题教师自身素质问题课堂环境问题等级排序比率13.5% 12% 9% 9% 3% 在回答什么课最容易产生课堂问题行为时,不同年级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大一彩生在英语课上的问题行为比率只占5. 5%,而大三的比率占到33%;经过对学生的谈谈与分析,大一学生面临着英语四六级考试,所以英语课较为认真。在专业课上,大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比率为40%,为四个年级中最高;大四面临就业与考研,对专巫课重视的程度明显下降。在调查中也发现了一个共性,即使年级、专业和性别的不同,但是思想政治课都是发生课堂问题行为比率最高的,大一占70%,大二占65 %,大三占63%,大四占50%,这说明大部分的大学生对待政治课都是为了应付点名,他们动为政治课理论性很强,上课也非常枯燥,无论听没听懂,只需要考前强化记忆即可A到学分。因此,思想政治课表现出课堂问题行为比率较高。 在问及课堂问题行为是否影响自己和他人时,情况如表40表4大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的认识对课堂问题行为的认识影响很大(%) 有一点影响(%)没有影响(%)不确定自己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否影响自身的学习自己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否影响他人的学习他人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否影响自身的学习17. 83. 348. 937. 843. 324. 440. 038. 918. 97.R 随后对其具体分析表明:大学生对课堂问题行为认识上性别和专业差异均不振著,但在自己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否影响自身的学习?”问题上,年级因子表现出显灌的差异,如表So表5己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否影响自身的学习?”年级因子 Value Asymp. Sig.(2ided) PChi书000尸0. O 1自己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否影响自身的学习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 影响很大19. 4 25. 0 0 25. 0 有一点影响55.6 55.0 22.2 56.3 没有影响8. 3 20. 0 72. 2 12. 5 不确定16.7 0 5.6 6.3 从表5可看出,一、二、四年级认为自己的课堂问题行为是影响自身的学习,而三年级的大学生则认为不影响。 最后,在加何消除大学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应改善教学手段、加强学习动机的辅导及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等策略。表6大学生认为消除课堂问题行为的途径ivipJTT T等级。卜)字。匕率()巨iipJTTY T等级排序比率%, 教学手段的改善23 % 7 JI, .E- 2 20 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3 201 字习束踢鳗“5 课堂管理的加强5“l L1 G 6 8 思想政治教育7 3 二、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从问卷调查与对教师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是孚方面的,既有学生本身的因素,也有教师以及课程等因素。(一)学生的因素 1.情绪问题 调查发现,情绪问题是大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之一。情绪是人对落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对个体其他的心理和行为方式走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大学生的某些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或者一定的教学情境对其纂本需要造成威胁或破坏时,就会遭受挫折,导致情绪冲突。情绪冲突会表现为紧张禾焦虑。紧张和焦虑是一种恐惧和不安的情绪体验,这种挫折后的情绪反应,在一定等件下会直接转化为课堂问题行为。 2.学习动力问题 调查发现,由于学习动力问题所造成的课堂问题行为占13%。十年寒窗苦,终于考上大学,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如今成为了家人和朋友眼中的天之骄子,没有了升学压力,没有了父母的束缚,加上奋斗目标的缺失所导致的泪标间歇期”的出现,许孚人对现在”不知所措,对朱来”很迷茫,缺乏积极进取的斗志和学习的动力,于是但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对学习不感兴趣、注意力分散,各种课堂问题行为也应运而生。 3.对待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 调查发现,诸如思想政治这一类的公共课问题行为比较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棒多大学生认为这些课程只需强化记忆就足以应付考试。他们认为这些课程理论性丈强,对今后也没有什么用处,上课也就根本不需要认真听讲,考前突击即可安然过关,拿到学分。(二)教师的因素 1.教师自身素质问题 调查发现,教师自身素质是影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心理学身库宁(Iounin, 1970)在研究中发现,一个教师讲授教材不当,从一个活动跳跃到下一个活动时,又缺乏顺利过渡”的环节,会使学生无法参与教学过程,从而破坏了教学任务的完成。ca这说明,如果教师缺乏这种过渡能力,不能进行交叉活动,可能也是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实践证明,如果教师讲课时在一段时间里困在一个问匙上,那么学生就可能因为厌倦而产生问题行为。5此外,教师备课不充分,缺乏组织育力,对学生要求不当,都可能促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 2.课堂管理能力问题 调查发现,教师缺乏适当的课堂管理,也是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重要原因在课堂上有些教师遇到学生的问题行为不能冷静对待,处理问题主观、简单甚至滥拜惩罚,这不仅无助于维持课堂秩序,而且容易使矛盾激化,引起学生对老师继而对逆门课程的反感。还有些教师放弃管教的责任,采取不闻不问的立场,放任自流,没有兀成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和教学环境,学生也因此缺乏指正的机会而出现违反课堂知则的问题行为。 3.教学手段问题 调查发现,教师的教学手段也是影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原因。如果教归的教学手段呆板,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就很难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特另i是一些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教师只是照读课本,缺乏变化,一味地灌输,使学生不仅听起来感觉很累,而且易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不愉快的,是烦闷的,这就容易使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三)与教学相关的因素 1.教材的选择问题 大学学习是一个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阶段,具有与时俱进的特征。但是,在续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与现实脱钩。这种情况会让大学生觉筱大学课堂中学习的内容和实际没有关系,最新的知识无法获得,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拜不到,所以上课自然也就不会认真听,课堂纪律也就可想而知了。 2.课堂中的师生关系问题 课堂中的人际关系也是影响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归生关系的质量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行为,学生尤其喜欢热情友好的教师。0课璧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互相反馈,在这种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可以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互相支持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对t有大学生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3.课堂内部环境问题 课堂内部环境因素,诸如课堂内的温度、色彩、课堂气氛、课堂座位的编排方式等都会对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7课堂环境良好,气氛融洽,学生就可能产生一种愉悦的感受和积极的情绪,从而减少问题行为。相反,如果课堂环垮恶劣,气氛紧张,学生可能就会感受到昏昏沉沉的消极情绪,从而增加问题行为产生的可能性。随着大学扩招,越来越多的课程是大班上课,一位老师面对上百个学生振课,无论是教学效果还是课堂管理方面都显得没有力度。三、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心理、社会、学校诸因素共同作拜的结果。因此,对大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教育对策也应该从多方面着手。(一)端正大学生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学生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非认知因素。8大学生正处于理想、信念、人生观确立的阶段,面临多种价值体系的选择,加之一些社会思潮的景响,使得他们在理想、信念、人生观的确立方面变得困难而复杂。因此,要切实加强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辅导,使他们清楚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了解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并把社会赋予大学生的要求转化为个人内心的需要,进而变成他们学习f动力。(二)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 课堂问题行为的根本矫正不仅在于改变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形成新的行为棒式,而且要把良好的行为模式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意识与行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运拜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技术来矫正大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它主要是通过改变大学生郎信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来改变大学生外部行为的一种方法。心理辅导可以调整学生的自我意识,排除和转移阻碍个人发挥自我潜能的种种障碍,以及帮助学生正确i识和评价自己,实现自我认同和接纳,从而真正转变课堂问题行为。(三)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素质一般包括职业道德和教育素养,即要求教师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夕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既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有良好的教育理论修养和较高f教育教学技能技巧。9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强化郭师的教学基本技能,积累教学经验,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调司教师教学积极性,这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克服学生不良课堂行为的重要之举。(四)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大学课堂中的问题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和教师要求不当,教学内容缺乏组织、教学方法单调等因素有关。在大学课堂中,教师应该认真探索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精佗备课,制作多媒体课件,以提高讲课的质量和教学效果;对教材内容加强研究,进行i1点探索,寻求最适合大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在设置课程内容时,要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坚持以活动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加强知识发生过程中的教学,最大限度地让大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培养沐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大学生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五)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协调活动,课堂中的教学气氛和师生关系应是民主、友如的,绝不能专断,过于冷漠。教师作为教学中的管理者、指导者、咨询(下转第116页) (上接第104页)者”以及教学活动的参与者”,是学生学习的钊导者、激励者”,提生导”角色而不是生宰”角色,这样,师生之间就形成平等、和谐、合作、互动的头系。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师生彼此真诚交流,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隔阂,在这种师生关系基础上,教师无疑更易于接近学生,并对学生行为有意识地进行矫正,即以条反射原理来强化学生良好的行为,以此取代或消除问题行为。参考文献:1方双虎.论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