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英语试卷分析.doc_第1页
高三英语试卷分析.doc_第2页
高三英语试卷分析.doc_第3页
高三英语试卷分析.doc_第4页
高三英语试卷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焦作市20132014学年(上)期中高三年级学业水平测试英语试卷分析刘应军 王爱青 王新华一、试卷总体分析本试卷总体上难度适中,没有出现偏题和怪题,既考查学生对高中阶段所学重点知识的掌握、词汇能力、句子结构、语法和技能,又考查学生对篇章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试卷选材上注重题材、体裁的多样性,所选文章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具有时代感,符合高考命题原则。 二、试卷结构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分值设置采用全国课标卷形式,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整份试卷由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组成:第卷选择题(满分115分)选择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听力(20小题,满分30分)。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第一节是单项选择,有15个小题,满分15分;第二节是完形填空,有20个小题,满分30分。第三部分:阅读理解(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是四篇阅读文章,有15个小题,满分30分;第二节是一篇七选五题型的任务型阅读,有5个小题,满分10分。第卷非选择题(满分35分)写作部分包括短文改错(满分10分)和书面表达(满分25分)。三、各题型具体分析第一部分 听力 略第二部分 英语知识运用(执笔人:焦作市第十二中学 刘应军)第一节 单项填空 一、试题特点本次单项填空题语言英语化,强调灵活运用,考察范围为高中阶段的重点语法,考察点分布均匀,突出考查考生在语法、词汇、习惯用语等各方面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考点分布如下: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考点交际用语动词辨析时态不定代词情态动词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状语从句连词动词词组辨析祈使句(表条件)+ and +主句(表结果)正答率%59.67%44.17%70.41%62.6%68.22%45.08%67.65%78.87%26.95%68.69%题号3132333435考点表语从句非谓语动词倒装倍数表达法介词正答率%54.58%73.68%42.48%26.53%42.2%二、考生答题情况 根据数据统计,可知学生正答率低于50%的有第22,26,29,33,34,35 题,共六个小题。具体分析如下:第22题:考查动词辨析。句意:相对论很重要,但是一些人发现它很难理解。grasp“抓住,理解”;B. admire “钦佩”;C. solve “解决(问题)”;D. analyse “分析”。根据句意可知应选A。第26题:考查定语从句。句意:我们很喜欢这种气氛,在这里我们能很友好的方式交谈。该定语从句的先行词atmosphere,表地点,且在后面的定语从句“we could talk in a friendly way”中作地点状语,故用关系副词where。高考试题中对于where的考查趋于复杂,从先行词为明显的“地点”转为“模糊化的地点”。事实上,对于where这个词,不能只理解为表地点。当先行词为situation, case, stage, point等,且关系词在定语从句中作状语时,也要用关系副词引导。第29题:考查动词短语辨析。句意:不要把这些旧报纸和杂志扔掉。有时,我们可以用到上面剪下来的文章。A. cut down “削减,砍倒(树木)”; B. cut in “打断(谈话)”;C. cut up “切碎,砍伤”;D. cut out “停止,剪下”; 根据句意可知应选D。第33题:考查as 引导的部分倒装句型,当用作“尽管”之义讲。常考的结构有:1.名词+as / though+主语+动词;2.形容词+as / though+主语+动词;3.动词原形+as / though+主语+动词.practical 是adj.,因此应该用第二种结构,故选C。第34题:考查倍数的表达法。高考试题中常考的倍数表达法以下有3中: 1.A + 谓语+倍数+the +n.(size/ height/ length)+of B 2.A + 谓语+倍数+as + adj. + as B 3.A + 谓语+倍数+adj. 比较级 +than题目中有than了,明显是考第3种倍数的表达法,排除BC选项,D项的顺序不对,故选A。第35题:考查介词。with(表示原因和理由)由于(=because of), 故选C。教学建议 高考命题思路和重点已从语言形式转到语言意义的考查,突出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要突出语言实践,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着重训练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同时,重视词汇及短语运用,在指导学生识记课文中的词汇短语的同时,培养学生通过句子记忆词汇短语的习惯。 第二节 完形填空一、试题特点 本篇文章为夹叙夹议的文章。,讲述了十个哲学家被关进了监狱,他们决定逃跑,临近出逃的日子,事情发生了变化,他们不会随机应变,最终越狱失败。作者由此引发议论:我们应该尊敬每一件事情,时刻准备着接受新食物,如果做到了这一点,你将用一颗爱心面对生活。文章语言材料情节性比较强,立足语篇,通过上下文暗示,考查学生对语意、语境、语篇的深层次理解。并且兼顾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重视考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选项全部是实词,考查了动词(含短语)10个,名词4个,形容词4个,副词1个,1个介词短语。二、考生答题情况从数据中看出,学生对于37,42, 48, 51,52,54,55这7道题正答率较低,而这几道题都是词义辨析题,说明考生并未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对选项中出现的词汇不能清楚辨析,也反映出词汇教学仍然是新课标英语教学中的瓶颈,学生对核心单词的深度学习不够。例如:第41题考查动词短语辨析。laid out 设计,文中提到 “The whole plan was clearly laid out ”整个计划被清晰的设计;brought in “收庄稼,提出”;carried out “实施,执行”stuck to“遵守,保留;”。第42题考查动词辨析。drop “停止,放弃”文中“We have to drop to escape ”译为我们不得不放弃逃跑,考生容易错选D。stop 停止,词义对 但放在文中就错了,因为stop to do意思是:停下来,去干另一件事。第48题,考查副词辨析。creatively “创造性地”根据文中“Those who philosophize can not think of anything new” 进行理论研究的这些人不考虑任何新事物,一旦有变化或新情况,他们也不能创造性地对待它。第51题,考查副词辨析。pattern “模式”文中“We are stuck in pattern of the past”我们受困于过去。由此得出第52题,“we never in the moment”我们将从不会活在现在。第54题,考查动词辨析,第55题,考查名词辨析。respect “尊敬” change “变化”文中“Respect everything, consider each other as equals and be open to change”尊敬每一件事情,彼此平等考虑,接受改变。三、教学建议本篇完型填空属于夹叙夹议型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运用词汇的技能,特别是考查对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等词汇意义的真正理解,要求学生懂得词汇的内涵、外延、褒贬及一定的修辞色彩。在教学中要提醒学生具备语篇意识,不能为了图快就断章取义,或加入个人主观臆断的想法,要准确体会作者的写作思路。指导学生提高运用上下文的联系、捕捉关键词的能力。如果碰到一道题目做不出来,先不要着急去硬找一个答案放进去,可以先做后面的题目,等到后面几道题目一做完,有时候前面这题的答案就会很自然地出现了。因为完形的文章一般都是环环相扣的整体,上下文之间的信息点是很多的,甚至有中间部分的题目能够从结尾找到答案的例子。夹叙夹议型完形填空是高考中的较难题目,从近三年的高考完型填空来看,很多的完型填空往往在平淡的叙述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介于这一点考生不但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更重要的是挖掘文章的内涵,将叙述与议论有机的结合起来,只有做到了这一点,考生才能透彻理解,做好此类完型填空。第三部分 阅读理解(执笔人:焦作市第十二中学 刘应军) 阅读理解共分两节,第一节由四篇题材各异的文章组成,第二节是七选五题型。第一节一、试题特点本次阅读理解题目设置重在考察事实细节题、主旨大意题、判断推理题、词义猜测题等,侧重考察学生深层次理解能力。阅读文章情况如下:A篇记叙文,题材为人物故事,讲述了作者自己从就业失败到创业成功的故事。B篇应用文,题材为新闻广告类。简单介绍了四本侦探小说,吸引读者的注意。C篇议论文,题材为科技类。探讨了计算器的优点和缺点。D篇说明文,题材为家庭教育类。介绍了父母们使用严厉的语言教育孩子的误区及纠正方法。二、考生答题情况此次4篇阅读中正答率较低的是:61,72, 73, 75题,具体分析如下:第61题:推理判断题,不少学生误选B,在第二本书最后一行“Death on the Nile deserves its reputation as one of” Death on the Nile是诸多优秀作品中其中之一,而不是全部,B项把文中的事实放大了。三、教学建议平时应加强学生阅读速度训练和词汇量的积累,注重熟词新意,词的活用,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以积累词汇来促进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分析阅读中的长句,难句的能力,注重语篇理解,重视解题技巧和习惯的培养。训练学生理解主旨和要义、理解文中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做出简单判断和推理、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理解作者的意图、观点和态度的解题能力。同时,分析阅读文章的文体类型和特征,注重学生的语篇分析能力。每天保证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教师应坚持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反馈答题,讲清重点、难点、疑点。第二节 一、试题特点该节是任务型阅读试题,即“七选五”。本文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如何父母如何与孩子交流。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要求考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概括,侧重从篇章结构的角度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二、考生答题情况根据数据统计,考生正答率较低的是第73,75题。第72题答案是E,前一句“It lacks the twoway exchange of feelings and ideas”译为:它缺乏双向的感情与思想交流,双向的交流肯定需要两个人,于是下文提到“True communication takes two people”译为:真正的交流需要两个人。第73题:答案是C,文中第二段“Healthy communicationthe kind”到该段结尾结尾,提到父母与孩子进行交流的好处,而第三段Effective 绝大多数学生选D是受到开头 “Doing it ”的干扰,文章中“Often we think “Ill do it when Im not so afraid.” 73 The “doing it” comes before the fear goes away.”体现了73题前后两句话是相反的含义。第75题:答案是A,本段讲的是回应(respond):这些话“我很在乎,我明白这有是太难了”,要比你这样回复孩子好:“你应该或者我要是你,”。 为自己辩护,不被认为是一种自然的回复。三、教学建议在七选五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先定下有把握的答案,然后再利用语篇、利用排除法排除干扰项,选出正确答案。并且在阅读中要注意行文逻辑。如因果关系、正反对比关系、论点和例证关系等,同时要注意文章逻辑关系的衔接词,充分利用衔接词对上下文的承上启下作用,做出正确的选择。选过之后要带入答案,快速通读全文复检。此时要带着两个任务1、要体会文章的逻辑关系,检验所选答案是否合理,意思是否通顺,是否前后连贯。2、看看多余选项,明确排除原因。第四部分 写作第一节 短文改错(执笔人:评卷组长 武陟一中 王爱青) 本篇短文改错内容切中素质教育,不仅让学生领略了首都博物馆内中华民族传统的艺术,而且使学生亲自动手学会民间艺术剪纸;因此,不但加强了爱国主义教育,而且训练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题考查了英语最基本的词汇和语法知识,考查全面,重点难点突出。涉及到了抽象名词的单复数(interest),冠词(a/the visit),形容词、副词(attractive/ly),介词(Before/After),句法构成(there/where)的用法,定语从句成分重复问题(in it),尤其是动词短语(pay a visit to和show sb around)、动词时态(learned/learnt)及非谓语动词的考查(to pay)。 但是学生得分不容乐观,最高分满分10分,最低分0分。10个小题,每小题得分率如下:得0分的学生占22.7,得1分的学生占11.9,得2分的学生占11.3,得3分的学生占11.4,得4分的学生占11.3,得5分的学生占11.0,得6分的学生占9.6,得7分的学生占6.5,得8分的学生占3.0,得9分的学生占0.5,得10分的学生占0.01,学生得分主要集中在2分、3分、4分、5分。得满分的寥寥无几。 错误率最高的仍集中在重点知识常用动词短语pay a visit to,show sb around ,动词时态 learned(learnt)及非谓语动词的混用learning以及句法构成(there/where)的用法,定语从句成分重复问题(in it),学生分不清句子结构。 这些错误的出现,得分率偏低说明学生基本的词汇量尤其是常用短语掌握不好,以后要加大力度,强化背记常用的单词和短语。还有教会学生识别句子的基本骨架,辨清主句和从句,多做点语法专项训练,比如,主攻从句一个月,称为“从句月”。然后再强化短文改错100篇等等。只有这样强化训练,扎实基本功,才能应对高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第二节 书面表达(执笔人:评卷组长 温县一中 王新华) 总体来说,试题出得很好。非常符合近几年高考的写作意图,注重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考查,从理论上讲,比较简单,因为在初中的教材里就专门学习过指路的表达方式,但实际上同学们的答分率并不高。平均得分在10.5分左右。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同学们的英语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实质性问题。其中主要问题如下:1. 审题不清:比如:李华要到英国留学,但有个别同学写成法国,2. 个别同学不知道分段3. 句子成分残缺或用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或用词不当。相当一部分考生写出的句子没有谓语或出现双谓语4. 拼写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