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新闻报道策划_第1页
节日新闻报道策划_第2页
节日新闻报道策划_第3页
节日新闻报道策划_第4页
节日新闻报道策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13 节日新闻报道策划 特定节假日的新闻策划 新闻报道策划是新闻媒体走向纵深化所运用的一项重要手段,精心别致的报道策划已成为各媒体新的竞争点。重大节假日报道, 是媒体围绕某一重大假日主题,在一定时间内组织的大规模、多体裁、连续性报道。管子曰谋无主则困, 事无备则废。就重大纪念性报道而言,精心策划是实现有效传播的制胜之道。 传统媒介和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介在特定节假日的新闻策划方面有诸多相同点,比如说都要具有创新性,目的都是为提高新闻报道的质量等等。但它们又具有各自的一些特 点。我们选取传统媒介中的报纸和新兴媒介中的网络就特定节假日新闻策划的区别进行一下研究。 首先来探讨一下报纸是如何对特定节假日进行新闻策划。我们认为根据报纸的特点报纸在进行特定节假日新闻策划时要秉持三大理念。所谓的三大理念即:独中见长、近处着眼、深度取胜,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说明。 1.独中见长:用独家视角、独特观点、独到发现来应对趋同的新闻资源 在日常的新闻实践中, 纸质媒体的节假日新闻历来为人所诟病。尤其在市州报,不少报纸度节过日,2 / 13 要么减刊 或休刊,要么唱四季歌。记者不愿写节假日新闻,称年年岁岁花相似,春夏秋冬旧包新,一些报道改了数字年年可以用;读者不爱看,指责报社老掉牙了咋还在写。究其原因,节假日报道思路僵化、手段单一。节假日新闻需要策划, 策划需要激情,能够打破常规和习惯思维的束缚,别出心裁进行探索,用独家视角、独特观点、独到发现来应对趋同的新闻资源,走只此一家的路子,方可使人过目难忘。 XX 年九九重阳节,南鄂晚报推出咸宁人瑞的特别报道,以盛世多长寿,人瑞显和谐为主题,用 7 个版的规模,向读者详细介绍了咸宁 10 位百岁老人的多彩人生,及咸宁人博大的尊老敬老之情。特别报道第1 版用 10 位百岁老人的大幅组合头像作封面,配以少量的文字和导读,形成杂志式封面的效果,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力;第 2 4 版以百年光阴,其乐陶陶作题,通过年轻记者的眼睛,绘声绘色地记录了 10 位老人或离奇坎坷、或豁达大度、或祥和自然的人生,并配发大道至简,适者增寿的新闻评论;第 5 版一篇分析性新闻,用大量数字揭露了咸宁女性比男性长寿的秘密,有理有据,延展了阅读兴趣;第 6、 7 版则在情字上做文章,将此前征集的本地作者撰写的父母亲情文章集纳 成组,形成重阳节亲情散文专版,情深款款,读罢催人泪下。 2.近处着眼:贴近受众,摸准休闲者的兴奋点3 / 13 所在 纸媒每逢节假日来临, 便推出大量的服务性休闲性版面,用尽各种手段博求读者秋波。笔者认为,为避免操作雷同,市州晚报只有从近处着眼, 将姿态放低, 依托情感贴近受众,摸准当地休闲者的兴奋点所在,才能在激烈的媒体角逐中出奇致胜。 今年南鄂晚报新增一个温泉特刊,每期 8 个版,每周五出版,专为市民周末度假而设。咸宁职场丽人,大幅的职场美女照加上感性的 丽人故 事;资讯频道为市民提供实用的生活信息、商购信息;都市车风是本地爱车族的乐土;搜购在线 紧盯市区各大商家时尚前卫的商品;旅游美食为老百姓的假日出游和享受口福出谋划策;财经证券 满足市民理财投资需要;魅力咸宁反映的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部门信息;商界人物是本地商业娇子的专访,借鉴传记风格,文笔清新自然,期期耐人寻味。 3.深度取胜:多层次、多侧面、多手段、立体化报道 节假日的新闻策划需要一鸣惊人、一飞冲天的勇气,不惜整合版面资 源、报道手段、表现方式等各方面资源,向深度、广度挺进。 随着人们绿化意识增强, 参加义务植树的公民越来4 / 13 越多。但找一块可供植树的空地,买几棵树苗,却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从 XX 年起,连续三年, 每逢 3 12 植树节来临,南鄂晚报便联合有关部门,组织市民在城区中心地段开展义务植树活动。 XX 年提出的口号是晚报读者共建林, XX 年是与春天有约, 建绿色家园, 2016 年是扮靓温泉门户,美化城市森林,一年一个主题;协办方由第一年的市园林局一家, 到后来的团市委、咸宁新闻网加盟,一年比一年 增加;参加人员由第一年的 200 人,扩大到第三年的近万人,影响一年大过一年。 下面我们结合凤凰网国庆 60 周年报道策划,再来具体说说网络特定节假日的新闻策划特点 凤凰网策划的国庆六十周年特别报道分为最新报道、视频专题、特别策划三大板块;其中最新报道又分为阅兵新闻 国庆活动 最新图片 最新视频四个小的模块;视频专题则分为 全程解读阅兵 玫瑰与枪炮 大人物与小人物 台前与幕后 喜剧与悲剧 此岸与彼岸等若干专题;特别策划板块内容最为丰厚,其编者按中写到新中国 60 年了,忍不住要回头看看。 最真的记忆,来源于每个人的个体体验,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崇拜过的偶像。人以群分的属性,又将你我联系在一起,我们曾经是知青,曾经是个体户,现在,是 90 后,是隔海相援的同胞。 60 年来,国家的道路上,踩满了你我的脚印,或深或浅。因此,我们提供个体记忆、5 / 13 群体记忆、国家道路这样一个逻辑来与你一起回望,回望我们的家国六十年,个体记忆条目下包含 60 年国家阅读史、传媒眼中的 60 年变迁、 60 年婚姻史、服饰变迁 60 年,集体记忆条目下包含 60 年标志人物 、寻找工业之魂、体坛逐梦六十年、燃烧的青春:知青岁月,国家道路条 目下包含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中国六十年选择、全球化棋盘上的中国经验,除此之外还有国庆大阅兵 兵器 60 年 网友写史等若干专题。 我们看这次特别报道,印象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1、体现凤凰网一贯的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的两级传播理念; 针对其以社会中高端人群为主要用户的用户分布结构,凤凰网的国庆专题策划内容也紧跟用户口味与需求。如主要针对知青的专题策划 -知青岁月,主要针对产业技术工人、政府决策者、企业家、经济学家、企业白领、大学生等昔日、现今和未来精英阶层的专题策 划 -寻找工业之魂,主要针对传媒业界人士、大专 院校人员和其他高端网民的专题策划 -传媒眼中的60 年变迁等等,不一而足。这些专题策划的背后,其实隐藏着凤凰网一以贯之的资讯传播理念影响有影响力的人,亦即传播学当中有名的两级传播理论。 1940 年,传播学者拉扎斯菲尔德等在俄亥俄州伊里6 / 13 县进行总统竞选调查,由此产生了两级传播理论。两级传播认为大众传播往往先从传媒流向舆论界的领导人,然后在从这些人流向人口中不那么活跃的部分。 1962 年,罗杰斯等人将两级传播扩充为了多级或 N 级传播,认为媒介信息传至受众的过程中有多种传播渠道,可能由多级中介环节组成信息传播链。其中舆论领袖是人群中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的人,他们在社交场合较为活跃,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这方面信息。舆论领袖往往是社会中有影响的人士,代表着群体价值观念,因而作为大众传播的补充,多级传播的人际影响可以稳定、强化受众的态度。 从其传播理念和用户定位可以窥见,凤凰网以社会中高端人群为主要目标用户。由此不难发现,凤凰网的用户群体与两级传播理论中涉及的舆论领袖存在共同的特质,这对建立、巩固和 强化凤凰网的品牌优势和培养用户忠诚度而言,是一张不错的优质牌。而凤凰网的这次国庆 60 周年特别报道,内容定位与网站用户定位契合,体现了网站媒介策划与报道策划的有机融合;表现在传播形式上,就体现为一种更有效的资讯传播结构,即使网站推出的众多专题新闻资讯组合与用户需求实现了较好对接。这种有意义的对接,当然有利于更好传播效果的达成。 2、充分发掘自身优势资源,融新闻事业策划和新闻报道策划于一体 7 / 13 考察凤凰网此次国庆特别报道的专题策划,我们可以发现凤凰网特别善于发掘利用自身优势,做到新闻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传播。凤凰网这次国庆特别报道中的专题策划,既作为一个专题策划组合而存在,同时也是网站各个相应频道日常业务的一部分。例如,本次特别报道中的各个专题,国家阅读史与凤凰网读书频道、传媒眼中的 60 年变迁与凤凰网传媒频道、 60 年婚姻史与凤凰卫视、服饰变迁 60 年与凤凰网时尚频道、 60 年标志人物和网友写史与凤凰资讯频道、寻找工业之魂和国家道路与凤凰网历史频道、国庆大阅兵与兵器 60 年与凤凰网军事频道、体坛逐梦 60 年与凤 凰网体育频道、视频专题板块与凤凰网宽频,等等,前者作为一个专题策划于后者之间关系,不仅仅是简单地依托还有融入,做到了新闻事业策划与新闻报道策划的有机协调。这样做不但可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同时也可降低专题策划成本和网站的日常经营运作成本,提升网站的竞争能力和发展空间。 3、交互性强,注重培养用户的参与意识 我们知道,交互性是网络传播的革命性特征,正是在这一点上,网络传播表现出了和传统大众传播的本质区别,使传媒与其用户之间的信息流不平衡现象有所改观。凤凰网此次国庆 60 周年特别报道,尤其 注重用户的参与式体验,不但 8 / 13 开辟了专门的网友写史专题,而且其他各个专题也设置了专门的用户参与和反馈渠道,并根据用户反馈适时调整专题内容。我认为,这种交互性的参与和反馈对网站和用户而言是一种双向提高、传受相长。用户在这种参与和反馈中提升了自身的网络素养,网站则通过这种互动改善了自身的传播结构,提高了资讯传播质量,同时获得了自身品牌形象的建设和维护并培育了忠诚的用户,有利于网站的长远发展。 以上我们针对报纸和网络特定节假日新闻策划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但新闻策划的方法和思路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媒介竞争激烈的格局中,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兴媒体都要配合各种传播技巧和竞争策略,开拓新思想新思路,以不变应万变,只有这样,媒体在节假日报道方面才能超出一般,脱颖而出。 2016 年端午节新闻报道策划 一、主题 粽叶飘香,品味端午 二、时间安排 端午节是 6 月 20 日,放假 6 月 20 日 6 月 22 日,播出时间段为端午节前一个星期开始。既从 6 月 15 日 6 月21 日,共七天。 三、选题思路 9 / 13 1、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用心去体验端午蕴 涵的意义 ; 2、端午节也不失为与家人团聚的好机会,可以与家人增进感情 ; 3、体现端午风俗,弘扬民族文化,烘托节日气氛,为各地文化风俗的交流建立平台。 四、角度策划 1、中国传统节日渐渐被西方节日吞噬 2、回顾历史,追忆先人 3、回温端午传统风俗 4、珍惜我国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工作。 五、报道安排 、 6 月 15 日:端午节知识篇 来源,包括回温历史,追忆先人 、 6 月 16 日:端午节习俗篇 赣南比较有特色的习俗介绍 、 6 月 17 日:端午节诗词篇 跟端午节有关的诗词 、 6 月 18 日:包粽子 找一户人家,老人在城里,子女在别处工作,或县里,或外地,她想包好粽子给子女寄过去。 10 / 13 、 6 月 19 日:第二天就是端午节了,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市民对端午的认识,了解,祝福。 、 6 月 20 日:端午节当天的赛龙舟比赛。 、 6 月 21 日:端午节已经过去,可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类似端午节等具有中国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渐渐被西方节日 吞噬,各方讨论,如何继续弘扬中国传统的节日文化,并作为本次端午报道策划的结束。 附:期间若有一些有关端午节的社会活动,也可增加报道。 关于 2016 年清明节的新闻报道策划 一、策划缘由和目标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重要的的祭祀节日,是人们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同时也是古俗中重要的八节之一。自 XX 年被认定为国家法定节日之后,被人么重新重视起来。在清明节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将物品供在亲人的墓前,再将纸钱焚烧,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 插在份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那么各个地区祭拜祖先有什么不同呢?人么会对这些差异感兴趣,所以此次报道策划会有新闻价值。同时,清明节是我们寻根的重要节日,在报道上具有重大性。最后,希望通过对清明节的报道,能够弘扬中华名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花旗更多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更好的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11 / 13 二、策划人 严秋玲 三、策划内容的整体设计 此次关于清明节的新闻报道以专题的形式进行,专题的名称为清明节,你怎么祭祖?,专题包括图片版和文字版,以图片版为主。 在图片版,主要刊登人们在清明节时期祭拜祖先的照片,例如祭拜的仪式、准备的祭品等等。在文字版,主要介绍人们对清明节的看法,具体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 1你知道你家的祖坟在哪儿吗?为什么会选在这个地方? 2你见过你的太祖爷爷或太祖奶奶吗? 3. 你再给现在用磕头行礼时会不会祈求他们保佑你?是大声说出来还是在心中 默念? 4. 如果时间允许,你会每年都赶回来过清明节吗? 四、策划的实施者 媒体编辑部和记者部 五、策划实施的具 体步骤 在 3 月 17 日至 4 月 5 日,开始向大众发布征集清明节照片的信息,鼓励她们拍下自己在祭祖时的各种照片,然后传到媒体官方网站的图片库中。媒体申明:凡上传照片者均有机会参加本网站的抽奖活动,赢取奖品;与此同时,媒12 / 13 体派记者去墓地采访和拍照 4 月 1 日至 5 日,派记者出去采访扫墓的人们,采访的问题即前面所提到 的四个问题,同时在网上发起问卷调查。 4月 6日,开始筛选有代表性的照片并整理采访记录,形成文稿。新闻报道也宣告完成。 六、策划可行性分析 此 次策划在财力上,只需要准备购买奖品所需要的的资金,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大额资金需支出;在物力上,直接利用媒体的相关设备,如:摄影机,网络等,不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