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_2_第1页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_2_第2页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_2_第3页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_2_第4页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_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7 第一章 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第一章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 第四节 宗教改革 教案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 16 世纪始于德意志的西欧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想运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一、 “ 宗教改革的背景 ” 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两个问题: 1西欧宗教改革的背景。中世纪的罗马天主教会,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对于其经济特权,教材已有详述。在政治上,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俗界各国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 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中世纪教会还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用神学理论为封建统治辩护,使封建制度神圣化,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教会的政治权力及其对人民的精神统治,成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主要障碍。 当时贪污、腐化之风弥漫在教会的特权阶层,所有的教皇都是靠贿赂当选的,教皇卖官鬻职,提拔亲故。高级教士都过着奢侈淫逸的生活,教皇英诺森八世就不遵守独身的教规,2 / 7 据说他有八个私生子。教会的专横、腐败、对人民的搜刮,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使广大农民、城市平民、部分贵族和个别国王都投身 于资产阶级领导的宗教改革运动。 2西欧宗教改革的实质。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以后,资产阶级在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一种形式是文艺复兴,另一种形式就是宗教改革。在宗教垄断一切的形势下,人们进行斗争的形式也只能采取宗教异端的形式。 16 世纪开始于德意志,并波及到西欧诸国的宗教改革运动是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二、 “ 宗教改革的经过和意义 ” 一目,教材主要写了以下几个问题: 1德意志马丁 路德的宗教改革。 15 16 世纪,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一些工业部门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是没有形成统一 的国内市场,德意志经济的分散,影响了政治上的统一。中世纪以来的割据局面仍然存在,政治上的分裂便利了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勒索。它成为罗马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 “ 教皇的乳牛 ” 之称。摆脱教会的压榨和束缚,是德意志发展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 1517 年,教皇利奥十世派人去德意志兜售赎罪券,教皇特使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这种无耻的勒索,激怒了德意志人民,维滕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 路德在 1517 年 10 月 31 日,写成九3 / 7 十五条论纲贴在维腾堡教堂门口。他痛斥教会的无耻行径 ,提出 “ 信仰耶稣即可得救 ” 的原则,指出:当钱币在钱柜中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对钱财的贪欲。论纲虽然没有公开反对教皇,但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神权。在德意志社会各阶层尖锐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形势下,论纲尤如 “ 放出闪电 ”般地迅速传遍全德。路德得到广泛的同情和支持,态度变得更加坚定,他拒绝了教皇撤回论纲的要求,并当众烧毁了教皇开除他教籍的敕令。 1520 年,他连续写了三篇文章,系统阐述了他的宗教纲领和政治纲领。他在致德意志民族基督教贵族的公开信中,建议组织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 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实际上是德意志独立的宣言。他在论基督徒的自由一书中,宣传每个信徒都有读圣经的权利,可以直接同上帝交流,凭着虔诚的信仰可以得救,而神职人员是多余的。路德还主张简化繁琐的宗教仪式。无疑,这样做将使所谓 “ 拯救人类 ” 的教皇、教会和教律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并且蕴藏着资产阶级自由主义的倾向。但是随着运动的深入发展,路德投入到萨克森选侯的怀抱寻求保护。人民拥护宗教改革是要推翻封建制度,所以当 路德成为诸侯的奴仆和代表之后,4 / 7 人民就团结在宗教改革激进派闵采尔的周围,于 1524 1525年掀起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战争遍及德意志大部分地区,全国大约有 2/3 的农民参加了斗争。在农民战争中,教会的许多的寺院、教堂被捣毁,教会财产流失,教士的威信扫地,农民战争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 宗教改革后,一些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同天主教诸侯抗衡。 1555 年双方缔结了 “ 奥格斯堡和约 ” ,确立 “ 教随国定 ” 的原则,承认诸侯享有决定其臣民宗教信仰的权力。德意志北部、中部的许多诸侯都改信了路德教,路德教还传入北欧和其他一些欧美国家。 2加尔文教和瑞士宗教改革。继德意志之后,宗教改革波及到了西欧许多国家,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瑞士的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良好条件。 1536 年他发表基督教信仰典范,表示赞同路德的 “ 信仰得救 ” 理论,反对教阶制度和繁琐的宗教仪式。他还提出了 “ 先定论 ” ,他说上帝的旨意决定世界上每一个人的成就,上帝创世纪时,就已经将人分成 “ 选民 ” 和 “ 弃民 ” ,前者注定得救,后者 注定受罚。这种宿命论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鼓舞了在商战中发财的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加尔文还设计了一个民主和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教职都由选举产生。根据加尔文的改革方案,在瑞士日内瓦建立了一个政教联合的政权。 5 / 7 加尔文派的宗教主张和教会组织更适合新时代的要求,是新教中的激进派,影响遍及欧洲。恩格斯指出: “ 当路德的宗教改革在德国已经蜕化并把德国引向灭亡的时候,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却成了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等地共和党人的旗帜,使荷兰脱离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 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 ” (恩格斯: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3法国的宗教战争。 16 世纪 40 年代,加尔文教开始在法国传播,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和农民接受了这一宗教思想,法国南部的大贵族出于政治野心,也改信加尔文教。加尔文派在法国被称为 “ 胡格诺 ” 。宗教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使法国形成了以北方大封建贵族吉斯公爵为首的天主教集团和以南方波旁家族为首的胡格诺派。双方从 1562 年开始进行了长达三十多年的宗教战争,史称 “ 胡格诺战争 ” 。 1594 年胡格诺派的领袖波旁家族的亨利加冕为国王,称亨利四世,战争遂告结束。 1598 年亨利四世颁布敕令,宣布天主教为法国国教,胡格诺教徒享受宗教信仰自由。胡格诺教在法国取得了合法地位。 4英国的宗教改革。从 15 世纪开始,尤其是 1485 年都铎王朝统治英国之后,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支持下,专制主义王权大大加强。这时的罗马天主教会在英国有大量土地,教会贵族是社会的特权阶层,英国每年要向罗马贡献大量的6 / 7 财富。强大的王权无法容忍教会的特权。英国的宗教改革表面上是王权与教权的冲突,实际也是新贵族、资产阶级与旧贵族特别是教会贵族的矛盾,是形成中的民族国家与外国干涉掠夺的矛盾,也反映了农民要求土地的愿 望。 国王为打击天主教会势力,自上而下地推行了宗教改革。英国国王与教皇的决裂是由教皇拒绝英王亨利八世离婚的请求而引起的。 1529 1536 年,国王利用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宗教首脑,握有任命教职和决定教义的权力,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岁贡。从此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都与罗马教廷断绝了关系。亨利八世还在1536 1539 年间,封闭了六百多所修道院,没收其全部财产,并将没收的土地赏赐或廉价卖给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这次改革的主要成果是在英国否定了罗马教廷的最高权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国教教会,进而 加强了君主专制的统治。但英国国教中还保留了天主教的教义、教仪和主教制度。 16 世纪末 17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日益不满专制君主制横征暴敛和种种限制的英国资产阶级要求清除国教中天主教的残余,要求清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