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防盗防范措施.doc_第1页
婴儿防盗防范措施.doc_第2页
婴儿防盗防范措施.doc_第3页
婴儿防盗防范措施.doc_第4页
婴儿防盗防范措施.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婴儿防盗防范措施关键词 婴儿防盗;安全管理;防范措施key words infant stolen; safety management; precautions 盗取婴儿多在医院发生,现今妇产科多使用母婴同室的病房安排,这也成了盗取婴儿的场所。有报道称美国在19832008年,在医院中被盗122名新生儿,盗取地点中17名在儿科,17名在婴儿室,69名在母婴同室,19名在其他地点1。现在我国妇科医院频繁发生婴儿被盗取事件,这对和谐社会有很大的影响。我院产科实行母婴同室开放式管理,家属可陪住,探视管理不严格,病房婴儿安全管理难度增大。基于对婴儿被盗的风险因素分析,从2009年起,笔者所在医院开始对婴儿安全问题实施防范措施,以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现将实施体会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产科均为母婴同室病房:编制床位82张,实际开放床位82张,为单人间、双人间及8人房间,2010年床位使用率为91.70,配备护士41人(包括护士长2人),均为女性,平均年龄27.86岁;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32人,中专学历6人;主管护师3人,护师21人,护士17人。1.2 实施方法首先应对安全因素及母婴同室的安全薄弱环节进行分析和总结。另外还应对国内有关报道的被盗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医院方面的安全因素有如下几点:产科病房有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护理和治疗的特点,且还要对急诊产妇进行分娩,护理工作量很大。尤其是在夜间,值班护士及医生人员少,且产妇多,这给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2。因为母婴同室,产科的人员流动很大,且分娩产妇的住院时间也很短,病床的周转时间很快,家属陪护人员很多,这给病区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母婴同室的管理模式致使陪护的家属很多,这致使在管理上很难操作。目前医院执行的开放式管理方式,对探视的管理不是很严格。1.3 影响安全的各方面因素1.3.1 患者因素 对新生儿的实际监护能力低。产妇在分娩之后会有一些心理改变,产妇会很疲倦,需要其他人照顾,对婴儿的监护能力很局限3。产妇及新生儿的陪护家属不确定,经常更换,致使新陪护人员对医院的环境不了解,对医护人员的诊疗也不了解,致使埋下安全隐患。产妇及陪护家属的安全意识不强,尤其是老年陪护家属的文化程度不高,易于被蒙骗。1.3.2 社会方面的因素 因为受重男轻女的意识影响,一些地区会出现盗婴事件发生,另外社会矛盾也易于导致此类事件发生3-4。笔者所在医院在此方面的管理存在薄弱环节。病房两侧均可通过,人员复杂,管理难度较大。在入院和产后由护士进行婴儿安全告知,但是仅采取口头告知方式。1.4 针对现存问题采取婴儿安全防护措施包括医院保安巡视制度、安装防盗门门禁系统,制订安全警示牌及告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严格出入口管理,执行“婴儿出院核对、抱出婴儿发牌”管理制度,病区楼一端关闭,婴儿出院由值班护士告知保安出院产妇名单,保安对所有出院产妇核查姓名后,方可将婴儿带出。进行检查应让责任护理人员把各项标记出入证件发放到产妇及陪护家属手中,产妇见牌方可让医护人员抱走婴儿,婴儿送回病房后将出入牌还给责任护士。严格执行探视制度,使用门禁系统,减少探视人员随意进入;控制产妇的陪床人员,每床只可一人陪床,避免人员流动过多。要向产妇及家属告知防盗方面的知识,孕妇出院及分娩后由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宣教婴儿防盗告知并由家属或产妇签名。责任护士将婴儿安全知识贯穿于健康教育中。值夜班的护理人员进行巡视之时应再次对产妇及家属进行告知。建立各项规章制度,让医务人员都有安全的意识,在各病房醒目地方张贴安全防盗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医护人员均应挂上醒目的标牌,工作期间必须穿白大褂和佩带标牌。巡视和交接班时应加强安全意识,应在产妇的床旁进行交接班工作。进行交班工作应要清点婴儿的数目,如有转科应进行记录。责任护理人员应重视夜班巡视工作,夜班巡视应每小时1次,发现有可疑人员要立即告知保卫人员。2 结果笔者所在医院实施上述措施2年以来没有发生被盗事件,也没有出现产妇及陪护人员财物丢失的事情发生。对产妇及家属满意度进行随机调查显示住院孕产妇满意度由89.12上升到98.22,同时,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增强,人人参与管理,人人履行安全职责。3 讨论国内已有多部法律规定了医院的安全保障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有明确的规定,各公共场所均应尽到安全保障的义务,如致使出现财产和人员的损失应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故管理人员应对此给予重视,医院应尽到保障婴儿的义务5。产妇在住院期间对安全意识都有所缺乏6-7,故对其进行有关方面知识的宣教工作很重要,其可调动产妇和医务人员两方面的安全意识,从薄弱环节出发加强各个方面的建设,保障婴儿的安全。采取有效方法让产妇及其家属具有安全意识,与医护人员一起进行防盗。我院通过上述措施开展两年以来没有此类事件的发生,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参考文献1 vincent jl. infant hospital abduction: security measures to aid in prevention j. mcn am j matem child nurs,2009,34(3):179-183.2 周为筠,魏娟.杭州医院婴儿被盗之后j.检察风云,2007,(13):48-49.3 黄美凌,冯健怀,梁丽霞.母婴同室443例产妇需求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2):10.4 白利辉.母婴同室新生儿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4):5.5 谢青松.论医疗机构对患者的安全保障义务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 11(3):206-209.6 万学英,范芹,李娟.住院患者自身医疗护理安全行为维护现状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10,25(2):76-78.7 padhi sk, karmakar nc, law cl. a dual polarized aperture 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