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龄女性再生育准备 _第1页
2016高龄女性再生育准备 _第2页
2016高龄女性再生育准备 _第3页
2016高龄女性再生育准备 _第4页
2016高龄女性再生育准备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龄女性再生育准备,盛燕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2016.10.16,前言,来自国家卫计委最新消息,现阶段全国符合全面两孩政策条件的夫妇约有9000万对,其中大约近六成为35岁以上;“二孩”全面放开后,高龄产妇尤其是超高龄产妇将更多,年龄集中到40岁以上;高龄女性再生育问题对医生和患者都将面临挑战,成为生殖医学的关注热点。,概念,什么是高龄,通常情况下,无论准备怀孕或已经怀孕的孕妇,都将35 岁作为“高龄”分界岭;过了35 岁,生殖能力的下降趋势开始加速;据英国人类生殖与胚胎管理局公布的不孕症指南指出,35岁女性生育能力仅为25 岁时的50%,到40岁时下降到35 岁的50%;45岁以上再生育属于极高龄。,面临问题,面临问题,高龄女性开展生育咨询,需注意:应强调3个增高的风险(不孕率增加、流产率增加、出生缺陷儿增加)还应加强3个检查的项目(孕前检查,植入前遗传学检查及产前检查),面临问题,1. 高龄妇女不孕率增加卵子老化、卵母细胞质量改变;卵巢储备功能减退;胚胎种植率下降;染色体分离错误,染色体异常几率增加等在辅助生育技术中,应用IVFICSI 技术,妇女的年龄是lVF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面临问题,2. 高龄妇女流产率增加流产率为3040;仅染色体异常一项就占流产比例5080;高龄会导致致死性染色体异常增加,这些染色体异常胚胎常发生流产,面临问题,3. 高龄妇女出生缺陷儿增加年龄越大,卵细胞越容易发生变化,人体包括卵巢所承受的各种有害物质的影响也就越多;染色体发生突变的机会增多;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不分离现象等,面临问题,高龄生二孩,除存在上述问题,还需要考虑社会、家庭、身体健康状况等多方面的因素,面临问题,第一是社会问题:以1970年出生的妈妈为例,如果她们再生二孩可能会出现“妈妈和女儿一起生孩子”的奇特现象,给社会角色扮演、辈分称呼带来尴尬的境遇,面临问题,第二是家庭问题:家庭里的第一个孩子,能否接受二孩的到来,对待二孩的态度,父母给予两个孩子爱的程度,同样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面临问题,第三是心理准备:若第一个孩子已经超过10岁,需要父母亲力亲为的地方逐渐减少,重新接受一个小婴儿出世,父母亲也要做好心理准备,面临问题,最后一个是母婴的身体健康状况问题:最实际的一个问题;高龄产妇极易出现受孕难、流产易、出生缺陷高发、妊娠合并症多、难产率增高的状况;中国奇高的剖宫产率,导致疤痕妊娠率增高,胎盘植入患者增多,孕前检查,孕前咨询,高龄计划妊娠夫妇,应该详细询问病史、系统检查进行全面认识及评估即要对治疗有充分的信心,也要对潜在的风险有充足的对策和准备,孕前检查,年过35岁的计划妊娠妇女,应到医院进行生育力评估,尽早B 超监测指导妊娠;如果试孕半年仍不怀孕,并伴有卵巢功能贮备低下,应尽快进行助孕,病史采集:月经情况、孕产史、不良孕产史、生殖道手术史、胎儿畸形史;患有遗传病、慢性疾病和传染病等疾病的妇女,应予评估并指导,不宜妊娠者应及时告之;必须详细询问病史!,孕前检查,孕前检查,35岁以上如果超过半年不怀孕就应该做检查!基础内分泌评估卵巢功能,包括FSH、LH、E2、T、PRL、P、TSH、AMH;子宫输卵管造影;B超检查子宫附件及连续动态的排卵监测;丈夫的精液检查,孕前检查,体格检查:孕前应进行身体检查(包括血压、体重,计算BMI)和妇科检查,孕前检查,辅助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血型(ABO和Rh);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HBsAg;梅毒螺旋体;HIV筛查;(10)宫颈细胞学检查,助孕指导意见,助孕指导意见,1.3540 岁妇女:有一定的生育能力,如果计划怀孕,应抓紧时间进行生育力评估,尽早试孕或助孕;如果进行试管助孕,仍有约49%的怀孕率,助孕指导意见,2.4045 岁妇女:生育力已经明显下降;试管助孕妊娠率仅为28%左右,助孕指导意见,3.超过45 岁妇女:试管助孕临床妊娠率仅13%,且有很高的流产率;每移植周期活产率5%左右,需慎重考虑助孕,孕前准备,孕前准备,良好的习惯的建立: 建立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早睡早起,尽量不熬夜,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创造一个良好的适合妊娠的生活环境,孕前准备,选择受孕时机: 监测排卵时间,排卵期前后有计划地同房;补充叶酸等微量元素: 在计划怀孕前至少3个月,每天补充0.40.8mg的叶酸可有效防止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发生,孕前准备,孕前避免接触有害因素:不服用非必需药物;不宜接触有毒化学物品,如汽油、挥发油、觉醒剂、麻药等任何对机体有害的物质;禁止吸烟和饮酒,孕前准备,发生不良怀孕病史:发生流产或早产后不宜立即怀孕,需要遵医生医嘱,做好下次怀孕之前的疾病筛查及各项准备工作,孕后注意事项,孕后注意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