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语文光沧海优秀教案 七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感悟能力。但还是指导和引导的。对于本文的感悟,往往停留在直接感受上,学生的认识遵循这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情感体验也经历从无到有,有零散到集中的过程。本文意在让学生学会欣赏诗文,引导理清文章脉络层次,初步了解文章表现手法,进而指导学生将所学迁移到写作之中,让他们学会描写景物.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2.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观沧海 第一循环:掌握基础知识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写诗、填词、著文章,是历代文人抒发情感,表达志趣的最好形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用“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写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表现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政治抱负。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课乐府诗观沧海,作者又要表达什么样的思想情怀呢?下面我们一起观沧海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作品写作背景。了解乐府诗一般常识。 2、有情感的朗读诗文,并背诵诗文。 3、深刻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 学习重点: 领悟诗人寄寓的豪迈情感 三、出示自学指导(一) 1、自读课文,了解作者,写作背景。2、正音解词。3、品读课文。(2分钟后学生讨论回答) 自学质疑 学生圈画字词并自由朗读课文 合作释疑 1、小组内了解作者,解决疑难字词,并互相提问识记。 2、小组两两结合练习朗读,准备展示。 展示评价 (一)作家作品简介 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 曹操(公元155220)字孟德,沛国谯县人(今安徽省亳县)。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诗人。代表诗作有步出夏门行蒿里行短歌行等。文学史上“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好作乐府歌辞,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后的又有一种新诗体。他的诗歌散文清峻整洁,气魄雄伟,慷慨悲凉,篇中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 (二)写作背景 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该诗写于东汉建安十二年(207)秋。公元207年,曹操亲率大军北上。追歼袁绍残部,五月誓师北伐,七月出卢龙寨,统一了北方。诗人登临碣石山,登高望海,留下了这首千古传颂的名篇。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胸怀。 (三)检查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列字的音: 碣石 澹澹 竦峙 丰茂 2.学生借助注释,解释词语。 临:靠着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东临碣石。 行:运行。 竦峙: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若 :好像。 何:多么。 洪波: 巨大的波涛。 (四)、朗读诗歌: 1、比读课文,同学之间比读,力争读出诗味。 2.边欣赏边听课文录音,听准读音,体会感情。 第二循环 理解诗歌意境 一、出示自学指导(二) 开始共同合作讨论思考下列问题: 1、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那几句是写实景?那几句是写虚景? 2、全诗围绕着哪个字来写?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4、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5、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二、自学质疑 1结合注释,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把不理解的提出来? 2学生反馈后,老师归纳整合,组织学生释疑。 三、合作释疑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 2、组长归纳并整理讨论的结果,准备展示。 四、展示评价 (一)各小组选派代表说一说上述问题,教师评价。 1、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那几句是写实景?那几句是写虚景? 层(开头两句): 交代观海的地点 层(38句):描写海水与山岛。 层(912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全是些实景,主要描写了沧海水波荡漾的动态景色和山岛挺立,草木丰茂的静态景象。显示了在苍茫的大海上,波涛起伏,拍打着海岸,山岛耸立,丰茂的树木在萧瑟的秋风中摇曳弄姿,生机勃发,这是多么壮丽的意境,多么美好的山河图画啊!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的全是虚景,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可从两个若看出。主要描写了太阳、月亮、星辰银河都好像从海里升起又落入海里,这些运行都离不开大海的怀抱,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壮观景象。是一种极其开阔博大的意境。 2、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此句交代什么?句中直接写到人吗? 主要交代观沧海地点、方位,句中虽没有写人,但我们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观海时那种勃勃英姿。 4、作者看到、听到和想到了什么? 看到(水、山岛、树木、百草、洪波),听到(萧瑟秋风),想到(日月之行、星汉灿烂、宏伟志向) 5、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第三循环 理解主旨 一、教师出示问题: 1、该诗写景的句子中那几句最能表现诗人的伟大抱负?为什么? 2、诗中写景的句子除了表现诗人伟大的抱负还有什么特色?请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理解。 二、自学质疑 学生再读课文,在文中圈点批注,写出自我感悟。 三、合作释疑 小组间交流自学成果 四、展示评价 1、学生交流展示,评价后教师点拨: 写景的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2、学生齐读,背诵课文。 五、巩固深化 这首乐府诗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工企业合同范本
- 介绍投标居间合同范本
- 工程承包定金合同范本
- 租插间合同范本
- 住宅租赁合同范本
- 教育加盟合作合同范本
- 医院保洁工作合同范本
- 农村邻里合同范本
- 车展租车合同范本
- 新车质保合同范本
- 非煤矿职工职业卫生培训
- 社区居民高血压防治健康讲座
- 2025年湖北省中考化学试题深度解读及答案详解
- Unit 3 Same or DifferentSection A Grammar Focus (3a-3c) 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管线及设备开启作业安全管理制度与操作流程
- 2025年保密知识试题库附参考答案(完整版)
- 2025年医学基础知识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1.5 植物的变化 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
- 低空经济相关政策文件
- 重庆律师执业管理办法
- 小红书家居家装行业6月月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