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学情调研试卷A卷.doc_第1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学情调研试卷A卷.doc_第2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学情调研试卷A卷.doc_第3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学情调研试卷A卷.doc_第4页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学情调研试卷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牛津上海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科学第三次学情调研试卷A卷一、 单选题(共15题;共60分) (共15题;共46分)1. (4分)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小白鼠4周,则小白鼠表现为( )代谢加强 代谢减弱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A . B . C . D . 2. (2分)有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甲球带正电,将甲与乙、丙靠近时,它们相互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乙球一定带负电,丙球可能带正电B . 乙球一定不带电,丙球可能带负电C . 乙球可能带负电,丙球一定带正电D . 乙球可能不带电,丙球一定带负电3. (4分)在探究“蚂蚁的通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 饲养蚂蚁的容器应大一点B . 饲养蚂蚁时要提供合适的温度C . 把纸片换成普通的塑料片效果相同D . 使用人工饲养的蚂蚁做实验4. (2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连接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测的是L1支路的电流B . 灯泡L1和L2并联,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源电压C .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2的电压D . 灯泡L1和L2串联,电压表测的是L1的电压5. (4分)如图是某科学探究小组在某山地观测到的气温结果示意图。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图中丙地气温最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6. (2分)下列各项属于动物学习行为的是( )A . 黑猩猩通过堆叠箱子摘下悬挂在高处的香蕉B . 狼将捡到的婴儿哺育成“狼孩”C . 蜘蛛结网捕捉昆虫D . 鸟类的筑巢、孵卵和育雏7. (4分)饱和食盐水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有少量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中( ) A . 溶液的质量会减少B . 食盐的溶解度会减小C . 食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减小D . 溶液的体积会增大8. (2分)图为学生做电学实验的电路图,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向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A表示数变大,V2表示数变大B . 向左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一定变小C . 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到最右端时,电路电功率达到最大D . 向右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V1表和A表的示数之比始终不变9. (2分)t 时,将一定质量的某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分成三等份,分别加热蒸发溶剂。然后,把温度降至t 。已知从三份溶液中蒸发的溶剂分别为10克、20克、30克,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分别为a克、b克、c克,则a、b、c三者的关系是( ) A . c2baB . cabC . ca2bD . c2ab10. (4分)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 教室门框的高度约为2mB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0.5kgC . 人正常体温约为26.5D . 泰山山顶的大气压约为2105Pa11. (4分)用钓鱼竿钓鱼的时候,鱼钩已经钩住了鱼。鱼还在水中时,感觉鱼很轻,当把鱼从水中拉离水面就感觉鱼变“重”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 鱼离开水后,失去了水的浮力,使人感觉鱼变重了B . 鱼离开水后,钓鱼线对钓鱼竿的拉力会增大C . 鱼离开水后,鱼的重力增大,使人感觉鱼变重了D . 鱼离开水前,鱼的游动可能会使钓鱼线的拉力较大12. (4分)小金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生长素相关实验,由图示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 . 植物向光弯曲生长与单侧光有关B . 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C . 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尖端D . 单侧光照射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13. (2分)如图,灯泡L1比L2亮,电压表V2示数为6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V1示数为6VB . V1示数大于6VC . V示数小于6VD . V示数大于6V14. (2分)边长为4cm、密度为2103kg/m3的立方体橡皮泥块,放在足够多的水中,沉入水底;当把它捏成一只小船时,便能漂浮在水面上。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水1.0103kg/m3) A . 橡皮泥块的质量是12.8gB . 橡皮泥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1.28NC .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0.64ND . 橡皮泥小船漂浮时排开水的体积是1.2810-4m315. (4分)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会来不及思考迅速松开下面关于该缩手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 是非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B . 是条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C . 是非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D . 是条件反射,由大脑控制完成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共7题;共28分)16. (6分)教室里的电灯和电脑是_联的,控制电灯的开关和电灯是_联的17. (4分)利用吸管可以做科学小实验: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a将吸管插入水中b用手指封住管口c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_的存在。(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 B 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 A 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相同的有_(填序号)。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18. (4分)小明自制了一个“蜡烛抽水机”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将一支塑料软管弯成U型,一端插入左边杯中,另一端插入右杯水中。点燃左杯中的蜡烛后,用硬纸片封住左杯口(纸片与杯口涂有凡士林),过一会,左杯内气体压强将_,右杯中的水在_的作用下流入左杯。19. (2分)反射是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为帮助大家理解这一概念,老师依次设计了如下几个体验活动:同学甲不小心碰到很烫的水杯马上缩手;同学乙拿这只水杯去触碰甲,甲躲避;老师发出语言指令要求甲去摸那只水杯,甲畏缩不前请借助反射的概念,回答下列问题(1)反射概念中的内容,在甲所发生的3个反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是_(2)在中,受到刺激的部位是手指,而缩手主要是由肱二头肌收缩引起的,将受刺激部位与肱二头肌联系起来的是_(3)每个人每次对很烫的水杯触碰手指的正常反应都是缩手;在其它反射活动中,每个人每次对同样刺激的反应也都是相同的上述事实说明_(4)下面是一些与反射有关的概念,这些概念有大有小请用字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将它们排列起来:_a反射是通过反射弧完成的;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c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5)人体的反射有很多种,难以一一列举这时,可以通过划分类型的方法表示如可根据是否先天就有,将反射划分为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另外,也可根据所受刺激来源的不同,将反射划分为由_引起的反射和由_引起的反射20. (4分)如图甲所示,这支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此时读数为_用一电流表测电流,指针指示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所用量程的分度值是_A,所测电流的大小为_A21. (6分)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1)0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2)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是_(3)t2时,将65g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_g(4)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精确到0.1%)22. (2分)一圆筒形容器内装有水,圆筒内横截面积为100厘米2 , 现将混有石块的冰块放入筒内水中,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发现筒内水面上升6厘米;当冰全部熔解后,发现水面又下降0.56厘米。设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 则石块的密度为_。 三、 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48分) (共5题;共40分)23. (12分)(2015衢州)利用图示仪器测量氧气体积,来测定高锰酸钾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步骤如下:(1)检查气密性:连好发生装置后,将导管口的下端浸入水中,_,如果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就证明装置不漏气。(2)组装装置:连好的装置如图甲,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在不移动、不调整酒精灯的前提下,需要调节 螺母_(选填字母)改正错误。(3)进行实验:采用正确的反应装置和图乙所示的收集装置制取并收集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加热时间过短,会使测量结果不准。B反应一段时间后,排出反应装置内原有空气再连接乙装置收集气体,会使结果更准确。24. (2分)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分别表示食物中三种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变化情况,读图并填空: (1)图甲中曲线乙表示_的消化 (2)从图甲中可以看出,淀粉最终在_中彻底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3)葡萄糖被吸收进入血!液后,导致血糖超过正常含量,刺激体内的感受器,引起激素调节,_的分泌增加,使血糖含量下降,维持在正常水平 (4)某同学为了进一步研究淀粉的消化,用图乙中A、B两支试管分别装入2 mL淀粉糊,再分别加入不同物质,如图乙所示比较A、B两支试管,可以证明淀粉酶能_ (5)像淀粉酶这样的生物酶在人体内还有很多,它们具有高效性、_和多样性的特点 25. (12分)小明同学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关系的实验过程如下:如图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为 F1;如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烧杯的重力为 F2;如图丁,把石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杯中,用该空烧杯承接从溢杯里被排出的水,当石块全部浸入水中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F3;如图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该烧杯和排出的水的总重力为 F4。(1)用 F1、F2、F3、F4表示,实验中测得石块所受的浮力为_。 (2)得出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水的重力的定量关系后,小明和同学小王对物体浸没前 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关,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长方体重物, 分别以甲图和乙图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获得如下数据:实验者实验序号物体重 G(N)浸入水中深度 h(cm)弹簧秤读数 F/(N)浮力大小F 浮/(N)小王14.82.04.224.03.636.03.0小明44.83.03.654.03.265.02.8分析实验序号 1、2、3 或 4、5、6 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3)综合分析两个人的数据,你会发现第(2)小题的结论是不正确的,请你指出相关的实验 序号,并做简要说明来支持你的观点。_。课后,小明和小王才知道,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随排开水的体积增大而增大。26. (12分)某同学希望通过比较电路中不同位置的电流表的读数来研究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所接电路图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后,两电流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2。(1)电流表A2的读数是:_。 (2)该同学发现电流表A1指针偏转较A2小,所以他认为“串联电路电流每流经一个用电器,电流都会减弱一些”。请你指出造成他判断错误的原因。_。 (3)另一同学连接好的电路如图3所示。连接电路后,两灯泡都亮,由于连线较乱,一时无法确定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以下两种简单判断方法是否可行?请你在表中空格填写“可行”或“不可行”。图327. (2分)请设计一个在室外空旷处进行的实验,不用任何药剂、装置和触及幼苗的情况下,使盆栽植物长成如图所示的形状。(1)实验方案(即操作步骤)_。 (2)设计该方案的原理是:_。 四、 解答题(共8题;共52分) (共8题;共40分)28. (3分)将图中给出的元件连成电路,并画出相应的电路图。要求:元件位置不动,导线不能交叉;三盏灯并联;开关S1控制电灯L1和L2;开关S2控制电灯L1、L2和L3。29. (2分)根据实物,在线框内画出对应的电路图30. (6分)2014年10月为黄石市“中小学科技体育艺术月”,某中学九年级物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三项物理实践,请根据所给条件进行计算(1)小红同学想估测自己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她双脚站立在一张方格纸上,整个脚印范围都与纸面接触,其中一只鞋底的轮廓如图甲所示,已知图中方格的边长为2cm,小红同学的质量为40kg,g取1ON/kg请估算小红同学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2)小明同学想测量自己快速上楼时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他快速的从一楼跑到五楼,共用时21s,已知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每层楼高为3m,g取9.8N/kg,请计算小明同学快速上楼过程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3)大鹏同学想研究浮力问题如图乙,一支粗细均匀的圆柱体蜡烛,长度L为17cm,底部粘有小石块,将它竖直放入水中静止,露出水面的长度h为1cm,现点燃蜡烛,问:蜡烛是否能够烧完,若能请说明理由,若不能,请求出最后剩余的长度(已知:蜡=O.9l03kg/m3 , 水=1.0103kg/m331. (2分)在自主学习探究过程中,某同学利用带拉环的吸盘、固定在竖直墙上的平面镜、水、刻度尺来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具体实验步骤是:用刻度尺测出吸盘的直径,算出吸盘平面面积为10厘米2;用弹簧秤测出吸盘自身的重力0.5N;将吸盘沾水湿润后,压在平面镜上,排尽吸盘内空气;用弹簧秤水平拉动吸盘,直至恰好脱落,读出此时弹簧秤示数为95N;记录整理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分析实验结论实验装置如图甲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分析:(1)上叙的实验步骤中,哪一步是多余的_(2)将吸盘沾水湿润的目的是_(3)根据该同学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的大气压的值等于_帕(4)在实验时,如果拿一个吹风机对着吸盘自上而下吹冷风,如图乙,则你预计恰好脱落的弹簧称示数可能会_95N(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2. (6分)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图甲所示,一块体积为V0的木块漂浮于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当温度改变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V随时间发生的变化如图乙所示。(附课外小知识:溶液质量分数变大,溶液密度也增大)(1)结合甲、乙两图分析可知,温度改变过程中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化情况是_;(2)木块在A、B时刻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请对该结论作出合理的解释:_。33. (10.0分)实验室需要配制10%的稀硫酸900克,需要90%的硫酸多少毫升?需要加水多少毫升?34. (2分)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分别悬挂两个相同的金属圆柱体,圆柱体的质量为0.5kg,向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内加人水和另外一种未知液体。当加入液体达到一定量时,两弹簧测力计示数都为3N,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烧杯内的液体逐渐增加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_,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求此时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 (3)若浸人的深度h甲:h乙=5:2,求另一种未知液体的密度。 (4)试比较两圆柱体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F1_F2(填“”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