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 (2分)青春期是人智力发展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 ) A . 大脑皮层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趋于复杂和完善B . 脑的重量迅速增长C . 兴奋的传导能力提高D . 神经的发育基本完成2. (2分)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在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时,绘制的a、b两朵黄瓜雌花生长发育期间果实体积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与曲线不符合的是( ) A . 曲线a是子房发育的结果B . 曲线b可能是没有授粉造成的C . 在A处花冠、花萼等逐渐凋落D . 在A处时受精卵发育成黄瓜的种子3. (2分)李白的诗句“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三人”,除他自己外,一个是他的影子,一个是他在酒杯中的像,它们形成的原因分别是光的( ) A . 折射、反射B . 直线传播、反射C . 反射、折射D . 直线传播、折射4. (2分)“孔子闻韶音三月不知肉味”中的“闻韶音”和“知肉味”分别属于人的( ) A . 嗅觉和听觉B . 听觉和视觉C . 触觉和味觉D . 听觉和味觉5. (2分)在下列外界条件下,玉米种子最容易萌发的是( ) A . 将玉米种子浸湿放在37的阳光下曝晒B . 将玉米种子浸在水中放入冰箱C . 将玉米种子放在温暖的地方并浇适量的水D . 将玉米种子晒干后放在冰箱里6. (2分)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走向平面镜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B . 像变大,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大C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变小D . 像不变,像到镜面的距离不变7. (2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有位摄影师用相机记下了一只黄鼠狼骑在一只啄木鸟 背上飞行的场景,如图所示,关于图片中涉及的科学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 A . 黄鼠狼受到的支持力和啄木鸟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 . 飞行过程中,黄鼠狼相对于啄木鸟是运动的C . 黄鼠狼对啄木鸟的压力和啄木鸟对黄鼠狼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 啄木鸟带着黄鼠狼向下加速俯冲时,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8. (2分)下图是探究声现象的四种实验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 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 . 乙实验说明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响度越大C . 丙实验说明音叉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D . 丁实验说明声波不能传递能量9. (2分)物体在空中运动往往要受到空气对它的阻力和竖直向上升力的作用,一个载重气球在空中受到空气对它1000牛的升力作用竖直匀速下降,若在所载重物中,减小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这气球就能竖直匀速上升,设气球匀速上升和下降时受到的升力和阻力大小均不变,取g10N/kg,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载重气球在匀速上升和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重力的方向不变B . 载重气球在匀速上升和匀速下落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的方向发生了改变C . 载重气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空气阻力大小为50牛D . 载重气球在匀速下降过程中的总重力大小为950牛10. (2分)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A . 桃花能发出红光B . 桃花能吸收红光C . 桃花能反射红光D . 桃花能反射所有色光11. (2分)在学习“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时,老师做了如图的实验:具有一定速度的钢珠在水平面上能沿直线AB运动;如果在它的运动路径近旁放一磁铁,钢珠的运动路径将变成曲线AC。对该实验的理解正确的是( )A . 用玻璃球代替钢珠也能达到实验目B . 钢珠沿直线AB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C . 钢珠沿曲线AC运动时运动状态保持不变D . 实验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2. (2分)我市许多道路旁种上了晚樱。其花大而芳香,盛开时繁花似锦,是著名的观赏植物。下列有关晚樱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根吸收的水是由导管输送的B . 晚樱属于被子植物C . 果实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D . 晚樱花属于营养器官13. (2分)流程图可以用来表示连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活动,下列生物的生长时期流程图表示正确的是( ) A . 蚕的生长时期:受精卵幼虫蛹成虫B . 青蛙的生长时期:受精卵胚胎幼蛙蝌蚪成蛙C . 人的生长时期:受精卵婴幼儿期成年期老年期D . 一年生被子植物的生长时期:受精卵幼苗生长发育植株开花结果14. (2分)如图1所示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图2中A、B是同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监控摄像头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 . 监控摄像头工作原理与投影仪相同B . 摄像头的镜头拍摄的是正立、缩小的实像C . 由照片A,B可以看出汽车是迎着摄像头方向行驶D . 照片中几乎看不见车内的人,但车的外表却很清晰,因为车是光源15. (2分)一架水平匀速直线飞行的飞机以相同的时间间隔分别落下a、b、c三个大小一样的小球,那么反映a、b、c三小球在空中的位置关系正确的图是( )A . 甲图B . 乙图C . 丙图D . 丁图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共6题;共28分)16. (6分)蕨、葫芦藓和胎生枸杞都不开花,它们可以用1(填“种子”或“孢子”)进行繁殖。17. (4分)康熙几暇格物编中记载:“置钱碗底,远视若无,及盛满水时,则钱随水光而显现矣。”如图所示,把铜钱放在碗底B处后加适量水,从A处恰好看到铜钱的像在E处,用激光笔从A点向_(填字母)处照射,可照亮铜钱,加满水,从A处看到像的位置将_(填“变高”“变低”或“不变”)。解释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分别是光的_和光的_。 18. (4分)如图所示,将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使钢片受力而发生如图甲、乙、丙、丁的四种形变。 (1)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乙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 (2)通过比较图甲和图丁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有关。 (3)以上的这种实验问题的方法,在科学上叫作_法。 19. (4分)生物课上,小明用一个放大镜近距离观察小昆虫,当他发现看不太清楚小昆虫时,正确的做法是将_(填“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远一点”或“放大镜离小昆虫稍近一点”)。由于小明不小心将放大镜掉在地上摔掉了一小块,他用此放大镜_(填“能”或“不能”)成一个完整的小昆虫的像。 20. (4分)声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先将话筒接在示波器的输入端,再将敲响的甲、乙两个音叉分别对着话筒发出声音,在示波器上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波形,通过对波形的分析,可知_音叉的音调高。 21. (6分)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_,实验中,位于光屏_(选填“a”或“b”)处以外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如图乙所示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二线互相垂直,入射角为60,则折射角为_。如果一束光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则紫光的折射光线与OC比较更_(选填“靠近”或“远离”)法线。 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2. (5分)按要求作图(保留作图痕迹) (1)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2)如图所示,两条入射光线分别过凸透镜的焦点F和光心O,分别画出这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23. (5分)如图所示,用细线将小球悬挂在竖直墙壁上,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及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四、 探究题(每空3分,26(1)(4)每空1.5分,共33分) (共3题;共33分)24. (9分)如图所示是小军“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A蜡烛的像,也便于_。 (2)小军正对玻璃板,为了让她右边的同学也能够看见蜡烛A的像,她只将玻璃板向右平移,则蜡烛A的像的位置_(选填:改变或不变)。 (3)图乙是实验过程中物、像的位置记录,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这个实验结论?_。 25. (12分)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探究“苍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cu)脚?”他们认为:“苍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有污物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苍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完善下面的实验设计,探究“苍蝇搓脚是为了清除脚上的污物”。 材料用具:两个透明的干净玻璃瓶、若干只活苍蝇实验思路:(1)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玻璃瓶中,分别放入数量_的活苍蝇;并进行观察和记录。 (2)在同一时间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苍蝇搓“脚”的次数。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若_,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无关。反之则说明苍蝇搓“脚”与清除“脚”上的污物有关。(3)此实验步骤中的甲装置起_作用。 26. (12分)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弹簧秤水平拉着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匀速滑动(如图),进行了 6 次测定,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木块因纹路不同,侧面比正面粗糙) (1)小明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弹簧秤的拉力大小相等,理由是_。 (2)比较分析实验次数 1、2、3 或 4、5、6,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 (3)比较实验次数 1 和 4,小明发现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同,小明认为有可能是由于接触面积的大小不同引起的。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在不增加任何辅助工具的前提下,请你简要设计实验方案_。 五、 解答题(3分) (共1题;共3分)27. (3分)阅读并回答问题 失重现象在一次太空知识讲座中,老师让同学们做一个实验:用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一个重物,分别使重物处于静止和匀速下降,再让其回事下降。同学们发现,重物在静止和匀速下降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相同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而加速下降时,却看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明显减小,好像物体的重力突然间减小了。老师解释说:“这在物理学上称为失重现象,失重就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实际所受重力的现象。如当人们乘电梯加速下降时,人对电梯地面压力就小于人受到的重力“。如图甲,小勇在老师指导下到电梯内做失重实验。如图乙所示,他将一个体重秤放在电梯水平地面上,然后站上秤台。在电梯向下运动的过程中,他记录下体重秤在不同时间段的示数及对应的时间,并描绘出了体重秤的示数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丙所示。已知小勇的实际质量为60kg,g取10N/kg。课后小勇和同学们查资料还了解到:当电梯更快向下加速时,体重秤的示数甚至可能为零,即说明他对体重秤的压力为零,我们称这种现象为完全失重现象。(1)电梯静止时,小勇对秤台的压力是_N。 (2)根据图丙分析,小勇在_(0t1 , t1t2 , t210)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此时他对秤台的压力是_N,小勇处于失重状态时,秤台对小勇的支持力与小勇的重力_(填“是”或“不是”)一对平衡力。 (3)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是指物体(的)_(选填序号:质量为零重力为零受到的支持力或拉力为零 )。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维修行业合规性评估-洞察及研究
- 品牌渠道拓展合作合同书
- 高端轴承定价策略-洞察及研究
- 餐饮业共享股东合同范本
- 餐饮服务业保密协议合同
- 首付20万买房合同范本
- 脑机接口脑机交互-洞察及研究
- 产品销售代理及合作分销协议
- 农业生态工程示范基地建设协议
- 国际物流服务协议
- 《紫藤萝瀑布》《丁香结》《好一朵木槿花》
- 2023柔性棚洞防护结构技术规程
- 浙江工业大学学生综合测评分细则
- 河流地貌的发育 - 侵蚀地貌
-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详解
- 英语初高中衔接音标
- 广告文案写作(第二版)全套教学课件
-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配电部分)》
- 金融学黄达ppt课件9.金融市场
- GB/T 3758-2008卡套式管接头用锥密封焊接接管
- GA/T 1105-2013信息安全技术终端接入控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