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卷(一)C卷.doc_第1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卷(一)C卷.doc_第2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卷(一)C卷.doc_第3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卷(一)C卷.doc_第4页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卷(一)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科学教学质量检测卷(一)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地球的孪生兄弟”一颗围绕恒星开普勒452 运行的行星。该星球跟地球的形似指数为0.98,并且有可能拥有大气层和流动水,有可能有活火山,还有可能存在生命。划线部分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哪个步骤( ) A . 建立假设B . 合作与交流C . 提出问题D . 检验与评价2. (2分)下列实验操作和目的都正确的是( ) 选项操作目的A将一小片pH试纸湿润后放在玻璃上,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测定某溶液的pHB制取蒸馏水时,应加入几粒沸石(或碎瓷片)防止加热时出现暴沸C先将胶头滴管挤压,再伸入试剂中吸取液体保证滴管的胶头部分也充满液体D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浓硫酸的烧杯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稀释浓硫酸A . AB . BC . CD . D3. (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 )生物能生长生物都有遗传特性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变异A . B . C . D . 4. (2分)以下单位中,表示功率单位的是A . 千克B . 瓦特C . 牛顿D . 米5.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仪器的选择不恰当的是( ) A . 观察蜗牛时用放大镜B . 现察面包霉菌菌落时用显微镜C . 观察月球时用天文望运镜D . 观察番茄果肉细胞时用显微镜6. (2分)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千米B . 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分米C .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厘米D .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毫米7. (2分)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通过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401千米。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指的是( ) A . 1米B . 100米C . 1000米D . 测量工具8. (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取得成功的关键,下列行为没有违背实验规则的是( )A . 在实验室吃零食B . 把实验后的剩余药品带出实验室C . 把反应后的药品倒入老师指定的废液缸中D . 将固体垃圾或者有毒有害溶液直接倒入水槽9. (2分)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经过自己的思考,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错误操作”与对应测量结果。同学的你帮她判断一下,认为各选项中一致的是( )选项错误操作测量结果A用拉得很紧的皮卷尺去测量某同学的跳远距离偏大B在测量铜丝的直径时,如果把铜丝绕在铅笔上时没有排列紧密偏大C用温度计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读数偏大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偏小A . AB . BC . CD . D10. (2分)王娜同学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些细胞,她判断观察到的是植物细胞。你知道她看到了什么吗( ) A . 细胞壁、液泡B . 细胞壁、细胞膜C . 细胞质、细胞核D . 细胞膜、细胞质11. (2分)下列估测数据中,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是( )A . 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mB . 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90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D . 我国照明电路的电压为36V1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测量液体温度时,把温度计插入液体中立即读数B . 体温计测量体温时,离开人体读数就不准了C . 在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前,应看清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D . 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则不能测出准确结果13. (2分)在“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 .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 . 对光时,应使用低倍物镜C . 视野较暗时,应换用小光圈和平面镜D . 欲将物像从视野左上方移到中央,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14. (2分)牛顿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爱问问题,一次他在苹果树下乘凉,突然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下,砸到牛顿时,牛顿心里想着:“为什么苹果会往下掉,而不往上飞呢?”这是科学探究中的哪一步骤( ) A . 观察B . 提出问题C . 做出假设D . 实验15. (2分)要测量出一张普通邮票的质量,下列方案中可行的是( ) A . 先测一只信封的质量,再将邮票贴在信封上,测出信封和邮票的总质量,两次相减得邮票质量B . 先测出数百张邮票的质量,再除以邮票的张数C . 天平是测质量的精密仪器,直接把一张邮票放在托盘内可以测量出D . 用刻度尺测出邮票的长宽厚,计算出邮票体积,再查找出有关纸的密度,算出邮票的质量16. (2分)如图所示,小妍家新买了规格为20厘米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厘米,20厘米和22厘米等规格。“规格20厘米”指( )A . 锅身的直径是20厘米B . 锅身的周长是20厘米C . 锅身的截面积是20厘米D . 锅的容积是20厘米17. (2分)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 A . 漱口涂片刮取染色盖片B . 漱口刮取涂片盖片染色C . 刮取涂片盖片染色漱口D . 涂片刮取漱口盖片染色18. (2分)在9月28日运动会吉尼斯比赛立定跳远项目中,裁判员测量成绩时要将皮卷尺拉直,这是因为若不拉直,测量成绩将会比真实成绩( )A . 偏大B . 偏小C . 不变D . 都有可能19. (2分)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草履虫图象,则革履虫在临时装片上的状态是( )A . B . C . D . 20. (2分)如图所示为观察量筒读数时的四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3分)21. (1分)有下列现象: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火山爆发;“海市蜃楼”;含羞草开花;人民币升值;“神舟十号”上天;种子发芽;大雁南飞;昆虫蜕皮;青蛙冬眠。其中属于自然现象的有_。22. (3分)小亮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的温度,分别进行了三次操作如图(1)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操作是_(选填“a”、“b”或“c”);温度计读数方法如图2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选填“A”、“B”或“C”)(2)小黄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进行如图3所示的操作,他漏掉的操作步骤是_ 23. (4分)按下列要求将仪器对应字母填在横线上: 用于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是_;用于取用固体粉末的仪器是_;用于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是_;用于加热其他装置的仪器是_.24. (3分)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丝的直径,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先数出金属丝的总匝数为35匝。由图可知,金属丝匝的总长度是 _,计算得金属丝直径是_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将偏_(填“大”或“小”)。25. (2分)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温度计的温度为_。 (2)小球的直径是_。 26. (3分)地球上的动物一般可以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两种。恒温动物主要是通过新陈代谢作用来调节体温恒定的;变温动物则通过移动身体获得更多的阳光照射或较高的气(水)温来提高身体的温度。恐龙到底是恒温动物还是变温动物,是科学家经常激烈争论的问题。 科学家甲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恒温动物:论点一:今天北极圈内的中生代地层中,常发现土生土长的恐龙化石;论点二:象恒温动物一样,少数恐龙化石也残留有能保温的羽毛结构;论点三:象恒温的哺乳类动物一样,恐龙化石的骨骼中布满了管状空隙,这是血管的痕迹;论点四:象恒温的哺乳类动物一样,恐龙化石群中具有较高的猎物捕食者比值。科学家乙提出下列论点支持恐龙是变温动物:论点五:从恐龙化石的尺寸判断,一般说恐龙的体型都很庞大;论点六:到了冬天,恐龙就会从严寒的区域迁往气候暖和的区域;论点七:恐龙具有羽毛,其主要功能是遮住夏天强烈的阳光,而不是防止体温下降;论点八:今天的许多爬行类动物,其骨骼也有丰富的血管,但一些小型鸟类和哺乳类动物骨骼血管较少。论点九:今天的变温动物群体中的猎物捕食者比值,与恒温动物是接近的。(1)科学家乙提出的5个论点中,哪几项是能与科学家甲所提山论点构成对应关系的?_。 (A)论点五 (B)论点六 (C)论点七 (D)论点八(2)如果科学家乙认为生活在北极圈内的恐龙仍有机会晒到阳光,他的理由是_。 (A)恐龙随季节迁移(B)恐龙有冬眠的习惯,所以冬季不需要阳光(C)随地球板块移动,将恐龙带到低纬度(D)北极圈内有很多北极熊,可供恐龙作为食物(3)一般恒温动物群体中,保持着较高的猎物捕食者比值。从能量消耗的角度分析, 这是为什么?_。 27. (8分)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国,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时的水量。 (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 (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 . 5毫升B . 50毫升C . 80毫升D . 95毫升28. (3分)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当视野中看到了如图乙的物像,则应再用_(填图甲中的字母)把物象调至清晰。若显微镜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分别是10和40,那么此物像放大了_倍。图丙中含有遗传信息的结构是_(填图丙中的字母) 29. (6分)结合图片完成题目:(1)如图一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s。 (2)如图二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A尺测得木块的长度为:_。就分度值而言,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尺不正确。 (3)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原理制成,图三中的温度为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22分)30. (10分)请你仔细观察如图实验基本操作,按要求回答问题:(1)指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A_;b_;c_;d_;e_(2)请指出操作中出现的错误可能导致的后果:_;_;_;_;_31. (6分)听长辈说制作生拌菜不能添加黄瓜,难道黄瓜能使蔬菜中的营养素流失吗?查阅资料青椒等蔬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且维生素C能使蓝色的淀粉碘溶液褪色实验操作步骤一:淀粉碘溶液配制:取1克淀粉,加入100毫升水,搅拌均匀,再加入1毫升碘酒溶液;步骤二:分别榨取新鲜黄瓜汁与青椒汁各取20毫升青椒汁分别倒入A、B两锥形瓶中,再分别加入黄瓜汁、蒸馏水各40毫升混匀,放置6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步骤三:取等量蓝色淀粉碘溶液分别装入两个烧杯,分别倒入A、B两溶液,搅拌均匀,静置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淀粉碘溶液+青椒和黄瓜混合汁蓝色不消褪淀粉碘溶液+青椒汁和蒸馏水蓝色褪去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测定结果的是 A . 混合液放置时间不同B . 被测混合液的体积不同C . 锥形瓶的大小不同(2)在步骤二中每隔10分钟搅拌一次,其目的是_(3)能证实黄瓜汁把维生素C分解了的实验现象是_(4)请指出该实验存在的缺陷:_32. (6分)显微镜是初中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请回答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问题:(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物体的倒像。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黑藻叶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动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如图),则其实际流动方向是_方向。(2)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中的物像“E”从图中的甲转为乙,其正确的操作步骤是首先将玻片往_ 移动到合适位置,然后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3)当显微镜的视野太暗时,怎样调节显微镜可以提高视野亮度?(要求写出两种方法)_ 、_ 。(4)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则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越_。(5)某同学制作了一张植物叶的纵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显微镜视野中右侧的细胞十分清晰而左侧的细胞却很模糊。检查得知,显微镜正常且操作步骤正确,则导致这种情况的最可能的原因是_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