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检测卷18_第1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检测卷18_第2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检测卷18_第3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检测卷18_第4页
2013届高考历史复习检测卷18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蚌埠五中安徽蚌埠五中 20132013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历历 史史 试试 题题 第第 卷卷 择选题择选题 本卷共本卷共 3030 题题 每题每题 2 2 分分 共共 6060 分 在每题的给出四个选项中分 在每题的给出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 在答题卡上把正确答案用求的 在答题卡上把正确答案用 2B2B 铅笔涂黑 在试题卷上作答的无效 铅笔涂黑 在试题卷上作答的无效 1 下面两幅图选自 蔡志忠漫画 它们分别反映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 思想主张 图一 图二 A 法家 道家 B 墨家 儒家 C 儒家 道家 D 墨家 法家 2 下列内容 属于董仲舒儒学思想体系的是 A 仁者爱人 B 君权神授 C 人之性恶 D 克己复礼 3 朱熹提出 存天理 灭人欲 其中 天理 主要是指 A 天道的运行法则 B 社会的发展规律 C 封建的道德规范 D 天人感应 理论 4 黄仁宇在 万历十五年 中专论李贽说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 极小的限度之内 人的廉洁和诚信 也只能长为灌木 不能形成丛林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 廉洁和诚信 挑战正统的思想和主张 B 个人理智 强调三纲五常以巩固君权 C 社会环境 儒学家提倡 三教合归儒 D 形成丛林 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5 下列人物的思想不存在继承关系的是 A 孔子 孟子 B 老子 庄子 C 二程 朱熹 D 墨子 韩非 6 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 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包括 促进了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 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源 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 A B C D 7 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是至今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字 B 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画 C 汉字形体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D 商代已形成完整的体系 8 下列文学艺术作品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清明上河图 兰亭序 窦娥冤 上林赋 A B C D 9 下列关于两汉时期文化大发展的原因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先秦文化的良好基础 B 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C 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D 国家统一 经济发展 10 鸦片战争后萌发的新思想起的作用是 A 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开始注目世界 B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 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D 掀起了学习西方技术的新高潮 11 人教版 历史 必修三 评价一个人物的思想时说它是 思想界之一大飓风 火山大喷火 那这个人物应该是 A 郑观应 B 康有为 C 梁启超 D 孙中山 12 新文化运动的核心内容是 A Democracy and Science B Enlightenment C Renaissance D Rationalist 13 1918 年 新文化运动出现了新的发展 这里 新 指的是 A 改变了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 B 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C 开始宣传十月革命 D 以进化论为指导思想 14 儒家思想在 西学东渐 中历经沉浮 康有为 尊孔 陈独秀 排孔 二者的 共同目的是 A 借 尊孔 或 排孔 的舆论力量来发动民众 B 否定守旧势力的理论基础 C 借此否定守旧思想 以推动社会变革 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 D 为实现各自的政治主张提供理论依据 并借此掀起思想启蒙运动 15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曾说 1895 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 择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 孙中山选择了革命 张謇选择了实业 这三人的共同目标是 A 挽救中华民族危亡 B 实行君主立宪制度 C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D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6 19 世纪晚期一西方报纸称 甲午以后 中国有三党 守旧党 意在保现存之局 面 中立党 意在保国以变法 维新党 意在作乱以反满 文中的守旧党 中立党和 维新党分别是指 A 顽固派 抵抗派和洋务派 B 抵抗派 洋务派和维新派 C 抵抗派 维新派和革命派 D 顽固派 维新派和革命派 17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 因为它 A 发展了 联俄 联共 辅助农工 的三大政策 B 增加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和平均地权的内容 C 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基本原则相一致 D 是在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指导下形成的 18 毛泽东在七大预备会议的报告中说 决议案上把好事都挂在我的账上 所以我 对此要发表点意见 写成代表 那还可以 如果只有我一个人 那就不称其为党了 毛泽 东的这些言论最能说明毛泽东思想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B 中国革命实践的产物 C 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D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19 图三漫画 乌鸦喝水新篇 中的乌鸦可能受其前辈 喝水传说的影响 耐心地往瓶中投石子 用毛泽东思想 邓 小平理论的精髓观来对照的话 这违背了 A 一切从实际出发 B 密切联系群众 C 教条主义 D 经验主义 20 江泽民说 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 中国人民就不 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 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 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对此下列理解错误的一项 是邓小平同志 A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B 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C 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的理论 D 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21 辞海 是我国唯一的极具权威的大型综合性辞典 它的每一次编修 都忠实记 录了历史发展和时代前进的脚步 第六版 辞海 就收录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条目 如果我们在第六版 辞海 中查阅 三个代表 不会看到 A 它涵盖了社会主义政治 经济 文化等各个方面 B 它创造性的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它在中国共产党十五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 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 22 美联社在报道中说 嫦娥二号 发射成功是中国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的最新里 程碑 你认为中国空间技术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应该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 B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东方红一号 发射成功 C 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D 神舟五号 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23 下列不不属于 双百方针 的积极影响的是 A 文学艺术界硕果累累 B 电影创作步入了一个辉煌的时期 C 把生物领域中摩尔根学派和李森科学派的争论局限在学术领域之内 D 八亿人口八个戏 24 对新中国教育开基创业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成功地把半殖民地 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新的人民教育 B 借鉴了英美先进的教学经验 C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基础是通过接管各级各类学校奠定的 D 从列强手中收回了教育的自主权 图三 25 罗素评价人文精神的发展历程是 从古代的朦胧稚嫩发展到明确成熟 其中 朦胧稚嫩 时期为 A 古希腊智者学派对人的价值的阐述 B 14 17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 C 17 18 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时期 D 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 26 下列有关文艺复兴的表述 不正确的 A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 B 文艺复兴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C 文艺复兴的实质是复古 D 其成就体现在文学 艺术等方面 27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贡献是 A 摆脱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 B 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 打击了封建势力 C 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D 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 28 1791 年 在伏尔泰逝世 13 年后 伏尔泰的遗骨被迁葬到巴黎先贤祠 迁葬之日 10 万人为他送葬 伫立街头迎送灵柩的人更是多达 60 万 他被巴黎人民如此景仰和爱戴 的主要原因是 A 他发展了洛克的分权学说 明确提出三权分立学说 B 他热情倡导 社会契约论 和 人民主权论 重视公共意志 C 他是法国启蒙运动不可争辩的领袖 影响深远 D 他的理性批判哲学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29 在西方 火药 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 开拓世界市场 推动科学革 命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 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 当时的中国 A 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B 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 国家分裂 国力衰弱 D 经济停滞倒退 30 17 18 世纪 中 法两国都出现了思想的启蒙 两者的相同之处有 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都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都提出了限制君权的设想 都引发了反封建的社会革命 A B C D 第第 卷卷 非择选题非择选题 本卷共本卷共 2 2 题 题 3131 题题 1818 分 分 3232 题题 2222 分 计分 计 4040 分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分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卡上各题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1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阿尔帕说 大多数的时候 落在人们头上的幸福或不幸取决于他们自 己 彼特拉克说 真正的高贵并非天成 而是自为的 材料二材料二 古者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 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 为天下也 今也以君 为主 天下为客 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 为君也 是以其未得之也 屠毒天下之肝脑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博我一人之产业 曾不惨然 曰 我固为子孙创业也 其既得之也 敲剥天下之骨髓 离散天下之子女 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视为当然 曰 此我产业之花 息也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君而已矣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 材料三材料三 因而 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的一切非本质的东西 我们就会发现社会 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 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 高指导之下 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只是一 瞬间 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 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组成共同体的成员数目就等于大会中的票数 而共同体就以这同一个行为而获得了它的统 一性 它的公共的大我 它的生命和它的意志 卢梭 社会契约论 1 材料一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的什么思想 2 分 2 分别举出与材料二和材料三作者大致生活在同一时代 且有相同或相近思想的 中国和法国的另外两位思想家 4 分 3 从经济 政治和文化等方面指出中国和法国在非常相近的时间内产生类似思想 的共同原因 6 分 4 两国思想家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 从阶级属性和作用两方面谈谈中国和法 国的这种相似思想的不同之处 6 分 32 哲人们认为 思想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 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民族 才能拥有 不断前进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和图片 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孙中山手书 图四 图五 材料二材料二 全国都堆满了干柴 很快就燃烧成烈火 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 到来 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 有到来之可能 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 可望而不可及的 一种空的东西 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的一只航船 它是立于高山之 颠远看东方正是光芒四射 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 它是躁动于母腹之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 个婴儿 毛泽东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材料三材料三 1982 年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 1992 年初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材料四材料四 当代学者罗燕明系统论述了 共产党宣言 与中国的三次结合 第二次 结合发生在建党以后的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表现为 宣言 的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 际的结合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 第三次结合发生在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表现为生产力观点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的结合 这次结合完成 了历史主题的转换 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飞跃 李军林 共产党宣言 在中国 十年研究述评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图四孙中山所写的 世界潮流 指的是什么 依据图五指出孙中山提出 了什么重要思想 这一思想的提出和发展对中国革命运动的发展有何历史作用 8 分 2 材料二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 毛泽东充满诗意的语言反映了他怎样的一种情怀 在井冈山时期 延安时期他先后提出了哪两大理论 6 分 3 阅读材料三 中共十二大上 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什么重要理论 十年后 他的南 方谈话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4 分 4 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文中 第二次结合 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成果各 是什么 文中的 第二次飞跃 带来了哪些成果 4 分 蚌埠五中蚌埠五中 20132013 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届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 15 C B C A D D C D C A B A C D A 16 30 D C C A B C B D B A C C C A A 31 答案 1 肯定人的价值 2 分 2 中国 王夫之 顾炎武 法国 伏尔泰 孟德斯鸠 4 分 3 原因 经济上都是由于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发展 政 治上都是由于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腐朽 思想上都是由于封建文化专制的严酷 或者答法国的教会神权统治与中国封建儒家思想的统治也可 6 分 4 共同之处 批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不同程度地主张实行民主政治 2 分 不同之处 阶级属性 法国的卢梭等人属于资产阶级思想家 中国的 黄宗羲等人仍属于地主阶级知识分子 2 分 作用 法国的启蒙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为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 动员 中国的早期启蒙思想并没有冲破儒家思想的统治 也没能引发一场社会 社会变革 2 分 32 答案 1 世界潮流 民主共和 资本主义发展 2 分 思想 三民主义 或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 分 历史作用 三民主义又推动革命的发展 或三民主义是革命的指导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