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课程设计_第1页
过程装备课程设计_第2页
过程装备课程设计_第3页
过程装备课程设计_第4页
过程装备课程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1 1 设计特点 1 2 2 设计特点 1 第二章第二章 主要材料 焊缝结构和探伤主要材料 焊缝结构和探伤 1 1 材料的选择 1 2 焊缝及探伤 2 3 焊接制造 2 第三章第三章 设计参数设计参数 3 1 设计压力 P 3 2 设计温度 3 3 工作介质 3 4 筒体直径 Di 长度 L 及短轴 h 3 第四章第四章 筒体计算筒体计算 4 1 筒体厚度计算 4 2 水压试验及应力校核 4 第五章第五章 封头计算封头计算 5 1 封头选择 5 2 封头厚度计算 5 3 水压试验及强度校核 6 第六章第六章 接管补强和人孔补强接管补强和人孔补强 6 1 接管补强 6 第七章第七章 标准件选取及其他设置标准件选取及其他设置 9 1 容器支座的选择 9 2 法兰的选择 10 3 压力计的选择 10 4 接管方式及设置 11 5 各工艺开孔设置 11 5 垫片形式 12 第八章第八章 总结总结 12 第九章第九章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3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1 第一章第一章 设计思路设计思路 1 设计特点 综合运用所学的过程设备设计的知识 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 对储罐进行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了经济性 实用性和安全 可 靠性 各项设计参数都正确考虑了行业使用标准或国家标准 这 样让设计有章可循 并且考虑到了结构方面的要求 合理进行设计 2 2 设计特点 容器的设计一般由筒体 封头 法兰 支座 接口管及人孔等 组成 常 低压化工设备通用零部件大都有标准 设计时可直接选 用 本设计书主要介绍了气罐的筒体 封头的设计计算 低压通用 零部件的选用 第二章第二章 主要材料 焊缝结构和探伤主要材料 焊缝结构和探伤 1 材料的选择 容器介质为空气 为无腐蚀介质 储罐选用碳素结构钢 且设 计压力为在范围内 属于低压容器 所以MPa6 0MPaPMPa6 11 0 选择系列的钢材可以满足要求 钢板的适用范围 235QBQ 235 容器设计压力MPaP6 1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2 钢板使用温度为C 350 0 用于壳体时 厚度不大于mm20 所以满足设计要求 则选择钢板 查表知BQ 235BQ 235 的许用应力为BQ 235 MPa t 113 2 焊缝及探伤 焊接接头采用 V 型坡口双面焊接 由于工作介质特性为无毒性 低腐蚀性 此处采用局部无损探伤 其焊接接头系数由焊接接头系 数表 查教材过程装备设计表 查得由教材过程设备设计表34 取 由于介质特性为低腐蚀性 无毒 所以去平面腐 24 mmC8 0 1 蚀裕 mmC1 2 3 焊接制造 a 焊接接头结构 所有焊接接头均要求全熔透 A B 类对接接头 采用 HG 20583 1998 DU8 D 类焊接接头 接管不内伸时采用 G6 b 焊条选择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3 根据 GB T5117 1995 碳钢焊条的成分及性能要求 标准 碳钢 焊条型号根据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 药皮类型 焊接位置和焊接电 流接管 B D 与筒体 筒体与封头 人孔接管与筒体间焊条型号 E4303 药皮类型选钛钙型 电流种类为 AC DC 第三章第三章 设计参数设计参数 1 设计压力 P 设计压力为压力容器的设计载荷之一 其值不得低于最高工作 压力 装有安全阀的容器通常可取最高工作压力的倍 即10 1 05 1 此处取 所以 w 1 10 P 1 05 PMPaPP w 66 06 010 1 10 1 2 设计温度 C05T 3 工作介质 空气 无腐蚀 4 筒体直径 Di 长度 L 及短轴 h 取长径比 0 2 D L i mm D L o 1241103 0 214 3 4 4 D 3 9 3 iv 圆整后取 mm1300Di mm325 4 1300 4 D h i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4 封头结构 标准椭圆形封头 由半个椭球壳和一个高为 h2 的短 筒节构成 封头的直边高度 h2 40mm 椭圆封头容积 323 2 i 3 i 34 0 04 0 3 1785 0 3 11309 0 D785 0 D1309 0 v m ho F 筒体高 mm VV VV H Fo Fo 2273 1034 0 2103 130014 3 4 D 4 4 D 99 2 2 i 2 i 圆整后得 mmH2300 第四章第四章 筒体计算筒体计算 1 筒体厚度计算 计算厚度 mm t 48 4 66 0 85 0 1132 130066 0 P2 DP c ic 设计厚度 mmC d 48 5 148 4 2 考虑到钢板厚度系列取名义厚度 mm n 6 立没有变化 以上计算成许用应力因用 mm n 6 2 水压试验及应力校核 a 试验压力 MPaPP t cT 825 0 166 0 25 1 25 1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5 MPaPPT76 0 0 166 0 1 0 取最大试验压力 MPaPT825 0 b 应力校核 筒体有效厚度 mmCC ne 2 4 18 0 6 21 MPa DP e eiT T 70 150 85 0 2 42 2 41300 825 0 2 MPa sT 78 17985 0 2359 09 0 则满足水压试验要求 TT 第五章第五章 封头计算封头计算 1 封头选择 从受力与制造方面分析来看 球形封头是最理想的结构形式 但缺点是深度大 冲压较为困难 椭圆封头深度比半球形封头小得 多 易于冲压成型 是目前中低压容器中应用较多的封头之一 平 板封头因直径和厚度都较大 加工与焊接方面都要遇到不少困难 从钢材耗用量来看 球形封头用材最少 比椭圆封头节约 平板封 头用材最多 但是 从强度 结构和制造方面综合考虑 采用椭圆 形封头最为合理 2 封头厚度计算 采用标准椭圆 则 k 1 0 计算厚度 mm P DP c t ic 47 4 66 0 5 085 0 1132 130066 0 5 02 设计厚度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6 mmC d 47 5 147 4 2 考虑到钢板厚度系列取名义厚度 mm n 6 立没有变化 以上计算成许用应力因用 mm n 6 3 水压试验及强度校核 a 试验压力 MPaPP t cT 825 0 166 0 25 1 25 1 MPaPPT76 0 0 166 0 1 0 取最大试验压力 MPaPT825 0 b 应力校核 封头的有效厚度 mmCC ne 2 4 18 0 6 21 MPa DP e eiT T 45 150 85 0 2 42 2 45 01300 825 0 2 5 0 MPa sT 78 17985 0 2359 09 0 则满足水压试验要求 TT 总体结构尺寸如下 公称直径 筒体高 mmDi1300 mmL2300 筒体壁厚 封头壁厚 mm n 6 mm n 6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7 第六章第六章 接管补强和人孔补强接管补强和人孔补强 1 接管补强 1 补强及补强方法判别 a 补强判别 根据教材 过程设备设计 表 许补强的最大接管外径为 144 所给的接管只有检查孔的外径大于 故其需要另行补 mm89mm89 强 b 补强计算方法判别 检查孔是在筒体上面且 1300mm 开孔直径 i D 满足等面积法开孔补强计算的适用条件 mmDmmd i 6502 159 故可用等面积法进行开孔补强计算 2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 a 壳体开孔处计算厚度 由于开孔位于壳体时 封头的计算厚度为按周向应力计算而得 的厚度 mm DP t ic 80 3 1132 130066 0 2 先计算强度削弱系数 r f 1 r f 接管有效厚度为 mmC ntet 7 28 15 4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8 开孔所需补强面积按下式计算 2 2 604 11 7 28 328 3159 11 2 mm dA ret 3 有效补强范围 有效宽度 B mmdB31815922 mmdB ntn 1805 426215922 取两者中的最大值 所以 BmmB318 有效高度 外侧有效高度 h1 按下式计算 mmdh nt 75 265 4159 1 实际外伸高度 mmh100 1 取两者中较小的值 所以 mmh75 26 1 内侧有效高度 2 h mmdh nt 75 265 4159 2 0 2 实际内伸高度 h 取两者中的最小值 所以 2 h0 2 h 4 有效补强面积 a 多余金属面积 A1 2 1 6 36 11 8 32 4 7 22 8 32 4 159318 1 2 mm fdBA reete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9 b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接管计算厚度 mm P dP c t n ic t 52 0 66 0 85 0 1132 15066 0 2 接管多余金属面积 2 A 2 2212 63 116 01 52 07 2 75 262 2 2 mm fChfhA retrtet C 接管区焊接面积 焊脚取 mm0 4 2 3 0 160 40 4 2 1 2mmA d 有效补强面积 mmAAAAe23 1961663 116 6 63 321 5 所需另行补强面积 2 3214 57 408 1663 116 6 63 2 604 mmAAAAA 拟采取补强圈补强 6 补强圈设计 根据接管公称直径 DN150 选补强圈 参照补强圈标准 JB T4736 取补强圈外径 内径 因 补强圈 mmD300 mmd163 318DmmB 在有效补强范围内 补强厚度为 mm dD A 98 2 163300 57 408 4 考虑钢板负偏差并经圆整 取补强圈名义厚度为 mm5 综上所述选择补强圈外径 内径 mmD300 mmd163 补强圈名义厚度为 mm5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10 第七章第七章 标准件选取及其他设置标准件选取及其他设置 1 容器支座的选择 1 计算质量 罐体质量 Kg HDm ni 20 442 1085 7 63 23 114 3 108 7 3 3 1 查表得单个封头质量 m2 61 9kg 附件质量包括人孔 接管 阀座等近似取 m3 12kg 充气质量 由于介质是空气 所以 kgVm87 3 329 1 4 设备的最大质量kgmmmmm87 5812 4321 2 计算支座支反力 单个支腿所受的力 N gm Q o K9 1 3 8 987 581 3 NQK40 根据 JB T4712 4 2007 选用 A 型支撑式支座 使用容器的公称 直径是 1300 支腿数量为 3 个 支座总重为 47 4Kg 2 法兰的选择 查标准 根据接管直径和最大压力要求选择法兰 E1 和 E2 处的法 兰选择 PN0 6DN150 B 处的法兰选择 PN0 6DN40 D 处的法兰选择 PN0 6DN40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11 3 压力计的选择 量程装在锅炉 压力容器上的压力表 其最大量程 表盘上刻 度极限值 应与设备的工作压力相适应 压力表的量程一般为设备 工作压力的 1 5 3 倍 最好取 2 倍 若选用的压力表量程过大 由于同样精度的压力表 量程越大 允许误差的绝对值和肉眼观察 的偏差就越大 则会影响压力读数的准确性 反之 若选用的压力 表量程过小 设备的工作压力等于或接近压力表的刻度极限 则会 使压力表中的弹性元件长期处于最大的变形状态 易产生永久变形 引起压力表的误差增大和使用寿命降低 另外 压力表的量程过小 万一超压运行 指针越过最大量程接近零位 而使操作人员产生错 觉 造成更大的事故 因此 压力表的使用压力范围 应不超过刻 度极限的 60 70 测量精度压力表的精度是以允许误差占表盘刻度极限值的百分 数来表示的 精度等级一般都标在表盘上 选用压力表时 应根据 设备的压力等级和实际工作需要来确定精度 额定蒸汽压力小于 2 45MPa 的锅炉和低压容器所用的压力表 其精度不应低于 2 5 级 额定蒸汽压力大于 2 45MPa 的锅炉和中 高压容器的压力表 精度 不应低于 1 5 级 表盘直径为了使操作人员能准确地看清压力值 压力表的表盘 直径不应过小 在一般情况下 锅炉和压力容器所用压力表的表盘 直径不应小于 100mm 如果压力表装得较高或离岗位较远 表盘直 径还应增大 综合考虑选用隔膜压力表 技术指标为 精度等级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12 1 公称直径 50 接头螺纹 1 5 G1 测量范围 0 2 4Mpa 4 接管方式及设置 管与管之间采用法兰连接 接管与容器之间采用补强圈补强接管位置 两 相邻开孔中心的间距 对曲面间距以弧长计算 应不小于两孔直径之和的2倍 5 各工艺开孔设置 1 进气管 采用 45 3 5 管的一端切成 45 伸入贮罐内少许 配用 具有突面密封的平焊管法兰 法兰标记 HG 20592 法兰 DN 40 1 0 RF Q235 B 垫片标记 HG 20606 垫片 DN 40 0 6 XB350 2 出气管 采用 45 3 5 法兰标记 HG 20592 法兰 DN 40 1 0 RF Q235 B 垫片标记 HG 20606 垫片 DN 40 0 6 XB350 3 安全阀接管 安全阀接管尺寸由安全阀泄放量决定 本贮罐选用 89 6 的无缝钢管 法兰标记 HG 20592 法兰 DN 80 1 6 RF Q235 B 4 压力表接管 M20 1 5 Q235 B 5 检查孔标准 尺寸 实面 RF HG2158 95 带颈对焊法兰5 4159 式 垫片标记 HG 20606 垫片 DN 150 0 6 XB350 5 垫片形式 橡胶垫 材料 石棉橡胶板 过程装备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13 第八章第八章 总结总结 任何设计都不是自己想当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 大到筒体 小到零部件 每一个设计都要经过严格计算或选择论证 都要有章 可循 有法可依 这是这次课程设计留给我最大的启示 其实这个 道理在生活中又何尝无处不在 做人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