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4物质的比热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4物质的比热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4物质的比热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4物质的比热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4.4物质的比热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科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 4.4 物质的比热 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6题;共11分)1. (2分)拖拉机发动机用循环流动的水进行冷却,是利用水具有( )A . 较低的凝固点B . 较差的导热性C . 较大的比热容D . 较好的透明性2. (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B . 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 . 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 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3. (2分)炎热的夏天,小明在小河边游玩时发现:沙滩上的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A . 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B . 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C . 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D . 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4. (2分)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a和b两种液体,分别用两个相同的加热器加热(不计热量损失),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所示,关于a、b两种液体的鉴别结论正确的是( )A . a的比热容大B . b的比热容大C . a、b的比热容相同D . 无法确定5. (2分)人们常用水给汽车发动机降温,这是因为水的_较大,在相同条件下水能带走较多的热量,这个过程是通过_的方式使水的温度升高的。6. (1分)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铝的比热是0.88103J/(kg),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二、 中档题 (共8题;共19分)7. (2分)炎热的夏天,小玥与家人到湄洲岛度假,她站在沙滩上脚感到烫,而当他站在海水中时脚却感到凉,这主要是因为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A . 热量B . 热值C . 内能D . 比热容8. (2分)甲、乙两杯中分别盛有60和20质量相同的水,现将一温度为20的铁球投入甲杯中足够长时间,取出后再投入乙杯,停留足够时间如果不计热量损失,比较甲、乙两杯的水温变化,则( ) A . t甲t乙B . t甲t乙C . t甲=t乙D . 无法判定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桶水的比热容比一杯水的比热容大B . 把5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内,几分钟后,有部分冰会变成水C . 炽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铁块也具有内能D . 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10. (2分)用两个相同的“热得快”,分别给质量、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甲溶液的比热容_乙溶液的比热容(“大于”、“小于”、或“等于”),已知甲液体的比热容为1.8103J/(kg),则乙液体的比热容是_J/(kg)。11. (2分)如图所示,隔着石棉网同时加热两规格相同的试管,试管中分别装有质量相同、初温均为20的煤油和水。若加热时间相同,则煤油和水吸收的热量_(填“相同”或“不同”);若煤油和水的温度都升高到40,则_需加热较长的时间。(c水c煤油)12. (2分)沿海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与同纬度内陆地区昼夜之间的温差不同,图列出的是2010年6月某日同纬度的沿海某城市和内陆某城市的气温情况:请判断甲是_(填“沿海”或“内陆”)城市,你的依据是_。13. (4分)如图甲,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1)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_相同的水和煤油(水煤油),选用相同电加热器的目的是:_(2)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甲可判断出a物质是_(选填“水”或“煤油”)根据图乙可判断出_吸热能力强(选填“水”或“煤油”)14. (3分)利用如图所示的电路可以验证电功与电流的关系(1)图中两只灯泡的连接方式是_联,它们工作时的电阻要_(选填“相同”或“不同”)(2)小明正确操作,验证了实验的结论支持该结论的实验现象是_ 三、 拓展题 (共1题;共6分)15. (6分)在“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在相同时间内物质吸收的热量相同)实验次数质量m/kg初温 t/末温 t/加热时间t/min10.12030220.22030430.32030640.320401250.3205018(1)该实验中,利用加热时间表示_(2)上表中_(填序号)三次实验,是探究水吸收的热量与水的质量是否有关(3)通过数据分析,水吸收的热量除了与质量有关,还与_有关(4)为了进一步探究,给一定质量的冰加热,利用实验数据描绘出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甲和乙,你认为正确的是_;可见物质吸收热量的能力还与该物质的_有关(5)生活中人们利用水来取暖或制冷,就是利用了水的吸放热能力_(选填“强”或“弱”)的特点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6题;共11分)1-1、2-1、3-1、4-1、5-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