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套设计排水设计说明书_第1页
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套设计排水设计说明书_第2页
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套设计排水设计说明书_第3页
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套设计排水设计说明书_第4页
2万吨城市污水处理厂全套设计排水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原始资料分析 1 1 城市概况 该城市地处东南沿海 北回归线横贯市区中部 该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未能与经济协调发展 城市的 污水处理率仅仅为 30 大量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 使该城市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 为了建设良好优美的现代化 城市 必须把环境问题处理好 筹建该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已经迫在眉睫了 该市人口 17 万人 规划 年后发展到 24 万人 该市是一个以轻工业 冶金 家电 外贸为主题的新兴现代化城市 1 2 自然条件 该市具有中低山 丘陵 盆地和平原等多种地貌类型 地势西北高 东南低 历年最高气温 38oC 最低气温 4 oC 年平均 温度为 24 oC 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 该市内河流最高洪水位 2 5 米 最低水位 0 5 米 平均水位为 0 5 米 地下水位为离地 面 2 0 米 厂区内设计地面标高为 5 0 米 1 3 污水量 1 3 1 生活污水量 该市地处亚热带 夏季气候炎热 由于气候和生活习惯 该市在国内一向排水量较高的 据统计和预测 该市近期水量 210L 人 d 远期水量 260L 人 d 1 3 2 工业污水量 市内工企业的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总量 2 0 万 m3 d 1 3 3 污水总量 市政公共设施及未预见污水量以 4 计 总污水量为生活污水量 工业污水量及市政公共设施与未预见水量的总和 1 4 污水水质 进水水量 生活污水 BOD5 为 130mg L SS 为 180mg L 工业废水 BOD5 为 190mg L SS 为 200mg L 出水水质 BOD5 20mg L SS 20mg L 混合污水温度 夏季 28OC 冬季 10 OC 平均温度 20 OC 1 5 工程设计规模 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主要按远期需要考虑 以便预留空地以备城市的发展 1 6 方案选择 1 6 1 工艺的确定 由于该污水处理只需去除 BOD5 与 SS 不考虑脱氮与除磷方面 所以选择两个比较好的方案 方案一 传统活性污泥法 其流程为 污水 中格栅 提升泵房 细格栅 沉砂池 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 接触池 处理水排放 方案二 厌氧池 氧化沟 其流程为 污水 中格栅 提升泵房 细格栅 沉砂池 厌氧池 氧化沟 二沉池 接触池 处理水排放 1 6 1 1 工艺流程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传统活性污泥法氧化沟 优点 1 有机物经历了第一阶段的吸附和第二 阶段的代谢的完整过程 活性污泥也历 了一个从池道端的对数增长 经减速增 长到池末端的内源呼吸的完全生长周期 2 在池首端和前段混合液中的溶解氧浓 度较低 3 效果好 BOD 除率达 90 以上 缺点 1 曝气池首端有机污染物负荷 高 耗氧速度也高 2 暴气池溶积大 基建费用高 3 供氧与需氧不平衡 4 对进水水质 水量变化的适应 性较低 动行效果易受水质 水 量变化的影响 优点 1 可考虑不设初沉池 有机 性悬浮物在氧化化沟内能 太到好氧稳定的程度 2 可考虑不单敲边鼓二次 沉淀池 可少去污泥回流装 置 3 BOD 负荷低 缺点 1 占 地面 积较 大 两个方案都能达到处理水质的要求 BOD5 SS 去除都能达到出水水质 工艺都是比较简单的 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最终选择厌氧池 氧化沟处理工艺是因为 氧化沟是活性污泥系统的新工艺 与传统活性污法比较 期暴气系具有以下各项效 益 1 对水温水质 水量的变动有较强的适应性 2 污污龄一般可达 15 30d 为传统活性污泥系统的 3 6 倍 可以存活 繁殖世代时 间长 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 如硝化菌 在氧化沟内可能产生硝化反应 如运行得当能够具有反硝化脱氮的效应 3 污泥产率低 且已 达到稳定的程度 不需要再进行肖化处理 这一点可以少了硝化池 在运行费用方面又可以省下一部份 在与技术上经济上的造价 以及运行费用的综合比较 厌氧池 氧化沟处理工艺是最终的选择 1 6 1 2 二沉池的比较和选择 类型优点缺点适用条件 平流式 处理水量可大可少 有效沉淀区大 沉淀 效果好 对水量水质变化适应性强 造价 低 平面布置紧凑 占地面积大 排泥因难 人 工排泥 工作繁杂 机械刮 泥易锈 配水不均 地下水位高 施工困难地区 适用 流动性差比重大的污泥 不能用静 水压力排泥 污水量不限 辐流式 处理水量较为经济 排泥设备己定型系列 化 运行稳定 管理方便结构受力条件好 排泥设备复杂 需具有较高 的运行管理水平 施工严格 适用处理水量大 地下水位较高的 地区及工程地质条件差的地区 经上面的图表 可以看出 平流式与辐流式沉淀池都是可选的 平流式沉淀池对水质冲击变化效果好 但占在面积大 排泥因难 要人 工排泥 所以不是太好 虽然辐流式沉淀池排泥设备复杂 需具有较高的运行管理水平 施工严格 但是这些问题对于这个发展型的 城市来说 这点问题并不是太大 管理水平可以请技术高的人才来管理 设施工 并且看到了它的优点处理水量较为经济 排泥设备 己定型系列化 运行稳定 管理方便结构受力条件好 所以选择辐流式沉淀池作为二沉池是好的选择 第二章 污水水量与水质计算 2 1 设计参数 5 BOD 20 35 人 d 近期水量 210 g 人 d SS 35 50 g 人 d 远期水量 260 g 人 d 近期人数 17 万人 远期人数 2420 万人 进水水质 生活污水 LmgSSLmgBOD 180 130 5 为为 工业废水 LmgSSLmgBOD 200 190 5 为为 出水水质 LmgSSLmgBOD 20 20 5 2 2 远近期污水总量的设计计算 每天的生活污水量 近期 sLdmdLQ 413 1057 3 1017 210 344 1 人 远期 sLdmdLQ 722 1024 6 1024 260 344 2 人 工业污水量 市内工企业的生活污水 生产污水 1 5 dm 10 34 公共设施及未预见的污水量占总量的 4 污水总量 生活污水量 工业污水量 市政公共设施几未预见污水总量 96 工业污水量生活污水量 近期 Q dm 1099 5 96 100 21057 3 34 44 远期 dm 1058 8 96 100 21024 6 34 44 设计污水量 11 0 7 2 Q KZ 392 1 413 7 27 2 11 0 11 0 1 1 Q KZ 309 1 722 7 27 2 11 0 11 0 2 2 Q KZ smdm QKQ Q Z 84 0 26 7 96 0 2392 1 57 3 96 3311 1max 万 工 smdm QKQ Q Z 226 1 59 10 96 0 2309 1 24 36 96 3311 2max 万 工 2 3 水质的确定 生活污水的水质 每人每天的污水排放量 的设计值或生活污水 5 SSBOD 近期 LmgLmgSS LmgLmgBOD 238 167 210 50 210 35 167 95 210 35 210 20 1 51 远期 LmgLmgSS LmgLmgBOD 192 135 260 50 260 35 135 77 260 35 260 20 2 52 综合上面远近期的 SSBOD 和 5 浓度 近期比远期高 所以取近期浓度考虑去除 故取 LmgBOD 130 5 LmgSS 180 2 4 平均BOD与平均SS 按近期算 2 4 1 总 工工 Q XQXQ BOD 11 5 1 Q 2 Q 分别为生活污水量与工业废水量 L d 工 Q 工 X 分别为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 5 BOD mg L LmgBOD 141 10844 4 190100 21301057 3 7 77 5 2 4 2 SS总 工 工 Q XQXQ 1 1 1 Q 2 Q 分别为生活污水量与工业废水量 L d 工 X 工 X 分别为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的 SS mg L LmgSS 174 1099 5 200100 21801057 3 4 77 1 2 5 5 BOD 和 SS 的去除率 2 5 1 5 BOD 去除率 8 85 141 20141 100 5 55 5 BOD BODBOD BOD 出 2 5 2SS 去除率 5 88 100 180 20180 100 SS SSSS SS 出 第三章 附属构筑物的设计与计算 3 1 泵前中格栅 泵前中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 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 用来去除那些可能堵塞水泵机组驻管道阀门的 较粗大的悬浮物 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 3 1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10 59m3 d 用远期的考虑 栅前流速 v1 0 8 s 过栅流速 v2 0 9m s 栅条宽度 s 0 01m 格栅间隙 e 30mm 栅前部分长度 0 5m 格栅倾角 60 1 进 水 工作平台栅条 中格栅计算草图 单位栅渣量 1 0 05m3 栅渣 33 10 m 污水 3 1 2 设计计算 确定格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2 1 2 1 1 vB Q 得 栅前槽宽 m v Q B75 1 8 0 226 1 22 1 1 1 栅前水深 m B h88 0 2 75 1 2 1 栅条间隙数 n 条49 9 0888 003 0 60sin226 1 sin 2 ehv Q n 栅槽有效宽度 B s n 1 en 0 01 49 1 0 03 49 1 95m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1 L m BB L27 0 20tan2 75 1 95 1 tan2 1 1 1 其中 1 为进水渠展开角为 20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2 L m L L14 0 2 27 0 2 1 2 过栅水头损失 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 取 k 3 则 m g v kkhh06 060sin 81 9 2 8 0 03 0 01 0 42 2 3sin 2 2 3 4 2 01 其中 s e 4 3 42 2 283 0 h0 计算水头损失 k 系数 格栅受污物堵塞后 水头损失增加倍数 取 k 3 阻力系数 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当为矩形断面时 2 42 栅后槽总高度 H 取栅前渠道超高 h2 0 3m 栅前槽总高度 21 hhH 0 88 0 3 1 18m 栅后槽总高度 21 hhhH 0 88 0 06 0 3 1 24m 格栅总长度 L L L1 L2 0 5 1 0 H1 tan 0 27 0 14 0 5 1 0 1 18 tan60 2 59m 每日栅渣量 W dmdm K Qw W 2 0 24 4 100025 1 8640005 0 226 1 1000 86400 331 总 取 总 K 1 25 宜采用机械清渣 计算草图如下 中格栅计算草图 3 2 污水提升泵房 提升泵房用以提高污水的水位 保证污水能在整个污水处理流程过程中流过 从而达到污水的净化 2 2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1226L s 按远期流量设计 1 进 水 工作平台栅条 细格栅计算草图 进水总管 中格栅 吸水池最 底水位 0 00 污水提升泵房计算草图 2 2 2 泵房设计计算 该市人口 20 几万 属于中小城市 污水量适中 而且污水处理工艺采用传统曝气活性污泥处理 污水处理系统简单 所以污水只 需一次提升 污水经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 然后自流通过初沉池 曝气池 二沉池及接触池 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河道 污水提升前水位 5 9m 既泵站吸水池最底水位 提升后水位 2 69m 即细格栅前水面标高 所以 提升净扬程 Z 2 69 5 9 8 59m 水泵水头损失取 2m 从而需水泵扬程 H Z h 10 59m 采用 MN 系列污水泵 30MN 33B 该泵提升流量 4800m3 h 扬程 10 6m 转速 415r min 功率 153 96Kw 效率 90 占地面积为 52 78 54m2 即为圆形泵房 D 10m 高 12m 泵房为半地下式 地下埋深 7m 水泵为自灌式 泵房草图 3 3 泵后细格栅 细格栅用以截留水中的较小的悬浮物或漂浮物 以减轻后续处理构筑物的负荷 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的装置 3 3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1 226 m3 s 用远期的考虑 栅前流速 v1 0 8m s 过栅流速 v2 0 9m s 栅条宽度 s 0 01m 格栅间隙 e 10mm 栅前部分长度 0 5m 格栅倾角 60 单位栅渣量 1 0 10m3 栅渣 33 10 m 污水 3 3 2 设计计算 确定格栅前水深 根据最优水力断面公式 2 1 2 1 1 vB Q 得 栅前槽宽 m v Q B75 1 8 0 226 1 22 1 1 1 栅前水深 m B h88 0 2 75 1 2 1 栅条间隙数 n 条144 9 088 001 0 60sin226 1 sin 2 ehv Q n 设计三组格栅 每组格栅间隙数 n 48 条 栅槽总宽度 B 2 B s n 1 en 0 01 48 1 0 01 48 0 96m 则栅槽总宽度 考虑栅槽隔壁厚 0 2m B 3 2 B 0 2 2 3 0 96 0 2 2 3 28m 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 1 L m BB L10 2 20tan2 75 1 28 3 tan2 1 1 1 其中 1 为进水渠展 开角为 20 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 2 L m L L05 1 2 10 2 2 1 2 过栅水头损失 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 取 k 3 则 m g v kkhh26 0 60sin 81 9 2 9 0 01 0 01 0 42 2 3sin 2 2 3 4 2 01 其中 s e 4 3 42 2 283 0 h0 计算水头损失 k 系数 格栅受污物堵塞后 水头损失增加倍数 取 k 3 出水 图4 平流式沉砂池计算草图 进水 阻力系数 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 当为矩形断面时 2 42 栅后槽总高度 H 取栅前渠道超高 h2 0 3m 栅前槽总高度 21 hhH 0 88 0 3 1 18m 栅后槽总高度 21 hhhH 0 88 0 26 0 3 1 44m 格栅总长度 L L L1 L2 0 5 1 0 H1 tan 2 10 1 05 0 5 1 0 1 175 tan60 5 33m 每日栅渣量 W dm K Qw W 47 8 100025 1 8640010 0 226 1 1000 86400 31 总 取 总 K 1 25 采用机械清渣 计算草图如下 细格栅计算草图 3 4 沉砂池 沉砂池的作用是从污水中将比重较大的颗粒去除 其工作原理是以重力分离为基础 故应将沉砂池的进水流速控制在只能使比重 大的无机颗粒下沉 而有机悬浮颗粒则随水流带起立 本设计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3 4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1226L s 远期 Q 840L s 近期 近期 2 组 远期增加 1 组 设计流速 v 0 30m s 水力停留时间 t 30s 3 4 2 设计计算 3 4 2 1 沉砂池长度 L vt 0 3 30 9m 3 4 2 2 水流断面积 A Q v 0 42 0 3 1 4m2 3 4 2 3 池总宽度 B nb 2 1 2 2 4m 设计 n 2 格 每格宽取 b 1 2m 0 6m 3 4 2 4 有效水深 设 h2 A B 1 4 2 4 0 58m 介于 0 25 1m 之间 3 4 2 5 贮泥区所需容积 设计 T 2d 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 2 天 则每个沉砂斗容积 3 55 1max 1 7 1 1028 1 3242 0 86400 10 86400 m K tXQ V 总 其中 X1 城市污水沉砂量 3m3 105m3 K 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 1 34 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 则每格沉砂斗的体积 31 43 0 22 7 1 2 m V V 取 V 0 77 3 m 3 4 2 6 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 设计斗底宽 a1 0 6m 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 60 斗高 hd 0 6m 则沉砂斗上口宽 ma h a d 3 16 0 60tan 6 02 60tan 2 1 沉砂斗容积 322 2 11 2 57 0 6 026 03 123 12 6 6 0 222 6 maaaa h V d 大于 V1 0 43m3 符合要求 3 4 2 7 沉砂池高度 采用重力排砂 设计池底坡度为 0 06 坡向沉砂斗长度为 m aL L2 3 2 3 139 2 2 2 则沉泥区高度为 h3 hd 0 06L2 0 6 0 06 3 2 0 792m 池总高度 H 设超高 h1 0 3m H h1 h2 h3 0 3 0 58 0 792 1 762m 3 4 2 8 进水渐宽部分长度 m BB L79 1 20tan2 75 1 4 2 20tan2 1 1 3 4 2 9 出水渐窄部分长度 L3 L1 1 79m 3 4 2 10 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 smsm AK Q v 15 0 23 0 4 128 1 420 max min 总 符合要求 3 4 2 11 计算草图如下 3 5 初沉池 本设计选用中心进水 周边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 采用机械刮泥 3 5 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3025m3 h 人口总量 N 24 万 远期考虑 近期设 2 座 远期增加 1 座 3 5 2 设计计算 3 5 2 1 池子总表面积 污水表面负荷 q 2 0m3 m2 h n 2 座 2 3 756 22 3025 2 m q Q A 3 5 2 2 有效水深 取水力停留时间 t 1 5h h2 qt 2 1 5 3m 3 5 2 3 沉淀池总高度 取 S 0 5L p d 机械刮泥 t 4h 每池每天污泥量 3 4 240 21000 410245 0 1000 w1m n SNT 污泥斗容积 322 2 221 2 1 5 1 7 12 1122 3 73 1 3 mrrrr h V mtgtgrrh73 1 60 12 215 坡底落差 坡度 i 0 05 h4 R r1 i 19 2 0 05 0 85m 因此 池底可储存污泥的体积 322 2 11 2 2 2 253 221919 3 6 0 3 4 mrRrR h V 33 21 240m 9 652 2 253 7 12mVVV 足够 沉淀池总高度 mhhhhhH03 36 54321 3 5 2 4 沉淀池周边的高度 h1 h2 h3 0 3 3 0 3 3 6m 3 5 2 5 长宽比的校核 D h2 31 3 10 3 介于 6 12 之间 合格 3 5 2 6 计算草图 3 6 曝气池 采用传统曝气法 曝气池为廊道式 3 6 1 设计参数 远期考虑 设计流量 Q 10 59 万 m3 d 近 期设 4 座 远期增 2 座 3 6 2 污水处理程度 3 6 2 1 原污水的 BOD5 Sa 为 141 经过一级处理后 BOD5 降低 25 考虑 则进入曝气池的污水 其 BOD5 So So 141 1 25 106mg L 3 6 2 2 处理水中非溶解性 BOD5 Sr 3 086 0 8620106 Se SoSr mkgLmg 3 6 3 曝气池及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3 6 2 1 BOD5 污泥负荷率的确定 取 BOD5 污泥负荷率 NS 为 0 35kg BOD5 kgMLSS d 为稳妥起见 加以校核 33 0 81 0 75 0 20018 0 5 2 dkgMLSSkgBOD SefK NS 式中 K2 介于 0 0168 0 0281 之间 取 0 018 Se 20 81 0 106 20106 75 0 MLSS MLVSS f 进水 排泥 出水 辐流式沉淀池 结果证明 NS 值取 0 35 是适宜的 3 6 2 2 混合液污泥浓度 X 的确定 根据 Ns 0 35 可知 SVI 在 100 120 间 取 SVI 120 满足要求 另取 r 1 2 R 50 75 0 MLSS MLVSS f 3 3 5 2 120 5 01 75 0102 15 0 1 103 mkg SVIR frR X 3 6 2 3 曝气池容积的确定 3 4 18215 2 05 2 086 0 1059 10 m XN SSoQ V S e 3 6 2 4 确定曝气池各部分尺寸的确定 近期设 4 座曝气池 取池高 4 2m 每组面积 2 2 1084 2 44 18215 4 m H V F 池宽取 5 米 B H 5 4 2 1 19 介于 1 2 之间 符合规定 池长 L F B 1084 2 5 216 8m L B 216 8 5 43 4 10 符合规定 设五廊道式曝气池 廊道长 m L L36 43 5 8 216 5 1 取 44m 取超高为 0 5 米 则池总高度为 4 2 0 5 4 7m 3 6 2 5 曝气时间 tm h Q V 13 4 24 1059 10 18215 24t 4 m 符合要求 3 6 2 6 计算草图如下 曝气池草图 3 6 3 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采用表面机械曝气 3 6 3 1 平均需氧量的计算 hkgdkg VXbQSaO rr 474 113845 21821515 0 086 0 1059005 0 2 a 0 42 0 53 之间 查表得 a 0 5 b 0 188 0 11 之间 查表得 b 0 15 3 6 3 2 最大需氧量的计算 取时变化系数 K 1 3 hkgQ 5315 21821515 0 086 0 3 111059005 0 max 2 3 6 3 3 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之比 12 1 474 531 2 max 2 O O 需氧量和充氧量的设计计算 氧的转移效率 EA 取 15 则空气离开曝气池时氧的百分比为 18 43 因为该地区的平均气温为 20 oC 查表得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Cs 20 9 17mg L 20 oC 时脱氧清水的需氧量 20 20 024 1 T TS S o CC RC R 修正系数 取 0 95 修正系数 取 0 95 进水 排泥 出水 辐流式沉淀池 C 混合液溶解氧浓度 取 2 0mg L 压力修正系数 取 1 0 hkgRo 7 681 024 10 292 7 0 195 095 0 17 9 474 2020 曝气池平均供气量 hm E R G A o s 15149 15 0 3 0 7 681 3 0 3 3 7 二沉池 该沉淀池采用中心进水 周边出水的幅流式沉淀池 采用机械刮泥 3 7 1 设计参数 设计进水量 Q 76200m3 d 近期 表面负荷 qb 范围为 1 0 1 5 m3 m2 h 取 q 1 5 m3 m2 h 水力停留时间 T 2 h 近期设 2 座 远期增加 1 座 3 7 2 设计计算 3 7 2 1 每座沉淀池面积 按表面负荷算 2 1008 245 12 72600 2 m q Q A b 直径 m A D 2 35 14 3 100844 取 35m 3 7 2 2 有效水深为 h qoT 1 5 2 3m 3 7 2 3 污泥斗容积 取回流比 50 R 污泥回流浓度 3 10 75 05 0 5 01 5 2 75 0 5 0 5 01 mkg X Xr 污泥区所需存泥容积 3 3630 24 105 2 2572600 5 01 242 24 1 2 m XX QXR V r s 每个污泥斗的容积 3 18252 3630mVst 3 7 2 4 污泥区高度为 m A V h55 0 1825 1008 2 池底坡度为 0 05 池底进口处 4m 池底坡度降 mh8 005 0 2 426 4 3 7 2 5 二沉池总高度 取超高为 0 4m 则池边总高度为H h1 h2 h3 h4 0 3 3 0 55 0 8 4 65m 3 7 2 6 径深校核 7 113 35 2 hD 合格 3 7 2 7 辐流式二沉池计算草图如下 接触池采用隔板式接触反映池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 Q 840L s 水力停留时间 T 30min 平均水深 h 2 4m 隔板间隔 b 1 4m 池底坡度 2 3 设计计算设计计算 3 8 2 1 接触池容积 3 1512603084 0 mQtV 分两座 3 1 7562 15122 mVV 水流速度 sm hb Q v 181 0 4 14 2 84 0 表面积 21 315 4 2 756 m h V F 廊道总宽 隔板数采用 10 个 则廊道总宽为 mB 4 154 111 接触池长度 mBFL21 4 15 315 3 8 2 6 计算草图进 第四章 污泥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4 1 污泥浓缩池 采用幅流式污泥浓缩池 用带栅条的刮泥机刮泥 采用静压排泥 4 1 1 设计参数 进泥浓度 5g L 进泥含水率 P1 99 5 出泥含水率 P2 97 0 污泥固体负荷 qs 45kgSS m2 d 污泥浓缩时间 T 6h 贮泥时间 t 4h 4 1 2 设计计算 4 1 2 1 污泥量 hmdmQw 8 25 4 619 5 3097 33 4 1 2 2 浓缩池池体计算 近期设 2 座 远期增加 1 座 每座浓缩池所需表面积 8 68 452 6194 s w nq Q A m2 浓缩池直径 m A D36 9 14 3 8 6844 取 10m 浓缩池有效水深 取 mh3 1 校核水力停留时间 浓缩池有效面积 3 1 4 20638 68mAhV 污泥在池中停留时间 d Q V T w 33 0 4 619 4 206 符合要求 确定污泥斗尺寸 每个泥斗浓缩后的污泥体积 dm Pn PQ V W 62 51 97 0 1 2 995 0 1 4 619 1 1 3 2 1 1 每个贮泥区所需容积 31 2 9 12 24 62 516 24 6 m V V 泥斗容积 3 2 221 2 1 4 3 rrrr h V 9 6 8 08 05 15 1 3 6 114 3 22 式中 h4 泥斗的垂直高度 取 1 6m r1 泥斗的上口半径 取 1 5m r2 泥斗的下口半径 取 0 8m 浓缩池计算草图 出泥 进泥 上清液 设池底坡度为 0 08 池底坡降为 h5 m2 0 2 310 08 0 故池底可贮泥容积 3 2 11 25 4 rRrR h V 322 64 7 5 15 155 3 21 0 14 3 m 因此 总贮泥容积为 3 2 3 43 93 1254 1464 7 9 6mVmVVVw 满足要求 4 1 2 6 浓缩池总高度 浓缩池的超高 h2 取 0 30m 缓冲层高度 h3 取 0 30m 则浓缩池的总高度 H 为 54321 hhhhhH 3 0 30 0 30 1 6 0 21 4 41m 4 1 2 7 浓缩池排水量 Q Qw Q w 25 8 2 12 6 31m3 h 4 1 2 8 浓缩池计算草图 4 2 贮泥池 4 2 1 设计参数 进泥量 初沉池污泥量 05 210 97100 10 72600 50174100 97100 10 100 63 0 1 QC QW 经浓缩排出含水率 97 2 p 的污泥流量 dmQQ w 24 10362 5122 3 总泥量 dmQQQ W 29 31324 10305 210 3 1 贮泥时间 T 0 5d 12h 4 2 2 贮泥池的设计计算 贮泥池容积 3 58 626 5 0 29 313 m T Q V 贮泥池尺寸 设为正方形 999 HBL 则池的有效容积为 33 1 58 626729999mVmV 符合要求 4 3 好氧消化池 4 3 1 设计参数 进入总污泥量 dmQ 29 313 3 污泥挥发固体浓度 LgVSSX 5 0 因为是初沉池污泥有活性污泥的混合 故有机负荷为 5 1 3 dmkgVSSS 4 3 2 好氧消化池的设计计算 4 3 2 1 好氧消化池的容积计算 好氧消化池的容积 30 3 1044 5 1 529 313 m S QX V 取三个池每个池容积为 3 1 1 348 mV 4 3 2 2 好氧消化池的尺寸计算 取消化池深度为 H 3 5m 则池子直径为 m H V D25 11 14 35 3 1 34844 1 取 D 12m 4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