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ppt_第1页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ppt_第2页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ppt_第3页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ppt_第4页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保存与运输.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保存与运输 疾控中心2012 9 主要内容 标本质量的重要性及意义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采集标本前的准备常见传染病采集标本的种类常见标本采集的时间 方法标本的运输生物安全 标本质量的重要性及意义 标本的重要性 标本是能客观反映机体状况的检验材料标本是进行一切实验检测和得出准确数据的物质基础 标本质量的重要性 所有实验室检测的结果都依赖于所得到标本的质量 检测方法的可靠性以及检测人员的能力 而标本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实验室检测的准确性与效率 从而影响到处置事件的评估与策略制定 疫情处理 疫情的判断与防控策略的制定 监测与普查 流行状况的评估 病例诊断 治疗方案制定 病人预后的判断 病症负担 正确采集 保存 运输标本的意义 标本的质量与标本的采集 保存 运输密切相关 标本采集 保存不当可导致假阴性 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因此 正确地采集 保存 运输标本是保证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前提 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 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 用于分离培养的病人标本 尽量在抗菌药物使用前采集标本对微生物检测样品 应避免采样时对微生物杀灭作用和引入新的抑菌物质 如容器是否有消毒剂的残留 或使用刚烧灼未冷却的采样工具 注意保护目的微生物 同时避免杂菌污染 注意采样部位 要在疾病发生的确切部位采样 也就是病原菌最多的地方 如细菌性痢疾的大便 采样要采取脓血部份送检 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 采集的标本要有足够的量 要根据标本中病原菌的含量 分离要求和标本的性质而定 采集标本时应注意与病程的关系 如伤寒病人第一周血培养阳性率高 2 3周则大便培养阳性率高 败血症高热寒战时血培养阳性率高 用药前血培养阳性率高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至实验室 一般不超过4h 床旁接种可提高病原菌检出率 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 以棉拭子采集的标本如咽拭子 肛拭或伤口拭子 宜插入运送培养基 Cary Blair运送培养基 作空肠弯曲菌 霍乱弧菌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采样时用 霍乱在此培养基中可存活48h 沙门和志贺49天 或生理盐水中送检 做好样品标记 填写采样单 应详细填写检样名称 来源 采样时间 采样方法 患者主要临床症状 检测项目等 使实验室能准确及时接种相应的培养基和适宜的培养环境 提高阳性检出率 采集标本的基本原则 根据不同样品的性状 检验项目要求 合理保存和运送样本 夏季最好用冷藏方法运送样品 采集标本前的准备 人员 现场医师和实验室工作人员都应知道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 快速运送的要求 以及特有的贮存方法 不同类型的保存 感染性废弃物的处理 安全防护 在标本采集过程中 注意使用一次性隔离服 手套 防护口罩等防护措施在标本采集过程中 严格采取预防措施 防止针头等锐器刺伤 尤其是已采过病人血的针头 采样人员恰当防护 防护过度可能造成人群的恐慌 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采样前应掌握的信息 联系现场人员 掌握事件过程 咨询专家意见 掌握样品采集人员所需的全部指示信息 做到有的放矢 标本采集基本信息 标本检测目的 采样对象 标本类型等 标本采集与运输方法 实验室检测项目与方法 联系人与记录信息 实验室名称 地址 联系人等 突发疫情标本采集要求 慎重处理事件 认真对待标本 由于通常情况下突发疫情涉及面广 影响大 直接关系到疫情判断 处置策略制定 目的明确 有的放矢 确定采样时间 采样部位 标本采集量无目的的大范围采集标本 无助于疫情病原的诊断 反而会因为标本过多导致实验室检测时间延长 延误疫情诊断时机 一般10份左右 10例以下全采 以科学的态度 本着快速处理的原则 各个工作细节严谨标本不可再获得性 标本采集量应该充分 一式三份 一份用于实验室检测 一份用于检测结果复核 另一份保存起来留作原始标本以备需要 人员 场所及耗材准备 与现场人员协调 安排妥当 避免混乱 安排好采样对象和采样场所 一般要指派2名以上专业人员赴现场采样 必要时还需要检测人员和其它部门有关人员协作前往 人员 场所及耗材准备 按照要求一一准备采样用品采样工具 注射器 肛拭子 消毒棉签 消毒纱布 调匙 勺子 夹子 镊子 剪刀 酒精灯 标号用品 75 酒精 其它消毒灭菌器具 吸管 火柴等 样品容器 各种不同的采血管 灭菌试管 灭菌粪便盒等 应提前准备 定期检查 及时补充 不同增菌液 保存液低温运输设备 对用于病毒和细菌检测的标本要加以区分 并标注标本包装标识人员防护与消毒用品现场快速检测 测量设备 食物中毒快速检样箱 食品温度测试计 消毒剂浓度检测试纸等 采样用容器和试剂要求 采样容器应采用洁净 无色 无毒的聚乙烯塑料或硬质玻璃 硼硅玻璃 样品瓶必须专瓶专用 切不可用实验室装过试剂的瓶作采样瓶 用于微生物检验容器基本要求是选耐高温 无毒 耐用材料制成 容器包装好后可防渗漏 能承受空中或地面运送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 所有采样用具 容器需严格灭菌 并且不能存放过长时间 防止污染影响检测结果采样用的生理盐水 运送培养基及有关试剂等都应该满足新鲜 无菌的要求 同时应符合采样所需要的试剂量 如运送粪便的培养基为5mL 管为宜 现场采样 严格按照指定采样要求进行携带适量物品进入现场 避免污染标本采集无菌要求严格无菌 血液 脑脊液 胸水 腹水 组织活检等 需要避免不同标本之间的交叉污染 标本采集记录表 标本采集记录表 识别 记录标本的唯一凭证 建立标本追踪系统的第一环节 标本采集记录表 填写记录表格病人基本情况 保障能够顺利回访到病人偏远的农村要考虑方言沟通 由于文化程度很低可能会面临许多困难标本唯一编号 致命的 无法弥补的错误编注流水号 编号反复从头开始 导致序号混乱 无法辨认病人临床症状信息 人口学信息 标本采集记录表 采样人信息 保证标本能够随时追溯到采样者 核实其他现场信息额外信息记录 在现场发现额外的重要信息 及时记录 特殊标记在采样前印刷备齐 现场及时填写 杜绝采样后补填在采样结束后 立即录入为电子版 原版表格封存备查 常见传染病采集标本的种类 标本按疾病传播方式或病原分类 呼吸道传播的病毒性疾病肠道传播的病毒性疾病经呼吸道传播的细菌性疾病虫媒传播的疾病经消化道传播的细菌性疾病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呼吸道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如 流感 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 SARS 麻疹 风疹等鼻 咽拭子 3天内 未服抗病毒药物 含漱液痰液血清标本 7天内和2 4周 脑脊液尸检组织下呼吸道标本 肠道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如 手足口病 甲肝 戊肝 病毒感染性腹泻等粪便标本咽拭子标本血液标本疱疹液肛拭子标本尸检标本 经呼吸道传播的细菌性疾病 如 流脑 百日咳 白喉等咽拭子脑脊液血液瘀点 瘀斑 虫媒传播的疾病 如 乙脑 登革热等血液脑脊液 标本分装 经消化道传播的细菌性疾病 如 伤寒 细菌性痢疾 霍乱 其它细菌感染性腹泻等粪便 肛拭子 可疑食物呕吐物血液 脑脊液 尿液 伤寒肠热症 主要经破损皮肤粘膜传播的疾病 如 人感染猪链球菌病 皮肤炭疽等脑脊液 床边接种血平皿或双相培养瓶 血液 4 7天和2 4周 瘀点 瘀斑胸 腹水 常见标本采集的时间 方法 标本用途分类 一类用于细菌或病毒病原 抗原 的检测 病原分离或核酸检测 常用标本如 粪便 咽拭子 血液 气管分泌物 脑脊液等另一类标本是用于病原抗体检测标本通常包括血液和脑脊液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咽拭子采集病人发病3日内的咽拭子标本 用于病原检测 病原分离 核酸检测的阳性率较高 用压舌板将舌向下向外压 用专用拭子在咽后壁或悬雍垂后侧适当用力涂抹数次 应避免触及口腔及舌部 迅速将棉签放入装有3 4mL保存液 Hank氏液或生理盐水 的15mL外螺旋盖采样管中 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棉签 注明患者的姓名 样本的种类 采样时间 采样人等基本信息 5岁以下婴童采样时先将拭子用保存液蘸湿 在试管壁挤干后在进行采样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鼻咽拭子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含漱液发热72小时内采集 含漱液通过用小体积 5 10mL 的无菌盐水含漱获得 并收集液体到50mL外螺旋盖采样管中 痰液只采集重症病人 无时间限制 病人将痰液咳入无菌平皿中 然后用棉签刮取痰液放入含4 5mL样本运输液的螺口试管中 也可将痰液咳入无菌 内装4 5mL标本运送液 带垫圈的50mL螺口塑料管中 下呼吸道标本 适用于气管插管病人 只采集重症病人 无时间限制 收集气管吸取液或支气管灌洗液5 10mL放入无菌 带垫圈的50mL螺口塑料料管中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疱疹液 瘀点瘀斑先用75 洒精对疱疹 瘀点或瘀斑周围皮肤进行消毒 待皮肤干燥后 用消毒针将疱疹 瘀点或瘀斑挑破用棉签蘸取液体 迅速将棉签放入内装3 5mL保存液的采样管中 或直接涂片 在靠近顶端处折断棉签 旋紧管盖 可同时采集多外疱疹液作为一份标本 注明患者的姓名 样本的种类 采样时间 采样人等基本信息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粪便标本应在发病早期 3天以内 并且尽量在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 可以提高检出率 注 无论病人是否已经服药 均应进行大便采集 对氨苯甲酸可中和磺胺类抗生素 硫酸镁可中和四环素 土霉素 新霉素 多粘菌素 链霉素等抗生素 粪便标本中含有很多杂菌 但也应该在标本采集过程中注意无菌操作 防止杂菌污染 为提高检出率 最好采集新鲜粪便 采集脓血便或粘液便 陈旧标本影响检出率 液状粪便采集水样便或含絮状物的液状粪便2 5mL 成形粪便至少取蚕豆大小粪便1块 约5g 放于无菌采便管内 采样时注意勿将尿液或水混入粪便容器内 采样后尽快塞紧或旋紧容器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肛拭子标本若无法获得粪便时 可用专用棉签用保存液或增菌液湿润过后插入肛门4 5cm深处 小儿2 3cm 轻轻转动一圈 取直肠表面的黏液后取出 迅速放入运送培养基或保存液中送检 为保证多个检验项目的开展 同一患者至少采集2支肛拭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尸检标本病人死亡后越早采集越好 采集脑 肝 肺和肠淋巴结等重要组织标本 每一采集部位分别使用单独的消毒器械 每种组织应多部位取材 每部位应取2 3份约5 10g的组织 淋巴结2个 分别置于15 50mL无菌的有外螺旋盖的冻存管中 采样管外贴上标签 注明患者的姓名 样本种类 采样时间采样人等基本信息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脑脊液标本当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 可采集脑脊液标本 进行病原分离或核酸 抗体检测 采集时间为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后3天内 采集方法采用腰椎穿刺 采集量为1 2mL 采集后立即装入无菌带垫圈的冻存管中 脑膜炎奈瑟菌离体后会迅速自溶 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也很容易死亡 因此 标本应立即送检并注意保温 防干燥 切不可置冰箱保存 采样管外贴上标签 注明患者的姓名 样本种类 采样时间采样人等基本信息 用于抗原检测的标本 血液标本于患者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时采集 并应尽量在抗菌药物治疗之前 如患者已用药 则应在下次给药前采集做液血病原培养时 严格用无菌穿刺法采肘静脉血 移入无菌的有螺口的抗凝的容器或血培养瓶中送检 或直接接种血平皿 血培养瓶接种比例一般按1 5 1 10 目的是稀释血液中的抗菌药物 抗抗体等杀菌物质 每例间隔0 5 1h采血两次 可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皮肤污染菌 用于抗体检测的标本 血清需采集多份血清标本 至少急性期 发病7d内或发现时 主要用检测IgM和IgG 和恢复期 与急性期间隔2 4周 主要用于检测IgG 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各5 6mL 分离后的血清分装于3个塑料螺口血清管中 每份0 5mL左右 一份用于检测 一份检测备份 一份留存 贴上标签注明相关信息 静脉采血时部位的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 采血针头的内径适当 采血针头太细 将损伤红细胞 造成溶血 采血时 穿刺静脉的速度要快 而抽取血液时速度要适度 不能用力过猛 抽完后应卸下针头 将血液沿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 如有抗凝剂 应缓慢将血液与抗凝剂轻轻摇动混匀 切忌在静脉注射处采取血标本 一般抽血时用7号针头 采血量大时 用8号针头 用于抗体检测的标本 脑脊液标本当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时采集 检测IgM只需一份脑脊液 而检测IgG则需收集两次 时间间隔 保存同前所述 标本的保存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取决于运送时间的长短及不同病原微生物对干燥 温度 营养 pH值的耐受能力等 能确保目标病原微生物的存活并抑制其它微生物的过度生长 应选择合适的培养基和保存温度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 细菌用于分离培养细菌的标本应在运送培养基中运送并保存于合适的温度 分离不同的病原菌使用的运送培养基也不同 一般冷藏运送 奈瑟菌属 流感嗜血杆菌应在20 36 保存温运送 病原微生物标本的保存 病毒用于分离病毒的标本 一般应放在保温容器 4 里 最好12h内送达实验室 最长不可超过24h 如不能立即分离病毒时 应将标本 20 冷冻暂时保存 若长期储存 应在 70 以下冻存 采集病毒拭子推荐使用灭菌人造纤维拭子 如聚丙烯纤维 和塑料棒注意 采集咽拭子或肛拭子等用于检测核酸时不能使用棉拭子和木质拭子棒 因为这类材料中含有核酸扩增抑制剂病毒采样液推荐使用 病毒保存液 含有蛋白质稳定剂 阻止细菌和真菌生长抗生素 缓冲液 目前市场有专用的病毒采样试剂盒卖 免疫检测标本的保存 检测抗体的血清标本可在4 保存约一个星期 超过一个星期必须在 20 下冷冻保存 用于检测抗原或抗体的其它标本可以4 8 保存24 28h 在 20 可保存时间更长 检测核酸样本的保存 要求低温快速送检 4 暂存立即 12h内 送达实验室 20 以下低温冷冻保藏 需长期保存的标本存于 70 冰箱 防止核酸降解 标本的运输 标本运输 标本必须放在大小合适的带螺旋盖 内有橡圈的塑料管里柠紧在塑料管上用油性记号笔写明样本的种类 采样时间 编号 姓名等将密闭后的标本放入大小适合的塑料袋里密封 每袋装一份标本 同一患者两分以上标本 可放在同一个塑料袋内再次密封 标本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