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4).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4).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4).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4).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C卷(4)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他遥望远方,只觉得面前无边的云雾如海,看似平静的海面下暗流汹涌,似有一头万年巨兽隐伏其中,正窥伺着他。B . 羸弱无助的孤儿和被遗弃的病残儿童在福利院得到精心照料和养育,他们中的许多人在这里长大成人后走上了社会。C . 学习犹如登山,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不能指望一步登顶,这个道理是不可名状的。D . 清江上架起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2.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那拉提草原已经开发得比较完整,有表演和各种娱乐项目,如果想玩得比较轻松,来这里就非常适合!(删去“表演和”)B . 斯坦福大学研究员分析并收集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超过70万人的智能手机数据。(将“分析”和“收集”对调)C . 在安徽黄山发现这种珍稀昆虫反映出当地的生态环境十分优异。(“在安徽黄山发现这种珍稀昆虫”改为“这种珍稀昆虫在安徽黄山被发现”)D . 引发温室效应的直接原因,正是人类过多地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并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尾气所造成的。(将“引发”改为“造成”)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3. (1分)补全成语。 大彻大_ 叹为_止 _然而止 人情_故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4. (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生命是一场难得的遇见。遇见一种物,寄托一份志:“_,_”是龚自珍遇见落花时表达的无私。遇见一片景,抒发一种情:“山随平野尽,_”是李白出蜀入楚时的豪迈。遇见一片景,阐发一种理:“_,归去,_”是苏轼在沙湖道中遇雨时的顿悟。遇见一个人,萌生一段情:“兼葭苍苍,白露为霜,_,_”,是他遇见她时的心弦颤动;“受任于败军之际,_”是诸葛亮遇见先帝后的忠诚报答;“_,_”是两人相遇时的真挚友情。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5. (1分)仿照示例,发挥你的想象和联想,续写下面的句子。 例: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牵牛花开放了,_。笼中的小鹦鹉,_。月光照在地上,_。五、 课内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6. (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智犬破案去杭州百里许,有一古刹 , 香火颇旺。一夕,有盗逾墙而入。犬吠,僧觉。盗劈僧首,立仆。遂越货而亡。翌日 , 二小僧入室见之,讶甚。乃诣官府诉之,其犬亦从。途经一酒肆 , 见五六徒狂饮。犬伫足不前,僧怪之。俄而犬跃入肆,啮一徒不置。僧疑为盗缚而送官吏审之果然。盖犬有智也。【注释】刹:寺庙。越:抢劫。翌日:指第二天。明日,明天。肆:店铺。(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 去杭州百里许/潭中鱼可百许头B . 盖犬有智也/长约八分有奇C . 遂越货而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D . 犬伫足不前/前人之述备矣(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僧 疑 为 盗 缚 而 送 官 吏 审 之 果 然(3)用自己的话说说智犬破案中犬之“智”的具体表现。 六、 课外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阮籍传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籍本有济世志,属魏、晋之际,_ , _ , _ , _。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籍能属文,初不留思。籍孝于苏门山遇孙登,与商略终古及栖神导气之米,登皆不应。籍因长啸而退。至半岭,闻有声若鸾凤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遂归,著大人先生尊,其略曰:“世人所谓君子,惟法是修,惟礼是克。手执圭璧 , 足履绳墨。行欲为目前检,言欲为无穷则。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独不见群虱之处裈中,逃乎深缝,匿乎坏絮,自以为吉宅也。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裈裆,自以为得绳墨也。然炎丘火流,焦邑灭都,群虱处于裈中而不能出也。君子之处域内,何异夫虱之处裈中乎。”此亦籍之胸怀本趣也。(选自晋书列传第十九)【注】圭壁:古代祭祀、朝会周玉器。裈:裤子(1)关联释义墨一种非常有效的积累文言实词的方法。请用此法完成下表。 序号示例联想文本释义或闭户视书月色入户_或登临山水或王命急宣_尤好庄老好读书_时人多谓之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_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陈康肃公善射_籍尝于苏门山遇孙登尝射于家圃_(2)下列句子中“于”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的是( )例句:而喜怒不形于色A . 躬耕于南阳B .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C . 生于忧患D . 何有于我哉(3)依照文意,选文第段空缺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甲】籍由是不与世事【乙】天下多故【丙】名士少有全者【丁】遂酣饮为常A . 甲乙丙丁B . 甲丙乙丁C . 丁乙甲丙D . 乙丙甲丁(4)为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 少称乡党长闻邻国上欲图三公下不失九州牧(5)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的意思。 至半岭,闻有声若鸾风之音,响乎岩谷,乃登之啸也。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稚子不识白蜡烛,是孤陋寡闻吗?【新闻事件】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蜡烛问全班:“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第一个举手的同学说是塑料条,第二个同学倒是答对了,但根据举手情况,她发现班里95%的同学不认识白蜡烛。让孙老师哭笑不得的是,即使告诉学生“这是蜡烛”,仍有孩子在实验报告里写“蜡烛是塑料做的”。也就是说,这些孩子根本没明白蜡烛是用什么做的,用途是什么。(摘自钱江晚报)【媒体观点】这则新闻背后,可以看出很多孩子的生活由父母一手包办,缺乏常识。杭州留下小学科学仰毅明老师告诉记者,之前班里有许多学生,被父母保护得太好,任何锋利的东西都不让碰,更不要提动手操作。六年级学习“工具与机械”单元,要求孩子们将教室橱柜上的螺丝狩下来,结果很多孩子还是人生第一次碰螺丝刀。没有生活阅历,课本上的知识点就无法活学,只能靠死记硬背。(摘自钱江晚报)看似很传统、很落后的白蜡烛,确实有几分“自古以来”的意思。所以,我们没有因为BP机、5寸软盘的过时而奇怪,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倒会有“怀古”之心。唐诗有云“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其实在古代,点蜡烛是达官贵人才有的待遇。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白蜡烛也是70年代刚刚普及的现代产品。我们不必感慨白蜡烛从孩子们的认识中消失,那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合乎知识更迭规律的。(摘自新浪网)教材固然需要与时俱进,尽可能贴近现在学生的生活与认知,但更值得担忧的是学生缺乏生活常识,而其背后往往折射家庭教育中的娇生惯养问题。比如划火柴点燃酒精灯,一看突然冒出火焰,全班都吓坏了,很多学生都不敢点,怕被烫伤。如果不是从小呵护过度,何以至此?不识蜡烛和火柴,或许不值得大惊小怪,但只会纸上谈兵,却不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沦为“套中人”。(摘自人民网)【网友评论】网友一:蜡烛就是蜡烛,应先不管颜色,先教孩子们怎么区分蜡烛与塑料以及各自在常生活中的一般用途,加深孩子们的认识与实践,这才是家长和老师的责任!网友二:蜡烛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了,确实有很多孩子不知道。但一想,当我们的孩子读到“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却茫然不知何物,着实有点遗憾。我:作为学生,我认为_。(1)针对“稚子不识白蜡烛”,各方见解不一,请阐述两种主要观点。 (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内涵。 却对看起来“土气”的白蜡烛,有“怀古”之心。如果缺失了基本的动手能力,孩子难免会沦为“套中人”。(3)“新浪网”引用“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网友引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两处古诗句的引用各有什么作用? (4)请在“网友评论”区添加一条评论,先表明观点,再用恰当的论证方法论述。 9. (2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我们向全国各族各界青年致以节日的祝贺。八十五年前的五四运动,是以一批先进青年和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这场运动,成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五四运动以后,在中国其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争取社会进步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斗争,波澜壮阔地向前发展。一代又一代青年站在时代的前列,不屈不挠奋斗,历尽艰辛求索,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业绩,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青年运动史,是中国社会伟大变革的历史篇章中一部绚丽的青春史诗,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响乐中一部雄浑的青春乐章。这是中国青年可以引以为自豪的光荣历史,也是激励中国青年在新世纪再创佳绩的巨大动力。八十五年的历史证明,青年始终是我们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朝气的一部分力量。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青年运动的发展就始终同我们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人民的事业取得的全部成就也始终与一代又一代青年的英勇奋斗分不开。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同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一道前进。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就是要树立理想,立志报国,献身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自觉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祖国和民族的命运前途联系起来,在服务祖国服务人民的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就是要深入群众,投身实践,与工农相结合,与实践相结合,自觉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了解国情,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开拓视野;就是要勤奋学习,善于创造,刻苦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努力学习经济科技法律历史和其他方面的知识,用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武装自己,提高创新能力,勇于创新实践;就是要锻炼品格,磨砺意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自身素质,善人格品质,努力做中华民族美德的传承者,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做新型人际关系和良好社会风高的领导者;就是要脚踏实地,艰苦奋平,深刻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懈怠创业精神,都不涣散奋斗意志,创造无愧于前罩、无愧于后辈的业绩。(人民日报社论:弘扬五四精神肩负历史使命)(1)写出五四运动发生的年月日。 (2)“我国进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奋斗目标,也是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一段放回文章中,恰当的位置是_段前。 (3)下面四项是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四运动发起者主要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先进的知识分子。B . 五四运动的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C . 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运动,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 当代青年运动的主题与全国人民奋斗的目标是一致的。(4)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与青年运动的发展紧密相连的是什么?(截取文章中的语句回答) (5)弘扬五四精神就是要肩负历史使命。你认为青年的历史使命共有几项?你是怎样确定的? 八、 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作文: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向往?谁没有渴望得到的事物?也许有人渴望得到理解、爱护、肯定、温暖,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一张邮票、一个足球,也许渴望得到,把它写出来吧。请以“渴望”为话题,选择合适的体裁写一篇文章。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立意正确,思想健康。(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九、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图中与孙悟空打斗的人物是谁?请根据图示简述该场打斗的结果。 第 11 页 共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