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_第1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_第2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_第3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_第4页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阶段检测(期末)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30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嘹亮(lio) 窠巢(gu) 宛转(wn) 人才济济(j)B . 竦峙(zh) 菜畦(w) 澄清(chng) 咄咄逼人(du)C . 烘托(hng) 慈善(c) 酝酿(nin) 头晕目眩(yn)D . 薄雪(b) 吝啬(lng) 静谧(m) 脉脉含情(m)2. (2分)仔细观察,找出字形全对的一组( ) A . 慢不经心 憨态可掬 悠然自得 最负盛名B . 长相俊俏 乐不可枝 体态丰满 毛色奇特C . 宽敞幽美 悬崖绝璧 缓坡连绵 葱茏茂蜜D . 云雾缭绕 烟波浩瀚 神态温驯 细心呵护3. (2分)下列句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全球性大灾难指日可待。B . 故乡的槐树,成簇成片,遍布四野,似乎散漫凌乱,却又井然有序;似乎千篇一律,却又各具情致。C . 我班女生自编自演了一个话剧,将剧中人物演得栩栩如生 , 博得了观众的掌声。D . 课堂上,王方跟老师争论了起来,对这种班门弄斧的做法,有些老师不以为然。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通过这次文学交流会,让同学们获益匪浅,知道了要写好作文就要观察生活。B . 是否能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前提。C . 我市被评为十大“最宜人居”城市,这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D . 我又看到了阔别多年的乡亲那熟悉憨厚的笑容和那亲切爽朗的笑声。5.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句是( )。A . 中医学认为:草莓性凉,味酸,无毒,具有润肺生津、清热凉血、健脾解酒等功效。B . 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就怎样对待你。C . 通过反复实验和思考,他终于明白了做这件事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把这件事做得更好,更有价值?D .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6.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词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是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的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称“长短句”。B . 沁园春雪是毛泽东主席的名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壮丽的山河;下片纵论历代英雄人物,抒发作者伟大的抱负。C . 鲁迅在小说故乡中通过塑造闰土这一生活重压下的淳朴善良的贫苦者的形象,寄予了对农村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D .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英国著名文学家。小说透过“我”的眼光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虚伪、爱慕虚荣的形象。7.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古往今来,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为人类文明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人物,无不_过孤独,_过孤独,_过孤独,最终使自己的生命在孤独中得到升华,获得永恒的价值。A . 体验和认识 遭遇和感受 把握和拥抱B . 把握和拥抱 体验和认识 遭遇和感受C . 遭遇和感受 体验和认识 把握和拥抱D . 遭遇和感受 把握和拥抱 体验和认识8. (16分)(2012扬州)阅读关于“板桥道情”的讨论帖,完成后面的题目。一楼:汪曾祺先生在故里杂记里,写到民间艺人怀抱渔鼓,手打筒板,唱板桥道情“老渔翁,一钓竿”二楼:接着是“靠山崖,傍水漪,扁舟往来无牵绊,沙鸥点点清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刹时波摇金影,猛抬头”最后四个字忘掉了。三楼:这部是最后,这只是十首送情词中的第一首“派霸”,我上传一幅渔翁图给你们看着。四楼:多美啊!谁给这幅画起个有诗意的名字呢?五楼:第二首词是“樵夫”,后面还有“头陀”“道人”“书生”“乞丐”等。六楼:“头陀”什么人啊?七楼: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四人好像都是头陀 (1)下文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与樵夫的对话。接着孙悟空还向樵夫打听什么地方?他要干什么事?行者近前作礼道:“樵哥,闻讯了。”那樵子撇了柯斧,答礼道:“长老何往?”行者道:“敢问樵哥,这可是翠云山?”樵子道:“正是”(2)二楼记不清的那一句,与“一霎时波摇金影”是对偶诗句,请在下面空格内补写四个字,使该句与上句构成对偶。蓦抬头_(3)下文划线的句子是解说“扬州道情”的。请问运用了哪种说法?有什么作用?道情脱离原先的宗教色彩而回归市井后,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流行。扬州道情是其中重要的一支。许多文人也为道情作词,最著名的就是郑板桥所作的道情词 , 即板桥道情。(4)根据示例,从“渔翁”唱词中选一句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写一则回复四楼的帖子。【示例】我选“高歌一曲斜阳晚”这句唱词作为渔翁图的名字。你看,忙碌了一天的渔翁争面对着夕阳的余晖,倾情放歌吧。这种画面与“高歌一曲斜阳晚”所创造的意境相符;词和画都流露了豁达、乐观的情怀。二、 非选择题 (共4题;共41分)9. (8分)古诗文积累。 (1)我寄愁心与明月,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3)_,小桥流水人家,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写冬春时光交替是_,_。 (5)论语中提到人要三省吾身:_?_?传不习乎? 10. (12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陇西行(唐)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_,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_。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11. (7分)名著阅读。水浒传第六回回目是“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人白虎堂”。(1)“花和尚”的法名是_。除了“倒拔垂杨柳”的情节外,请你再写出一个与“花和尚”有关的情节:_。(2)简述“豹子头误人白虎堂”的原因。12. (14分)阅读下面的一段话,完成下列小题。地球的东方有条龙,她的梦想在飞腾。那梦好比jioji明亮的月亮,照亮了中国的芸芸众生;那梦好比灿烂辉煌的太阳,映起了中国人的无比激情( A )中国梦hng yng着中华民族正气,中国梦chng zi着灿烂的华夏文明。美丽中国梦的实现与中华民族能否实现伟大复兴密切相联。(1)根据拼音写汉字。jio jihng yngchng zi_(2)A处应填的标点符号是_。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4)初二(1)班准备开展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的读书活动。为了开展这次读书活动,班级需向学校总务处借3只无线话筒,请你以班委会的名义给校总务处写一张借条。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如果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开场白。三、 阅读理解题 (共3题;共59分)13. (20分)(2017丽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目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 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 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 ,四处透风。 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 。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 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 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贴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年第2期,有畑改)(1)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 (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元站了多久。 (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怎样的心理?)(3)有人说第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 请说明理由。(4)文中的“雪”意重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14. (20分)(2015河南)阅读下文,完成14题。为什么不读经典“所谓经典,就是大家都认为应该读而没有读的东西。”马克吐温这句话道出了经典的尴尬处境没有人否认应该读经典,但真正去读的却寥寥无几。为什么人们会对经典敬而远之呢?因为经典本身是纯粹的,它不打算讨好人,不千方百计诱惑你去读它。作家在写作时,只是要写出他对生活的所感所思和他自己的欢欣与疼痛。他是写给自己看的,至多是写给他认为可以与之对话的人看的,并没有打算让大量的读者成为自己的粉丝,也没有其他的动机。曹雪芹在“举家食粥”的窘境中写红楼梦,只是想写出“一把辛酸泪”,并没有想到把它做成畅销书,赚它个盆满钵满。因此,经典不会时刻想着为你提供方便,不会挖空心思哄你逗你,不会因为你理解不了而降格以求。因为经典关注的是事物本质的东西。对于同一个轰动一时的新闻事件,经典总能深入其中,烛照事件背后人性的晦明;而平庸的作品只会对那些热闹的戏剧性的过程趋之若鹜,对于故事之外的东西,它没有耐心,更没有能力去做更深入的分析。安娜卡列尼娜和包法利夫人都取材于当时沸沸扬扬的桃色事件,这类故事都足以吸引眼球,受到报纸花边新闻的追逐,但在这些地方人们发现不了那些驱动故事萌生和发展的动力。只有列夫托尔斯泰和福楼拜这样的作家,凭借他们天才的洞察力,精确地描绘了一个人的热情和梦想、挣扎和无奈,揭示了人性的丰富和局限。经典就是这样,瞩目事物的内部,触及到事物坚硬的内核,揭示出生活的本质。因为经典太留意那些本质的东西,所以常常会忽略表层和细节,在表现形式上,有时会显得呆滞笨重,不以轻盈妩媚的姿容愉悦人。就像许多真正大智若愚的人,常常会在小事上犯糊涂,会因某种笨拙的举止而被取笑。倒是那些乖巧机敏的人,待人接物八面玲珑,但如果试图从他们身上发现独特的人格和精神,往往是缘木求鱼。在并不那么具备观赏性的背后,经典体现的是真正的深刻和独特的禀赋。以上这些特征,使那些渴望阅读之“轻”的读者对经典产生隔膜,使他们无缘分享出自人类杰出头脑的感受、智慧和发现。因为阅读经典需要充足的时间和从容的心境,而匆促的生活节奏,过于丰富乃至泛滥的信息,培植了现代人浮光掠影的阅读习惯。面对扑天盖地的碎片化、娱乐化信息,人们没有时间沉潜到情韵悠长的大部头文学作品中;人们静不下心去欣赏一段风光描写,揣摩一种细腻的心理变化过程;人们没有耐心细细品味节奏、韵律、布局谋篇的微妙之处,享受纯粹的文字之美。我们还可以有这样那样疏远经典的理由,这些理由让我们面对人类精神的优秀成果却漠然视之,让我们和深刻、和睿智、和经由艰苦求索而获得的精神愉悦等美好而珍贵的收获无缘。领悟了这些,我们就应该有所行动。(作者:彭程。有删改)(1)请结合全文内容,从两个方面概括人们“对经典敬而远之”的原因。(2)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材料一 传媒学家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揭示,这是一个泛娱乐化的时代,深刻的思考在迅速地销声匿迹,我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以一种消费的心态,消受那些等而下之的粗浅的读物了。材料二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发展和精神生活的丰富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对书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15. (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马价十倍有人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知之。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