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江大桥测量方案_第1页
澜沧江大桥测量方案_第2页
澜沧江大桥测量方案_第3页
澜沧江大桥测量方案_第4页
澜沧江大桥测量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澜澜沧沧江江大大桥桥测测量量方方案案 于 冬 杨 涛 中铁四局集团二公司云南经理部 1 1 工程概况 工程概况 澜沧江大桥位于云南祥临公路 K122 616 处 全长 716 米 主跨为 1 380 钢 混叠合梁悬索桥 为云南祥临公路重点控制工程 澜沧江大桥主塔塔柱的结构形式为门式结构 按照 1 20 的坡比内倾 分 上横梁及中横梁 承担缆索及桥面引起的各种荷载 主塔两侧柱底部结构尺寸 为 4 2 5 米 顶部尺寸为 3 2 5 米 为普通钢筋砼结构 中横梁长 14 21 米 上横梁长 9 9 米 为预应力砼结构 内倾式塔柱 内倾坡比为 1 20 澜沧江 大桥主塔塔柱 横梁 塔身采用 C50 混凝土 塔身高度分别为 88 米和 90 米 该大桥锚碇为重力式锚 其锚固系统由索股锚固拉杆构造和预应力钢束锚 固构造所组成的预应力锚固系统 其中预应力钢束锚固构造则由预应力钢束及 锚具组成 主缆索股在经过 IP 后发散至各个预应力锚具处 2 2 施工难点 施工难点 2 1 由于主塔为变截面内倾式构造 对塔柱的几何尺寸控制较为困难 其 尺寸控制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整座大桥的受力情况 模板定位精度高 高程 10mm 模板 5mm 0mm 轴线偏位 8mm 塔倾斜度 1 3000 且不大于 30mm 2 2 设计要求拉杆与相应索股方向一致 以避免拉杆产生不应有的次应力 因此 前锚面槽口定位的准确性 将直接影响到锚碇的施工质量 设计要求前 锚面槽口坐标误差控制在 10mm 以内 角度误差控制在 0 2 度以内 否则对连接 拉杆受力产生很大影响 3 3 测量控制方案 测量控制方案 3 1 控制网的建立 澜沧江大桥施工测量控制网主要包括 平面控制网的测设 高程控制网的 测设 根据澜沧江大桥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设计院提供的导线点 以 I139 及 GPS27 2 为基准边 在祥云岸加设 C D 两点 采用侧边 角进行测设控制网 进行了严 密平差 之后为测量方便 又以 CD 为基准边 在临沧岸加设 A F 两点 至此 形成大桥平面位置控制网 控制网精度 边长 1 200000 控制点具体布置见图 高程控制点布设是以 BM111 水准点为基准点进行向外布设 在临沧岸及祥 3 云岸各设三个控制点 其中每岸各有一个高程控制点在平面控制网上 由于 BM111 处于临沧岸 所以对于祥云岸主塔附近的两个水准点采用跨河测量的方 法进行高程传递 并与 GPS26 水准点进行闭合 观测仪器采用 DSZ2 精密自动精平水准仪配 FS1 平板光学测微器 铟钢尺 进行测量 直读 0 1 估读 0 01 按测点数成正比例进行闭合差调整 3 2 坐标的转换 为便于计算及测量时复核 将原来的大地坐标系统改为其中以澜沧江大桥 临沧岸主塔中心为坐标原点 里程增加方向为 Y 轴正向 线左为 X 轴正向的平 面坐标系 这样简化了锚固系统 主塔及 IP 点坐标定位的计算量 并使得现场 控制简洁明了 其坐标转换公式为 E E E0 cos 360 a N N0 sin 360 a N N N0 cos 360 a E E0 sin 360 a 3 3 放样的方法及原理 3 3 1 采用全站仪的三维坐标放样程序对主塔及锚碇前锚面槽口定位 其 中对主塔主要为模板的定位 前锚面槽口的定位关键为锚索管及锚具的精确定 4 位 3 3 2 测量原理 如下图所示 将全站仪置于 F 点 在 P 点安置反射棱镜 直接输入 P 点理 论计算的三维坐标 指挥棱镜的移动 直至与理论坐标相重合为止 按照误差传递规律 该三维坐标放样的精度为 M x 2 M22 sin2Z cos2a D2 cos2Z cos2a Mz2 2 D2 sin2Z sin2a Ma2 2 M Y2 M22 sin2Z sin2a D2 cos2Z sin2a Mz2 2 D2 sin2Z cos2a Ma2 2 MH2 M22 cos2Z D2 sin2Z cos2a Mz2 2 D2 sin2Z sin2a MZ2 2 根据有关文献的理论分析 采用精度为 MZ Ma 1 MD 2 2ppm 的全站仪 当测站放样小于 500 米时 M x M Y MH的精度高于5mm 4 4 方案的实施 方案的实施 4 1 塔柱劲性骨架定位 劲性骨架定位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模板 钢筋的定位 首先在劲性骨架加工过程中严格检查劲性骨架结构尺寸 使其制作误差小 于 5mm 再根据底部的四个角点的坐标进行定位 调整 4 2 塔柱模板定位 因上下游塔柱存在斜率 模板定位前首先计算好各个转角点的理论坐标 在施工现场用 TOPCON601 全站仪直接对各个转角点观测 并指挥进一步调整 直到与计算的三维坐标完全重合为止 并将测量时间控制在 7 点至 9 点之间 避免了因塔柱变形增加测量误差 4 3 锚碇锚索管定位 4 3 1 IP 点的定位 因 IP 点定位较为关键 在该点初步确定好平面位置后设置型钢支架 并在 支架上根据三维坐标精确定出 IP 点点位 4 3 2 锚索管定位 因锚索管为长度 15m 内径 90mm 的的无缝钢管组成 为防止因自重及混凝 土浇注过程中产生变形 我们采用了 7 排型钢支架对其进行定位 为保证锚管 5 空间位置准确 前锚块中设计了型钢支架用于锚管空间定位 型钢支架共 7 排 由竖向 180 94 6 5 工字钢和横向 75 75 角钢组成 第 1 7 排平行于前 后 锚面 中间 5 排间距 3 米垂直布置 具体布置如下图 在每排型钢支架的型钢 上定位出锚索管与其交点 之后采用焊接使锚索管与型钢支架连成整体 80 说明 1 图示尺寸单位以厘米计 2 表示混凝土分层浇筑界面 19 7957 第一排型钢支架 第七排型钢支架 C C 268 105 型钢支架布置立面图 锚管 C C剖面图 180 94 6 5mm工字钢 75 8mm角钢 6 锚管长度控制点 交 点 放样点 锚具 锚具 钢套管 锚管 锚具 型钢支架立面示意图 内径92外径102锚管 临 沧 放样点 交 点 第7排工字钢 第1排工字钢 锚管长度控制点 锚管长度控制点 交点 控制点 锚管下边缘点 锚管 锚具 型钢支架平面示意图 锚具 工字钢 角钢 锚管 在锚索管定位同时 为方便锚索管的方向复核 在钢板上定位好的 IP 钻一 直径 6mm 小孔 用 5mm 的钢丝直接对锚索管的方向进行更为直观的复核 在锚具定位时 采用全站仪跟踪观测指挥 直至角度 方向均满足设计要 7 求 5 结束语 因索塔及锚碇的施工任务重 工期紧 同时 为保证现场施工及定位准确 性 测量时间较短 在施工过程中 由于采取了有效的测量方案 加快了施工 进度 降低了劳动强度 工程质量得以保证 经复测 临沧岸主塔横轴中心线左塔柱向里程增加方向偏移 3mm 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