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虽有佳肴》同步练习B卷.doc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虽有佳肴》同步练习B卷.doc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虽有佳肴》同步练习B卷.doc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虽有佳肴》同步练习B卷.doc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虽有佳肴》同步练习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语文第六单元第22课虽有佳肴同步练习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1分)1. (2分)下面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佳肴(yo) 自强(qing) 男有分(fn)B . 学学半(xio) 矜寡孤独(gun) 讲信修睦(m)C . 幼有所长(chng) 兑命(yu) 选贤与能(j)D . 天下为公(wi) 讲信修睦(m) 货恶其弃于地也()2. (2分)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 故人/不独亲其亲B . 货/恶其弃于地也C . 是故/谋闭而不兴D . 是谓/大同3.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弗学(f) 男有分(fn) 天下为公(wi)B . 嘉肴(yo) 教学相长(zhng) 不必为己(wi)C . 学学半(xio) 选贤与能(j) 货恶其弃于地也(w)D . 兑命(yu) 讲信修睦(m) 矜寡孤独(jn)4. (2分)下列句子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 .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B .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C .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D . 虽有至道,不学,不知其善也5. (3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 大道之行也B . 不足为外人道也C . 策之不以其道D . 说不清,道不明二、 文言文阅读 (共6题;共55分)6. (7分)了解作家作品及相关内容。虽有嘉肴选自_,礼记是儒家著作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_编纂的。儒家经典著作是“四书”“五经”。“四书”是_。“五经”是_。虽有嘉肴中的成语是“_”,大道之行也中有两个成语,它们分别是“_”和“_”。所谓“大同”,用现代汉语回答即是_。7. (15分)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3)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4)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5)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6)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8. (5分)古往今来,有多少人面对苍穹,叩问心头:人生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话题。学习本文后,应敢于并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下面请围绕“人生”谈感想,字数在300左右。 9. (5分)你感觉本文所描述的理想社会可能是一个什么样子?(用自己的话) 10. (5分)“大同”社会与陶渊明描绘的“世外桃源”有无相似点?11. (18分)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醉翁亭记(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 , 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丰乐亭记(节选)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 , 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同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本文是欧阳修被贬滁州时所作。刻露:鲜明地显露。本:根据。上:皇上。刺史:即欧阳修。(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树林阴翳(阴影)B . 佳木秀而繁阴(茂盛)C . 宣上恩德(宣扬)D . 遂书以名其亭焉(写下)(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B . 晦明/变化者C . 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D . 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3)对比分析【甲】【乙】两文,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文在描写自然美景时,都描写了花、树、霜等自然景物。B . 【甲】【乙】两文在描绘山川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C . 【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D . 从【甲】【乙】两文可知,“醉翁亭”“丰乐亭”都是根据作者的情趣、爱好来命名的。(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1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