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_第1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_第2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_第3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_第4页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 课题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 培优训练题培优训练题 1 黑龙江初赛 1 6 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4 4 g 二氧化碳和 3 6 g 水 关于该物质的组成有下 列推断 一定含有 C H 一定不含 O 可能含 O 一定含 O 分子中 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 2 分子中 C H 的原子个数比为 1 4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2 全国复赛 在一个密闭的钢筒内有甲 乙 丙 丁四种物质 在电火花作用下 发生充分反应 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右表所示 已知甲的相对分子质量为丁的 2 倍 则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A 1 2 B 1 1 C 2 1 D 2 3 3 全国初赛 在 绿色化学工艺 中 最好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 即原子的利用率 为 100 在用 C3H4 丙炔 合成 C5H8O2 2 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过程中 欲使原子的利用率达到最高 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其他的反应物是 A CO2和 CH3OH B CO2和 H2O C H2和 CO D CH3OH 和 H2 情景创新题情景创新题 4 原创题 1673 年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有名的实验 他将金属放在密闭容器里 煅烧 煅烧后他立即打开容器盖进行称量 结果发现反应后的固体质量增加了 由于波义 耳在该实验中称量方法上的原因 导致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 拉瓦锡做的是糖发酵生成酒精的实验 这是一个复杂的生化反应 他把 100 磅糖 400 磅 水和含有 7 磅水的酵母溶液混合 使其充分发酵 发酵后定量测定的结果是放出的气体中 含有二氧化碳 35 磅 水蒸气 14 磅 余下 460 磅的液体中含水 酒精 醋酸 糖和酵母 此外 拉瓦锡还做了许多化学实验证明物质不灭 并在他的名著 化学概要 中指出 无 论是人工还是自然作用都没有创造出新东西 物质在每一个化学变化前的数量 等于反应 后的数量 这可以算是一个公理 虽然拉瓦锡所处时代的实验工具和技术不能得到精确的 实验数据 但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 科学家们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后来 科学家们 根据质能关系公式计算及实验结果证明 质量守恒定律是完全正确的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 早在 17 世纪 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 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就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在密闭的容器中 燃烧某金属时 得到了金属灰 然后称量该金属灰的质量 发现比原来金属的质量增加了 试解释金属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 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 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2 某同学按下图装置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实验探究 结果观察到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由此得出这个化 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结论 这个结论是否正确 为什么 3 拉瓦锡之所以成为质量守恒定律的真正发现者 应该归功于拉瓦锡 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A 解析 4 4 g CO2中含碳元素质量为 4 4 g 100 1 2 g 3 6 g H2O 中含氢元素质量为 3 6 g 12 44 100 0 4 g 因 1 2 g 0 4 g 1 6 g 所以该物质中不含氧元素 分子中碳 氢原子个数比为 2 18 1 2 12 甲乙丙丁 反应前质量 g6410125 反应后质量 g 54379 1 4 0 4 1 2 C 解析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物质是生成物 反应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反应物 反应后 乙物质质量增 加 54 g 10 g 44 g 丙物质质量增加 37 g 1 g 36 g 丁物质质量减少质量为 25 g 9 g 16 g 进而推知甲物质应该是反应物 其质量减少 44 g 36 g 16 g 64 g 设丁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w 则甲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为 2w 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 甲 y 丁 z 乙 k 丙 2wx wy 64 g 16 g 解得 x y 2 1 2wx wy 64 g 16 g 3 C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解题 由 C3H4C5H8O2这一过程 还差 2 个 C 4 个 H 2 个 O 故参加反应另一种 或一些 反应物中应具备 2 个 C 4 个 H 2 个 O 再 根据化学反应计量数 可将另一种 或一些 反应物扩大倍数 如选项 C 各反应物扩大 2 倍 4 1 生成的金属灰是该金属的金属氧化物 所以金属灰的质量比原金属的质量增加了 分别称量 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 2 不正确 该反应是在敞口容器中进行的 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 使反应后天平不平衡 3 大胆质疑 尊重实验事实 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等合理答案 解析 问题 1 煅烧某金属时 该金属与密闭容器中氧气发生化合反应 生成金属氧化物 生成的固体 质量是金属氧化物 其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与氧气的质量之和 波义尔煅烧完毕后 打开容器盖 进行称量 这样会导致外界空气进入容器内 使总质量偏大 因此凡是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称量反 应前后质量时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问题 2 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只是该反应有气体 CO2生成 且反应是在敞口的容器中进行的 导致生成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进而导致天平失去了平衡 问 题 3 拉瓦锡最大的特点是能够把别人完成的实验接过来 用定量实验来补充 加强 对旧理论的缺陷 他常常能敏锐地观察到并通过严格的 合乎逻辑的步骤 提出更合理的解释 课题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培优训练题培优训练题 1 山东初赛 将 25 g 甲物质与 5 g 乙物质发生反应 所得混合物中含有 10 g 甲 11 g 丙 还有另一种 物质丁 若甲 乙 丙 丁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 30 20 44 18 化学式分别表示为 A B C D 则下列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A B C D B A 2B 2C D C 2A B 2C D D 2A B C 2D 2 泉州市竞赛题 1 化学上制取高纯硅的方法如下 用碳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 可制得含有少量 杂质的硅 同时有 CO 生成 将这种含杂质的硅在高温下与氯气 Cl2 反应生成四氯化硅 四氯化 硅经提纯后 在高温下与氢气反应 就可以得到高纯度的硅 同时生成 HCl 以上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别为 2 含有高价态的化合物 通常具有氧化性 如在氯化铁溶液中 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 自 身被还原成氯化亚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3 江西省初赛题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其中氮为 3 价 氮化镁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镁和氨气 1 写出镁与空气中氮气化合成氮化镁的方程式 2 写出氮化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 已知氮化镁是一种黄绿色的固体 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 可知在这样的条件下 镁更易 与空气中的 化合 理由是 情景创新题情景创新题 4 原创题 火柴是一种取火工具 它利用某些物质的剧烈氧化还原反应 产生高温而发火燃烧的 火柴 的组成 是由火柴头和火柴梗两部分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火柴 南北朝时期 将硫黄沾在小木棒上 借助 于火种或火刀火石 能很方便地把阴火引发为阳火 这可视为最原始的火柴 1845 年 化学家施勒特尔 发明了安全火柴 采用红磷作为火柴头 19 世纪末 发现利用白磷做火柴的工厂工人 易罹患一种磷毒 性颌疽症的疾病 1898 年 法国政府火柴专卖公司提出了三硫化二磷用于火柴制作的专利后 白磷火柴 被视为一种违法的产品 1830 年 法国的索利亚和德国的坎默洛对火柴进行了革新 用红磷 硫磺和氯 酸钾混合原料制成现代的火柴 二十世纪初 现代火柴传入中国 被称为洋火 番火等 火柴头中主要含 有氯酸钾 二氧化锰 硫黄等化学物质 火柴盒的侧面涂有红磷 三硫化二锑 Sb2S3 和玻璃粉等 当 火柴头划过涂有药粉的火柴盒侧面 因摩擦发热 试回答有关问题 1 首先着火的物质是 火柴划燃后时会产生 白烟 白烟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2 由此引发的化学反应有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Sb2S3燃烧生成 Sb2O5和 SO2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D 解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丁物质的质量为 15 g 5 g 11 g 9 g 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xA yB zC kD 30 x 20y 44z 18k 15 g 5 g 11 g 9 g 解得 2x 4y 4z 2k 推知它们最小公倍数为 4 则有 x 2 y 1 z 1 k 2 故选项 D 正确 2 1 2C SiO2Error Si 2CO Si 2Cl2Error SiCl4 2H2 SiCl4 Error Si 4HCl 2 2FeCl3 Cu CuCl2 2FeCl2 解析 问题 2 文字信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但只要我们抓住 氯化铁能将单质铜氧化成氯化铜 自身 被还原成氯化亚铁 这句话进行提取如下信息 反应物是氯化铁 FeCl3 和铜 生成物是氯化铜 CuCl2 和氯化亚铁 FeCl2 反应条件是常温 3 1 3Mg N2Error Mg3N2 火柴头 火柴梗 火柴盒侧面 牌火柴 2 Mg3N2 6H2O 3Mg OH 2 2NH3 3 O2 生成物基本上是白色的 说明产物中 MgO 较多 而 Mg3N2较少 解析 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由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和氮化镁 可知 镁既能与氧气 反应生成白色氧化镁 又能与氮气反应生成黄绿色氮化镁 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这一实验现象可 知 镁更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化合 4 1 红磷 P2O5 4P 5O2Error 2P2O5 化合反应 2 2KClO32KCl 3O2 2Sb2S3 11O2Error 2Sb2O5 6SO2 S O2Error SO2 MnO2 解析 由题给信息可知 当火柴头在火柴盒侧面摩擦时 产生大量热 火柴盒侧面的玻璃粉起到增大摩擦 作用 又因红磷的着火点 大约 250 左右 相对其他物质来说比较低 故而摩擦产生的热量先将红磷 引燃 红磷与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 产生白烟是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固体小颗粒 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 达到氯酸钾的分解温度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和氯化钾 生成的氧气又与三硫化二 锑作用生成 Sb2O5和 SO2 再联系实际划火柴时总会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 结合火柴头的成分可知 硫黄 与氧气反应生成了刺激性气味气体二氧化硫 问题 2 中三硫化二锑燃烧的方程式书写是难点 一般采 用 奇偶配平法 或 设 1 法 这里说说 奇偶配平法 先找短线两侧同种原子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 且有奇有偶的 将最大的奇数配成偶数 该反应中氧原子出现次数最多共 3 次 最大奇数是 Sb2O5中氧为 5 先在 Sb2O5前配上化学计量数 2 然后在 Sb2S3前配上化学计量数 2 将 Sb 原子配平 在 SO2前配上 化学计量数 6 将 S 原子配平 最后用观察法配平 O 原子 并注明条件 课题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培优训练题培优训练题 1 广东初赛 为解决水中氧气不足的问题 某同学发现养鱼师傅通常向鱼池中撒一种微黄色的固体 这 种固体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钙 CaO2 是为了解决鱼塘中氧气不足的问题 他回家后查阅资料得知 CaO2与 Na2O2都属于过氧化物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Na2O2 2H2O 4NaOH O2 且 CaO2与 Na2O2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 1 写出 CaO2与 H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 现称取 20 g 样品加入到足量的水中 结果生成 3 2 g O2 样品中其他成分与水不反应 请计算该 样品中 CaO2的质量分数 2 齐齐哈尔竞赛题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 Li 为 6 9 Na 为 23 K 为 39 Rb 为 85 今有某碱金属 M 及 其氧化物 M2O 组成的混合物 10 8 g 加足量水充分反应后 溶液经蒸发和干燥得固体 16 g 据此可确定 金属 M 为何种元素 提示 2M 2H2O 2MOH H2 M2O H2O 2MOH 上海科技 P208 3 全国复赛 航天技术中的火箭推进剂可用醇类为燃料 液态氧为氧化剂 但后者的沸点较低 183 需要额外的隔热装置 因而增加了火箭的重量 为了避免此缺点 可用过氧化氢 H2O2 代替液态氧 它具有相对高的沸点和较低的凝固点 而且没有毒性 和醇反应时也能放出很高的能量 现有一液体推进 剂以醇 含碳 52 含氢 13 含氧 35 为燃料 质量分数为 90 的过氧化氢作氧化剂 欲使 1 kg 该 醇燃料完全燃烧 计算需消耗质量分数为 90 的过氧化氢的质量 提示 醇消耗氧的质量可按它的各 元素消耗的氧来计算 H2O2提供的氧可按 2H2O22H2O O2 来计算 MnO2 情景创新题情景创新题 4 原创题 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 天宫一号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 功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 三步走 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 据了 解发射 天宫一号 目标飞行器是用长征二号 F 运载火箭 火箭所用燃烧剂是偏 二甲肼 C2H8N2 氧化剂是四氧化二氮 1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2O4 C2H8N2Error 3N2 4R 2CO2 则 R 的化学式 为 2 请计算 6 0 kg C2H8N2完全燃烧生成 CO2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3 为倡导 节能减排 低碳生活 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请你对发射卫星的火箭所用燃料提出一 点可行性建议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1 2CaO2 2H2O 2Ca OH 2 O2 2 解 根据题意设 20 g 样品中CaO2的质量为x 2CaO2 2H2O 2Ca OH 2 O2 144 32 x 3 2 g x 14 4 g 144 32 x 3 2 g 该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 100 72 14 4 g 20 g 2 解 设金属 M 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a 若 10 8 g 混合物全为 M 由 M MOH 产关系可知 可产生 MOH 的质量为 10 8 g 若 10 8 g 混合物全为 M2O 则可产生 MOH 的质量为 10 8 g 因此 a 17 a 2 a 17 2a 16 产生 MOH 的质量为 10 8 g 16 g 10 8 g 即 解得 a 17 a 8 a 17 a a 17 a 8 16 10 8 a 17 a 10 7 a 35 3 因此 M 为 Na 元素 相对原子质量为 23 3 解 设 1 kg 该醇燃料中的碳和氢完全燃烧分别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x 和 y C O2 Error CO2 2H2 O2 Error 2H2O 12 32 4 32 1000 g 52 x 1000 g 13 y x 1387 g y 1040g 12 32 1000 g 52 x 4 32 1000 g 13 y 则 1 kg 该醇燃料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为 1387 g 1040 g 1000 g 35 2077 g 设需 H2O2的质量为 w 2H2O2 2H2O O2 MnO2 68 32 w 90 2077 g w 4904 g 68 32 w 90 2077 g 4 1 H2O 2 解 设 6 0 kg C2H8N2完全燃烧生成 CO2的质量为 x 2N2O4 C2H8N2Error 3N2 4H2O 2CO2 60 88 6 0 kg x x 8 8 kg 60 88 6 0 kg x 3 使用不含碳的新型燃料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综合训练化学方程式综合训练 培优训练题培优训练题 1 全国复赛 将一定质量的 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 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 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 质abcd 反应前质量 g6 403 204 000 50 反应后质量 g待测2 567 200 50 A a 和 b 是反应物 d 可能是催化剂 B 反应后 a 物质的质量为 4 64 g C 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一定和 a b 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 若物质 a 与物质 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 1 则反应中 a 与 b 的化学计量数 系数 之比为 2 l 2 珠海初赛 化学小魔术 魔棒点灯 的表演过程是 用玻璃棒蘸取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硫酸的混合物 将混合物与酒精灯的灯芯接触 酒精即燃 其原理是 固体高锰酸钾与浓硫酸反应生成高锰酸 HMnO4 和硫酸钾 高锰酸立即分解生成一种棕色油状物 七氧化二锰和水 七氧化二锰遇酒精时 发生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使酒精燃烧 七氧化二锰还能爆炸 分解生成二氧化锰 氧气和臭氧 氧气和臭 氧的分子个数比为 3 1 试写出生成高锰酸 七氧化二锰和它爆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 吉林初赛 甲醇是一种剧毒的 具有酒精气味的液体 现把一定量的甲醇与 4 4 g O2混合于一密闭容 器中 引燃发生反应如下 8CH3OH xO2 mCO2 nCO 16H2O 当反应物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后 降至 常温常压下 容器内余下的液体为 3 6 g 求 1 化学计量数 x 的值 2 化学计量数 m 和 n 的和 3 该反应生成 CO2的质量 情景创新题情景创新题 4 原创题 我国已经立法规定酒驾入刑 严禁司机酒后驾驶车辆 饮酒往往会使人兴奋 激动 如果饮 酒过量就会恶心 呕吐 心烦甚至使人麻醉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各种饮用酒里都含乙醇 CH3CH2OH 乙醇在体内主要发生如下变化 乙醇首先在体内酶的作用下氧化成乙醛 CH3CHO 和水 生成的乙醛继 续在酶作用下与氧化合成乙酸 CH3COOH 这两个反应中 酶 起了决定性的催化作用 人体内每时每 刻都在发生各种复杂的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都是在特殊的蛋白酶的作用下进行的 人体内含有各种蛋白酶 的量因人而异 有的人体内含某种酶比较多 有的人则较少 含酶多的人虽饮了较多的酒 但能顺利地完成上述化学 变化 而那些酶含量比较少的人 酒后不能顺利完成上述变化 甚至失去催化作用 过多的乙醇和乙醛会 刺激神经系统 使人产生一系列反应 也就是酒精中毒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体内各种蛋白酶在化学反应起到 作用 2 乙醇转化成乙酸的反应方程式 3 若某人饮用 300 g 酒精 在体内最终转化成乙酸多少克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 B 解析 d 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b 物质反应后质量减少了 3 20g 2 56 g 0 64 g 是反应物 c 物质反应后质量增加了 7 20 g 4 00 g 3 20 g 是生成物 依据质量守恒定律推 知 a 是反应物 参加反应 a 质量为 3 20 g 0 64 g 2 56 g 反应后剩余 a 物质质量为 6 40 g 2 5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