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城市隧道结构防火浅谈城市隧道结构防火 建筑学中把横截面积超过 30m2 的地下人工建造的通道定 义为隧道 自从 1841 年第一条泰晤士河隧道贯通以来 在人类 史中已修建了数以万计的人行隧道 公路隧道 铁路隧道 越 江隧道 海底隧道 这些隧道或是连接不同的两个地区 或是勾 通相邻的两个国家 是现代化交通建设中的不可缺少的枢纽 随 着社会的发展 隧道的重要性逐步被人们所认识 越来越多的国 家和地区都将修建大量的隧道来发展自己的交通和经济 而且 建设的规模和技术水平也在逐步提高 隧道的出现也带来了一种新的火灾 隧道火灾 隧道火 灾的主要危害在于火灾对隧道本身结构的损害和其引起的人员 伤亡 1979 年 7 月 11 日 日本大坂隧道内 4 辆卡车与两辆轿 车连续相撞 轿车油箱破裂起火 致使隧道内的 174 辆汽车全 部烧毁 7 人死亡 2 人受伤 隧道内千余平方米的顶部崩落 1996 年 chann el 隧道火灾中也发生了混凝土剥落的情况 1 隧道结构耐火性较差隧道结构耐火性较差 由于隧道结构造型和本身施工的要求 一般采用高强度混 凝土 hsc 作为内衬保护结构 但这种结构有其自身的防火弱点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在对这种材料的防火性能研究 时发现 在隧道内部温度为 450 到 600 时 hsc 的强度将会 下降 40 75 导致混凝土因失水等原因而发生大面积爆炸性 的剥落 其内部的加强钢筋立即暴露在 500 600 的高温下 根据燃烧学理论 钢材在 500 时只要 0 25h 其强度就会减少一 半 近年来 国际上分别在实际隧道 废弃隧道和实验室条件 下进行了大量的火灾研究 取得了不同火灾类型的火灾升温时 间 温度曲线 见图 1 其中 曲线是在开放环境下普通 可燃物和碳氢化合物燃烧的特征曲线 曲线即 rabt 曲线表 现了较封闭环境内一辆汽车燃烧时的特征 燃烧初期升温迅速 而待其燃烧完毕后 温度回降 曲线即 rws 曲线是火灾最不 利的情况 即大量碳氢化合物 如油罐车 在较封闭的环境中燃 烧 在极短时间内升温 1200 以上 1 h 后升温至 1350 从图 1 中火灾升温曲线可以看出 隧道火灾持续 3min 后 隧道上方顶部的温度可达 1000 左右 这个温度足以对隧道的 结构造成破坏 为了在火灾时维护隧道的结构不被损害 不至 于造成人员恐慌甚至大量伤亡 为消防救援 灭火提供必要的 时间 应该对隧道结构的耐火性提出一定的要求 笔者认为隧 道结构要有一定的耐火极限 此极限时间的规定应考虑到以下 因素 1 人员在隧道火灾发生时的逃生时间 消防人员到场开展 救助时间 2 隧道内部风机及其管道在火灾中进行通风排烟的正常 运行时间 3 保护与隧道内部相贴邻的电缆间 管道井 风井等结 构不受火灾危害的时间 2 如何提高隧道的耐火性如何提高隧道的耐火性 2 1 保护隧道的结构 解决结构本身耐火性差与耐火极限要求高这一矛盾的办法 主要有以下三种 1 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对比较重要的城市隧道 战备 人行 主干道隧道 或隧道内重要路段加设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并加大通风排烟量 以达到扑灭火灾和降低隧道火灾中烟气对 内部的温升作用 2 采用一定耐火等级的防火板作模板 与固定件一起浇铸 到高强度混凝土上作为保护层 很多欧洲大陆隧道例如 bell iard koretenberg roodebbeek 就采用了一种 27mm 厚的 防火板 proma tect h 来提高隧道内部的耐火性 此做法已通 过依据 rws 温升曲线 该曲线要维持 2h 耐火极限 最高温度为 1350 的测试和评估 3 用多种粘性防火喷涂材料直接喷涂在隧道内壁 或在施 工中对现场浇注的混凝土进行喷洗同时去除固化物 开罗的 al hazard 隧道 2 5km 就是使用了耐火粘性喷涂材料 firema sterf irebarr ier 135 喷涂厚度为 47mm 据资料显示只要此 材料在火灾中没有受到机械破坏 就可以重复使用 此做法也 已通过依据 rws 温升曲线的测试和评估 2 2 进行防火分隔 为了控制火势 防止蔓延 应在隧道内部划分防火分区 划分防火分区的原则是结合隧道自身结构特点将隧道 风井 电缆或通信沟 桥架 机房间 逃生通道等部位分开设为独立的 防火分区 1 隧道与风井的分隔 一些隧道为了通风需要设置了风 井 如 上海市打浦路隧道设有 3 个风井 外环线隧道设有 1 个 风井 风井在火灾中会起到 烟囱效应 助长火势 因此根据 建 筑设计防火规范 中有关设备用房防火的要求 笔者认为风井 与隧道之间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 风井本身结构的耐火极限不 应小于 2h 2 隧道与电缆或通信沟 桥架 的分隔 电缆 通信光缆 都直接关系到市政设施或隧道内部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转 所以 贯穿电缆或通信光缆的建筑结构应与其它部位进行防火分隔 其耐火极限不小宜小于 1h 3 隧道与机房间 逃生通道的分隔 隧道与变电室 配 电间等机房间和逃生通道之间的门应设为甲级防火门 3 上海市外环线隧道结构的防火保护上海市外环线隧道结构的防火保护 上海市内越江隧道仅作为一般的城市公路交通 不允许油 罐车或液态天然气等运载危险品车辆通行 因此都采用了 rabt 曲线作为防火构造的设计依据 目前 隧道内防火保护一般采 用喷涂材料保护和板材保护 在一些采用喷涂材料保护的隧道 内 由于喷涂保护层的附着力主要是依靠化学作用 在污染环境 下容易失效 为了获得更好的耐久性 防火板材在隧道工程中 的应用越来越普及 同时采取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等来保护隧道 的结构 以外环线隧道为例 主要采用了以下保护措施 1 采用一定耐火等级的 proma tecth 防火板 对隧道结 构的重点部位 隧道顶板结构和管段接头 进行加强保护 根据 rabt 火灾升温曲线 即火灾温度 1200 隧道顶板防火保护时 间 60min 隧道顶部采用 20mm 厚 proma tecth 防火板 以保 证被保护时间内钢筋表面温度 300 底排钢筋温度 250 管段接头需保证止水带等设施的完善 以 rabt 火灾温升曲线为 准 采用 25mm 厚 proma tect h 防火板 以保证保护层背火 面温度 250 2 外环线隧道长 1200 m 在隧道沉管段 736m 和浦西暗 埋段 100m 的长度范围内 此范围内的结构一旦被破坏将难以修 复 设置开式水喷雾自动灭火系统 共 102 组 水喷雾系统的用 水量为 37 l s 喷雾强度为 6 l m in m 2 水喷雾系统的作用为 火灾时冷却 防护 并对隧道内附属设备进行保护 3 采用纵向通风排烟方式 58 台耐高温 可逆转射流风机 分配在隧道内 满足双向送排烟要求 8 台隧道轴流风机分别设 于浦东 浦西两端的电缆井通道内 另在浦西端头井设置 5 台集 中轴流风机 有利于火灾时控制烟流方向 减少高温烟气对隧道 结构的影响 4 尽可能地降低隧道内的火灾荷载 内装修材料采用不燃 材料 所有消防设备的联动控制电缆与信号电缆 电线 以及应 急照明等采用耐火电缆 其余均采用阻燃电缆 5 将车行道作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 与车行道相通的门 采用甲级防火门 电缆等穿越隧道结构处均采用 proma tect h 防火板加以保护 虽然我国的隧道建设和隧道研究在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五年级数学(小数乘除法)计算题专项练习及答案汇编
- 一级建造师考试时间管理技巧试题及答案
- 民用航空器新技术应用试题及答案
- 消防演练的标准化流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入团考试试题及答案提升助力
- 深入剖析2025年建造师考试难点与试题及答案
- 中级审计师高效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建造师考试细节解析试题及答案
- 一级消防工程师新手入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中级会计考试考生心得分享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北京市朝阳区高三二模-政治+答案
- 温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第三次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 《光纤激光切割技术》课件
- 10.信息光子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报告(2024年)
- 2025年下半年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第二次招聘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4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课件各章节内容-第一章 行政法概述
- 浙江2025年浙江省地质院本级及所属部分事业单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广州中物储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MOOC 学术英语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愚公移山英文 -中国故事英文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