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2分)1. (2分)下面对衔肉的狗的寓意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狗衔着一块肉过河,望见自己在水里的影子,以为是另外一只狗衔着更大的肉。他于是放下自己这块肉,冲过去抢那块。结果,两块肉都没有了:那一块没捞到,因为本来就没有,这一块也被河水冲走了。A . 这则寓言嘲笑那些做事没有办法,最终一无所获的人。B . 这则寓言警示人们不要因追逐而丢失已有的东西。C .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贪得无厌。D . 这则寓言讽刺那些有无穷的欲望,从来不知满足的人。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2. (1分)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划线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落日余hu_与西湖景致的相遇是自然送给世人的一场视觉盛宴。西湖暮色,最古典的是“雷锋夕照”,在黄晕_的映照下,雷峰塔塔尖仿佛笼罩着一圈佛光,似真似幻;最文艺的是“宝石流霞”,于宝石山向西眺望,远处黛山缥mio_深邃;最野趣的是“茅家水情”,晚霞灿烂,芦苇摇曳_,秾纤_合度的鸟儿歌声lio_亮。朋友,何不选一个晴好的傍晚,于雷峰塔、宝石山、茅家埠放空心灵,于m_然回首于纯享这份天然的静m_与难得的惬意。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3.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非淡泊无以明志,_。(诸葛亮诫子书) (2)_,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3)_,明朝有意抱琴来。(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 (4)不见去年人,_。(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6)水何澹澹,_。(曹操观沧海) (7)_,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8)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苏轼定风波一诗中,“_,_,_。这句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 (10)唐太宗李世民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_,_”。 (11)“秋天”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喜爱描写的对象,如: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请你再写出古代诗歌中描写“秋”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_,_”。 四、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7分)4. (1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其两膝相比者_将军宜枉驾顾之_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_丁壮者引弦而战_5. (16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故不为苟得也_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乡为身死而不受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段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的选择,自然通俗。B . 孟子认为,人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这一点合乎人性。C . “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可以用来做本文第段的一个事实论据。D . 作者用“不食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之”两个例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6. (2分)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诚子书爱莲说陋室铭岳阳楼记送东阳马生序出师表中的书”“说”“铭”“记”“序”“表”都是古代的文体。B . 二十四节气中,立春之后是雨水,小满之后是芒种,处暑之后是立秋,冬至之后是小雪。C . 我国古代对于不同的朋友关系有不同的称谓,如: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D . 江南三大名楼是指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因王勃的滕王阁序而闻名)、湖北武汉的黄鹤楼(因崔颖的黄鹤楼而闻名)、湖南岳阳的岳阳楼(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闻名)。六、 名著阅读 (共2题;共6分)7. (1分)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1)这段短文出自鲁迅先生朝花夕拾的哪篇文章?请再写出其中两篇的篇名。 (2)选段中“我”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细致地刻画这些有什么用意? (3)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评论文段中父亲让“我”背好书才看戏的行为。 8. (5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只说林冲就床上放了包裹被卧,就坐上生些焰火起来。屋边有一堆柴炭,拿几块来生在地炉里。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林冲道:“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行不上半里多路,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1)上文选段出自水浒传中的经典篇目_,这一章回最能体现水浒传“_”的主题。 (2)结合选文相关语句分析林冲此时的性格特点。 (3)金圣叹评价林冲: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做得彻”指的是林冲后期奋起反抗的性格。联系整部小说,哪些情节最能体现林冲“做得彻”? 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9. (13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铁 凝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20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可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1)下列对“有重量的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是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B . 是无功利性、无预期的自发性阅读。C . 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式阅读。D . 是各取所需、立竿见影的实用性阅读。(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络阅读能使人们快速、便捷地获得大量信息,但人们也由此产生某种难言的失重感。B . “无用”的阅读不为生计,令人心境解放,容易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温暖和自身的价值。C . 文章除了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外,还运用了比喻论证,如第段的“疾风暴雨之势”“细嚼慢咽似的”等。D . 文章通过准确、通俗、朴实的语言将“有重量的阅读精神运动”这个抽象的内容阐述得清楚明白。(3)结合选文,谈谈现代社会为什么需要“无用”的阅读?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旅游纪念品(日本)星新一在山腰上。有一座瞭望台。在这儿放眼远眺,可以看到很远很远,既能看到连绵起伏、郁郁葱葱的森林,又能看到那些弯弯曲曲的河流和繁荣的小村庄,还有那辽阔的碧绿的平原。在瞭望台的附近有一家小小的旅馆。有一天。店老板又不失时机地向游客推销当地的商品:“看这些,你不买点纪念品吗?明信片或是木雕的人像”“哦,谢谢。我想我不需要,我从来就不买什么土特产或纪念品之类的东西。这些小玩意儿在街上到处都能买到。有名的东西也可以用钱随时买到。”“你是这样认为的吗?你真的不想买些什么?”“不,我只想好好享受这些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那会使心灵得到美的享受。”客人固执地说。“也是,这样也对。那么,请到森林里去散散步如何?像这样枝叶繁茂的森林并不多见。”“是吗?谢谢您的指点。”游客真的去了那个森林。确实,这儿幽静得很,景色也很美。可是,不久他的好心情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因为突然蹿出一头十足的野兽熊!他很想马上逃跑,但由于过分惊慌和恐怖,他已不能走半步了。直到黑熊气势汹汹地扑上来时,他才手忙脚乱地抵抗起来。他拼命地反抗,不顾一切地奋勇和黑熊搏斗着。不管怎么样,他没有成为野兽的美餐。游客没命似的跑回旅馆,喘着粗气说:“我遇上了可怕的事情。我刚才遇上了一头黑熊”可是,店老板的回答却出人意料之外:“哦,这没什么了不起。我把您刚才那激动人心的浴血奋战的场面摄入了八毫米的电影胶卷。你愿意购买吗?不知道你愿意出多少钱来买呢?”“什么?啊,原来这是圈套呀!那只熊是人扮的”游客非常气愤,但转念一想:把这电影胶卷放映给邻居的孩子们和相识的姑娘看的话,也许确实是个不错的念头。刚才的场景非常逼真,别人应该看不出破绽吧。所以,他重新作了一个决定:“好吧,也许有些贵,但是我还是决定买下它。你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家伙!”(1)根据小说情节,在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店老板:推销当地的商品推荐去森林_推销电影胶卷游客:不愿买_与黑熊搏斗_(2)下面是小说第二,三段的另一个译本,请比较阅读,完成对话。 在瞭望台附近,有一家小小的旅馆。据说这家旅馆的老板很精明,非常会做生意。这天,店老板又不失时机地向一个游客推销当地的商品:“看看这些,你不买点纪念品吗?明信片或是木雕的人像”游客扫了一眼,皱皱眉头说:“哦,谢谢。我想我不需要,我从来就不买什么土特产或纪念品之类的东西。这些小玩意儿在街上到处都能买到。有名的东西也可以随时用钱买到。”小文:这个译本增加了对老板的介绍:“据说这家旅馆的老板很精明,非常会做生意。”我认为这句话可以删除。这句话冲淡下文情节逆转带来的“出乎意料”之感,而且也与结尾处的“你真会做生意”重复。小明:我不认同。_。小琴:这个译本还增加了对游客的描写,“游客扫一眼,皱皱眉头”,我认为也没有必要。小郭:我认为有必要。_。(3)“那只熊是人扮演的”这一情节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请从文中找到依据并简析。 (4)小说结尾处游客说“你真是个会做生意的家伙”。游客为什么这样评价老板?结合全文进行探究。 八、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的词,完成后面小题。 西江月顷在黄州(宋)苏轼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锵然,疑非尘世也。书此语桥柱上。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注】此词作于苏轼贬谪黄州期间。公元1079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肱:指胳膊弥弥:水盛的样子。障泥:垂于马肚子两旁遮挡泥土的垫子。玉骢,青白色的马。可惜:可爱。琼瑶:美玉。这里形容月亮在水中的倒影。杜宇:杜鹃鸟。(1)诗人通过描写月照浅浪、_、_之景,勾勒了一幅莹澈清明、安恬静穆的春夜画面。 (2)从词作中可读出作者的哪些情感? 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一)命题作文天地,一般是指自然界中的天地山川,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用天地来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有学习的天地,活动的天地,家中的一片小天地等等。请以“我的一片天地”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册综合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新世纪版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1.1 稻作文化的印记 说课稿
- 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第1期)解析版
- 8《升国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第3课时三位数的减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全国中级育婴员职业技能考试A证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全国西式面点师(技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蒸馒头劳动课课件
- 文库发布:蒸馏课件
- 青斑血管炎的护理查房
- 2024年河南省成考(专升本)生理学护理学专业考试真题含解析
- 机械设计基础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解析)
- 货物退还确认书通用模板
- 《数字艺术设计概论》课件
- 心脏起搏器学习课件
- CREAFORM三维扫描仪操作creaform三维扫描仪操作
- DPU编程与实践课程
- 肱骨远端粉碎性骨课件
- 汽车充电机及DCDC测试内容
- XX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竞聘申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