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doc_第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doc_第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doc_第3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doc_第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5分)1. (3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 行辈(hng) 眼眶(kung) 缄默(jin) 挑拨离间(jin)B . 追溯(s) 狩猎(shu) 蛮横(hng) 强词夺理(qing)C . 拙劣(zhu) 妩媚(f) 劫难(nn) 怒不可遏()D . 矗立(ch) 棱角(lng) 欺侮(w) 目眩神迷(xin)2. (3分)(2012河南)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提炼 化装品 全神贯注 汗流夹背B . 热衷 百叶窗 措手不及 相得益彰C . 规矩 口头禅 以逸代劳 浮想联翩D . 装潢 照相机 理屈词穷 出谋画策3. (3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B . 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C . 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D .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4. (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为了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增城区教育局扎实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B . 现在,他已经回国了,就职于广州大学体育教授,继续从事他所喜爱的足球事业。C . 敦煌艺术宝库的保存,使我们有可能了解一千五、六百年来的中国艺术成长发展。D . “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线国家的热烈响应。5. (3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B .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歌民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C . 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D . 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二、 默写 (共1题;共10分)6. (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_,不亦君子乎?(论语) (2)军听了军愁,_。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3)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作者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_,_。 (4)_,天与云与山与水,_。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5)请把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默写完整。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_,_。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_,_。三、 阅读理解 (共3题;共40分)7. (11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让我们再听听史学家陈寿怎么说太祖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之。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馀枚,有犯禁者,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迹,莫敢犯者。近习宠臣咸疾之,然不能伤,於是共称荐之,故迁为顿丘令。(选自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一)【注】桥玄,又名乔玄,汉末名臣,曾任大鸿胪、司空、司徒等职。蹇硕:东汉时期的宦官,深受汉灵帝宠信。(1)解释下面的划线字。 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之_有犯禁者_皆棒杀之_近习宠臣咸疾之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3)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能安之者,其在君乎!(4)同学们,当我们细细阅读曹操写的诗歌和相对中立的史书以后,我们发现,曹操其实是一个很可爱的人,结合三国志相关内容,分析曹操的可爱之处(各一处)。 我们的结论:偏听则暗,兼听者明。多从不同立场和角度去了解、分析人事物,一定会得出更加客观公正理性全面的评判。8. (1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各小题。 做一个勇于批判又敢于担当的人在北京大学2018年开学典礼上的演讲一个勇于批判的人,往往也有强烈的完美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心理,很难接受事物的瑕疵,因此不会轻易给人赞美和肯定,甚至对自己也未必满意,索性洁身自好,彻底不做事。相反,一个勇于任事的人,喜欢在一点一滴的具体事功中获得意义,不愿过多地批判甚至刻意回避现实的阴暗面,更愿意去发现现实的合理性,希望承担建设和改善的责任。大家想过没有,当这两种人相遇的时候,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场景?一个把批判精神贯穿到底的人,可能会觉得社会上遍地不公,无能之辈横行。这些无能之辈整日里蝇营狗苟,浑浑噩噩,国家就要毁在他们这些人手里,恨不得要对他们进行正当防卫。而一个只想着埋头做事的人,可能会觉得社会上整天空发议论、不干实事的闲散人太多了,有些人就是不肯传播正能量,总是盯着社会的不足之处,把它们夸大渲染,像个苍蝇一样讨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何从我做起,避免那令人痛心疾首的事情发生?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养成的品格,会影响他的一生。所以,我给各位同学的建议是:从今天开始,在学习生活中,既要培养自己敢于批判的精神,也要锻炼自己勇于任事的作风。将来大家离开校园,承担社会角色时,是在朝还是在野,是批判者还是建设者,个人选择总是要有所侧重。但是,只要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就有意识地同时培养自己批判者和建设者的精神品质,在他进入社会之后,就不会轻易地把与自己做出不同选择的人,视为敌人。当他作为批判者,发起猛烈批评的炮火时,他也同时能够看到,这个社会中有光明的地方。他能够批评荒谬,也肯定进步,能够对那些勇于任事的建设者给予理解和尊重。当他作为建设者,也能够正确对待批评的声音,能够把不同的意见,哪怕再刺耳一也当作是对事业的鞭策,而不是播上自己的耳朵或对方的嘴巴。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都是因为在他年轻的时候,就努力做一个敢于批判也勇于担当的人。先在自己身上,反复训练,左右互搏,实现了这种人格的对立统一,才可能扩充出一个真正的“兼容并包”的格局和胸怀。(1)作者在演讲中对学生提出了什么样的希望? (2)第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 (3)文中画线句子中划线的“哪怕再刺耳”能否删去?谈谈你的看法。 (4)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你读了这篇文章后的感受。 9. (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别让速成毁了匠心在快节奏生活的当下,不少物事的生产创造似乎也加速起来。比如各类技能培训,只要有钱,到处都是班,两三个月就能拿到一本证书。写书、拍电视剧等等,也无不可以速成现代社会,时间就是生命,办事讲效率没有错。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事情确实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但实践也告诉我们,有些时候欲速则不达,一味地追求速成不是好事。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一些以次充好的假冒伪劣“速成”产品,一些偷工减料的“速成”工程等等,多是以牺牲质量或功效,乃至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样的速成就不仅无益,而且有害。常言道:慢工出细活,文火煲靓汤。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古人对事物的创造,往往是匠心独运,不尚速成。如丝绸、瓷器、漆器、金银器等各类技艺精湛的手工艺品,饱蘸着匠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对创造的虔敬,对工序的苛求。有多少巨匠们一生默默无闻,远离名利场只为了完成一件作品,办好一件事情。盛于魏晋时期的“百炼钢”之术,其制作过程需工匠把精铁加热锻打一百多次,一锻一称,直到斤两不减,如此千锤百炼,最终锻造出高纯度的器具。古人有句话叫“技近乎道”,即技艺层面的不懈雕琢和追求,与最高的“道”相符,而这种“道”不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工匠精神”吗?正是在这样的逻辑下,产生了数不胜数的名匠和作品。明代奇巧人王叔远精雕细琢,在很小的桃核上雕出各色各样的人物景观,而且形神毕肖,表现了雕刻者的精巧技艺和巧妙构思,反映出我国古代民间工艺的高超成就。只有沉得下心,才能做出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产品。高凤林作为一名特种熔融焊接工,35年如一日,一心专注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被称为焊接火箭“心脏”的人,008毫米是高凤林焊接生涯里挑战过的最薄纪录。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精密度要求达到“丝”级。顾秋亮作为一名焊工,40多年来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断追求卓越,一次又一次挑战极限,成功地把“蛟龙”送入海底,他也被称为“有钻劲儿的螺丝钉”。没有那种精细入微的追求,没有那种“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体认,就很难有过硬的高精尖技术。其实,不管是科技研究、手工制造、养殖种植,还是行医执教、著书立说,行业千万种,从业者至少都应该有一颗基本的“匠心”。这颗匠心,不仅是对规律的尊重,对创造的敬畏,更需要工作中一丝不苟的工序,精湛的技术,专注的追求,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养此匠则会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生出一种宁静致远、潜心于事的定力。涵养工匠精神,容不得浮躁,容不得唯利是图,容不得急功近利的“速成”。“速成”是匠心的克星,欲养匠心,必戒“速成心”。多少粗制滥造、速生速朽的物事告诉我们,急于求成于事无益,急功近利更难立身。唯养一颗匠心,不迷于声色,不惑于杂乱,沉潜自己,专注一事,方能有所成,有所立。(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第段,简要概括作者对“速成”的看法。 (2)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 (3)结合选文,谈谈如何养成一颗“匠心”。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0分)10. (10分)名著阅读。 材料1 他是在红色区域进行采访的第一个西方新闻记者。胡愈之材料2 1936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深入延安,深入根据地,深入西方媒体眼中的“土匪聚集的地方”,切实了解这些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后来,他根据采访和考察得来的第一手资料,写成了一本书。(1)材料中的“他”是谁?他是哪个国家的? (2)“他”写成的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曾易名为什么? 五、 写作题 (共1题;共25分)11. (2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小文的爸爸是班级家委会的主任,正在发动家长每天读父母规。对此,小文的爷爷很有意见:自古只要求小孩子读弟子规,你们怎么能对大人有这样那样的要求呢,你们这样子做,小孩子会更加无法无天了。 对此,你有什么想法?如果这样的讨论在你家发生,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作文,可以讲述经历,也可以阐述观点,还可以抒发感想。要求:明确文体,但不可以写成诗歌。不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