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古诗文诵读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古诗文诵读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古诗文诵读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4.古诗文诵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古诗词诵读 教学目标 1 能够诵读 背诵两首古诗 江畔独步寻花 石灰吟 2 理解诗文 感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掌握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的写作手法 3 能够默写古诗词 教学重点 背诵默写两首古诗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朗读结合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江畔独步寻花 一 直接引入课题 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词中的第四首 江畔独步寻花 请同学们 结合注释 自由学习 熟读古诗 并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如遇到自己 解决不了的 可以和组内其他同学探究交流 二 学生自主探究 交流 三 汇报交流 1 指名朗读 2 理解诗题 1 汇报 2 小结 通过题目我们知道 是谁在江畔独步寻花呢 介绍 作者杜甫 3 理解第一句 理解蹊字 注意蹊的写法 4 理解第二句 千朵万朵说明了什么 多到什么程度 5 理解第三句 6 理解第四句 四 齐声朗诵 指导停顿 学生汇报朗读 教师小结 出示停顿示意图 五 梳理写法 1 通过刚才的读我们知道 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歌 2 都描写了哪些景物 板书 3 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的 视觉和听觉 4 视觉角度描写的是什么 听觉角度描写的是什么 出示幻灯片 六 指导背诵 1 再读古诗 公元 706 年 诗人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 他在四川成都的西郊外安 了家 他安家的地方是西郊浣花溪旁 他在那里建成了草堂 可以说 是告别动荡 有了暂时的栖身之所 他的心情非常舒畅 当时 又逢 春暖花开之际 花儿开得五彩缤纷 彩蝶纷舞 黄莺鸟有唱着快乐的 歌 那杜甫的心情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好现在我们捧起书 用朗读的 方式 来分享一下他的快乐吧 齐读 指名度 齐读 2 试背 七 默写古诗 1 揪字 江畔 蹊 留连 啼 2 学生默写 老师巡视 3 评价 总结主题 石灰吟 一 谈话导入 下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诗 是明代的一位名臣于谦写的 石灰吟 这首诗写于他十二岁之时 也就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写的 读起来 挺容易的 首先我先给大家介绍一点小小的科学常识 出示图片 介绍石灰 二 结合注释 自由学习 熟读古诗 并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如遇 到自己解决不了的 可以和组内其他同学探究交流 三 汇报交流 1 指名朗读 2 理解诗题 1 汇报 2 小结 理解吟的含义 吟诵 歌颂之意 3 理解第一句 锤和凿说明了什么 说明石灰石的身上有一种铁骨铮铮的精神 4 理解第二 三句 理解若 好像 等闲 平常 轻松 石灰石把烈火焚烧当做很平 常的一件事 介绍于谦 及写作背景 课件 你们觉得于谦和石灰石有着怎样的联系 于谦写石灰石也就是 写自己呢 那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作手法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那于 谦要言的是什么志呢 5 理解第四句 是直抒情怀的语句 他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四 指导背诵 1 这首诗 是诗人十二岁时所作 可以看出 于谦虽然年少 但 已具备忠臣良江的风骨 所以 当他成为明代重臣之时 一直廉洁正 直的为官 为大明的江山社稷 鞠躬尽瘁 但最后被人诬陷 戴着脚 镣走上刑场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 他又想起了自己年少时做的诗 同 学们 此情此景 他会怎样的吟唱这首诗呢 齐读 指名读 2 指导背诵 于谦的一生如石灰石一样 后人想起于谦 就一定会想起他的这 首诗 也一定会吟起这首诗 我们一起试着背诵一下 齐背 人已远去 精神长存 无限的感动 化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