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3ppt课件.ppt_第1页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3ppt课件.ppt_第2页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3ppt课件.ppt_第3页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3ppt课件.ppt_第4页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及注意事项3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 峰形的解决办法 峰形对称性的优劣对峰面积和分离度有很大的影响 从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峰形的问题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前拖 一种是后拖 引起峰形异常的因素很多 如色谱柱本身装填不好 强保留化合物对色谱柱的污染 填料中残留硅羟基引起的次级保留效应 柱头塌陷 柱外死体积等等 在这里单纯探讨液相方法与峰形之间的关系 1 峰形前拖主要有以下3种 第一种比较明显一些 后两种容易让人怀疑是否分开原因及解决办法1 是否过载出现平头峰 峰高超过去时2000mAU或峰很高同时前拖 后拖 可能过在载还与化合的在某一波长处的有为收收强弱有关 如果在该波长处的吸收弱 即使高浓度下峰高不高 因此判断是否过载应该结合浓度 进样体积和峰形一起判断 通常认为峰高在100mAU比较合适 2 是否流动相溶解不用流动相溶解的相品易产生溶剂峰和前拖以姜黄素标准品测定为例 样品溶剂为甲醇 流动相为乙腈 4 冰醋酸水溶液 48 52原因 进针后在流动相推动下 样品溶液很快到达色谱柱 此时样品溶液未被流动相很快稀释 作为溶剂的甲醇局部浓度过大 由于甲醇洗脱能力比流动样强 因此甲醇带着部分样品提前 进入到了填料里面 而另一部分样品还没有进入醇填料周围的环境就发生变化 由甲醇变成了流动相 所以一部分样品提前被甲醇带出来而别一部分没有 导致浓度分布发生变化 浓度中心偏离了正常峰的位置 同时作为样品溶剂的甲醇毕竟有限 只有几十微升 只能带着很少一部分样品提前进入填料 用流动相溶解样品则不会产生这一现象解决办法 用流动相将原样品稀释至原来浓度的确良1 4倍 体积比 原样品溶液 流动相 1 3混合 就可以达到和用流动相溶解相似的效果 例子如下 有时侯同样是用强溶剂溶解 在有些色谱柱中产生前拖 而另一些色谱柱中没有原因 填料没有封尾 裸硅胶残留了大量硅羟基 其对水分子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硅胶表面吸附的水对所进样品溶液产生了一种稀释作用 使附带样品的甲醇失去了相对较强的洗脱能力 不再带着部分样品进入填料 而是均均的进入到色谱填料中 样品在色谱柱中的浓度分布未能产生偏移 因出来的是正常峰 3 增加流动相中缓冲盐的浓度可减少因静电的作用 可能存在于样品分子之间 或样品他子与填料表面之间 引起前拖 例子如下 4 流动相中加适入适量的四氢呋喃加入少量的四氢呋喃可以改善峰形 增大分离度 通常加入量在5 以内即可 需要时可以加入更大的量 机理 很少人提及 5 升高柱温升温有助于增加流动相传质速率 减少因静电作用引起的前拖 但温度不宜太高 否则容易损伤色谱柱 特别是含有离子对试剂的时侯 最好不要超过硬40 2 峰形后拖常见拖尾如下 硅胶表面残留的硅羟基对样品的次保留效应是导致峰形后拖的主要原因C18长链是非极性 其与样品分子的相互作用力是范德华力 作用力很微弱硅羟基具有一定极性Si O H 在一定条件下甚至还会发生电离形成Si O 形式的离子态 对极性化合物之间的作用力是静电作用力 作用力强由于空间位阻作为 样品分子能接触到残余硅羟基的机会不多 只有少部分分子才能与残余 硅羟基产生作用 大多数分子如非极性分子一样均匀前移 而少量的样品分子由于这种静电作用力的存在而被推迟洗脱出来 导致样品分子的浓度分布发生变化 产生后拖 拖尾严重的程度与样品分子极性大小和残留硅羟的多少有着直接的关系 硅羟基的pKa约为4 5 4 7 有一定酸性 根据电离规律 流动相的pH pKa 2即pH 6 7时 99 以上的硅羟基呈离子态 即Si O 而pKa pH 2即pH 2 5时 酸性环境抑制了硅羟基的电离 99 以上的硅羟基呈分子态 即Si O H 但其极性仍然存在 即Si O H 原因及解决办法1 样品是否过载 见前拖 如果发现过载 需降低进样量 包括进样体积和浓度 一般而言 进样量越小 峰形越好 2 往流动相中加入酸 碱酸性化合物 往流动相加入酸 将流动相pH调节至2 5以下 有助于改善对带羧基化合物的拖尾 如二甲基苯氧乙酸的测定 加入酸调节pH至2 49 一方面抑制了硅羟基的离子化 另一方面也抑制了有机酸的离子化 因而消弱了 COO 与Si O H 的相互作用 减小脱尾 碱性化合物 容易发生拖尾的化合物中通常包含 NH2 NHR NR2 即伯 仲 叔三种电荷的极性基团 即伯 仲 叔三种富含电荷的极性基团 碱性强弱为 NH2 NHR NR2 其碱性强弱与N原子直接连接的基团有关 吸电子基团削弱碱性供电子基团 如烷基 增强碱性伯安中甲胺的碱性最弱 pKa为10 64pH 8 64 99 呈离子状态 特别量pH6 7 8 64 氨基化合物 硅羟基均以离子状态NH3 和Si O 存在 相互吸引的静电作用导致拖尾很多碱性化合物在pH 7 0的条件下容易产生拖尾 阿米替林 含N CH3 2 碱性比 NH2强 在pH 7 0条件下的拖尾情况评价色谱柱的优劣 峰形越好 说明封尾越好 而pH 2 5条件下 也仍后拖 因为 NH3足够强 即使硅羟基以分子状态存在仍能与Si O H 中氧原子产生吸引作用 导致峰形拖尾 当pH 12 64 99 甲胺以分子状态存在 不会引起拖尾 因此分析有些碱性化合物 流动相的pH需要调致强碱性条件下峰形才会变好 3 增加缓冲盐或增大缓冲盐的浓度加入缓冲盐 可增强流动相的离子强度 在NH3 和Si O 之间存在着许多离子的干扰 减少了样品分子与硅羟基之间的互相作用 有助于削弱极性基团与硅羟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改善峰形 适合于碱性较弱 氨基的N原子与强吸电子基相连 或碱性很强 但在刚性结构中 比较难以接近被C18长链和封尾试剂覆盖的硅羟基 如高乌甲素的测定 虽然加入了三乙胺 但200ml仅加入75ul 量非常少 起不到屏蔽硅羟基的作用 因此峰形的改变 主要是缓冲盐的加入 4 流动相中加入三乙胺三乙胺能屏蔽硅羟基 减少碱性化合物和硅羟基的相互接触机会 失去了导致拖尾的作用位点三乙胺的pKa为11 09 在pH 11 09 2 9 09的条件下 以离子状态N H NCH2CH3 3的形式存在 在pH在2 5 8 64硅羟基呈Si O 离子态的情况下 两者容易形成相对较强的静电吸引力 平衡柱子的过程中已经优先占据了硅羟基的作用位点 而带氨基的样品分子虽然在该条件下也呈 离子状态 N H3 N H2R N HR2 也能与Si O 形成较强的静电引力 但三乙胺有先占住位的优势 使样品与硅羟基的作用大大减弱 缓解了拖尾的产生 同时N H NCH2CH3 3与样品分子中的极性基团与硅羟基的相互产生竞争 更进一步削弱了样品分子与硅羟基的接触机会 改善峰形 如头孢噻肟钠的测定 通常加入2 的三乙胺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如有需要可适当增大用量 注意事项 三乙胺碱性很强 防止加入后流动相的pH超出色谱柱的使用范围 同时也会导致出峰时间的显著变化 建议加入三乙胺后回调至示加入前的pH 但保留时间仍会有较大的变化 三乙胺在职210nm处有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