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开题报告_第1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开题报告_第2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开题报告_第3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开题报告_第4页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北碚区重庆市北碚区 十一五十一五 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解决问题 教与学的策略研教与学的策略研 究究 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西南大学附属小学 蒋世雷 彭卫东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问题是教师教学的心脏 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心脏 问题是数学知识的心脏 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学 习 学会思考 进而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 解决问题既是数学教学的一 个重要目标 也是数学教学一个重要内容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人的发展具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 布鲁纳 J S Bruner 提出的 认知结论 理论 斯金纳提出的 程序教学 理论 布卢姆 B S Bloom 提出的 教育目 标分类 理论 戴尔 E Dale 提出的 经验之塔 理论 奥苏伯尔 D P Ausubel 提出的 有意义学习 与 先行组织者 理论 加涅提出的 内外结合 和 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 理论 前苏联巴班斯基提出的 教 学过程最优化 理论等 为解决问题的教学都提供了理论基础 1980 年 4 月 以美国数学教师全国联合会 NCTM 的名义 公布了一份名曰 行动纲领 80 年代数学教育的议程 的文件 首次提出必须把问题解决作 为 80 年代中小学数学的核心 在 1980 年 8 月的第四届国际数学会议上 美国 数学教师协会提出了 80 年代中学数学教育行动计划的八点建议 指出 80 年代 中学数学教育改革焦点是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这种力量衡量个人和国家 数学水平的标志 到 1988 年召开的第六届国际数学教育会议上 则将问题解决 列为大会的七个主要研究课题之一 在课题报告中 几次明确提出问题解决 模拟化和应用必须成为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数学课程的一部份 这样 在美国 和国际数学教育会议的推动下 问题解决受到了世界各国数学界普遍重视 不 仅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而且是继 新数运动 和 回到基础 之后兴起的 80 年代和 90 年代国际数学教育发展的潮流 我国对 解决问题 的研究由来已久 传统的 应用题 教学即基本涵盖 此部分内容 小学数学应用题是小学数学传统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作为 教学中的难点 也是重要的研究内容 可以这样说 对于传统应用题教学的意 义 内容与要求 教法与学法等等方面 我国的教育工作者都作了比较深入而 系统的 卓有成效的研究 如宋淑持等著的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年 9 月 等等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 在 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指导下的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对 解决问题 这一部分内容进 行了改革与调整 不再单独设立应用题单元 甚至很少相对集中地编排纯应用 题的内容 而是渗透在各学习领域的学习中 以 解决问题 的形式呈现 在 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 数学教育界的专家及使用教材的一线教师都对 解决问 题 教学进行了实践与研究 1 新课标制订团体对 解决问题 部分的目标 设计意图及教学设想的研 究 如教育部制订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数学课程 标准 解读 等 2 教材编写者对编排体系 教学情景 学习素材 呈现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如各种版本的实验教材 宋乃庆教授的 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编写设计研究 小学数学新教材 解决问题 专题教学实践调查分析 等 3 专家学者的系统研究 如南京大学郑毓信教授在 数学课程改革 2005 审视与展望 中对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当前面临的新问题的发现 解决与 反思 西南大学朱德全教授的 基于问题系统解决学习的数学教学设计 的研 究等 4 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 如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 数学问题解决 能力培养的研究 及数以百万计小学数学基层教师对 解决问题 每一课时教 与学的研究 我校使用西南师大版实验教材也近 6 年 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 我们 感到 新课标理念引导下的西师版教材此部分内容非常有特色 1 密切联系生活 强调在情景中学习 体现出固有的数学特性 2 内容直观 呈现形式丰富多彩 学生特别感兴趣 3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留有较大的探索空间 力求体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 化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 我们也发现 解决问题 的教与学两方面都还有一些感到困惑之 处 还存在不少问题 1 在编排体系上 解决问题 部分的教学内容 不再按传统应用题教学 逻辑关系呈现 显得零散而不系统 2 在内容选择上 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及认识水平不够同步 过分强 调生活化 现实性 而缺乏解决的实效性 没有注重 现实性和趣味性 挑战 性与思考性 目的性和针对性 的有机统一 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用不大 即只着眼学生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终身发展 3 在教与学的方法上 淡化传统应用题教学所倡导的 数学模型 的构建 及解题策略的提炼 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削弱 教师普通感到难 教 学 生也感到难 学 针对我校的这些教学现状 面对一线教师们种种困惑 我们感到 进行解 决问题教学策略的研究 对于改进此部分的编排体系 优选学习素材以及提升 教与学的策略水平 都显得非常的迫切和有价值 二 二 研究目标 研究目标 研究内容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研究内容 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 本实验在新的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精神理念的指导下 结合 西师版的小学数学实验教材 对 解决问题 的教与学的策略进行研究 预期 达到 1 通过实验 系统探究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的教学原则 教学模式 教 学方法和教学技术 技巧 提炼 总结在 解决问题 部分中教师的教学策略 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2 通过实验 使学生掌握 解决问题 的一些学习策略 形成解决问题的 一些基本策略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切实落实课程标准中 解决问题 部分中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要求 提高学生的 数学学习效率 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3 通过实验 在教学实践中甄别西师版小学数学教材的解决问题中编排体 例 学习素材等方面的优劣 并在实践中注重搜集实验素材 提出调整 增删 等修订意见 三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三 研究思路 研究方法 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1 1 研究思路及方法 研究思路及方法 根据各年段的不同实际情况 以全体数学教师为研究主体 采用西师版教 材 总体上采用比较研究法和典型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实验方法进行研讨 注 重调整修订 解决问题 部分的编排体系及学习素材 在探索实践中不断提炼 总结出 解决问题 部分教与学的策略 解决问题 中问题集中之处可采取 案例分析 进行典型研讨 2 2 实施步骤 实施步骤 该课题的研究拟用三年的时间完成 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2005 9 2006 9 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了解国内外相关课题动态 客观分析小学数学 解 决问题 部分内容的教与学的得失 广泛征求意见 讨论 选题 制订并完善 课题方案 做好课题审报工作 做好开题论证工作 2 实施阶段 2006 10 2009 6 制订阶段实施计划 组织教师有重点地进行行动研究 形成中期成果资料 积累 3 总结提高阶段 2009 6 2009 9 全面总结课题研究工作 撰写研究报告 提交研究论文 典型教学案例及 调整修订意见 完成结题鉴定 进行成果展示及经验推广 四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四 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 一一 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 主要参考文献 1 1 相关研究成果 相关研究成果 参加西南师范大学教科院刘电芝教授主持的国家教育部 九五 人文社科 重点项目 中小学学科学习策略研究 课题实验 承担一级子课题 小学数学 学科学习策略教材实践 实验研究 参加刘电芝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 十 五 规划重点项目 中小学新课程学科学习策略的系统开发与教育实验研究 课题实验 承担一级子课题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教学 实验 获 总课题组和西南师范大学社科处颁发的组织一等奖 论文及案例多人次获奖 并参与实验教材 学会学习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 初级版 和 学会学习 小 学数学学习策略 高级版 的编写 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4 年 8 月 和 中 小学学科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 编写 中国教育出版社出版 2004 年 8 月 蒋 世雷的论文 数学学习策略的教学 发表在 教育科学研究 2003 年第 7 8 期 并为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复印报刊资料 小学各科教学 2003 年第 11 期转载 吴世彬的论文 生成学习策略 提高创新能力 发表在 教育科学研 究 2004 年第 11 期 蒋世雷 傅玉蓉 小学数学学习策略教材实践对学生学 会学习数学的影响实验报告 发表在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年第 4 期 并将实验成果运用在日常教学中 使我校数学在教与学的策略 水平上均得以提升 形成 教得活 学得活 的教学特色 2 2 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宋淑持等著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研究与实践 M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9 美 琼斯 拉斯玛森 莫菲特著 范玮译 问题解决的教与学 M 中国 轻工业出版社 2004 7 美 琳达 托尔普 萨拉 塞奇著 刘孝群译 基于问题的学习 让学 习变得轻松而有趣 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7 董世斌 张庆林 问题解决中的元认知研究 J 心理学动态 1997 张奠宙 唐瑞芬 刘鸿坤 数学教育学 M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1 美 波利亚 怎样解题 M 科学出版社 1982 郑毓信 数学课程改革 2005 审视与展望 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 9 刘电芝 小学数学学与教的策略 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8 李光树 朱福荣 张健 陈祥彬等 小学数学教学论 M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9 刘显国 任文田等 小学数学解题训练艺术 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3 朱德全 基于问题系统解决学习的数学教学设计 M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呈德 王琦 关于 解决问题的策略 的困惑和思考 J 中小学数学 小学版 2006 4 叶琪等 数学 问题解决 能力培养的研究 J 小学数学教育 2006 年第 4 期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宋乃庆 杨豫晖 小学数学新教材 解决问题 专题教学实践调查分析 J 数学教育学报 2004 3 二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二 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 课题负责人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十多年 具有较高的文化素 养和科研能力 先后参加并通过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 夜大 小学教育专业 专科 自考 和汉语言文学本科 自考 等学习 其间参加了重庆市第二届小 学数学骨干班学习 2005 年被重庆市人民政府任命为市级骨干教师 于 2005 年参加了重庆市首批科研骨干班培训学习 曾主持或主研了多个区 市以及国 家级课题 参编和主编了多部教育教学类书籍 由中国林业 出版社等出版 主研 成员大多在教学赛课 教学科研论文在区 市比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 多篇论 文在区 市等核心期刊 公开刊物上发表 研究成员中含中学高级教师职称一 名 绝大部分老师均具备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中青年教师 教学经验丰富 研 究团队年龄结构合理 具备良好的科研意识及研究能力 均先后主持或参与 小 学数学学习策略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 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研究 信息技术与 学科整合 学科审美化研究 等区 市 国家级课题的研究 教学与科研成绩 显著 具备完成本课题研究的能力 三三 完完成成课课题题的的保保证证条条件件 本课题以西南大学为依托 图书馆有丰富的资料提供 教科院有我校特聘 众多专家学者作坚实后盾 加上北碚区进修校各位专家的亲临指导 本课题的 研究具有强大的技术支持力量 同时 本课题的研究受到西师出版社和西师西 南基础教育中心的高度重视 由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