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复习大纲.ppt_第1页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复习大纲.ppt_第2页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复习大纲.ppt_第3页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复习大纲.ppt_第4页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复习大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药物的杂质检查 2 本章主要学习目的 1 掌握药物的纯度概念和一般杂质的概念 2 掌握药物中杂质限量计算方法 3 熟悉氯化物 重金属 砷盐等杂质检查的原理与注意点 4 理解杂质检查方法的选择基础与应用 3 第一节药物的杂质与限量P97 一 药物的杂质与纯度二 药物杂质的来源三 药物杂质的分类四 杂质的限量 4 二杂质来源 药物生产过程引入 药物贮存期间引入 二 药物杂质的来源 5 1 按来源可分为2类 三 药物杂质的分类 2 按毒性可分为2类 3 按理化性质可分为3类 6 四 杂质的限量 1 杂质限量定义 在不影响药物疗效 稳定性及不发生毒性的前提下 药物中所含杂质的最大允许量 限量表示方法 百分表示 百万分表示 ppm 7 2 杂质检查方法 限量检查法 三种检查方法 比较法 灵敏度法 标准对照法 四 杂质的限量 8 3 限量计算公式 注意 单位是否统一 供试品是否有稀释 表示方法 或ppm 四 杂质的限量 9 一 氯化物检查法二 硫酸盐检查法三 铁盐检查法四 重金属检查法五 砷盐检查法六 干燥失重测定法七 水分测定法八 炽灼残渣检查法九 易炭化物检查法十 残留溶剂测定法十一 溶液颜色检查法十二 溶液澄清度检查法 第三节药物中一般杂质的检查 10 一 氯化物检查法 信号杂质 P118 1 原理利用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条件下与硝酸银反应 生成氯化银白色浑浊液 与一定量标准氯化钠溶液在相同条件下产生的氯化银浑浊程度比较 浊度不得更大 Cl Ag H AgCl 11 三 铁盐检查法 一 硫氰酸盐法CH P与USP 二 巯基醋酸法BP 灵敏度较高 但试剂较贵 12 二 重金属盐检查方法 第一法 硫代乙酰胺法适用于溶于水 稀酸 乙醇的药物 最常用方法 第二法 炽灼后检查法适用于含芳环 杂环以及不溶于水 稀酸及乙醇的有机药物 第三法 硫化钠法适用于难溶于稀酸但能溶于碱性溶液药物 巴比妥类 磺胺类 以铅为代表 四 重金属检查法 13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1 原理 四 重金属检查法 14 3 讨论 标准铅溶液浓度 溶液的pH 供试品溶液有颜色时的处理 干扰物的排除方法 四 重金属检查法 第一法硫代乙酰胺法 15 反应式如下 一 古蔡氏法 Gutzeit 五 砷盐检查法 16 二 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法 Ag DDC法 silverdiethyldithiocarbamate 砷盐的限量检查微量砷盐的含量测定 五 砷盐检查法 17 三 白田道夫法P124 五 砷盐检查法 四 次磷酸法P125 18 十一 溶液颜色检查法 控制药物中有色杂质限量的方法 ChP 2005 采用三种方法检查 第一法目视比色法 第二法分光光度法单一波长定量 第三法色差计法全波长范围定量 19 一 色谱分析法二 光谱法三 热分析法四 化学分析法五 物理分析法 第三节特殊杂质及杂质检查方法P104 20 一 色谱分析法 一 薄层色谱法 TLC 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三 气相色谱法 GC 第三节特殊杂质及杂质检查方法P104 21 一 薄层色谱法 TLC P105 根据药物与杂质对吸附剂的吸附或对展开剂的解析能力不同 Rf值的差异 加以分离和检查 1 TLC法特点本法灵敏 简便 快速 不需特殊的设备 费用低 分离和鉴定在线 同步 进行 第三节特殊杂质及杂质检查方法P104 22 2 薄层色谱法应用 1 杂质对照品法 一 薄层色谱法 TLC P106 2 供试液自身稀释对照法 高低浓度对比法 3 杂质对照品与供试品溶液自身稀释对照并用法 4 对照药物法 23 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P108 1 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杂质的含量 有杂质对照品 内标物 2 外标法测定 有杂质对照品 3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有杂质对照品 4 不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无对照品 对照TLC高低浓度对比法 作限量检查 5 峰面积归一化法 以杂质峰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不超过一定数值来限量 不须对照品 第三节特殊杂质及杂质检查方法P104 24 物理意义是每单位峰面积所代表物质的多少 3 绝对校正因子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 组分i的进样量m与峰的面积Ai成正比 绝对校正因子 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P108 25 绝对校正因子fi的大小主要由操作条件和仪器的灵敏度所决定 既不容易准确测量 也无统一标准 当操作条件波动时 fi也发生变化 故fi无法直接应用 定量分析时 一般采用相对校正因子 4 相对校正因子定义 规定某一个组分为标准物 计算其他组分的绝对校正因子与此标准物绝对校正因子的比值 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P108 26 2 HPLC定量计算方法面积归一化法 内标法 外标法和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优点 归一化法很直观 容易接受 计算简便 准确 当操作条件如进样量 流速等发生变化时 对计算结果的影响很小 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缺点是 必需所有组分都出峰 不适于微量杂质的测定 27 2 内标法当只需测定试样中某几个组分 或试样中所有组分不可能全部出峰时 可采用内标法 内标法是将一定质量的纯物质 非被测组分的纯物质 作为内标物 加入到准确称取的试样中 根据被测物质和内标物的质量及其在色谱图上相应峰面积之比 求出被测组分的质量分数 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 28 三 气相色谱法 GC P110 用于药物中挥发性杂质的检查 如药物中残留溶剂 农药残留量等 杂质检查方法 与高效液相色谱法相同的有内标法 外标法和面积归一化法 不同的有标准溶液加入法 29 二 光谱分析法P111 一 紫外分光光度法 UV 利用药物与杂质紫外特征吸收的差异进行检查 二 红外分光光度法 IR 主要用于药物中无效或低效晶型的检查 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AS 灵敏度很高的测定方法 广泛用于超微量元素的分析 30 三 热分析法P113 在程序控制温度的情况下 测定物质的物理 化学变化与温度关系的一类仪器分析方法 常用 1 热重分析 thermogravimetricanalysis TGA 2 差热分析 differentialthermalanalysis DTA 3 差示扫描热分析 differentialscanningcalorimetry DSC 31 第三章本章作业 1 现依法检查葡萄糖中的重金属 含重金属不得过5ppm 若取标准铅溶液1ml 每1ml相当于10ug的Pb 则应取供试品多少克 2 古蔡氏法检查砷盐的原理是什么 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什么 3 药物重金属检查中 重金属以什么为代表 检查方法共有哪几种 4 HPLC的定义和其含量分析方法有哪些 32 练习1药物中氯化物杂质检查 是使该杂质在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物浑浊 所用的稀酸是 A 硫酸B 硝酸C 盐酸D 醋酸E 磷酸 33 2 药物中硫酸盐检查时 所用的标准对照液是 A 标准氯化钡B 标准醋酸铅溶液C 标准硝酸银溶液D 标准硫酸钾溶液E 以上都不对 34 3 中国药典 2010年版 规定铁盐的检查方法为 A 硫氰酸盐法B 巯基醋酸法C 普鲁士蓝法D邻二氮菲法E 水杨酸显色法 35 4 中国药典收载的铁盐检查 主要是检查 A FeB Fe2 C Fe3 D Fe2 和Fe3 E 以上都不对 36 5 重金属检查中 加入硫代乙酰胺时溶液控制最佳的pH值是 A 1 5B 3 5C 7 5D 9 5E 11 5 37 6 在用古蔡法检查砷盐时 导气管中塞入醋酸铅棉花的目的是 A 除去I2B 除去AsH3C 除去H2SD 除去HBrE 除去SbH3 38 7 Ag DDC法检查砷盐的原理为 砷化氢与Ag DDC吡啶作用 生成的物质是 A 砷斑B 锑斑C 胶态砷D 三氧化二砷E 胶态银 39 8 中国药典检查药物中的残留有机溶剂采用的方法是 A 干燥失重测定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薄层色谱法E 气相色谱法 40 9 炽灼残渣检查法一般加热恒重的温度为 A 500 600 B 600 700 C 700 800 D 800 1000 E 1000 1200 41 10 杂质检查中所用的酸是A 稀硝酸B 稀盐酸C 硝酸D 盐酸E 醋酸盐缓冲液1 氯化物检查法 2 硫酸盐检查法 3 铁盐检查法 4 重金属检查法第一法 5 砷盐检查法 A B B E D 42 11A DTAB DSCC TGAD ODSE RSD热重分析法的缩写是 2 差示热分析法的缩写是 3 差示扫描量热法的缩写是 C A B 43 12A 不溶性杂质B 遇硫酸易炭化的杂质C 水分及其他挥发性物质D 有色杂质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