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课时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311.doc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5套)新人教版选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5套新人教版选修1.zip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综合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314.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课时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313.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48.ppt---(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4课戊戌政变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13.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3课百日维新课时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312.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3课百日维新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47.ppt---(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3课百日维新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12.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课时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311.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46.ppt---(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2课维新运动的兴起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11.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时检测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310.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45.ppt---(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10.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单元优化提升学案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14.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优化提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1202002130449.ppt---(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2993823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20.15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29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5套)新人教版选修1 2019 2020 学年 高中历史 第九 单元 戊戌变法 课件 练习 打包 15 新人 选修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5套)新人教版选修1,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5套)新人教版选修1,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第九,单元,戊戌变法,课件,练习,打包,15,新人,选修
内容简介:
- 1 -第第 2 2 课课 维新运动的兴起维新运动的兴起(建议用时:30 分钟)一、选择题1近代重庆总商会会所楹联曰:“登高一呼,直召唤四百兆同胞共兴商战;纵目环球,好凭此数千年创局力挽利权。 ”该楹联所反映的主张,最早提出的是()a洋务派b早期维新派c康梁维新派d民主革命派解析:选 b。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号召商战、争夺利权的主张由早期维新派最早提出。2(2019枣庄月考)19 世纪 60 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 ”1883 年,又说:“英国之所恃者,在上下之情通,君民之分亲,本固邦宁,虽久不变。 ”材料体现的王韬的思想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b中体西用君主立宪c师夷长技以制夷民主共和d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解析:选 b。19 世纪 60 年代,王韬认为:“形而上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西人也,以器胜。 ”从“道胜” “器胜”可以看出 19 世纪 60 年代王韬主张中体西用,从“英国” “君民之分亲”等信息看出 19 世纪 80 年代王韬推崇英国的君主立宪制。3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其决定性因素为()a康有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到严格的封建教育b传统儒家思想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正统思想,根深蒂固c孔子在中国民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解析:选 d。本题旨在考查对康有为思想特点成因的分析及理解能力,难度比较大。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呈现出软弱性和妥协性,其思想特点必然由其代表的阶级特点所决定。4 “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而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 ”持上述观点的是()a顽固派b资产阶级维新派c洋务派d资产阶级革命派- 2 -解析:选 b。题干材料反映出的观点是主张进行政治变革,但又反对直接过渡到民主共和制。因此,b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5(2019江西师大附中高二月考)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a科学知识b企业管理制度c政治制度d教育制度解析:选 c。从材料可知,梁启超认为,中国变法之本在培养人才,培养人才必先变革教育,变革教育、科举的根本在于变革官制即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所以应选 c。6有学者认为:“若无传统学问之素养,便难发挥其言论之效力。新思想若无本国语言之词汇,不能表达。 ”这则材料最能反映()a中体西用思想 b康梁维新思想c三民主义思想 d文学革命思想解析:选 b。材料“若无传统学问之素养,便难发挥其言论之效力” ,体现出新思想的传播需借助传统文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思想与康梁托古改制相符,故 b 项正确。7与早期维新派相比,康梁维新派的特点在于()a主张实行“君民共主”的政治制度b著书立说阐述变法理论c出版书刊宣传维新思想d开展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变法运动解析:选 d。早期维新思想没有付诸实践,而康梁维新派把维新变法思潮推进为具有一定群众基础的政治运动。8促使维新变法运动迅速掀起的主要动因是()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b发展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潮流c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产阶级妥协退让d康、梁具有强烈的爱国救亡思想解析:选 a。 马关条约的签订,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由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资产阶级维新派在这种背景下登上政治舞台,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9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 3 -a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解析:选 d。a 项,强学会为政治团体;b、c 两项不符合史实,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与顽固派同属封建地主阶级,各省督抚大都反对变法。故选 d 项。10梁启超在上海任时务报主笔时曾说:“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导其端也。 ”据此可知,梁启超主要强调()a报馆在维新变法中的舆论功能b近代中国民间缺乏言论自由c戊戌变法的目的在于开启民智d维新思想需要结合中国国情解析:选 a。由材料中“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导其端也”可知,梁启超强调利用报馆的舆论功能,大力宣传进步思想,这是开展维新变法、去塞求通的重要途径,故 a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19扬州中学高二测试)维新变法需要理论依托,康有为为了说服光绪帝,费了很多心思,促成了清末一场重要的变革。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康有为给光绪的上书中说:“诚以守旧者不欲变法,实为便其私图,而往往陈义甚高,动引孔孟程朱,以箝人口。臣故博征往籍,发明孔子变法大义,使守旧者无所借口,庶于变法自强,能正其本,区区之意,窃在于是。 ”康有为恭谢天恩并陈编纂群书以助变法请速筹全局折材料二夫今日欲自强唯有译书而已。臣于变法之事,尝辑考各国变法之故,曲折之宜,择其可施行于中国者,斟酌而损益之,令其可施行章程条理皆以备具,若皇上决议变法,可备采择,但待推行耳。康有为康南海自编年谱材料三过去学术界一般认为康有为宣传变法思想,发动维新运动的主要思想和理论手法是托古改制。笔者依据故宫新发现的资料,断定康有为另有一个重要的思想武器,即仿洋改制。王晓秋康有为的仿洋改制与戊戌维新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发明孔子变法大义”的目的。(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维新变法的原因与思路。- 4 -(3)综合参考材料一、二,指出材料三中“托古改制”和“仿洋改制”的具体含义。评价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在思想宣传中采取的主要策略。解析:(1)根据材料一信息“臣故博征往籍,发明孔子变法大义,使守旧者无所借口,庶于变法自强,能正其本,区区之意,窃在于是”回答。(2)“原因”根据材料二信息“夫今日欲自强唯有译书而已”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思路”由“臣于变法之事可备采择,但待推行耳”可以概括得出。(3)“具体含义”参照材料一“发明孔子变法大义,使守旧者无所借口,庶于变法自强”可以分析出托古改制的含义是借助孔子权威,把他说成是变法先师,为维新变法找理由;由材料二“尝辑考各国变法之故,曲折之宜,择其可施行于中国者,斟酌而损益之”可以分析出仿洋改制的含义是学习各国变法的途径与方法。 “评价”结合所学知识从托古改制的合理性和仿洋改制学习西方的经验两个角度并结合取得一定成果来作答。答案:(1)目的:让守旧势力没有借口,让变法有依据,有利于变法的实施。(2)原因:为了救亡图存,不得不变法。思路:借鉴各国变法的策略,选择适合中国的加以推行。(3)具体含义:托古改制,借助孔子权威,把他说成是变法先师,为维新变法找理由;仿洋改制,学习各国变法的途径与方法。评价,用托古改制取得变法的合法性;以仿洋改制取得变法的具体经验;在当时取得了一定成功,赢得光绪皇帝的认同。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书达于都察院,都察院不代奏,达于总理衙门,总理衙门不代奏。当时会试举人集毂下者将及万人,皆与八股性命相依,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梁启超全集材料二史称“公车上书”的这件事,大多是根据康自己的公车上书记一文为本的。考证当时皇上以及都察院全天的工作流水账,证明 5 月 2 日那天肯定没有出现过一千三百名公车到都察院游行示威并且被拒的事情。当时先是大批现职官员从 4 月 14 日就开始接连上奏,4 月 30 日起,都察院每天都有大批举人上书,到 5 月 8 日才结束,上书总量 31 件,签名者 1 555 人,其中梁启超领衔广东举人 80 人上书,只是诸多上书中的一件。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1)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待变法的两种态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2)归纳材料二“上书”(上奏)的特点。概括这一事件的历史地位。解析:第(1)问,据材料“梁启超等联合举人百余人,连署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与“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可总结出两种态度;再结合当时的民族危机和个人利益回答出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从上书人员的职位、- 5 -上书的次数、有无组织等方面进行回答;第二小问,从维新运动由理论到政治实践的开展方面来回答。答案:(1)态度一:支持变法。他们认识到变法是挽救民族危机的重要手段。态度二:反对变法。废除八股取士危害到他们的个人前途和利益。(2)特点:上书人员有官员和举人;上书时间长,次数多;有组织,但没有统一的领导人。地位: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或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教材答疑名师指津一、本课测评(教材 p131)1康有为为什么要改造传统儒学思想为变法活动服务?提示 见本课史料探究重难突破探究点 1论出史出中康有为维新思想特点的成因的历史原因及现实原因。2为什么说梁启超是维新运动时期最重要的宣传家之一?提示 梁启超作为时务报的主笔,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如变法通议 论中国积弱由于防弊等。在这些文章中,梁启超大声呼吁中国要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要学习西方的文化教育制度,培养有用之才;要大力发展近代工业。梁启超文笔流畅,言辞锐利,富有感情,动人心弦,大大地推动了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九单元 戊戌变法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5套)新人教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2993823.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