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二节分子生物学技术课件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239.ppt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苏教版选修1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苏教版选修1.zip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二节分子生物学技术课件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239.ppt---(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二节分子生物学技术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119.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二节分子生物学技术学案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214.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2课时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原理与实验方法课件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241.ppt---(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2课时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原理与实验方法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121.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2课时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原理与实验方法学案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216.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1课时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知能演练轻巧夺冠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120.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1课时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学案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215.doc---(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第一节生物成分的分离与测定技术第1课时蛋白质的分离与提任件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240.ppt---(点击预览)
2019_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章末综合检测四苏教版选修1202002210122.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苏教版选修1,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苏教版选修1,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练习,打包
编号:63020429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04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29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苏教版选修1 2019 2020 学年 高中生物 第四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技术 实践 课件 练习 打包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苏教版选修1,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苏教版选修1,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练习,打包
内容简介:
1章末综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 (四四) ) 学生用书 p97(单独成册)(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1细胞破碎后,各种蛋白质就会释放出来,再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进行抽提。下列关于蛋白质抽提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酸性蛋白质可用偏碱性溶液抽提b水溶性蛋白质可用透析液(中性缓冲液)抽提c脂溶性蛋白质可用有机溶剂抽提d碱性蛋白质可用强酸性溶液抽提解析:选 d。抽提蛋白质的基本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加入不同的试剂后,使蛋白质溶于试剂中而抽提蛋白质。强酸、强碱都会使蛋白质变性而沉淀。2在利用凝胶电泳法分离蛋白质时,一定要加入缓冲溶液,其作用主要是()a使酶的活性最高b使蛋白质的活性最高c保持蛋白质所带的原有电荷d使蛋白质带上电荷解析:选 c。蛋白质具有两性,在一定 ph 下,蛋白质分子的某些基团会带上正电荷或负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电泳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量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因此,加缓冲溶液的目的是维持蛋白质所带的电荷不发生改变而不是使蛋白质带上电荷。3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材料必须选用鸡血b通过透析法可以去除样品中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c凝胶色谱法是利用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d电泳法是利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及分子的大小和形状不同进行分离解析:选 a。该实验的材料不能选用鸡血,而应用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后者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有利于得到较纯净的血红蛋白。4萃取法利用的是植物芳香油的哪个特点()a化学性质稳定b难溶于水c易溶于水d易溶于有机溶剂2解析:选 d。植物芳香油的提取中,不适于用水蒸气蒸馏的原料,可以考虑使用萃取法。萃取法利用的是植物芳香油易溶于有机溶剂的特点,故 d 项正确。5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纤维素被 cx和 c1水解成葡萄糖b泡菜的制作中清水与盐的比例与玫瑰精油的提取中清水与玫瑰花瓣比例都为 41cms 培养基都需要添加植物激素d玫瑰精油和橘皮精油提取实验中均需使用 na2so4溶液答案:b6在 pcr 扩增 dna 的实验中,预计一个 dna 分子经过 30 次循环后,应该得到 230个dna 分子,但是结果只有约 210个 dna 分子,那么出现该现象的原因不可能是()ataqdna 聚合酶的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b系统设置欠妥c循环次数不够d引物不能与亲链结合解析:选 d。如果taqdna 聚合酶活力不够,或活性受到抑制,则导致催化效率降低,得到的产物比预期的少,a 项正确。如果 pcr 系统设置不妥,则达不到预期的结果,b 项正确。如果循环次数过少,则产物的量比预期的少,c 项正确。如果引物设计不合理,也许不能与模板 dna 结合,造成无法进行扩增,d 项错误。7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提取方法有多种,如电泳、压榨、萃取等,不同的有机物提取方法各不相同。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香料工业中“液体黄金”玫瑰油的提取中要求不含有任何添加剂或化学原料,其提取方法主要是水蒸气蒸馏b杏仁油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主要通过压榨法提取c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萃取的效率只受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的影响d在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采用无水酒精用于色素的提取,再用层析液使其分离开来答案:c8下列有关电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电泳的支持介质可用醋酸纤维薄膜、滤纸、琼脂凝胶等b带电分子的电荷量、分子量的大小和形状都可以影响泳动速度c点样时,应将有记号的一面向下平铺在玻璃板上进行点样d电泳时,电流强度越大,电泳效果越好解析:选 d。电泳时,每厘米膜宽电流强度为 0.40.8 ma 较好,并不是电流越强越好。39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中,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大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b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小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c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行程等于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d二者根本无法比较解析:选 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的通道,通过的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颗粒内部,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通过的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10下列关于蛋白质分离纯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化蛋白质的方法有透析法、萃取法和电泳法b利用透析法可将蛋白质与小分子物质完全分离开c离心沉降法主要利用了分子量的大小和密度不同d电泳速度的大小只与分子所带电荷的多少有关解析:选 c。萃取法是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透析法可使小分子物质透过半透膜与蛋白质分离,但分离不完全;电泳速度除与分子带电荷多少有关外,还与分子量的大小、形状以及电场强度等有关。11提取植物芳香油的方法要根据植物的原料特点而定,以下观点错误的是()a玫瑰精油、薄荷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还能随水蒸气蒸发,因此可以利用蒸馏法提取b甜橙油、柠檬油有效成分易水解不适合蒸馏,都是用压榨法制得的c有些芳香油挥发性强且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采用萃取法d干玫瑰花中的芳香油可以用萃取法和压榨法提取解析:选 d。玫瑰精油、薄荷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可以用蒸馏法提取;对于甜橙油、柠檬油,若用水中蒸馏法提取,则原料易焦糊,有效成分易水解,故采用压榨法提取;胡萝卜素等芳香油挥发性强且易溶于有机溶剂,一般采用萃取法提取;干玫瑰花一般采用萃取法,不采用压榨法。12以下关于 pcr 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 是体外复制 dna 的技术bpcr 过程需要模板、四种脱氧核苷酸、引物、taqdna 聚合酶cpcr 过程中只需要两个引物分子dpcr 技术中可以根据已知的核苷酸序列合成引物解析:选 c。pcr 过程中需要的是一对正反向引物分子,但是分子数并不是各一个。因为 pcr 不是一次性反应,它是多循环的过程,所以 pcr 过程需要大量引物分子。13pcr 利用了 dna 的热变性原理,pcr 仪实际上也是一种能自动调控温度的仪器。下4列对 pcr 过程中“温度的控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pcr 反应需要高温,是为了确保模板是单链b延伸的温度必须大于退火温度,而小于变性温度c要用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d需要耐高温的解旋酶解析:选 d。pcr 是体外 dna 扩增技术,dna 双链的解开不需要解旋酶,而是靠高温使其变性解体。退火前,在耐高温的taq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dna,因此延伸的温度要大于退火温度但小于变性温度。14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 dna 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如图表示合成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过程高温使 dna 变性解旋,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的作用b丙过程用到的酶在高温下失活,因此在 pcr 扩增时需要再添加c如果把模板 dna 的两条链用15n 标记,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不做标记,控制“94 55 72 ”温度循环 3 次,则在形成的子代 dna 中含有15n 标记的 dna 占 25%dpcr 中由碱基错配引起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解析:选 b。丙过程用到的酶是耐高温的taqdna 聚合酶,高温下不会失活。15pcr 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式反应,现在已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一种常规手段,它可以在体外很短的时间内将 dna 大量扩增。你认为下列符合在体外进行 pcr 反应条件的一组是()稳定的缓冲液环境dna 模板合成引物 四种脱氧核苷酸dna 聚合酶 dna 解旋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温控设备a bc d解析:选 d。pcr 技术又称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 dna 分子的核酸合成技术。该过程需要稳定的缓冲液环境、dna 模板、合成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原料)、dna 聚合酶(催化延伸过程)、温控设备(提供适宜的温度),故 d 项正确;pcr 技术通过高温变性解旋,不需要 dna 解旋酶,也不需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错误,因此,a、b、c 项错误。16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5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 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b若丁为酸性蛋白质,可用酸性溶液抽提c若将样品以 2 000 r/min 的速度离心 10 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d若用电泳法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近解析:选 a。透析的原理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物质能透过半透膜,相对分子质量大的不能透过,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比乙分子质量大的丙一定保留在袋内;酸性蛋白质应用偏碱性溶液抽提;离心时分子质量大的先沉淀,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但分子甲不一定存在于沉淀中;电泳法分离时,电荷量相差越大的物质相距越远。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共 52 分)17(6 分)回答下列有关蛋白质分离和纯化的问题:(1)要获得血清蛋白的粗制品,必须将含有柠檬酸钠的血液进行_处理,然后将_装入透析袋中除去_。(2)要获得血红蛋白,应如何破碎红细胞?_。(3)如图为血清蛋白通过醋酸纤维薄膜的电泳图谱,你认为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_,相对分子质量最大的球蛋白是_。(4)电泳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_蛋白质的方法。答案:(1)离心上清液小分子物质(2)加蒸馏水和甲苯使其涨破(3)清蛋白球蛋白(4)(分离)纯化18(6 分)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的 氨基和 羧基虽然大部分结合成为肽键,但是蛋白质分子内仍含有各种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如肽链末端的 氨基和 羧基、天冬6氨酸和谷氨酸残基中的羧基、赖氨酸和组氨酸残基中的各种碱性基团,所以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在酸性溶液中,碱性基团的解离增大,使蛋白质带正电荷;在碱性溶液中酸性基团的解离加强,使蛋白质带负电荷。当溶液到达某一 ph 时,蛋白质可因内部酸性和碱性基团的解离相等而呈等电状态,这时的溶液 ph 叫做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处于等电点状态的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电荷量是不相同的。请回答下列问题:(1)多数蛋白质的等电点接近于 5,一般含碱性基团较多的蛋白质的等电点_(填“偏高”还是“偏低”)。(2)根据等电点的不同,可用_法将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分开。(3)简述根据等电点分离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分子的原理。_。解析:含碱性基团较多的蛋白质溶液,在 ph 近于 5 时解离程度较大,蛋白质带正电荷。要使蛋白质内部酸性和碱性基团解离相等呈等电状态,必须提高溶液的 ph,使酸性基团解离增加,故蛋白质的等电点提高。根据等电点不同,可以利用电泳法将特定的蛋白质分离出来。答案:(1)偏高(2)电泳(3)不同蛋白质具有不同的等电点,当蛋白质混合物调到其中一种蛋白质的等电点时,这种蛋白质大部分或全部被沉淀下来19(8 分)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_功能。我们通常选用猪、牛、羊等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实验时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2)甲装置中,b 是血红蛋白溶液,则 a 是_;该操作目的是去除样品中_。乙装置中,操作压一定,保证 c 溶液的流速_(填“快”或“慢”或“一定”)。(3)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4)最后经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_。(5)还有同学将大肠杆菌破碎并提取得到大肠杆菌蛋白质,一同学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7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度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分子大小、_以及分子的形状等。而另一位同学则利用乙装置分离,待蛋白质接近色柱底端时,用试管连续收集流出液。先收集到的蛋白质与后收集到的蛋白质的区别是先收集到的蛋白质_。解析:(1)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在分离蛋白质的实验中,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2)在血红蛋白的溶液中,加入适宜的磷酸缓冲溶液,可以除掉分子量较小的杂质;在利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时候,洗脱液的速度应当保持一定。(3)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是凝胶色谱法。(4)最后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血红蛋白进行纯度鉴定。(5)利用凝胶电泳进行蛋白质分离时,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带电性质、分子形状等因素都能影响蛋白质的移动速度;用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结果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运动路程越短,越先被洗脱出来。答案:(1)运输防止血液凝固(2)磷酸缓冲液分子量小的杂质一定(3)凝胶色谱法 (4)纯度鉴定(5)带电性质 分子量大20(6 分)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在体外将少量 dna 大量复制的技术。此项技术的自动化要求使用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科学家从水生耐热细菌taq中分离到耐高温的taqdna 聚合酶。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taqdna 聚合酶的作用是_,且只能由_端开始。(2)pcr 反应缓冲液中除需提供耐热的 dna 聚合酶外,还需提供:_、_、_,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 dna 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3)pcr 与人体内 dna 复制相比,有何特殊之处?_。(4)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应用了taq细菌能在热泉中生长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_、_、_等。解析:(1)dna 聚合酶的作用是催化合成 dna 子链,dna 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 3端延伸 dna 链。(2)pcr 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液中才能进行,需提供:dna 模板、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高温的taqdna 聚合酶,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 复制在体外进行。(3)pcr 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 dna 片段的技术;pcr 技术利用了 dna的热变性原理,需要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4)实验室中微生物的筛选,要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生长的条件:营养、温度、ph 等。答案:(1)催化合成 dna 子链3(2)dna 模板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3)pcr 在体外发生需要耐高温的 dna 聚合酶8(4)营养温度ph21(6 分)回答与胡萝卜有关的问题:(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中,最主要的是_(填“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或“胡萝卜素”),该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两分子_,后者缺乏会引起人在弱光下视物不清的病症,该疾病称为_,胡萝卜素是_(填“挥发性”或“非挥发性”)物质。(2)工业生产上,用养殖的岩藻作为原料提取胡萝卜素时,_(填“需要”或“不需要”)将新鲜的岩藻干燥。(3)现有乙醇和乙酸乙酯两种溶剂,应选用其中的_作为胡萝卜素的萃取剂,不选用另外一种的理由是_。解析:(1)胡萝卜含有的胡萝卜素有三类,其中最主要的是 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 a,维生素 a 缺乏会导致夜盲症。胡萝卜素是非挥发性物质。(2)胡萝卜素的提取一般采用萃取法,萃取前需要对材料进行干燥处理,以提高萃取的效率。(3)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该具有很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如乙酸乙酯。乙醇是水溶性有机溶剂,因萃取过程中能与水混溶而影响萃取效果,所以不用它作萃取剂。答案:(1)胡萝卜素维生素 a夜盲症非挥发性(2)需要(3)乙酸乙酯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应不与水混溶,而乙醇为水溶性有机溶剂22(8 分)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_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_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2)筛选乳酸菌 a 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_接种。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_。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_处理。(3)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 a 生长提供_。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_。(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_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9解析:(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压榨法提取柚皮精油,不宜用蒸馏法,压榨所得糊状液体可通过过滤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2)接种方法常用的为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锅。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紫外线消毒处理。(3)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 a 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电泳法纯化乳酸菌素时,若分离带电荷相同的蛋白质,则其分子量越大,电泳速度越慢。(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大小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答案:(1)压榨过滤(2)稀释涂布平板法高压蒸汽灭菌锅紫外线消毒(3)碳源和氮源越慢(4)大小23(6 分)请回答下列与实验室提取芳香油有关的问题:(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_和_。(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_,易溶于_,因此可用_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3)橘子果实含有芳香油,通常可用_作为材料来提取芳香油,而且提取时往往选用新鲜的材料,理由是_。(4)对材料压榨后可得到糊状液体,为除去其中的固体物质获得乳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5)得到的乳状液加入氯化钠并放置一段时间后,芳香油将分布于液体的_层,原因是_。解析:(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可采用的方法有压榨法、蒸馏法、萃取法。(2)芳香油溶解性的特点是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因此可用有机溶剂作为提取剂来提取芳香油。(3)一般采用新鲜的橘子皮来提取橘皮精油,因为新鲜的材料含有芳香油多。(4)除去液体中的固体常用的方法是过滤。(5)芳香油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会浮在液体的表面。答案:(1)蒸馏法萃取法(2)水有机溶剂有机溶剂(3)橘子皮芳香油含量较高(4)过滤(5)上油层的密度比水层小24(6 分)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问题:(1)dna 粗提取的实验原理是:dna 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_mol/l 的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鉴定 dna 所用的试剂是_,沸水浴加热10呈_色。(2)pcr 技术的中文全称是_,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添加引物,它的化学本质是_。反应过程中控制不同温度的意义是不同的: 90 以上时_,双链 dna 解聚为单链;50 左右时_,引物与两条单链 dna 结合; 72 左右时延伸,taqdna 聚合酶有最大活性,使 dna 新链沿着_方向延伸。(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分离纯化常用的方法有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前者的原理是_,后者的原理是_,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_。解析:(1)dna 粗提取的实验原理是:dna 在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 0.14 mol/l 的 nacl 溶液中的溶解度最低;鉴定 dna 所用的试剂是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呈蓝色。(2)pcr 技术的中文全称是多聚酶链式反应,引物其实是一段核苷酸序列,它的本质是dna 或 rna,反应过程中控制不同温度的意义是不同的: 90 以上时 dna 变性,50 左右时退火,72 左右时延伸,taqdna 聚合酶有最大活性,使 dna 新链沿着 5端向 3端方向延伸。(3)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电泳法的原理是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在血红蛋白的整个提取过程中,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的目的是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 ph 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答案:(1)0.14 二苯胺蓝(2)多聚酶链式反应dna 或 rna变性退火5端向 3端(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大小、形状的不同让血红蛋白处在稳定的 ph 范围内,维持其结构和功能 1第第 1 1 课时课时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蛋白质的分离与提取学习导航明目标、知重点难点 掌握电泳法分离大分子的原理。(重点) 运用常用的方法提取和分离蛋白质。(重、难点) 学生用书 p48一、阅读教材 p7172分析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提取(1)在提取蛋白质时,可以采用研磨与超声波结合的方法将生物组织或细胞完全破碎,使蛋白质从细胞中释放出来,并使其溶解在适当的抽提液中。(2)抽提液的选择需要根据蛋白质的特性而定,一般酸性蛋白质用偏碱性溶液抽提,碱性蛋白质用偏酸性溶液抽提,脂蛋白等则可用有机溶剂抽提。2蛋白质的分离方法(1)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度,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2)薄膜透析法: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的方法。(3)凝胶色谱法概念: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差异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原理a凝胶形态:微小的多孔球体组成:大多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结构:内部具有很细微的多孔网状结构)b分离的过程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的难易程度路程移动速度小分子蛋白质容易较长较慢大分子蛋白质无法进入较短较快(4)电泳法:将所带电荷的数量和性质不同的蛋白质从混合样品中分离并纯化出来。二、阅读教材 p7377完成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及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的操2作1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配制试剂准备器材架滤纸桥浸泡薄膜细心点样平悬薄膜实施电泳染色漂洗脱色。2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样品处理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和透析凝胶的制备色谱柱的装填样品的加入洗脱与收集。 判一判(1)酸性蛋白质用酸性溶液抽提,水溶性蛋白质用透析液抽提,脂溶性蛋白质用稀碱性溶液抽提。()(2)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着与其电性相反的电极移动的过程。()(3)电泳时泳动速度取决于带电颗粒的大小、形状、所带静电荷多少。()(4)离心沉降法和薄膜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一样的。()(5)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而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6)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采用滤纸为支持物的电泳方法。()蛋白质分离技术学生用书 p49欲研究某种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需将这种蛋白质从组织细胞中分离、纯化出来。结合教材 p71第三段p74内容完成以下探究。 探究 1完善下面示意图,理解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1)原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分子沉降速度不同,从而被分离。(2)目的: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不同种类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彼此分离。 探究 2仔细观察下面示意图,分析薄膜透3析法分离蛋白质(1)原理: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2)目的: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如无机盐、单糖、二糖以及氨基酸等。(3)常用的半透膜:肠衣、玻璃纸等。(4)步骤:将待纯化的蛋白质溶液装入透析袋内,再把透析袋放入透析液中即可。 探究 3 完善下面示意图,分析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1)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沿凝胶颗粒间的空隙移动,洗脱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最先流出柱外。(2)小分子蛋白质可以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的多孔网状结构,洗脱路程较长,移动速度缓慢,以致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流出柱外。41蛋白质的分离与提纯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d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解析:选 a。蛋白质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但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则可以透过半透膜,因此可以将蛋白质和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分离,a 项错误;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可通过电泳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蛋白质分子的分离,b 项正确;凝胶色谱法的原理是:分子量大的分子通过多孔凝胶颗粒的间隙,路程短,流动快,而分子量小的分子穿过多孔凝胶颗粒内部,路程长,流动慢,所以可以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通过凝胶色谱法使大分子的蛋白质先洗脱出来,小分子的蛋白质后洗脱出来,从而实现蛋白质分子的分离,c 项正确;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使不同密度的蛋白质分子位于不同层次的离心液中,从而实现蛋白质的分离,d 项正确。2下列有关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a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b采用透析法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c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d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电性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解析:选 d。蛋白质是生物大分子,不能通过半透膜,而其他小分子可以通过半透膜,可以利用半透膜进行分离得到蛋白质,a、b 正确。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其离心速率不同,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c 正确。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电性相反的电极方向移动,d 错。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学生用书 p50结合教材,完善下表,理解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步骤操作方法配制试剂配制巴比妥缓冲液、染色液、漂洗液、透明液准备器材醋酸纤维薄膜、常压电泳仪、点样器等架滤纸桥取双层滤纸条,一端与支架前沿对齐,另一端浸入电泳槽的缓冲液中,待滤纸条湿润后,5驱除气泡,使滤纸紧贴于支架上浸泡薄膜用镊子夹取醋酸纤维薄膜,识别出光泽面,并在光泽面的一角用笔做上记号,然后放在巴比妥缓冲液中浸泡 20 min细心点样取出薄膜,吸去多余液体,平铺在玻璃板上,有记号的一面朝下,点样时将盖玻片在血清中蘸一下,在薄膜一端 2_cm 处轻轻按下,点上细条状的血清样品,随即提起平悬薄膜将点样端平贴在电泳槽负极支架的滤纸桥上,有记号的一面朝上,另一端平贴于正极,呈绷直状态实施电泳盖上电泳槽盖,在醋酸纤维薄膜平衡约 10 min 后接通电源,电泳 6090 min染色取下薄膜,放入染色液中浸泡 510 min漂洗取出薄膜,在漂洗液中漂洗数次,直至蛋白质区底色脱净为止脱色用滤纸压平并吸干薄膜后,再浸入透明液中约 5 min,取出后平贴于玻璃板上,待完全干燥后便形成透明薄膜图谱1电泳的泳动规律带电颗粒直径越小、越接近于球形,所带净电荷越多,则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越快;反之,则越慢。2关于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几点说明(1)薄膜的浸润与选膜是电泳成败的关键之一。(2)点样时,应将薄膜表面多余的缓冲液用滤纸吸去,吸水量以不干不湿为宜。(3)点样时,动作要轻、稳,用力不能太大,以免损坏膜片或印出凹陷影响电泳区带分离效果。(4)点样应点在薄膜的毛面上,点样量要适中,不宜过多或过少。(5)电泳时应将薄膜的点样端置于电泳槽的负极端,且点样面向下。(6)应控制染色时间。时间长,薄膜底色不易脱去;时间太短,着色不易区分,或造成6条带染色不均匀,必要时可进行复染。1仔细观察下面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图谱,所带负电荷少的球蛋白是()a1球蛋白b2球蛋白c球蛋白 d球蛋白解析:选 d。对于几种球蛋白来说直径相差不大,引起泳动速度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所带电荷多少,由图可知球蛋白由右向左泳动,因右侧为负极,且 球蛋白距点样处最近,所以 球蛋白所带负电荷最少。2下列关于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架滤纸桥时,待滤纸条湿润后,要驱除气泡,以便使滤纸紧贴于支架上b浸泡薄膜时要识别出光泽面,并做记号c平悬薄膜时,有记号的一面朝上d从染色液中取出薄膜后,用滤纸条压平并吸干,再浸入透明液中脱色解析:选 d。薄膜染色后要先放入漂洗液中漂洗直至蛋白质区底色脱净为止,然后才用透明液脱色。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学生用书 p50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结合教材 p75第三段p77内容完成下列过程(以哺乳动物红细胞为例),学会凝胶色谱法分离血红蛋白。1样品处理:采集血样低速短时间离心取红细胞,倒入烧杯5 倍体积生理盐水搅拌低速离心重复 3 次洗净的红细胞。2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和透析(1)血红蛋白的释放:红细胞蒸馏水甲苯搅拌,红细胞破裂而释放出血红蛋白。(2)分离血红蛋白溶液:将混合液以 2_000 r/min 的速度离心 10 min,试管中形成 4层,取自上而下的第 3 层红色透明液体(血红蛋白水溶液)。(3)透析:将盛有 1 ml 血红蛋白溶液的透析袋放入盛有物质的量浓度为 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中透析 12 h。3凝胶的制备:将交联葡聚糖凝胶用蒸馏水充分溶胀后,配成凝胶悬浮液。4色谱柱的装填7固定:将层析柱垂直固定在支架上 装填:将凝胶悬浮液一次性缓慢倒入色谱柱内 洗涤平衡:用 20 mmol/l 的磷酸缓冲液(ph7.0)充分洗涤平衡凝胶 12 h,使凝胶装填紧密5样品的加入(1)加样示意图(2)打开色谱柱下端的流出口,让凝胶面上的缓冲液缓慢下降到与凝胶面刚好平行,关闭出口。用滴管小心吸取 1 ml 样品溶液沿柱壁轻轻地加入到色谱柱顶端,不能破坏凝胶面。然后,打开流出口,使样品液逐渐渗入凝胶。6洗脱与收集(1)洗脱:洗脱液流速为每分钟 1_ml。(2)收集: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出口时,用试管收集洗脱液,每 5 ml 收集一管,连续收集。(1)凝胶色谱制备中严禁出现气泡,为什么?提示:气泡会打乱洗脱液中蛋白质的洗脱次序,降低分离效果。(2)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蛋白质的纯度鉴定时,为何仅仅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提示:sds 可使蛋白质分子中的二硫键还原,十二烷基硫酸根所带的负电荷使各种蛋白质sds 复合物都带上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子原有的负电荷量,所以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的影响。sds 与蛋白质的结合引起蛋白质构象改变,使不同蛋白质的 sds 复合物的短轴长度都一样,所以不受蛋白质形状的影响。故仅仅取决于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蛋白质分子在凝胶中的运动情况分析相对分子质量大相对分子质量小直径大小大于凝胶颗粒空隙直径小于凝胶颗粒空隙直径运动方式垂直向下运动不规则的扩散运动运动速度较快较慢8运动路程较短较长洗脱次序先从凝胶柱中洗脱出来后从凝胶柱中洗脱出来 突破 1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1下列关于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过程及原理叙述,正确的是()a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b红细胞洗涤使用 5 倍体积的蒸馏水,直到离心后上清液不呈现黄色为止c利用 0.9%的 nacl 对血红蛋白溶液透析 12 小时,可以去除小分子杂质d在凝胶柱中加入蛋白样品后即可连接缓冲溶液洗脱瓶进行洗脱和收集样品解析:选 a。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应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抗凝血剂柠檬酸钠,a 正确;红细胞的洗涤过程应该用生理盐水洗涤,不能用蒸馏水洗涤,b 错误;将血红蛋白溶液通过透析进行粗分离时应该选用磷酸缓冲液,不是质量分数为 0.9%的 nacl 溶液,c 错误;在凝胶柱中加入蛋白样品后要使样品完全进入凝胶层后,小心加入缓冲液到适当高度后才可连接缓冲溶液洗脱瓶进行洗脱和收集样品,d 错误。 突破 2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2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负责血液中 o2和部分 co2的运输。请根据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流程图回答问题:(1)实验流程中:a 为_,b 为_。凝胶色谱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而达到蛋白质分离的有效方法。(2)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_。(3)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中,加入的试剂是_。解析:样品处理过程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凝胶色谱操作过程为: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填充样品的加入和洗脱。洗涤红细胞的目的是去除杂蛋白。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是让红细胞吸水胀破,由于甲苯是表面活性剂的一种,可将细胞膜溶解,从而使细胞破裂。答案:(1)血红蛋白的释放样品的加入和洗脱(2)杂蛋白(血浆蛋白)(3)蒸馏水和甲苯9核心知识小结网络构建关键语句 分离与测定生物成分中蛋白质的技术包括离心沉降法、薄膜透析法和凝胶色谱法等。 离心沉降法是通过控制离心速度,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分层,从而达到分离出不同种类蛋白质的目的。 薄膜透析法是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 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分子的大小对其进行有效分离的方法。随堂检测 学生用书 p52 知识点一蛋白质分离技术1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依据的原理是()a根据蛋白质分子与凝胶的亲和力的大小b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c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的多少d根据蛋白质溶解度的大小解析:选 b。凝胶色谱法是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一种方法。2下列有关透析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透析的薄膜要具有选择透过性b透析膜是一种半透膜c透析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而将大分子保留在袋内d透析膜可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解析:选 a。透析膜能使小分子自由出入,大分子不能通过,具有半透性,但不具有选择性,a 项错。透析过程中小分子可自由出入,因此,可用于更换样品的缓冲液,10b、c、d 项都正确。3电泳实现样品中各种蛋白质分子的分离是利用了()a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b分子本身的大小不同c分子形状的不同d以上都正确解析:选 d。电泳是利用了待分离样品中各种分子带电性质的差异以及分子本身的大小、形状的不同,使带电分子产生不同的迁移速度,从而实现样品中各种分子的分离。 知识点二电泳法与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的过程4如图为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示意图和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在装填图甲中凝胶色谱柱时一旦发现柱内有气泡存在,就需要重装b图甲中大分子蛋白质因阻力大而移动慢,所以最后从层析柱中流出来c图乙中凝胶中加入的 sds 可以使蛋白质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d已知凝胶中的 sds 带负电,则应在电泳槽的处接电源负极,处接电源正极解析:选 b。在装填凝胶色谱柱时,凝胶装填在色谱柱内要均匀,不能有气泡存在,因为气泡会影响蛋白质洗脱的次序,a 正确;图甲中大分子蛋白质因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速度快,所以最先从层析柱中流出来,b 错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因此图乙中凝胶中加入的 sds 可以使蛋白质迁移速率完全取决于分子大小,c 正确;凝胶中的 sds 带负电,所以电泳槽的处接电源负极,处接电源正极,d 正确。5如图能正确表示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的蛋白质,属于在凝胶中的行进过程的是()解析:选 b。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a 错误;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长,移动的速度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b11正确;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c 错误;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且其路程短,移动的速度快,d 错误。6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红细胞的机能主要是由血红蛋白完成的,血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携带 o2。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取新鲜血液,要在采血器中预先加入柠檬酸钠,取血回来,马上进行离心,收集血红蛋白溶液。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_。(2)在对样品进行处理时,主要包括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分离血红蛋白溶液、透析等步骤。其中透析技术的原理是_。(3)同学甲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将得到的蛋白质进行分离,在电泳过程中,影响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因素包括蛋白质分子的_、_以及分子的形状等。(4)图 1、图 2 分别是同学甲、乙利用同一种样品分离得到的结果,则图 2 中与图 1 中蛋白质 p 对应的是_。解析:(1)加入柠檬酸钠的目的是防止血液凝固。(2)透析的原理是小分子可以自由进出透析袋(半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通过。(3)电泳时,影响蛋白质迁移速率的因素有蛋白质分子大小、带电性质及分子的形状等。(4)sds 凝胶电泳装置是垂直的装置,此种电泳方法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分子量的大小,与电荷无关,同时加样在“”极,通电后,样品蛋白质向“”极移动,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小的,移动距离大,因此从图 1 的电泳结果分析,p 比 n、m 移向“”距离大,说明 p 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对比较小,因此洗脱出来的时间比较长,符合图 2 中的丙。答案:(1)防止血液凝固(2)小分子可以自由进出透析袋(半透膜),而大分子不能通过(3)大小带电性质(4)丙课时作业 学生用书 p91(单独成册)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蛋白质提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2a一般用机械方法破碎生物组织b破碎细胞常用的方法有研磨法、超声波法和酶解法c一般来说,酸性蛋白质要用酸性溶液抽提d抽提得到的蛋白质粗提取物可用离心法去除固体杂质解析:选 c。一般酸性蛋白质要用偏碱性溶液抽提。2离心沉降法是纯化蛋白质的方法之一,在这一过程中蛋白质会分层,这一现象与蛋白质的何种性质有关()a酸碱性b所带电荷多少c分子大小和密度d种类解析:选 c。根据蛋白质之间或蛋白质与其他分子之间在分子大小和密度上的不同,采用离心沉降法,使其分层而分离;酸碱性不同可用电泳法;所带电荷多少不同可采用电泳法等。3利用凝胶色谱法哪种蛋白质先洗脱出来()a相对分子质量大的b溶解度高的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d所带电荷多的解析:选 a。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能进入凝胶内部通道,洗脱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相对分子质量大的蛋白质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沿凝胶颗粒间的空隙移动,洗脱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首先洗脱出来。4在 ph5.12 时进行电泳,下列哪种蛋白质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a血红蛋白:pi(等电点)7.07b鱼精蛋白:pi12.20c1球蛋白:pi5.06d球蛋白:pi5.12解析:选 d。球蛋白在 ph5.12 时不带电,在电泳时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5关于蛋白质提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离与纯化蛋白质之前首先要用适当的方法使蛋白质释放出来b抽提时要依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选择不同的溶剂c蛋白质的粗提取物离心可除去一些小分子杂质d蛋白质的粗制品可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13解析:选 c。分离纯化蛋白质之前要先让细胞中的蛋白质释放出来,a 正确;提取蛋白质时,要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特性选用不同的溶剂,b 正确;对蛋白质的粗提取物离心可以除去一些固体杂质,c 错误;蛋白质的粗制品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d 正确。6下列有关凝胶色谱法和电泳法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分离蛋白质的重要方法b它们的原理相同c使用凝胶色谱法需要使用缓冲溶液而电泳不需要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选 a。不同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因此凝胶色谱法可以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电泳法中带电分子的迁移速度不仅与分子大小有关,也与分子所带的电荷有关,a 正确、b 错误;这两种方法都用到缓冲溶液,以调节溶液的酸碱度,c 错误。7下列关于蛋白质纯化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纯化主要是根据蛋白质以及蛋白质与其他物质之间的理化性质的差异进行的b透析法可去除小分子化合物杂质,原理是不同分子所携带净电荷不同c通过控制离心速率,可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沉降分层,从而分离不同的蛋白质d不同的物质在同一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不同,因此可用电泳法分离蛋白质解析:选 b。透析法是利用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将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8下列关于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所用的巴比妥缓冲液的 ph 为 8.6b点样是在薄膜的光泽面上进行的c实验后可以得到五条色带d整个实验最关键的步骤是点样解析:选 b。在点样时,用盖玻片在薄膜的非光泽面且离薄膜一端 2 cm 处轻轻点样。9下图是人血清蛋白在以醋酸纤维薄膜为支持物,ph 为 8.6 的巴比妥缓冲液中电泳分离结果示意图,由此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在 ph 为 8.6 的巴比妥缓冲液中 、2、1和清蛋白都带负电荷b在 ph 为 8.6 的巴比妥缓冲液中电泳时,、2、1和清蛋白迁移速率不同c 球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一定比 球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大d在 ph 为 8.6 的巴比妥缓冲液中 球蛋白迁移速率最慢,清蛋白迁移速率最快解析:选 c。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迁移的速率是带电粒子带电性质、带电量、粒子大小、14粒子形状共同作用的结果。10如图是用除去 dna 的滤液进行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是()a用图甲装置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b图乙装置的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c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 5 ml,连续收集d图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解析:选 b。图甲装置为透析法,通过对滤液进行处理,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a 正确;图乙装置为凝胶色谱法,试管中收集到的液体中最先出现的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b 错误;用图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红色的蛋白质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管收集 5 ml,连续收集,c 正确;丙装置中电泳法分离提纯血红蛋白的原理是血红蛋白带有一定量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向一极移动,d 正确。11.如图表示对某蛋白质溶液进行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结果(类似于纸层析法分离色素),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上某些基团解离后可使蛋白质带电,电场中带电的蛋白质分子(或多肽)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b蛋白质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完全取决于其所带净电荷多少c蛋白质在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速度基本取决于其分子量大小d电泳结果表明溶液中蛋白质可能有两种,但也可能只有一种解析:选 b。蛋白质的氨基与羧基可发生解离,使其带正电或负电,在电场中发生迁移。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所加的 sds 可完全掩盖蛋白质本身所带电荷,故其移动速度与本身所带电荷无关,而由其分子量大小决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会使蛋白质水解成肽链,故结果所示可能只有一种蛋白质(有两种肽链),也可能有两种蛋白质。12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15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最后流出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空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解析:选 c。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有效方法。凝胶是由多糖类化合物构成的,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因此在洗脱过程中先分离出来。不同的凝胶,其立体网状结构不同,孔隙大小不同,因此可分离的分子大小也不同。凝胶一般对分离的物质无吸附作用,所以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这是凝胶色谱法与一般层析法的不同。二、非选择题13请根据血清蛋白醋酸纤维薄膜电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所用的主要试剂有:_。(2)实验所用缓冲液的 ph 为_,为什么?_。(3)点样应点在薄膜的哪一面?_,方法是:用_在血清中蘸一下,在离薄膜一端_cm 处轻轻按下,随即提起。(4)实施电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四章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实践课件+学案+练习(打包10套)苏教版选修1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3020429.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