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棉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意见_第1页
抗虫棉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意见_第2页
抗虫棉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意见_第3页
抗虫棉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意见_第4页
抗虫棉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意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抗虫棉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意见抗虫棉高产和超高产栽培技术意见 经过多年努力 包括山东在内的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单产已 经得到大幅度提高 以山东为例 目前全省平均子棉和皮棉单 产已经分别达到了 200kg 亩和 78kg 亩 多数棉田可以实现亩 产子棉 250kg 皮棉 100kg 以上 亩产子棉 300kg 皮棉 120kg 以上的地块也较常见 根据形势变化和技术发展要求 把小面 积亩产子棉 310 325kg 皮棉 125kg 左右作为超高产目标 而 把小面积亩产子棉 375 400kg 皮棉 150kg 左右作为超高产目 标 现阶段的棉花高产创建活动应把棉花高产作为现实目标 把棉花超高产作为探索目标 根据现有研究和生产实践 提出 如下技术意见供各地参考 一 棉花高产创建应遵循的原则一 棉花高产创建应遵循的原则 1 1 大面积和整建制高产是最终目标 大面积和整建制高产是最终目标 通过小面积高产或超高产 带动大面积和整建制高产 通 过提高棉花平均单产 增加总产 提高效益 通过高产创建和 示范 普及棉花新品种 新技术 提高棉花生产技术水平 提 高我国棉花的市场竞争力 2 2 棉花高产栽培不能走回头路 棉花高产栽培不能走回头路 黄河流域棉区传统高产栽培途径是以高投入为前提的精耕 细作 讲究施足基肥 多次追肥 适期早播 促棉早发 中低 密度 精细整枝 调节结铃期 这一栽培途径虽得到广泛应用 但在新形势下还存在很多不足 肥料投多 但肥料利用率低 2 早播往往出苗不好 缺苗断垄严重 早发与早衰相矛盾 棉花 早衰严重 反而不能高产 常规棉株不足 3000 株 杂交棉每亩 不足 2000 株 精细整枝 精细管理 用工多 投入大 产量效 益并不好 在早发的基础上 通过摘早蕾调节结铃期 费工费 时 实际生产中还常常难以奏效 当前的高产创建 在栽培途径和技术上不能走回头路 再 回到传统的精耕细作的老路 3 3 采取改革和继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采取改革和继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 为实现省工简化 高产高效的目标 高产创建中技术运用 的基本原则是 1 继承和发扬一些传统的栽培管理措施 冬耕冬灌 增 施有机肥 地膜覆盖 化学调控 中耕培土等措施要继续应用 2 省略和简化一些可有可无的管理措施 简化整枝 简 化多次中耕施肥 省去叶面肥喷施等 3 改革和优化一些传统的技术措施 对播种期 密度配 置要进行改革优化 4 吸收和利用一些新技术和新产品 除草剂代替多次中 耕除草 试验示范控释肥等 二 棉花高产和超高产的地力条件与产量结构二 棉花高产和超高产的地力条件与产量结构 1 1 棉田选择 棉田选择 高产棉田要求土层深厚 土质肥沃 质地疏松 保肥 保 3 水能力强 透气性好 ph 值 6 5 8 皮棉产量目标为 125 公斤 亩左右时 土壤 0 20cm 耕层 有机质含量在 1 以上 全氮 0 06 以上 碱解氮 60ppm 以上 速效磷 20ppm 以上 融资钾 120ppm 以上 皮棉产量目标为 150 公斤 亩左右时 要求土壤 0 20cm 耕层有机质含量在 1 2 以 上 速效钾 150ppm 以上 高产棉田应具有良好排灌条件 做到遇旱能浇 遇涝能排 春浇足底墒水 在棉花生产季节遇旱 10 15 天能浇 1 次水 在日降雨量 200mm 的情况下 能在 1 天内排除涝灾 2 2 高产棉花的生育进程 高产棉花的生育进程 黄河流域棉区高产和超高产棉花的生育进程与正常生长发 育的普通大田棉花没有绝对差异 一熟春棉的大致的生育进程为 4 月 20 日前后播种 5 月 初全苗 6 月 10 日前后现蕾 7 月上旬开花 等行距条件下 7 月 25 日左右封行 大小行条件下 7 月 20 日封小行 8 月 5 日 左右封大行 7 月 20 日前打顶 8 月底 9 月初吐絮 间作套种春棉的大致的生育进程为 3 月底制钵或制床 4 月初在苗床播种 4 月底或 5 月初移栽 6 月 10 日前后现蕾 7 月上旬开花 7 月 20 日前打顶 8 月底 9 月初吐絮 3 3 高产和超高产棉花的产量结构 高产和超高产棉花的产量结构 亩产皮棉 125kg 的产量构成 常规棉 亩株数 3000 3500 株 亩有效铃 6 5 7 0 万个 平均单铃重 4 5 5 0g 衣分 4 40 左右 霜前花率 80 以上 杂交棉 亩实收株数 2500 2800 株 亩有效铃 6 6 5 万个 平均单铃重 5 0 5 5g 衣分 40 左 右 霜前花率 80 以上 亩产皮棉 150kg 的产量构成 常规棉 亩实收株数 3000 株左右 亩有效铃 8 8 5 万个 平均单铃重 4 5 4 8g 衣 分 40 以上 霜前花率 80 以上 杂交棉 亩实收株 2500 株左 右 亩有效铃 7 5 8 0 万个 平均单重 5 0 5 2g 衣分 40 左 右 霜前花率 80 以上 4 4 播前准备 播前准备 1 深耕土壤 采取秋冬耕或春耕 耕翻深度 35cm 左右 2 3 年深翻一次 秋冬耕棉田翻后不进行耙耢 春耕和春后翻 二犁的棉田 翻后及时耙耢保墒 2 施足基肥 创高产和超高产的棉田要强调平衡施肥 增施有机肥和钾肥 应在明确土壤养分含量的基础上 配方施 肥 通常条件下 建议基肥的运筹 亩施鸡粪 2 吨或优质土杂 肥 3 4 吨 氮磷钾复合肥 20 公斤 氮磷钾含量皆在 15 以上 3 种子准备 选用产量潜力大的杂交种或常规抗虫棉品 种 全部采用脱绒包衣种子 纯度达 98 以上 健籽率 75 以上 发芽率 80 以上 采用机械条播需种子 2 2 5kg 精播机点播 需 1kg 左右 三 棉田管理技术措施三 棉田管理技术措施 5 1 1 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 在地膜覆盖的支持下 一熟春棉的适宜播期范围较广 按 5cm 地温通过 14 时开始播种计 自 4 月 10 至 5 月 5 日的 25 天皆为播种适期 综合考虑 高产和超高产栽培宜在 4 月 20 30 日播种 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或基质育苗移栽 可于 4 月初播种 5 月上旬移栽 高产条件下常规棉的密度 3000 3500 株 亩 等行种植时 行距 80 90cm 大小行种植时小行 60cm 大行 90 100cm 杂 交棉的密度 2500 2800 株 亩 等行种植时行距 80 100cm 大小行种植时小行 60cm 大行 100 120cm 2 2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培育壮苗 先播种后盖膜的棉田 在棉苗出土后 3 天 子叶完全变绿后将苗放出 棉花出苗后要 及时检查 发现缺苗尽早移栽补齐 长出 1 片真叶后及时定苗 高产田苗期要控制肥水 通常情况下不施肥 浇水 3 3 蕾期管理 蕾期管理 1 浇水施肥 蕾期若长时间连续干旱会影响棉花发棵 因此应可隔沟轻浇水 蕾期不宜追施氮素化肥 但为防止早衰 提倡在施足基肥的亩追施氯化钾或硫酸钾 15kg 2 化学调控 自现蕾后就要考虑化学调控 一般情况下 可于 6 月中旬化控 1 次 7 月上旬再化控 1 次 亩用缩节安分 别为 0 5 1g 1 1 5g 6 3 整枝 于第一果枝出生后 及时打下果枝以下的叶枝 真叶保留 4 中耕培土 蕾期中耕有促根下扎 去除杂草和结合中 耕培土防倒伏的作用 可于盛蕾期把深中耕 破地膜 锄草和 培土结合一并进行 中耕 8 10cm 把地膜清除 将土培到棉 杆基部 以利于以后进行排水 浇水 行距小和大小行种植的 棉田可隔行进行 4 4 铃期管理 铃期管理 1 1 重施花铃肥 重施花铃肥 无论高产还是超高产棉田都要重施花铃 肥 而且花铃肥应是速效氮肥 一般于见花后 5 天内追施尿素 15kg 7 月下旬追施 7 5kg 作为盖顶肥 以后不再根基追肥 2 2 浇水和排水 浇水和排水 10 多天未遇雨 就应考虑浇水 浇水宜 采用沟灌 切忌大水漫灌 遇大雨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除 3 3 化学调控 化学调控 在蕾期化控的基础上 于 7 月中旬化控 1 次 7 月下旬打顶后再化控 1 次 亩用缩节安分别为 1 5 2 克 2 3 克 4 4 整枝打顶 整枝打顶 结合其它田间管理 及时去掉主茎上的营 养枝和赘芽 按照 时到不等枝 枝到看长势 的原则于 7 月 20 日前后打顶 按照下部果枝少留果节的原则来打下部果枝的 边心一般底部 1 3 果枝留 1 2 节 为控制封行程度 中部果 枝碰头就打边心 5 5 吐絮期管理 吐絮期管理 7 后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要保护棉花后期的根系吸收功能 延长叶片的功能期 1 1 施肥浇水 施肥浇水 棉花根际追肥应在 7 月底前结束 进入 8 月份一般不再根际追肥 浇水应视降雨情况和土壤墒情而定 通常在 8 月下旬干旱时浇 1 次即可 如秋后持续干旱 浇水时 间应坚持到 9 月中 下旬 后期浇水不宜重新重新开沟 以免 伤根 2 2 后期整枝 后期整枝 受霜期的限制 山东省立秋后长出的蕾 白露后开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