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渔歌子》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渔渔歌子歌子 教学教学设计设计 伊金霍洛旗伊金霍洛旗乌兰乌兰木木伦伦小学小学 苏苏玉萍玉萍 学学习习目目标标 1 学习 塞 笠 蓑 三个生字 2 在诵读中想象画面体会词中的美景感悟作者的悠然自 得的心境 3 培养古诗词学习的方法和主动积累诗词的意识 教学重教学重难难点 点 体会到诗中画面的美丽 感悟到作者自由 闲适 的情感 课时课时安排 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教学准备备 制作课件 学生查找诗人的资料 课课前活前活动动 1 背诵 忆江南 简单介绍词的相关知识 2 渔歌子 板书 导入 3 一分钟背词语比赛 为后面学习做铺垫 一 走一 走进进画面 将画面画面 将画面转换为词语转换为词语 1 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很优美的歌曲 你可以用词语 或者是句子来形容这些画面 2 学生试着用词语描述画面 过渡 一首优美的诗词不仅有明艳的颜色引人入胜 更有 朗朗上口的音韵令人心旷神怡 二 二 读读 读读出出词词的味道的味道 一 一 读读出出节节奏奏 1 自读这首词 根据意思读出节奏 2 出示标好节奏的词 学生对照读出节奏 3 指名读 点评 抑扬顿挫地读 全班齐读 二 二 读读出内容 一幅出内容 一幅优优美的画卷 美的画卷 过渡语 诗词言情 诗词言志 很多时候诗词是一幅画 让我们走进渔歌子一起去欣赏优美的景色 1 学生自读汇报词中的景物 幻灯片出示 2 填空 如果让你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这山 这水 这白 鹭 这桃花 你想填上什么呢 西塞山 白鹭 桃花 流水 鳜鱼 箬笠和蓑衣 斜风 细雨 3 把这上面的内容写一写 你一定会被自己笔下的美景而 感到惊叹 指指导导朗朗读读 好一幅宁静优美的江南烟雨图 这美丽的景色令 人如痴如醉 流连忘返 让我们再次读一读这首词 读出词 中明艳的景色 读出词中宁静的美感 三 三 读读出味道出味道 一份愉快的心情 一份愉快的心情 过渡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 一切景语皆情语 在古诗 词中不同的景物中往往都蕴含着诗人不同的情感 1 请同学们走近张志和 结合你对张志和的了解与他进 行心与心的沟通 谈谈自己体会到的心情 2 介绍张志和的背景资料 体会 不须归 的深意 张张志和 初名志和 初名龟龄龟龄 唐代著名 唐代著名词词人和人和诗诗人 向唐人 向唐肃肃宗献宗献 策 深受策 深受赏识赏识和重用 又和重用 又赐赐名名 志和志和 后来因事 后来因事贬贬官 但他并官 但他并 没有去上任 而是托没有去上任 而是托词亲丧词亲丧回到了老家 并且从此以后不再回到了老家 并且从此以后不再 作官 作官 长长期期过过着着隐隐逸的生活 悠然徜佯于太湖一逸的生活 悠然徜佯于太湖一带带的山水之的山水之 间间 超然不在 超然不在尘尘世中 唐世中 唐肃肃宗曾派人宗曾派人寻寻找他 但是都没有找找他 但是都没有找 到 到 3 指名谈体会 过渡 在这如画的世界里 一个人在斜风细雨中的垂钓 没有人打扰 可真是悠闲自在啊 4 了解了张志和的这些情况以后 此时此刻你认为 这 个 归 字还仅仅是不回家么 5 也正是有这样宁静的心态 悠然自得的心境 眼中才 有这样的美景 整首词明丽俊美 意境优美给人以悠闲自在 的享受 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去享受这人间仙境般的自在吧 渔歌子 起 配乐读 4 运用运用积积累 累 1 出示 和答弟志和渔父歌 唐 张松龄 乐是风波钓是闲 草堂松径已胜攀 太湖水 洞庭山 狂风浪起且须还 2 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提示单 渔歌子 其二 渔歌子 其五 钓台渔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