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查房.ppt_第1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查房.ppt_第2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查房.ppt_第3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查房.ppt_第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查房.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腰椎间盘突出症教学查房 教学查房安排 第一阶段 示教室 说明教学查房目的 提出重点和安排第二阶段 病房 汇报病史 体格检查 三基提问第三阶段 示教室 总结临床特点病例分析讨论归纳诊断和治疗记录 第一阶段示教室 教学查房目的 1 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辩证分型及针灸治疗2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鉴别诊断教学查房重点和难点1 诊断思路2 鉴别诊断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查体方法 1 准备用具 听诊器 血压计 体温计 叩诊锤等工具2 教学查房站位 BCDA 床头 A 主查医生B 管床医生C 实习医生D 其他各级医师 注意事项 1 医学伦理学 征求患者及家属同意 取得患者配合 已完成 2 尊重患者 爱伤观念 告离病员 整理衣被并致谢 3 教学查房时不允许接打手机 4 查房用普通话进行 注意与病人交流 保护患者的隐私 第二阶段床旁 汇报病史 体格检查 三基提问 第三阶段示教室 1 总结临床特点2 病例分析讨论3 归纳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鉴别诊断 辩证分型及针灸治疗4 记录 病例特点 1 中年男性 腰部冷痛伴右下肢麻木重着1月余入院 既往体健 2 腰部冷痛 右下肢麻木重着 弯腰 转侧等日常活动受限 蹲起 行走不利 虽静卧不得减 日轻夜重 喜暖怕寒 无恶寒发热 纳眠可 二便调 3 专科检查 腰椎生理曲度变直 无侧弯反曲畸形 腰肌双侧较紧张 L3 4 5椎旁压痛 叩击痛 放射痛 直腿抬高试验右55 左75 4 字试验双 挺腹试验 余 4 辅助检查 腰椎CT 1 L4 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 诊断 中医诊断 腰痛寒湿痹阻西医诊断 1 腰椎间盘突出症2 腰椎管狭窄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 多有腰部外伤 慢性劳损或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多有慢性腰痛史 2 常发于青壮年 3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 腹压增加 如咳嗽 喷嚏 时疼痛加重 4 脊柱侧弯 腰椎生理弧度消失 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 并向下肢放射 腰活动受限 5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 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 膝 跟踺反射减弱或消失 指背伸力可减弱 6 X线摄片检查 脊柱侧弯 腰椎生理前凸变浅 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 相应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或MRI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CompanyLogo 互动 寒湿痹阻证 腰腿部冷痛重着 转侧不利 痛有定处 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 日轻夜重 遇寒痛增 得热则减 舌质胖淡 苔白腻 脉弦紧 弦缓或沉紧 湿热痹阻证 腰腿痛 痛处伴有热感 或见肢节红肿 口渴不欲饮 苔黄腻 脉濡数或滑数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哪几个类型 如何鉴别 CompanyLogo 互动 气滞血瘀证 近期腰部有外伤史 腰腿痛剧烈 痛有定处 刺痛 腰部僵硬 俯仰活动艰难 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 或有瘀斑 舌苔薄白或薄黄 脉沉涩或脉弦 肝肾亏虚证 腰腿痛缠绵日久 反复发作 乏力 不耐劳 劳则加重 卧则减轻 包括肝肾阴虚及肾阳虚证 阴虚证症见 心烦失眠 口苦咽干 舌红少津 脉弦细而数 阳虚证症见 四肢不温 形寒畏冷 筋脉拘挛 舌质淡胖 脉沉细无力等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分为哪几个类型 如何鉴别 CompanyLogo 互动 1 急性腰扭伤 突然发作的急性疼痛 常处于强迫体位脊柱强直或测凸 保护性肌紧张 疼痛可向臀部放射直腿抬高可 直腿抬高加强试验 屈膝屈髋可引起疼痛 但无坐骨神经牵拉痛 2 腰肌劳损 腰骶部酸痛或钝痛 劳累后疼痛加重 休息 改变体位及局部捶打按摩后症状减轻 疼痛严重时可牵制到臀部及大腿后侧 腰骶部竖脊肌附着点压痛 椎旁 棘间及第3腰椎横突深压痛 臀肌起点及臀部可有压痛点直腿抬高试验 鉴别诊断 CompanyLogo 互动 3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臀部疼痛 活动加重俯卧位可触及一侧或两侧竖棘肌轻度痉挛及压痛第三腰椎横突末端扪及硬结和条索状物 触压痛明显 有时可在臀中肌后缘或臀大肌上缘扪及条索状物及压痛 直腿抬高试验 一般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 4 梨状肌综合征 坐骨神经从梨状肌下缘穿出 另一部分为胫神经或腓总神经 经梨状肌肌腹或其上下缘穿出直腿抬高试验 梨状肌紧张试验 鉴别诊断 CompanyLogo 互动 1 近端取穴 是指在病痛的局部和邻近选取腧穴病位2 远端取穴 十二经脉分布在肘 膝关节以下的穴位为主3 辨证取穴4 辨病取穴各个原则不是孤立的 是可以互相结合运用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原则 CompanyLogo 穴位 主穴 肾俞 大肠俞 环跳 委中 昆仑 配穴 寒湿痹阻证 腰阳关 风池 气滞血瘀证 夹脊穴 膈俞 次髎 阳陵泉 湿热痹阻证 阴陵泉 秩边 三阴交 肝肾亏虚证 志室 腰阳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