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 9蓝藻水华危害初探摘要:蓝藻水华会造成鱼虾死亡,导致水体污染,水道堵塞,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除此之外,蓝藻毒素也会严重地危害人类的健康。我国众多湖泊水体蓝藻水华发生频率高,藻类生物量巨大,水华种类的产毒力强,因此,迫切需要具有长效、经济和安全的预防和控制蓝藻水华策略和技术措施。简要地介绍了蓝藻水华的发生机理,并结合国内外爆发蓝藻水华事件及后果,分析水华爆发的三大危害,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蓝藻水华;发生机理;危害 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近年来,我国的江河、湖泊及近海海域的氮磷污染呈加重趋势,内陆主要湖泊的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加深。水体富营养化导致部分藻类以及其他水生生物异常大量繁殖,造成水体透明度下降,产生异味,水体功能遭到破坏。XX 年太湖、滇池以及巢湖蓝藻暴发进一步引起了人们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关注。因此,治理富营养化水体,防治水华,恢复水体的综合功2 / 9能,已成为当前水环境与水资源保护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一蓝藻与蓝藻水华 蓝藻是藻类生物,又称蓝细菌或蓝绿藻,大多数蓝藻的细胞壁外面有胶质衣,因此又叫牯藻,一般呈蓝绿色,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光合自养生物。已知蓝藻约 2000 种,中国已有记录的约 900 种,分布十分广泛,遍及世界各地,但大多数(约 75)生活在淡水中,少数分布在海水中。 在环境条件适宜时,某些蓝藻能快速生长,当达到一定生物量时,这些蓝藻在水体表层大量聚集。形成肉眼可见的藻类聚集体,即蓝藻水华。 二水华的发生机理 3 / 9水华又称“水花”或“藻花” ,是当水体处于富营养状态时,只要具备适当的温度、光照、风浪悬浮等有利于藻类滋生的气象、水文等自然地理条件,就能促使淡水水体中某些蓝藻类过度生长繁殖或聚集并达到一定浓度,引起水体颜色变化,并在水面上形成或薄或厚的绿色或者其他颜色的藻类的漂浮物的现象。蓝藻水华爆发需有以下条件: 水体处在重度富营养化状态。富营养化是指水体中的主要营养物氮、磷含量增加导致浮游生物过量繁殖的现象。当水体 TN、TP 浓度分别在 V 类标准浓度值以上,其比值在 1:10 左右时,水体就处在重度富营养化状态(营养状态指数70)。 水温在 28以上。蓝藻繁殖对温度很敏感,秋冬季节在水温 17以下时,蓝藻生长会受到抑制;夏季当水温上升至 28以上时,蓝藻便会快速生长,高温天气持续越长蓝藻生长的时间也越长。 4 / 9水体 PH 值为偏碱性。蓝藻适宜在 PH=90-95 偏碱性的水体环境下生长。 三水华的危害 (一)国内外爆发蓝藻水华事件 1947 年,美国佛罗里达州阿勃卡湖(Apopka)首次发生蓝藻水华。 上个世纪 20 年代,美国 Madison 湖流域周边分散的村落排放的污水开始成为重要污染源,导致一些入户河道磷浓度显著升高,上个世纪 40 年代,蓝藻水华开始频发,并日趋严重。 195O 年,位于瑞士、德国和奥地利交界处的康士坦茨湖生态环境开始恶化,至 1970 年,康士坦茨湖生态环境极度恶化。 5 / 91999 年昆明世博会期间,滇池上的蓝藻曾疯长得让湖水变成“绿油漆” 。游船被缠住靠不了岸,水华覆盖面积达到 20km,厚度达数十厘米,滇池是昆明的饮用水源地,蓝藻暴发期间,昆明市第三自来水厂因蓝藻而被迫停产。 安徽省巢湖的形势也不容乐观。XX 年 9 月,巢湖东半湖炯场至巢湖闸段蓝藻暴发,尤其龟山一带,蓝藻遍及湖心,最厚的地方深度达 1m 以上,有浪无波,几乎形成“冻湖” 。XX 年,蓝藻再次觊觎巢湖,岸边的水已泛起绿色,目前巢湖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局部区域有蓝藻出现。 XX 年 6 月 5 日,中央电视台报导了武汉蔡甸区蓝藻暴发所导致的 20 万斤鱼死亡的事件,这个事件造成至少 20万斤鱼死亡,给养殖户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70 万元。(二)水华爆发三大危害 危害水域生态环境中栖息生物的生存与发展。在湖泊、水库和池塘中,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且在水面高度密集,其危害在于:密集的浮游藻类阻挡了阳光的光线透射,6 / 9底栖的水生植物因得不到充足的太阳能使其光合速率降低,减少了光合产物的产量,进而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还因其强烈吸收可见光的短波部分使水温升高影响了对水温敏感的生物种群的生存。 破坏水域生态景观。浮游藻类的大量繁殖往往密集在水面形成一层薄皮或泡沫,水体颜色变绿,加之死亡的浮游生物和鱼类漂浮在其中,不仅使原来干净、清澈、透明的水体变得色泽混杂,浮游藻类死亡后沉入水底并堆积使水体变浅,加速了湖泊水库的沼泽进程,破坏了原有的生态景观。 威胁人类身体健康。位于江河上游的湖泊、水库等大型水体若发生有害水华,浮游藻类释放的毒素和死亡的浮游生物污染了水源,导致水质下降,影响下游城乡居民生活用水质量,造成用水不便与困难。最新研究表明,它还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长期饮用含有该毒素的水可引发肝癌。另外,浮游藻类的生命活动会产生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也可使水体 pH 值升高促进霍乱弧菌的生长与繁殖,危害人体健康。有数据表明,蓝藻毒素是诱发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蓝藻毒素能引起学龄儿童的肝损伤,从小埋下罹患肝癌的祸根。 7 / 9四防治措施 目前治理蓝藻有各种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 第一,生物防止法。蓝藻是淡水鱼类的食物,因此可以通过投放此类鱼苗治理藻类,防止藻类暴发 第二,生物浮床法。利用吸附藻类的植物和其他生物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抑制藻类过量繁殖,从而建立生态平衡系统。 第三,机械捞法。这是最原始和传统的办法,即用人力将蓝藻连水带藻一起捞出。优点是打捞彻底,缺点是对于大面积蓝藻治理仍难奏效。 第四,化学法。即用化学药物杀灭方法,一般用硫酸铜。早期海洋赤潮治理也常用硫酸铜,效果较好。但二8 / 9价铜离子对生物幼体的变态具有致畸性,并引起饵科藻类的严重脱落,同时,硫酸铜具有毒性,能破坏水体正常的生态系统。 第五,微生物菌除藻。将自然状态活性污泥中的有益菌种进行菌群筛选、分离出来,喷雾干燥后获得高密度菌粉,再通过工厂化大规模生产,附着到专利填料上,形成高效处理系统。 第六,高强磁灭藻。应该高强度磁场杀藻,有人发现,在磁场强度为 3700Gs 的高强磁水处理器的作用下,蓝藻基本消除,水体质量明显改善。这个方法的缺陷是成本高,不能对大范围蓝藻进行处理。 第七,工程疏浚法。即引入活水,如长江水,利用大水量将蓝藻连同发臭的湖水冲进海洋。特点是能够对大面积蓝藻进行治理,缺点是没有从根本上治理,是将污染转移到别的地方。不宜大规模提倡。 应当说,上述治理方法都是在末端上治理,是治标不治本的“下策” ;滇池污染花费 48 亿失败的治理,就说明了人工治理措施都是非常局限的。尽管采取以邻为壑的9 / 9做法,引长江水冲洗太湖或巢湖,将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顺丰小哥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学生宪法考试题库及答案
- 子宫腺肌症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糖料甜菜种植与种植户利益共享合同协议
- 地铁理论实操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梧州市警(协警)招聘考试题库及答案
- 大数据分析项目供应商竞争合同
- 灵丘县招聘考试题及答案
- 口腔儿牙科考试题及答案
- 智能税务协同机制-洞察与解读
- 2002版干部履历表(贵州省)
- DL∕T 1396-2014 水电建设项目文件收集与档案整 理规范
- 行路难课件8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比赛一等奖课件
- 博士高校面试答辩模板
- 《国家心力衰竭指南2023》(完整版)解读课件
- 深圳市劳动法律法规参考手册模板
- 班组长质量管理意识培训
- 陈旭大卫不可以 省赛一等奖
- 治疗方式―戏剧治疗之历史及治疗性因子
- 海洋石油平台结构完整性分析
- 美容整形瘢痕修复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