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物质平衡法ppt课件.ppt_第1页
6章物质平衡法ppt课件.ppt_第2页
6章物质平衡法ppt课件.ppt_第3页
6章物质平衡法ppt课件.ppt_第4页
6章物质平衡法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6物质平衡法 p139 6 1物质平衡通式 p139 148 6 2天然水侵量的计算6 3不同油藏类型的物质平衡通式 6 1物质平衡通式 p139 148 假设条件 1地层均质2压力变化各个部位瞬间平衡3地层等温4忽略重力毛管力特点 1地下平衡2体积平衡3累积平衡 油层物理各项岩石流体物性参数 应用 1 确定 核实地质储量2 判断驱动机理3 测算天然水侵量4 预测压力变化5 研究剩余油分布 研究现状 物质平衡方程是在1936年由Schilthuis利用物质守恒原理建立的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后 现已比较完善 尤其是在引入了水侵方程后 可以将其用于水驱气藏 进行动态预测 物质平衡通式是按体积平衡进行计算的 可以根据三种不同方法进行推导 1把油藏看成是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 开发前油藏中液体与气体的总体积 等于开发之后任意时刻的采出体积与地下剩余体积之和 2在原始状况下 油藏内所含流体体积之和 等于开发过程中任意时刻油藏内所含流体的体积之和 3油藏在开发过程中的任意时刻 油气水三者体积变化的代数之和等于零 通式 6 1 图6 1通式推导示意图 Voi Vgi Vwi Vop Vgp Vwp 开发前 开发后某一时刻t Voi Vgi Vwi Vop Vgp Vwp 油藏气体体积平衡 式中 m 气顶指数 在原始条件下 原始状态时气顶内自由气的体积与原始状态时的含油体积之比 m GBgi NBoi m Vgi NBoi Vgi mNBoi 等式左侧 Voi NBoiVgi mNBoiVwi 等式右侧 开发后某一时刻t 气顶区 含油区弹性膨胀体积 岩石 束缚水的弹性膨胀体积 确定Vop 确定Vgp 确定Vwp 情况1 情况2 自由气体积Vgp 原始自由气体积 原始溶解气体积 累计产气体积 仍溶解在油中的气体体积原始自由气体积 GBgi原始溶解气体积 NRsiBgi累计产气体积 NpRpBg仍溶解在油中的气体体积 N Np RsBg VwpVwp Vwi WeBw WpBw 情况1 地层原油体积Vop 目前剩余油体积 地层原油体积系数Vop N Np Bo 情况1 先确定情况1的物质通式N NBoi mNBoi Vwi N Np Bo GBg NRsiBg NpRpBg N Np RsBg Vwi WeBw WpBw N Np Bo Rp Rs Bg We Wp Bw Bo Boi Rsi Rs Bg mBoi Bg Bgi Bgi Cw Vw Vw P Vw CwVw P Vw NBoi Soi Swi Vw NBoi Soi SwiCw P 气顶中束缚水的弹性膨胀体积时 Vw m NBoi Soi SwiCw P 地层中束缚水总的膨胀体积 1 m NBoiSwi Soi Cw P 情况2 束缚水 岩石的弹性膨胀体积 含油区束缚水的弹性膨胀体积时 束缚水弹性膨胀体积 岩石的弹性膨胀体积 Cf Vf Vf P Vf CfVf P Vf NBoi Soi Vf Cf NBoi Soi P Vf Cf mNBoi Soi P 情况2 岩石总弹性膨胀体积 Cf 1 m NBoi Soi P 气顶中岩石弹性膨胀体积 含油区岩石弹性膨胀体积 情况1 气顶区 含油区N Np Bo Rp Rs Bg We Wp Bw Bo Boi Rsi Rs Bg mBoi Bg Bgi Bgi 情况2 束缚水 1 m NBoiSwi Soi Cw P岩石Cf 1 m NBoi Soi P N Np Bo Rp Rs Bg We Wp Bw Bo Boi Rsi Rs Bg mBoi Bg Bgi Bgi 1 m Swi Soi Cw Cf Soi Boi P 物质平衡通式N 一 参数分析公式中数据分为三大类 一 生产数据 Np 累积产油量 Gp 累积产气量 NpRp Wp 累积产水量 WI 累积注水量 二 物性参数 包括流体物性 岩石物性 常规物性 高压物性 Swi 束缚水饱和度 Soi 残余油饱和度 Cf 岩石压缩系数 Ct 总的压缩系数 Cw 水压缩系数 Co 油压缩系数 Rs 溶解油气比 Rsi 原始溶解油气比 Rp 平均累积生产油气比Bo 原油体积系数 Bq 气体体积系数 Bw 水体积系数 Boi 原始油体积系数 Bgi 原始状态气体体积系数Pb 饱和压力 三 地质参数 N 地质储量 m 气顶指数 We 水侵量 Pi 原始地层压力 PR 地层压力 井下压力计现场测得 P 总压降 二物理意义 6 1 式化为 N Rsi Rs Bg Boi Bo 溶解气净膨胀量 也就是驱油量 NmBoi Bgi Bg Bgi 地下气顶总气体体积膨胀量 1 m NBoi P CwSwi Cf Soi 含油区气顶区两部分束缚水和岩石弹性膨胀量 6 2 We 水侵量WIBw 注入水量地下体积GIBg 注入气量地下体积 累积原油地下体积 累积产气量地下体积 累积产水量地下体积三驱动指数 记为DI 就是某一种驱油量占整个产出量的比例 令 则上 6 2 式平衡方程式化为 令 6 2 右式中 则上 6 2 式平衡方程式化为 F NpBo Np Rp Rs Bg WpBw 令 6 2 左式 1项记为DDI 为溶解气驱驱动指数 2项记为CDI 为气顶驱动驱动指数 3项记为EDI 为束缚水和岩石弹性驱动指数 4项记为WDI 为水驱驱动指数 5项记为WDI 为注水驱动指数 6项记为GDI 为注气驱动指数 1 3 2 4 5 6 6 3 1 驱动指数之和为一 因此如果有一相驱动指数减少 则其余的驱动指数必然增加 2 可利用 6 3 式计算驱动指数的大小 3 可利用 6 3 式判断油藏驱动类型 4 可判断水侵量的大小 驱动指数研究意义 6物质平衡法 p139 6 1物质平衡通式 p139 148 6 2天然水侵量的计算6 3不同油藏类型的物质平衡通式 6 2天然水侵量的计算 目前很多油藏边界局部或全部被水层包围 这些水层就是供水区 求取水侵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这是因为只有在求出水侵量后 才能确定供水区的供水能力 才能确定排水规模 进而布置排水井网及管网 另外 物质平衡方程式只有在知道了水侵量的条件下 才可以用于水驱油气藏 进行动态预测 天然水侵量研究意义 一 水侵原因二 水侵方式三 水侵方程 一 最简单 二 稳定流法 三 修正稳定公式 四 准稳态 五 非稳定状态 六 图解计算法 在求取水侵量的方法研究中 国内外不少学者作过大量工作 假设了各种水侵模型 主要可分为定态水侵和不定态水侵两类 定态水侵方程以Schilthuis方法为代表 它实质上是一种稳定流动方程 根据不稳定渗流的某一瞬间可视为稳定流动的思想 通过静态逐次替换法 解决了不稳定渗流的水侵问题 后来Hurst提出了修正定态水侵方程 1949年Everingen提出了不定态水侵模型 尽管它在计算时要复杂的多 但却行之有效 所以 它的思想得到了发展 Miller于1962年提出了有限性水侵方法 Chatas于1969年提出了底水油藏水侵量计算模型 吴玉林 葛家理于1981年提出了裂缝型底水水侵的计算 目前为止 裂缝边水水侵模型还没有比较成熟的理论 天然水侵量研究现状 一水侵原因1重力作用2岩石水的弹性膨胀作用二水侵方式 图6 2单向直线 图6 3平面径向流 图6 4半球形流系统 三水侵方程 6 4 适用条件 水域较小 压力波很快传到整个水域 水侵量与时间无关 压力差 We 水侵量 有效孔隙体积 水压缩系数 岩石压缩系数 一 罐状模型 二 稳定流法 6 5 6 6 其中 K2 水侵系数 是一常数 稳定流法适用条件 充足的水源连续补给 补给量等于采出量 采油速度不高 所以压力降可视为常数 6 7 三 修正稳定公式 a 时间换算系数 dWe dt k2 pi p lgat 修正稳定法适用条件 Hurst 与含油区相比 供水区很大 油层产生的压力降不断向外传播 使流动阻力增大 因而边水侵入速度减小 也就是水侵系数变小 一般用于油田生产一段时间以后 压力处于平稳下降的阶段 图6 5用压力台阶计算水侵量 四 准稳态 6 8 适用条件 油藏有充足的边水供给 即供水区的压力稳定 但油藏压力还未达到稳定状态 但我们把压力变化看作无数稳定状态的连续变化 注意 以上三种方法中压降均被视为常数 也就是目前地层压力用平均地层压力代替 而准稳态法中的压降是变量 五 非稳态方程 6 9 6 10 其中 无因次量 定压求解得水侵方程 p156 非稳定状态渗流方程 6 10 6 10 公式中包含四个参数 水侵系数B阶段压力降 p无因次时间tD无因次水侵量QDt 6 11 1 单向直线 b 供水区宽度 h 地层厚度 Lw 供水区长度 孔隙度 综合压缩系数 2 平面径向流 ro 含油区半径 水侵入油藏的圆周系数 P157图4 18 6 12 3 球向流 B 水侵系数 与物性 几何形状有关 参数1 6 13 p 阶段压力降 通式只适用于从第三阶段压力降开始 参数2 无因次时间 无因次水侵量 是无因次半径rD 无因次时间tD的函数 范 爱弗丁琴和赫斯特将它们关系制成图板和表 可直接查找确定 rD rw ro 10 无限大供水区 查找表4 3rD rw ro 10 有限大供水区 封闭 查找表4 4 需要注意 水侵计算中两个参数定量时难以准确 一个是油水区半径rD rw ro 地层几何因素控制一般难以求准 另一个是水侵系数B 计算中采用实验数据的压缩系数或孔隙度 参数4 参数3 P167 168 习题4 1 P165图4 22 六 图解计算法 上述方法计算都涉及求解偏微分方程 计算比较复杂 非稳定流 具有天然水驱的不封闭油藏 若令 那么联立上两式 则得 Y N Bx 那么 We Bo Boi We 由图上所知 We Y N 6物质平衡法 p139 6 1物质平衡通式 p139 148 6 2天然水侵量的计算6 3不同油藏类型的物质平衡通式 6 3不同驱动类型油藏的物质平衡通式 p170 重点 弹性驱动物质通式以及动态预测水压驱动物质通式以及动态预测 难点 弹性采出量及弹性采收率计算水压驱动水侵量判断方法水压驱动压力预测 一弹性驱动的物质平衡式 p170 二溶解气驱的物质平衡式 p172 三气顶驱动的物质平衡式 P181 四水压驱动的物质平衡式 p190 一弹性驱动的物质平衡式 p170 因弹性驱动 那么在 6 3 式中 无边底水 即 无气顶 m 0 6 3 式简化为 6 14 还原成 一 计算弹性产率 6 14 式改写 K 弹性产率 表示地层压降下的产量 m3 Mpa弹性产率用来衡量油田弹性能量的大小 一般 封闭弹性油藏的弹性产率是不变的 即不随生产时间和油井工作制度变化而变化 总压降与累计产油量是一直线 6 15 二 确定弹性采油量由 6 14 式变化 6 16 对于弹性油藏 如果单纯依靠弹性能量 从压缩性估计 下降1兆帕约采出地质储量的0 2 0 5 左右 表明 弹性采油量是很低的 当饱和压差较大时 弹性采收率可相应提高 当油藏没有通过注水等方式来补充能量时 在地层压力降低到饱和压力之下 溶解气便从油气中分离出来 这时溶解气的弹性能量开始发挥作用 油藏的驱动方式便逐渐转为溶解气驱 从第二章可知 溶解气采收率也不高 所以在进行这类油藏的开发时 必须及时补充能量以提高采收率 弹性采收率 三 预测油藏动态由 6 14 式知 预测累积产量和压降 图6 6累积产量与总压降变化曲线 P171实例4 2 二溶解气驱的物质平衡式 p172 一 推导在 6 3 式中 无气顶 则m 0 无边底水 则 6 3 式简化为 6 17 二 应用 应用 6 17 式确定和核定地质储量N 计算采出程度R 6 18 图6 7 3 预测油藏动态 1 任一时刻原油饱和度方程 2 瞬时油气比方程 三气顶驱动的物质平衡式 181 一 推导由其地质条件知 则 6 3 式化为 由 19 式得直线式 图6 8 图6 8中 m是试凑法给的 变形为 图6 9 用图6 9时 可直接求N m 二 应用 应用图6 8和图6 9预测地质储量N 图6 8 图6 9 6 19 四水压驱动的物质平衡式 p190 一 完全水驱 6 3 式化为 部分水驱 6 3 式化为 二 应用 1 确定弹性产率K1 假设没有边底水 6 20 式得 2 计算边水的水侵量若有边水由 6 20 式得 6 20 6 21 6 22 6 23 3 判断含水区的大小由物质平衡通式得由非稳态水侵方程得上两式联立得 4 动态预测 分稳定和不稳定水驱 a稳定水驱 6 24 图6 10 6 23 6 25 K2 水侵系数 准稳态公式 另由水压驱动物质平衡式 6 26 令 6 27 得 6 25 和 6 26 联立得 P193分析 6 25 b不稳定水驱 p196 稳定压降 稳定注采比 6 28 应用不稳定方程计算的水侵量 应用物质平衡式计算的水侵量 1 上两式联立 求水侵系数B 2 利用等式 预测压力 N Rsi Rs Bg Boi Bo 溶解气净膨胀量 也就是驱油量 NmBoi Bgi Bg Bgi 地下气顶总气体体积膨胀量 1 m NBoi P CwSwi Cf Soi 含油区气顶区两部分束缚水和岩石弹性膨胀量 1 试论述物质通式各项物理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