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所得税是处理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的重要形式 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由 于企业所得税制还存在着 高税率 多减免 松管理 状况 在本质上未能解决国家和企业 分配关系的合理机制问题 有些施工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 利用本身施工地点分散 流动 性强 工程承包形式多种多样等行业特点 逃避税务部门监管 利用各种手段 途径 方 法 从中减少应税所得 企图少交企业所得税 常见类型有 1 将工程结算收入或工程差价收入 合同外工程变更收入 挂其他应付款 少计应税 所得 从而少交所得税或以后以现金支出 用于职工福利 奖金 小金库 2 建筑安装 公路 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 持续时间超过一年 或跨年度工程部分项 目已完工的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收入实现 而按收付实现制或视成本情况确定工程结 算收入 漏交企业所得税 3 将国有施工企业毛利或增大成本支出 转嫁给下属集体企业或三产企业或联营企业 用于弥补集体企业或三产企业经营亏损 形成少缴国有企业所得税 4 某些施工企业将其剩余材料销收收入 工业性作业收入 自制工程用半成品的销收 收入 租赁收入 财产转让收入等不入账形成账外资金 搞 体外循环 或用于职工福利 奖励 5 故意推迟实现工程结算收入 人为调节利润 从而少计应交所得 6 多转材料 周转材料 辅助材料的出库成本 从而加大当期工程结算成本 隐瞒了 应税所得 形成了少交企业所得税 7 某些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形成呆坏帐 且已作为支出 亏损处理 但在以后年度收回 时未作收入入账 滞留账外 或挂其他应付款 漏交了企业所得税 8 纳税人借出资金的利息收入 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不计入从而少缴所得税 9 在实行计划成本的企业 多转材料成本差异借差或少转材料成本差异贷差 造成工 程施工成本加大 减少企业应税所得 10 某些企业为了隐瞒利润 虚增招待费支出挂其他付款或招待费超出规定标准 超 出部分仍作为纳税所得额的减项 从而逃避了企业所得税 11 某些企业的广告费支出 不符合扣除条件或支出超过扣除标准的 全部予以扣除 12 有些企业将对外投资借入的资金发生的借款费用 未作为投资成本 而作为经营 费用在税前扣除 13 有些企业为了逃避企业所得税 将当期部分利润以预提工资 承包费用 利息 电费等名义挂预提费用 增加成本 减少利润 14 某些公司从关联方取得的借款金额超过其注册资本 50 超过部分利息支出 在 税前扣除 少交税金 15 按税法规定 向非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润高于同期金融机构的利润部分 在计算纳 税所得额时不予扣除 但是某些企业将其利差在纳税所得中扣减或变通处理 企图少计应 税所得 少缴税金 16 某些企业用于公益性 救济性支出超过当年纳税所得的 3 部分 其超过部分在 计算仍作扣除 或直接向受赠人损款的支出也作扣除 形成少缴企业所得税 17 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由于是以期末转移资产所有权为特征 实质是 一种分期付款购入固定资产 因此在计算所得税时 其租赁费不应扣除 但量 某些企业 借口政策不清 其租赁费予以扣除 漏交企业所得税 18 税法规定 逾期 3 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应收账款 可作为坏帐处理 予以扣除 但 某些企业为了扩大扣除项目 利用各种方法调节应收账款挂账期限 作为坏账 19 某些企业将发生非正常施工结算活动的应收债仅以及关联之间的任何往来账款计 提了坏帐准备金 或将关联方之间往来账款确认为坏账 增大了扣除项目金额 20 未按财政部制度规定 计提坏账准备金 多提坏账准备金或一个年度使用几个比 率 减少纳税所得 逃避企业税收 21 少报当期工作量 但其成本仍摊在当其 形成当其工程成本加大 未能配比 增 大了扣除项目金额 偷漏了企业所得税 某些纳税人出售职工住房发生的财产损失在税前扣除 违背税法规定漏交了企业所 得税 23 为购建固定资产所筹资的资金 在固定资产尚未完工交付使用前发生的利息支出 计入了财务费用 少交了企业所得税 24 按税法规定 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应当按计税工资扣除 超过计税工资部分不予扣 除 但某些企业为了调节税额 将超过计税工资部分予以扣除或将其计提挂账故意偷漏国 家税金 25 多提职工福利费 工会经费 教育经费或擅自扩大计提比率 企图少交税金 26 某些企业参加财产保险和运输保险 按规定交纳的保险费用已经扣除 但保险公 司返还的无赔款优待 却未计入当期应税所得 或由个别人领取私吞 27 税法规定 为特殊工种职工支付的法定人身安全保险费 准予据实扣除 但是某 些企业将全部职工的人身安全保险费用以及纳税人为其投资者或雇员个人商业保险机构投 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以及在基本保险以外为雇员投保的补充保险费予以扣减 减少了 应税所得 28 某些企业将有些资本性支出列入费用作为扣除项目 故意偷漏国家税金 29 税法规定 无形资产开发支出未形成资产部分准予扣除 但是某些企业却将购置 无形资产的支出和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费用作为扣除项目 或不按规定摊销无形资产 多 摊无形资产 减少了应税所得 少交了国家税金 30 违法经营的罚款和没收财物的损失 以及违反税收规定所加收的滞纳金 罚金和 罚款在计算应税所得时予以扣除 少交了企业所得税 31 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净损失 在计算时予以扣除 但某些企业将其损失予以扣除 而将保险公司的赔偿费挂其它应付款 有意扩大扣除项目金额 漏交国家税金 32 税法规定 各种赞助性支出不作为扣除项目 但是某些企业在申报时故意作为扣 除项目 33 将集体福利设施及职工福利支出挤入费用 扩大了扣除项目金额 漏交了税金 34 投资方从联营企业分得的税后利润 由于两档照顾性税率的存在 可能形成联营 企业所得税率低于投资方 但是某些企业却未按税法规定将分得的税后利润补缴所得税 35 某些企业对外投资比例达到 20 或虽达不到 20 但有重大影响的投资 不采用权 益法核算 少确定企业的投资收益 从而少交企业所得税 一 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企业按照会计规定计算的所得税前会计利润 以下简称 税前会计利润 与按税法规 定计算的应纳税所得额 以下简称 纳税所得 之间 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这种差异 就其原因和性质不同可以分为两种 即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I l L o4 L 所谓永久性差异是指由于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计算的口径不 同所产生的差异 企业按会计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按税法规定计算的纳税所得 其 确认收支的口径往往是不同的 如税法规定 企业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等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但从会计核算的角度看 这些支出均属企业发生的费用 支出 应当体现在其经营损益中 应在计算税前利润时予以扣除 在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 就产生了差异 再如 企业购买国库券取得的利息收入 从会计核算上讲 属于企业的一 种收益 构成税前会计利润的组成内容 而税法则规定企业购买国库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 以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这样会计上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税收上计算的纳税所得之间 也会产生差异 这种差异在各会计期间都有可能产生 它在本期发生以后 不能够在以后 期间转回 N q3 P r4 c7 Y u0 l 所谓时间性差异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由于有些收入和支 出项目计入纳税所得的时间与计入税前会计利润的时间不一致所产生的差异 如企业的某 项固定资产 税法规定其使用年限为 10 年 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每年提取 10 的折旧 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规定其折旧年限为 5 年 按直线折旧法计算每年 应提取 20 的折旧 这样 从一个会计年度看 由于会计核算和税收计算所采用的固定资 产折旧年限和年折旧率不同 从而使得按会计原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和按税法规定计算 的纳税所得产生差异 并由此导致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和当期应交所得税计算的差 异 这种差异在某一时期产生以后 可以在以后一期或若干期内转回 P C u b E1 G a a6 h 4 v3 6 h U9 z W 二 科目设置 d e3 s I7 F l5 E 企业应在负债类科目中增设 递延税款 科目 核算企业由于时间性差异造成的税前会 计利润与纳税所得之间的差异所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以及以后备期转销的数额 递延税 款 科目的贷方发生额 反映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大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 税的金额 及本期转销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借方数额 其借方发生额 反映 企业本期税前会计利润小于纳税所得产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以及本期转销已 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纳税影响的贷方数额 期末贷方 或借方 余额 反映尚未转销的时 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采用负债法时 递延税款 科目的借方或贷方发生额 还反映税 率变动或开征新税调整的递延税款数额 D f y 6 q u2 Y0 d a W C 企业应设置 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科目 用来专门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h6 q p a w5 v G q W h a 月末或季末企业按规定预缴本月 或本季 应纳所得税税额时 作如下会计分录 v A1 s7 G a 递延法 递延法是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而产生的影响纳税的金额 保留到这一差 异发生相反变化的以后期间予以转销 当税率变更或开征新税 不需要调整由于税率的变 更或新税的征收对 递延税款 余额的影响 发生在本期的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用 现行税率计算 以前各期发生的而在本期转销的各项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按照原 发生时的税率计算转销 企业采用递延法时 应按税前会计利润 或税前会计利润加减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后的 金额 计算的所得税费用 借记 所得税 科目 按照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 贷记 应 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科目 按照税前会计利润 或税前会计利润加减发生的永久性差异后 的金额 计算的所得税费用与按照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之间的差额 作为递延税款 借记或贷记 递延税款 科目 本期发生的递延税款待以后各期转销时 如为借方余额应借 记 所得税 科目 贷记 递延税款 科目 如为贷方余额应借记 递延税款 科目 贷记 所得 税 科目 实际上缴所得税时 借记 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科目 贷记 银行存款 科目 m9 g z7 a3 o 例 某公司某项设备按照税法的规定使用年限为 10 年 公司经批准采用加速折旧法 选定折旧年限为 5 年 即从第六年起 该项固定资产不再提取折旧 该项固定资产的原价 为 200 万元 不考虑净残值的因素 假设该公司前 5 年每年实现利润 2000 万元 后 5 年 每年实现利润 1800 万元 1 4 年公司所得税税率为 33 从第五年起 所得税税率改为 28 d q0 w F1 B X 根据上述资料 公司应作以下会计处理 第一年 5 c1 G Q6 V q e h f 按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 10 年 计算每年应提折旧额 200 10 20 万元 9 o o j 按公司选定的折旧年限 5 年 计算每年应提折旧额 200 5 40 万元3 q H L3 k m 0 H9 w L3 a x8 o0 O V 时间性差异 40 20 20 万元2 L2 T 6 P L P u2 O o u3 按照税前会计利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2000 33 660 万元 8 q 4 a F E g k d z1 w s T1 J L t5 2 5 E G 第二 三 四年的有关处理同上 第五年 n o u8 4 S 按照税前会计利润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2000 28 560 万元 2 a1 8 K1 E1 z5 C 按照纳税所得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2000 20 28 565 6 万元7 E5 3 O z4 d 3 B4 3 4 F Q4 A d 会计分录为 J 0 w 9 在转销时间性差异时 仍然按 33 的税率计算 即应转销的时间性差异为 20 33 6 6 万元 会计分录为 Q8 x1 V k K V Z1 z s 借 所得税 50500002 g b T 贷 递延税款 66000 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4984000 d u5 3 w9 W U Y7 K u 9 T l8 e X T 第十年 F V G p J 第一 二 三 四年的处理不变 9 G O s f M k T 4 h5 Q6 4 Z D s W t8 u I o 调整由于前四年按 33 的所得税率计算对纳税的影响 20 4 33 20 4 28 1 X H s3 8 z w8 b N 4 万元 9 V O3 g8 x x W9 I7 T 会计分录如下 b8 t U e t O V j 借 所得税 5600000 递延税款 56000 贷 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5656000 x 3 j9 M h 按纳税所得计算的应交所得税 1800 20 28 498 4 万元 9 2 A v 4 k 时间性差异影响纳税的金额 504 498 4 5 6 万元 h X1 U 2 E1 m5 会计分录为 0 r S8 B C C E9 Q t p b 4 O3 O K1 r 1 G H 借 所得税 5040000 V D0 s S0 f L 贷 递延税款 56000 0 t2 C1 H A 7 u0 r P4 t m 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4984000 Z y g2 K Z s r 第七 八 九 十年的处理同上 B3 F s N4 y7 g2 c 二 汇算清缴的会计处理 年度终了 企业应根据 本年利润 科目有关资料 计算出本年实现的利润总额 V C p6 a L Q0 T7 X c3 P 1 Z K1 I k9 5 V 企业应按规定将利润总额进行调整 包括弥补上年度亏损 减除已缴纳所得税的投资 利润等 调整后的余额 就构成企业本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按本年度应纳税所得铡乘上 规定的税率 就得出企业的应纳税额 企业如有来源于境外的所得 其已在境外缴纳的所 得税税额 按规定从应纳税额中扣除 i I x7 b a J q 企业在汇算清缴时 计算的实际全年应纳税额多于全年已预缴所得税税额 其少缴的 部分 应于下一年度缴纳时补缴 3 u Z n D b0 O 计算出少缴的税款时 作如下会计分录 5 T X6 0 Y5 5 b2 m M J D 1 J7 I t 借 所得税7 w1 O a4 N k 贷 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1 y8 k l s D2 o 实际补缴少缴的税款时 作如下会计分录 7 q g9 V H0 t T J0 B Q 借 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x2 9 9 o H 4 i 多交的部分 可在下一年抵缴 m7 T s K a R 三 企业所得税减免税的会计处理 6 M r R a W h d 按照税法规定 企业在享受减免税优惠措施时 应将减 免的应纳税额计算入账 并 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 企业按规定计算出应纳税额时 作如下会计分录 E7 4 N U4 k5 M k u7 H7 5 X3 w8 h 借 所得税 i1 R M S 6 a 4 H y d1 V 贷 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T T 借 应交税金 应交所得税 G9 x7 T5 W7 O S g k e 贷 银行存款 办法要求 纳税人及其分支机构自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之日起 30 日内 持有关证件 向地方 税务机关申报办理税务登记 税务登记内容发生变化的 自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变更登 记之日起 30 日内或者在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注销登记之前 持有关证件向主管地 方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变更或者注销税务登记 实行查账征收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发生的下列事项 应按有关规定报经主管 地方税务机关备案 审批 财务会计制度 周转材料摊销方法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预 计净残值 成本核算方法 存货核算方法 会计核算软件 五险一金 提取比例 符合条 件的资产损失扣除 税收优惠事项 主管地方税务机关要求备案的其他事项 账簿 记账 凭证 报表 完税凭证 发票以及其他有关涉税资料应完整地保存 10 年以上 纳税人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属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不论款项 是否收付 均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 付 也不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纳税人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 其财务 会计处理办法 与税收法律 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 应按税收法律 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整 收入总额管理收入总额管理 纳税人的收入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 分为营业收入 营业外收入和税法上视同销售的收入 纳税人的会计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建筑企业从事建筑 安装 装配工程业务 或者提供其他劳务等 持续时间超过 12 个月的 按照纳税年度内完工进度或者完成的工作 量确认收入的实现 企业在各个纳税期末 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 应采用完工进度 完工 百分比 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 提供劳务交易的结果能够可靠估计 是指同时满足三个条 件 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交易的完工进度能够可靠地确定 交易中已发生和将发 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核算 企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 可选用下列方法 已完工作的 测量 已提供劳务占劳务总量的比例 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 企业应按照从接受劳务 方已收或应收的合同或协议价款确定劳务收入总额 根据纳税期末提供劳务收入总额乘以 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年度累计已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后的金额 确认为当期劳务收入 同 时 按照提供劳务估计总成本乘以完工进度扣除以前纳税期间累计已确认劳务成本后的金 额 结转为当期劳务成本 对建筑合同约定由建设单位提供主要材料的纳税人 不论财务会计上如何核算 均应 以材料拨付单 调拨单 或单项工程取费表上记载的内容来确定当期实现的营业收入 税前扣除管理税前扣除管理 纳税人发生的与其取得收入直接相关且符合经营常规 应计入当期损益或者有关资产 成本的必要和正常的支出 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具体包括 成本 费用 税 金 损失及其他支出 实行查账征收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施工成本的确认与计量 一 人工费用的管理 1 主管地税机关应要求纳税人在汇算清缴时 提供施工预算 定额 生产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名单及工资计算单等资料 雇用临时工的 企业还应将其身 份证复印件和劳动合同关系证明存档备查 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 要详细审查施工项 目中的人工费定额是否与工资计算单中的工薪额有差异 对符合工薪条件的支出允许扣除 2 对无劳动合同关系的临时用工支付的费用 不得作为工资支出 而应作为劳务费支出 并到主管地税机关代开发票 否则不予扣除 3 建筑企业在次年汇缴申报结束前 次年 5 月 31 日前 补发报告年度已经提取但尚未实际发放的工资 应当视同报告年度实发工资 准予在计算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二 材料费用的管理 1 主管地税机关应要求纳税人提供单项施工项目预算定额 并存档备查 2 纳税人要实行定期盘点制度 年终向主管地税机关报送 结存材料汇总表 并作为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的附表 以便地税机关准确核查经营成本中的材料费用 3 纳税 人应将周转材料的摊销方法及时向主管地税机关提供 同时主管地税机关要建立企业周转 材料摊销台账 以监督企业是否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进行摊销 4 严格审查企业 原始凭证的真实性 合法性 合理性 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 一律不得扣除 纳税人超过税法规定标准扣除的各项成本 费用和损失 应调增其纳税年度的应纳税 所得额 主要项目包括 工资薪金支出 职工福利费 职工教育经费 工会经费 业务招 待费 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公益救济性捐赠 提取的折旧费 无形资产及长期待摊费用 等 纳税人报经地方税务机关批准已作为坏账扣除的应收款项 在以后年度全部或部分收 回时 一律调增收回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对税法不允许扣除但纳税人已作为扣除项目扣除的税收滞纳金 罚金 罚款和被没收 财务的损失 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 非公益性捐赠支出 与生产经营 活动无关的赞助支出 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各项支出等 应一律调 增其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 资产的税务处理资产的税务处理 纳税人的各项资产 包括固定资产 无形资产 长期待摊费用 投资资产 存货等 以历史成本为计税基础 纳税人持有各项资产期间资产增值或者减值 除国务院财政 税 务主管部门规定可以确认损益外 不得调整该资产的计税基础 纳税人根据固定资产的性质和使用情况 合理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净残值 一经确定 不得变更 按照直线法计算的固定资产折旧 准予税前扣除 纳税人房屋 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 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 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 入账的土地 不得计算折旧在税前扣除 纳税人发生的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装修支出 应作为长期待摊费用 按照 不低于 3 年的期限分期摊销 纳税人按直线法计算的无形资产摊销费用 准予税前扣除 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一般不 得低于 10 年 作为投资或者受让的无形资产 有关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使用年限的 可 以按照规定或者约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纳税人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 可以在先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 种 计价方法一经选用 不得随意变更 纳税人使用或者销售存货按上述方法计算的成本 准予税前扣除 总分支机构管理总分支机构管理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跨地区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的营业机构 场所 下称分支机构 的 其企业所得税可实行汇总缴纳 实行总 分机构体制的跨省经营纳税人应严格执行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 征收管理暂行办法 国税发 2008 28 号 规定 按照 统一计算 分级管理 就地预缴 汇总清算 财政调库 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对省内跨市总分机构 按总机构统一计 算的企业所得税款进行分配 总机构缴纳 50 各分支机构缴纳 50 分支机构具体分摊 比例按总局 办法 规定确定 财政不再设立专户 既跨省又省内跨市经营的总分支机构 按国税发 2008 28 号文件的规定执行 不执行 省内跨市经营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 既省内跨市又市内跨县 市 区 经营的 总分支机构 按省局跨地区经营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规定执行 不执行市内跨县 市 区 经营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相关规定 纳税人设立的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 包括与项目部性质相同的工程指挥部 合同段等 下同 其企业所得税按下列规定进行征收管理 跨省 省内跨市经营的项目部的税收管理 纳税人总机构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项目部 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 0 2 按月或按季 由总机构向项目所在地预分企业所得税 并由项目部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 纳税人 所属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不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 其经营收入 职 工工资和资产总额应汇总到二级分支机构统一核算 由二级分支机构按照国税发 2008 28 号文件规定的办法预缴企业所得税 纳税人总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办理企业所得税年度汇算清缴 各分支机构和项目部不进 行汇算清缴 纳税人总机构在办理企业所得税预缴和汇算清缴时 应附送其所直接管理的 跨地区经营项目部就地预缴税款的完税证明 总机构年终汇算清缴后应纳所得税额小于已 预缴的税款时 由总机构主管税务机关办理退税或抵扣以后年度的应缴企业所得税 跨地区经营的项目部 包括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管理的项目部 应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 务机关出具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 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未提供上述 证明的 项目部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应督促其限期补办 不能提供上述证明的 应作为独 立纳税人就地缴纳企业所得税 同时 项目部应向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提供总机构出具的 证明该项目部属于总机构或二级分支机构管理的证明文件 实行查账征收的建筑安装企业 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会计核算制度符合国家颁布的 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制度 和 小企业会计制度 及相关会计制度的要求 其经 营收入和经营成本严格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 经营核算工作程序规范 合理 从 单位施工合同签订到工程竣工收回全部决算工程款止 能够实行全程监控 工程项目施工 设计 质量控制 财务收支 成本控制计划等资料完整 年度终了 能够准确提供已完工 程量 未完工程量 竣工决算等情况 单个工程项目的成本必须单独核算 并在账簿上单 独反映 建立材料 存货定期盘点制度 每年至少盘点一次 纳税人的生产经营范围 主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 或者应纳税所得额增减变化达到 20 的 应及时向税务机关申报调整已确定的应税所得率 经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或稽查部 门检查确定 纳税人的应纳税所得额增减变化超过 20 的 应及时调整应税所得率 对企业所得税在国税管辖或者实行查账征收方式 办理报验登记的外埠纳税人 施工 项目所在地地税机关在代开发票时 一律不得预征企业所得税 对其他的外埠纳税人 施 工项目所在地地税机关在代开发票时 应预征企业所得税 在施工单位参与建设单位的建设项目过程中 经常收到建设单位的各种奖励款 由于奖励 款项的性质不同 在建设单位的会计处理也就不一样 随之就涉及到施工单位的会计帐务 处理问题 如何入帐 如何进行正确的会计处理就成为一个施工现场财务人员的会计处理 的现实问题 现就施工中遇到的主要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 施工中遇到的奖励款问题 一 施工中遇到的奖励款问题 施工单位或个人在施工过程中收到建设单位的奖励款项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 1 施工单位开具建安发票并以银行存款收到或挂应收帐款 2 施工单位或个人以现金或银行存款收到的奖励款 并无要求开具建安发票 二 分析奖励款的性质 二 分析奖励款的性质 会计中建安合同收入包括两部分内容 1 合同中规定的初始收入 即建设承包商 与施工单位在双方签订的合同中最初商定的合同总金额 它构成了合同收入的基本内容 2 因合同变更 索赔 奖励等形成的收入 这部分收入并不构成合同双方在签订合同 时已在合同中商定的合同总金额 而是在执行合同过程中由于合同变更 索赔 奖励等原 因而形成的追加收入 施工单位不能随意确认这部分收入 只有在符合规定条件时才能构 成合同总收入 合同应以收到或应收的工程价款计量 因奖励而形成的收入 应在同时具备下列条件时予以确认 1 根据目前合同的完成 情况 足以判断工程质量能够达到或超过既定的标准 2 奖励金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针对第一种情况分析 对于施工单位合同的收入是以施工单位这个整体为接受单位的 奖励款项符合合同收入的内容 在符合奖励收入确认条件应确认收入 如果施工单位针对有功人员奖励有关个人 应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按施工单位正常的业 务处理 针以第二种情况分析 建设单位的奖励款主要是针对自然人的 并不涉及合同收入的 确认 故不应该做为合同收入的内容 仅涉及受奖励个人的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第二种情况在具体实际中又有以下四种形式 1 受奖励个人直接从建设单位领取现金 无要求开具建安发票 2 施工单位以现金收取并发放给受奖励个人 无要求开具建安发票 3 奖励款入施工单位银行帐户 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发放给指定受奖励个人 无要 求开具建安发票 4 建设单位打入施工单位银行帐户做为整体奖励施工单位个人 无要求开具建安发票 针对第二种情况的第一种形式 由于受奖励个人直接从建设单位领取现金 施工单位 无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故受奖励个人应合并个人在施工单位的当月收入计算个人所得 税 扣除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的代扣代缴税款 个人自行到当地税务机关补交个人所得税 针对第二种情况的第二种形式 由于施工单位以现金收取并发放给受奖励个人 施工 单位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故施工单位应合并受奖励个人在施工单位的当月收入 计算个人所得税 扣除建设单位的代扣代缴税款 计算缴纳受奖励个人的个人所得税 针对第二种情况的第三种形式 奖励款入施工单位银行帐户 建设单位委托施工单位 发放给指定受奖励职工 施工单位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故施工单位应合并受奖 励个人在施工单位的当月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 扣除建设单位的代扣代缴税款 计算缴纳 受奖励个人的个人所得税 针对第二种情况的第四种形式 建设单位奖励款入施工单位银行帐户做为整体奖励施 工单位个人 施工单位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义务 由于建设单位无受奖励个人名单 无法计算代扣代缴施工单位受奖励个人的个人所得税款 施工应合并受奖励个人在施工单 位的当月收入计算缴纳受奖励个人的个人所得税 针对上述第一种形式 如果建设单位并未代扣代缴受奖励个人的个人所得税 受奖励 个人应合并施工单位的当月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 并在扣除施工单位的个人所得税的基础 上 个人自行到当地税务机关补交个人所得税 针对上述第二 三种形式 如果建设单位并未代扣代缴受奖励个人的个人所得税 施 工单位应合并受奖励个人在施工单位的当月收入计算缴纳受奖励个人的个人所得税 三 会计帐务的具体处理 三 会计帐务的具体处理 1 针对第一种情况 举例 建设单位甲公司与施工单位乙公司签订一份总金额为 1510 万元的合同 工程已 于 2005 年 4 月 11 日开工 2007 年 4 月完工 该项合同在 2005 年末预计总成本为 1200 万 元 截止 2005 年底实际发生成本 240 万元 2005 年底因施工单位乙公司工业主厂房节点 工程按时完成 特奖励施工单位乙公司 10 万元 并要求开具建安发 工程结算 含奖励 款 为 192 万元 用完工百分比法确认合同收入与费用 2005 年完工程度 240 1200 100 20 2005 年确认的合同收入 1510 10 20 304 万元 2005 年应确认的合同毛利 1510 10 1200 20 64 万元 2005 年度帐务处理 借 银行存款 1 920 000 元 或应收帐款 1 920 000 元 贷 工程结算 1 920 000 元 在考虑奖励款的合同收入下做相关分录 借 主营业务成本 2 400 000 元 工程施工 毛利 640 000 元 贷 主营业务收入 3 040 000 元 2 针对第二种情况 举例 建设单位甲公司与施工单位乙公司签订一份总金额为 1510 万元的合同 工程已 于 2005 年 4 月 11 日开工 2007 年 4 月完工 2005 年底因施工单位乙公司工业主厂房节 点工程按时完成 特奖励施工单位乙公司个人 10 万元 其中建设单位甲公司已代扣 0 7 万 元个人所得税 结合施工单位乙公司的个人收入应再补交 0 3 万元个人所得税 1 针对第一种形式 如果是受奖励个人领款 施工单位不做帐务处理 受奖励个人应补交个人所得税 0 3 万元 2 针对第二种形式 收到奖励款时 借 现金 93 000 元 贷 其他应付款 代发职工奖励款 93 000 元 发放奖励款时 借 其他应付款 代发职工奖励款 93 000 元 贷 现金 90 000 元 应交税金 应交个人所得税 3 000 元 对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出资 合作方出地的合作建房 房地产开发企业以转让部分房屋的所 有权为代价换取了部分土地的使用权 发生了销售不动产的业务 应当按 销售不动产 税 目征收营业税 由于双方通过以物易物方式进行交易 并没有发生实际的现金结算 因而 需要核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出售不动产的营业额 案例 1 案情说明 2002 年 8 月 22 日 湖北滨江同仁医院同莱克斯 武昌 房地产开 发有限公司合作建房 合作协议规定 湖北滨江同仁医院出地 莱克斯 武昌 房地产开 发有限公司出资 800 万 楼房建成后交由莱克斯 武昌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使用 10 年 10 年期满 楼房使用权归湖北滨江同仁医院 莱克斯 武昌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使用 期限内 每年定期向湖北滨江同仁医院交纳 5 万元 但湖北滨江同仁医院仅将每年收取的 5 万元列入经营收入申报纳税 而未将莱克斯 武昌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资额 800 万 元列入经营收入 申报缴纳营业税 分析指导 国税函发 1995 156 号 文件对合作建房征收营业税的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合作建房 中以出租土地使用权 是指一方 以下简称甲方 提供土地使用权 另一方 以下简称乙 方 提供资金 甲方将土地使用权出租给乙方若干年 乙方投资在该土地上建造建筑物并 使用 租赁期满后 乙方将土地使用权连同所建的建筑物归还甲方 在这一经营过程中 甲方是以出租土地使用权代价换取建筑物 发生了出租土地使用权的行为 应按 销售不动 产 税目缴纳营业税 因此 湖北滨江同仁医院以租土地使用权为代价换取房屋所有权 应 按 服务业 租赁业 缴纳营业税 除将每年收取的 5 万元列入营业收入外 还应将出资 额 800 万元按租赁期 10 年分摊列入 每年作为经营收入 另外 由于楼房建成后 产权实 际归属湖北滨江同仁医院 投资额应视同湖北滨江同仁医院房产价值征房产税 案例 2 案情说明 2002 年 1 月 8 日苏菲雅斯 邓州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与邓州高 级职业学校合作建房 邓州高级职业学校出地 10000 平方米 2002 年 9 月 2 日建成的房屋 面积为 200 000 平方米 按照协议规定 双方按 5 5 的比例分配房屋 邓州高级职业学校 得到房屋 100 000 平方米 分析指导 对于苏菲雅斯 邓州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来说 即意味着以 100 000 平方米的房屋 换取了 10 000 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 发生了销售 100 000 平方米房屋的业务 应当对销售 的这 100 000 平方米房屋按照 销售不动产 税目征收营业税 由于没有发生实际的价款结 算 因而需要核定这 100 000 平方米房屋的营业额 按照税法规定 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 按下列顺序核定房屋的营业额 1 按企业当月销售的同类不动产平均价格核定 2 按企业最近时期销售的同类不动产的平均价格核定 按下列公式核定计税价格 计税价格 营业成本或工程成本 1 成本利润率 1 营业税税率 苏菲雅斯 邓州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销售的同类房屋的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 4 200 元 则销 售该 100 000 平方米房屋的营业额为 42 000 万元 若苏菲雅斯 邓州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9 月没有销售同类房屋 则前一段时间销售 过同类房屋 其平均销售价格为每平方米 4 100 元 则销售该 100 000 平方米房屋的营业额 为 41 000 万元 若最近时期苏菲雅斯 邓州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也没有销售过同类房屋 则应核定计税价格 假如建造 200 000 平方米房屋的工程成本为 4 800 万元 则这 100 000 平方米房屋的工程成本为 2 400 万元 假定当地税务机关核定成本利润率为 30 那么销 售这 100 000 平方米房屋的计税价格为 计税价格 2400 1 30 1 5 3284 21 万元苏菲雅斯 邓州 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002 年 9 月应交营业税的数额为 应交营业税 420 000 000 5 21 000 000 元 一 收入方面 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考备考方法课件
- 2025年3D打印技术的3D打印医疗
- 2025年3D打印的个性化定制产品
- 2025行业消费者行为预测报告
- 2025行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策略
- 邮储银行2025鞍山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建设银行2025邵阳市秋招英文面试题库及高分回答
- 农业银行2025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交通银行2025邢台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枣庄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多模态大语言模型领域进展分享
- 《改善患者就医体验》课件
- 农机修理工第三届全省职业技能大赛农机修理工项目技术文件
- 下咽癌护理查房详解
-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护理
- 超龄员工用工免责协议书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 成人肠造口护理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阅读理解专项训练16篇(含答案)
- 高效压缩空气系统供应规范(TCECA-G 0225-2023)
- 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宣城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物理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