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电气事故 一 电气事故的种类 触电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体 从而电流流过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2 雷电事故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 但雷电有时会造成重大灾害 3 静电事故 静电事故是电力运行和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有害静电所引发 4 电磁场伤害事故 电磁场是电流向空间辐射的电磁能量 当频率高到紫外线 特别是X射线频段时 高强度 长时间的照射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5 电路故障 1 触电事故 二 触电事故的种类 触电一般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时 电流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 电流对人体有两种类型的伤害 即电击和电伤 1 电击 电击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 破坏人的心脏 肺部以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 乃至危及人的生命 在低压系统中 在通电电流较小 通电时间不长的情况下 电流引起人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 在通电时间较长 通电电流更小的情况下 窒息也成为电击致死的原因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触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 单相触电 2 两相触电 3 跨步电压触电 单相触电 是指人体站在地面或其他接地体上 人体的某一部位触及电气装置的任一相所引起的触电 两相触电 是指人体同时触及任意两相带电体的的触电方式 跨步电压触电 当人体两脚跨入触地点附近时 在前后两脚之间便存在电位差 此即跨步电压 由此造成的触电称之为跨步电压触电 除上述外 还有高压电弧触电 接触电压触电 雷电触电 静电触电等 2 电伤 电伤是指由电流热效应 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 电伤多见于机体外部 而且往往在机体上留下伤痕 电伤与电击相比较 危险程度低一些 1 电弧烧伤 也叫电灼伤 它是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一种电伤 多由电流的热效应引起 具体症状是皮肤发红 起泡 甚至皮肉组织被破坏或烧焦 通常发生在 低压系统带负荷拉开裸露的刀闸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 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 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 人体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小于安全距离而放电 2 电烙印 当载流导体较长时间接触人体时 因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作用 接触部分的皮肤会变硬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 如同烙印一般 3 皮肤金属化 由于电流或电弧作用 熔化或蒸发 产生的金属微粒渗入了人体皮肤表层而引起 使皮肤变得粗糙坚硬并呈青黑色或褐色 第二节触电事故的原因和规律 1 触电事故原因 国内部分省市触电死亡人数的统计资料按事故原因列入下表 1 缺乏电气安全常识 线折断后不停电用手去拾火线 黑夜带电接线手摸带电体 用手摸破损的胶盖刀闸 儿童在水泵电动机外壳上玩耍 玩耍带电导线等等 2 违反操作规程 高压方面有带电拉隔离开关或跌落式保险器 在高低压共杆架设的小于安全距离的电杆上检修低压线或广播线 在高压线路下修造房屋接触高压线 剪修高压线附近树木接触高压线等 3 设备不合格 高压方面有高压架空线架设高度离房屋建筑距离不符合规程规定安全距离要求 高压线和附近树木距离太近 高低压交叉线路低压线误架设在高压线上面等 4 维修不善 大风刮断的低压线路和刮倒电杆未及时处理 胶盖刀闸胶木盖破损长期不维修 瓷瓶破裂后火线与拉线长期相碰等 5 偶然因素 大风刮断电力线路落到人体等 以上可以看出 除了偶然因素造成的35人触电死亡事故外 其余1559人 即占97 以上的触电死亡事故是可以避免的 2 触电事故的规律 根据分析触电事故有如下规律 1 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一年之中二 三季节事故较多 六至九月最集中 主要原因 夏秋两季天气潮湿 多雨 降低了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能 且人体多汗 皮肤电阻降低 易导电 天气炎热 操作人员多不穿戴工作服和绝缘工具 正值农忙季节 农村用电量增加 触电事故增多 2 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 低压设备多 低压电网广 与人接触机会多 低压设备简陋 管理不严 思想麻痹 群众缺少电气安全知识 所以 应当把防止触电工作的重点放在低压方面 3 农村触电事故多于城市 农村用电条件差 设备简陋 技术水平低 管理不严 电气安全知识缺乏 4 青年人和中年人触电事故多 这些人多是主要操作者 即多是接触电气设备工作的人 这些人大多数有几年的工龄 不如初学者初学时的小心谨慎 且经验还不足 安全知识也较欠缺 5 单相触电事故多 6 事故点 多数发生在电气联结部位 电气事故多数发生在分支线 接户线 地爬线 接线端 压接线 焊接线 电线接头 电缆头 灯头 插头 控制器 开闭器 熔断器等处短路 接地 闪络 漏电等 7 事故多数是二个以上因素构成 根据统计 90 以上的事故是由二个以上原因引起的 构成事故的四个主要因素是 缺乏电气安全知识 违反操作规程 设备不合格 维修不善 8 触电事故与生产部门性质有关 冶金 矿业 建筑 机械等行业由于潮湿 高温 现场混乱 移动式设备和携带式设备多 或现场金属设备多等不利因素存在 触电事故较多 第三节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在电流不超过0 1A时主要表现为对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的严重伤害 触电者往往神经麻痹 从而导致运动功能丧失 肌肉僵直 连一举手一投足即可脱离电源的力量也是去了 时间一长便足以致命 心室颤动是电流影响循环系统最主要的伤害 适度的心室颤动 如打寒战 原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条件反射 但过度的颤动亦足以致命 当通过人体的电流超过0 1A而小于1A时 人体器官往往遭受灼伤 灼伤程度还与通电时间有关 这时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已不属于功能性范畴而成为对机体或至少是对局部器官的损坏性范畴 获救的机会就更少了 当电流超过1A或更大时 人的机体开始碳化 这时 已无获救可能 1 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 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 感觉越强烈 引起心室颤动所需的时间越短 致命的危险性就越大 对于工频交流电 按照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不同 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 可将电流划分以下三级 1 感知电流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称为感知电流 人对电流最初的感觉是轻微麻抖和轻微刺痛 试验资料表明 对于不同的人 感知电流的大小也不同 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的有效值约为 1 1mA 成年女性的有效值约为 0 7mA 感知电流一般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但当电流增大时 感觉增强 反应变大 可能导致坠落等二次事故 2 摆脱电流电流超过感知电流时 发热 刺痛的感觉增强 至电流增大到一定程度 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 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 不能自行摆脱电源 人体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 男性摆脱电流为9mA 女性为6mA 儿童的摆脱电流较成人为小 有的事例表明 当电流略大于摆脱电流 触电者中枢神经麻痹 呼吸停止时 立即切断电源 即可恢复呼吸并无不良影响 应当指出 摆脱电源的能力是随着触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的 这就是说 一旦触电后不能摆脱电源时 后果是比较严重的 3 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点击致死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 在电流不超过数百毫安的情况下 电击致命的主要原因 是电流引起心室颤动 即为致命电流 心室颤动的电流与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 时间不足心脏搏动周期 但超过10ms并发生在心脏搏动周期特定相位上时 即发生心室颤动 心室颤动电流在数百mA以上 2 伤害程度与通电时间的关系 如下表所示 通电时间愈长 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 即电击危险性愈大 1 通电时间愈长 能量积累增加 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减小 2 心脏搏动周期中 只有相应于心电图上约0 1S的T波这一特定相位是对电流最敏感的 通电时间越长 与该特定相位重合的可能性愈大 心室颤动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即电击危险性越大 3 通电时间愈长 人体电阻因出汗等原因而降低 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加 电击危险亦随之增加 3 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 电流通过心脏会引起心室颤动 较大的电流还会使心脏停止跳动 这都会使血液循环中断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中枢神经或有关部位 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强烈失调而导致死亡 电流通过头部会使人昏迷 若电流较大 会对脑产生严重损害 使人不醒而死亡 电流通过脊髓 会使人瘫痪 这几种伤害中 以对心脏的伤害最为严重 因此 从左手到前胸的途径 由于其途径心脏 且途径又短 而成为最危险的电流途径 从脚到脚是危险性较小的电流途径 4 伤害程度与电流种类的关系 直流电流 高频电流 脉冲电流和静电电荷对人体都有伤害作用 其伤害程度一般较工频电流 50 60赫 为轻 电流的频率不同 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亦不同 25 300赫兹的交流电对人体的伤害是最严重 1000赫兹以上 伤害程度明显减轻 但高压高频电流也有电击致命的危险 至于射频高压由于集肤作用显著 已无致命危险 5 伤害程度与人体状况的关系 电流对人体伤害程度与人体状况的关系有以下几点应当注意 1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 女性较男性为敏感 女性的感知电流和摆脱电流约比男性低三分之一 2 小孩遭受电击较成人危险 例如 一个11岁男孩的摆脱电流为9毫安 一个9岁男孩的摆脱电流为7 6毫安等 3 与体重等因素有关 体重愈大 肌肉愈发达者的摆脱电流也比较大 心室颤动电流约与体重成正比 6 人体允许电流 摆脱电流范围内 人被电击以后 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 解除触电危险 因此 一般情况下 摆脱电流看作是允许电流 男性的最小允许电流为9毫安 女性的最小允许电流为6毫安 在线路或设备安装有防止触电的速断保护装置的情况下 人体的允许电流可按30毫安考虑 在空中 水面等可能因电击导致摔死 淹死的场合 人体的允许电流则应按不引起强烈痉挛的 5毫安 考虑 第四节人体的电阻 人体所能承受的电流已如上节所述 但触电者体内电流的数值在触电时是不能测量的 预防触电危险的主要指标于是便落在电压数值上 国家对电压安全电压等级虽已有明确规定 触电电流大小从而与人体电阻的大小直接相关 1 就体质而言 易于出汗 手足润湿的人其触电危险甚大于很少出汗 手足干燥的人 2 就电压而言 人体电阻与触电电压呈复杂的反比关系 电压愈高人体电阻愈小 例如 10V左右触电时 人体电阻有的是几十千欧 而在100V左右触电时人体电阻下降到只有几千欧了 3 就皮肤的潮湿程度而言 干燥皮肤的电阻与侵水的皮肤约有10倍之差 4 就年龄而言 老人的电阻与儿童也有约10倍之差 5 就性别而言 一般男性的电阻要比女性的电阻大 6 就器官而言 皮肤的电阻最大 肌肉次之 各种体液最小 7 就工种而言 体力劳动者的电阻较脑力劳动者为大 满手老茧的重体力劳动者其电阻比之普通人也约有10倍之差 不同条件下人体电阻变化很大是触电危险程度也有很大不同的主要原因 原则上任何人 也包括电工 都要尽量避免触及带电体 第五节防止触电的安全措施 1 安全电压 安全距离 屏护及安全标志 1 安全电压 我国及IEC 国际电工委员会 都对安全电压的上限值进行了规定 即工频下安全电压的上限值为50V 其电压等级有42V 36V 24V 12V 6V 2 安全间距 3 屏护 为防止带电体之间 带电体与地面之间 带电体与其他设施之间 带电体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距离不足而在其间发生电弧放电现象引起电击或电伤事故 应规定其间必须保持的最小间隙 屏护即指将带电体间隔起来 以有效地防止人体触及或靠近带电体 特别是当带电体无明显标志时 常用的屏护方式有 遮栏 栅栏 保护网 4 安全标志 表1 1安全色标的意义 表1 2导体色标 2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 1 保护接地 在中性线接地系统中 必须采用保护接零 在同一供电线路中 不允许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而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 2 保护接零 3 漏电保护 安装漏电保护器时 工作零线必须接漏电保护器 而保护零线或保护地线不得接漏电保护器 1 火线进开关 安装螺口灯座时 火线要与灯座中心的簧片连接 不允许与螺纹相连 2 合理选择导线和熔丝 不能选额定电流很大的熔丝来保护小电流电路 更不允许以普通导线代替熔丝 4 其他防护措施 3 采用静电防护 消除静电的最基本方法是接地 即将可能带上静电的物体用导线连接起来并接地 4 雷电防护 防雷的基本思想是疏导 即设法将雷电流导引入地 5 电气防火防爆 排除可燃易爆物资 排除电气火源 加强电气设备自身的防火防爆措施 5 其它安全用电常识 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要勤检测 移动的电气设备 使用前要察看其绝缘是否良好 遇雷雨天气 不要在大树下躲雨 不要站在高处 不要接听手机 更不应手持金属物件 使用室外天线时 应装避雷器或防雷用的转换开关 任何电气设备在未确认无电以前 应一律视为有电 不要随便触及 尽量避免带电操作 尤其是手潮湿时 使电热器具时 人不要离开并防烫伤 弱电 线路要与 强电 线路分开敷设 以防 强电 窜入 弱电 不准乱拉乱接 禁止使用 一线一地 的安装方式 不盲目信赖开关或控制装置 只有拔下用电器才是最安全的 第六节触电急求 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 救护得法 切不可惊慌失措 胆怯怕事 发现有人触电 首先要尽快地使触电者脱离电源 然后根据触电者的严重程度 进行相应的救治 对急救方法 要经常练习 做到动作熟练 操之有素 人触电以后 会出现神经麻痹 呼吸中断 心脏停止跳动等征象 外表上呈现昏迷不醒的状态 但不一定是死亡 多数情况往往是假死 应该迅速而持久进行抢救 有触电者经过四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急救而得救的事例 有统计材料表明 从触电后1分钟开始救治者 90 有良好效果 从触电后6分钟开始救治者 10 有良好效果 而从触电后12分钟开始救治者 救活的可能性很小 由此可知 动作迅速是非常重要的 在触电解救的过程中 切不可赤手空拳去拉还没有脱离电源的触电者 1 脱离电源 发现触电者 首先应以最快的速度设法使其脱离电源 然后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施救 直至医护人员的到来 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的方法有 立即拔掉插头或断开开关 用干燥的木棒 竹竿将带电体从触电者身上移去 用绝缘良好的钢丝钳剪断电源线 应一根一根地剪 不可同时剪两根线 以免造成短路 带上绝缘手套 穿上绝缘鞋将触电者拉离电源 实在没办法时 也可强行将电源短路 以迫使电路上的保护装置动作 从而切断电源 2 触电程度轻重的判断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 必须迅速判断触电程度的轻重 以便对症施救 1 程度较轻 其主要体征为神志清醒 即眼能看 耳能听 口能言 尽管触电者四肢发麻 全身无力 甚至心悸 虚脱感很强 但只要适当护理 一般已无生命危险 2 程度较重 其主要体征为昏迷不醒 但尚有呼吸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艺术市场数字化交易平台与艺术品市场法律纠纷防范报告
- 亲子乐园项目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
- 新能源储能项目技术创新与研发规划方案
- 小学数学教学中科技产品的应用与创新研究
- 提升患者参与度的医学研究数字解决方案
- 以用户为中心的数字孪生办公空间设计
- 仓储物流项目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实施方案
- 加氢站项目的客户服务体系与满意度提升
- 2025年绿色建筑发展趋势: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原理与节能评估报告
- 重庆平板显示光刻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降本增效理念在建筑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提高安全意识共建平安校园
- 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之热点时事素材资料
- 2025安徽蚌埠市龙子湖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华为笔试题目大全及答案
- 产业研究报告-中国水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现状、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分析(智研咨询)
- 偿二代下我国财险公司偿付能力影响因素的深度剖析与实证研究
- 女性更年期保健
- 【MOOC】理解马克思-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JGT266-2011 泡沫混凝土标准规范
- 成本管理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大全范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