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ppt_第1页
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ppt_第2页
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ppt_第3页
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ppt_第4页
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 外教史 徐龙 徐子樊 沈娟 熊彩霞 蒋雨涵 黄前胜 张芳 谢海燕 杨倩 涂尔干简介 法国社会学家 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1858年4月15日生于孚日省 1917年11月15日卒于巴黎 1879年就学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1887 1902年在波尔多大学教书 并在那里创建了法国第一个教育学和社会学系 1891年 被任命为法国第一位社会学教授 1898年 创建了法国 社会学年鉴 围绕这一刊物形成了一批年轻社会学家的团体 法国社会学年鉴派 1902年后执教于巴黎大学 机械团结 有机团结 研究作为 物 的社会事实 利己型自杀 低度社会整合利他型自杀 高度社会整合 宗教 神圣性和教会质 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成就很大 关注很少 一 涂尔干的教育思想 1 教育是年长的一代对尚未为社会生活做好准备的一代所施加的影响 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儿童身上唤起和培养一定数量的身体 智识和道德状态 以便适应整个政治社会的要求 以及他将来注定所处的特定环境的要求 2 教育受制于且服务于社会 二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 道德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 二 道德教育理论产生的学术基础 三 道德教育理论及其价值 四 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问题 一 道德教育理论产生的背景 1 时代背景 新旧社会的交替呼唤世俗道德 来挽救社会危机 2 理论逻辑背景 德育取向的钟摆式移动 以 美德袋 为基础的品格教育 通过纪律 良好的行为例子等灌输传统价值观 道德教育的现代模式派别 奉行 价值中立观 和 无导向教育观 避免灌输 品格教育观 复兴 强调教师的权威 道德榜样示范作用 学校环境的道德氛围的作用等 3 思想背景 以社会事实作为研究对象 涂尔干主张社会学以 社会事实 作为研究对象 而社会团结是一种最基本的社会事实 进一步而言 社会团结的基础是集体意识 而集体意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为道德 所以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是其总体研究思路的自然迁移 社会事实 社会团结 集体意识 道德 二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产生的学术基础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只能是社会事实 涂尔干也坚持社会有机体的观念 并且明确提出 集体意识 这一概念 布特鲁 影响了涂尔干认定 如果社会科学可以存在的话 必须发展它所要研究的独特对象 影响了涂尔干社会整体观的形成 三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及其价值 1 道德世俗化理论 为什么道德教育要世俗化2 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3 涂尔干对道德构成要素的分析4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 个体品德社会化5 涂尔干对于学校道德实践的建议及其指导意义 1 道德世俗化理论 为什么道德教育要世俗化 道德要摆脱神的庇护 历史发展 道德是社会事实 是理性的 理应世俗化 理论逻辑 必须发现那些长期承载着最根本的道德观念的宗教观念的理性替代物 2 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社会性是人性至关重要的方面 人不能像狼一样特立独行 人要投身社会集体 接受规范的约束 接受道德教育 因为只有这样 人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这就是道德教育之所以必要的原因 儿童容易养成习惯和受暗示 道德教育也就成为了可能 3 涂尔干对道德构成要素的分析 1 道德的首要要素 纪律精神道德的常规性 内在的 和权威性 外在的 构成了纪律精神 纪律具有规定和约束作用 比如人的欲望 有助于健康人格的发展 纪律的内容 因自人性的变化 和被灌输的方法会发生变化 2 道德的次要要素 对社会群体的依恋 涂尔干区分了两种目的 其一 单纯维持生命 守护自身 追求的是个人的提高和个人发展 这种行为缺少道德价值 在道德上是中性的 其二 如果我们不仅是自己享受生命 也能够维持我们的家庭 目标指向的是家庭利益 那么这便是道德的行为 由此 得出结论 由道德规范规定的行为 总是追求非个人目的的行为 3 道德的第三要素 自主性涂尔干认为人们要合乎道德地行动 光靠遵守纪律和效忠群体是不够的 还必须对自己行为的理由有所了解 尽可能清晰 完整地明白这些理由 这种自觉意识为人们的行为赋予了自主性 4 道德三要素的关系及有关价值意义 4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的核心 个体品德社会化 5 涂尔干对于学校道德实践的建议及其指导意义 1 学校是道德教育最适合的环境纪律精神方面 明确的规范在家庭中不可能始终适用 而 学校有一种能够预先决定儿童行为的完整规范体系 社会群体依恋方面 学校是为儿童提供集体生活的最好场所 道德教育最佳的时间点方面 道德教育一定要在儿童离开家庭走进学校的时候把握住儿童 因为 恰恰在这个时候 我们才能把对集体生活的倾向灌输给它 2 教师是道德的传递者 教师因自所持的信念 而获得权威的力量 再通过果断和意志力 来传递给儿童道德的权威 当然 权威传递的方式最好为教师暗示 教师通过他的中介作用 使得儿童与道德实在沟通 暗示 3 惩罚是道德教育的必要工具关于惩罚的必要性 防止纪律丧失权威的是惩罚 教师就是惩罚的实施者 教师在实施惩罚时要注意 不可草率地做出惩罚的决定 教师不应该冷血般地实施惩罚 关于惩罚的方式 惩罚就是指责 斥责 最好的惩罚就是尽可能采取最富有表现力 代价又最低的方式进行责备 所以体罚是绝对禁止的 4 学科教学有助于培养儿童自主性 自然科学所传授的关于细胞组成生命有机体 无机要素被组合起来会突然呈现一些生命全新属性的知识 将会使儿童明白整体并不等于部分之和 艺术使人活在想象中 道德世界又是实在的世界 故而艺术教学对道德教育没有什么贡献 历史教学就是给儿童灌输集体意识的一种有效手段 5 根据儿童心理特点进行教育 根据儿童习惯性的特点 教师和家长要注意养成他们有规则的生活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师和家长利用儿童富于接受暗示的特点 要注意使儿童避免服从一个人的意志 基于儿童幼年时 心智不够成熟 自觉和自省意识较差 故对其进行道德教育时 涂尔干并不笼统地反对强制和灌输 6 启发自觉 切忌苛求和压制涂尔干虽强调纪律道德 它对人的行为带有约束强制性 但这不意味着对儿童进行纪律教育应采取强迫的手段 相反 他认为 必须重视提高儿童对纪律的认识 启发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7 统一学校的教育力量由于学生在学校接受众多教师的影响 故而教师的影响不能互相矛盾 必须取得协调一致 才能保障道德教育的一贯性 8 适时变化道德教育内容涂尔干认为关于真正生活的科学和历史能导向理解和面向现实 因此 要根据社会的变迁 选择那些能够帮助他们关注和了解社会现实与生活的知识 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四 涂尔干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的不足和问题 1 研究者研究取向存在偏差 阶级的幽灵仍在萦绕邓才彪 把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所产生的社会危机归因于道德败坏 而不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中寻找原因 这些都表现了他的唯心观点及其道德理论的阶级局限性 徐文广 涂尔干将社会危机归于道德败坏 而非根源于资本主义社会内在基本矛盾 属于 唯心史观和阶级局限性 的表现 戴雪红 作为一名资产阶级社会学家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2 研究者学术道德品质有待加强 3 研究者所提建议 大而空 戴雪红 我们应该吸取涂尔干的道德教育思想中的合理成分以实现传统模式和现代模式的整合 创新出既符合中国国情 又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教育的新模式 周晓冀 德育惩罚论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极高的借鉴价值 赵莹 以世俗道德为基本 构建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4 研究缺少问题框架 在开始认识活动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