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睡眠障碍ppt课件.ppt_第1页
儿童睡眠障碍ppt课件.ppt_第2页
儿童睡眠障碍ppt课件.ppt_第3页
儿童睡眠障碍ppt课件.ppt_第4页
儿童睡眠障碍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 1 儿童睡眠障碍的治疗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夜惊症第三节梦魇第四节睡行症第五节失眠症第六节嗜睡症 2 第一节概述 一 睡眠的生理解剖二 正常的生理睡眠三 儿童各年龄阶段睡眠结构变化特点四 睡眠障碍分类 3 一 睡眠的生理解剖 长期以来 医学家们探讨睡眠均从寻找睡眠中枢开始 经大量的刺激和破坏性实验证明 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或第三脑室侧壁与睡眠密切有关 当这些部位病变时 将出现持续性昏睡 出现觉醒 睡眠周期缺失的非生理性睡眠现象 近些年来的研究还表明 与睡眠有关的解剖结构相当广泛 它至少包括额叶底部 脑部皮质 视交叉上核 中脑被盖的巨细胞区 蓝斑 缝际核 延髓网状结构及网状上行激活系统等 其中视交叉上核及其相关联的视网膜 下丘脑束在觉醒 睡眠周期中有自身节律性活动的功能 正常的生理性睡眠与脑结构完整及神经递质平衡密切相关 例如 脑桥缝际核破坏则慢波睡眠将消失 蓝斑是众所周知的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集中地 该区受到破坏也可使快速眼动睡眠消失 因此不同脑区的病损将产生不同的病理性睡眠 4 二 正常的生理睡眠 根据脑电脑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睡眠可分为非快速眼动 non rapideyemovement NREM 睡眠和快速眼动 rapideyemovement REM 两相 在睡眠的过程中两者交替进行 5 二 正常的生理睡眠 一 非快速眼动睡眠又称慢波睡眠 此相睡眠闭眼 平稳入睡 无快速眼球运动 无体动 此期副交感神经兴奋较显著 血压 脉搏 呼吸和新陈代谢均有所降低 又称安静睡眠期 6 二 正常的生理睡眠 二 快速眼动睡眠脑波活动为去同步不规则波 并有低波快波 伴有快速眼球运动 新生儿此期可见微笑 皱眉或吸吮等动作 大多数人在快速眼动睡眠时做梦 并易被唤醒 故又称为活动睡眠期 此相的脑电图与非快速眼动睡眠一期相似 但对环境刺激的阈值很高 因此也有反常相之称 此期 全身肌肉松弛 但眼睑和眼外肌听不到快速收缩 健康成人的快速眼动睡眠占20 25 所需要时间因人而异 差异很大 一般来说 儿童长一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缩短 7 二 正常的生理睡眠 三 生理睡眠周期正常成人入睡后在几分钟之内即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第一期和第二期 一般在入睡30 45分钟后进入第三 第四期睡眠 由于年龄不同 慢波睡眠可持续几分钟至1小时不等 然后睡眠变浅 又返回到第二期睡眠 在开始入睡后的75 90分钟 出现第一次快速眼动睡眠 此时伴有快速眼球运动和肢体转动 一般持续5 10分钟 又进入非快速眼动睡眠第二期 约90分钟以后 又出现第二次快速眼动睡眠 如此周而复始 快速眼动睡眠和非快速眼动睡眠交替出现 8 二 正常的生理睡眠 三 生理睡眠周期一般每晚可出现4 6个睡眠周期 第一次出现的快速眼动睡眠 其眼球转动频率 不规则呼吸和梦境是快速眼动睡眠周期中强度最小者 在睡眠过程中 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和强度逐渐增加 最后一个周期中常常没有非快速眼动睡眠第三第四期 最终睡眠主要由非快速眼动睡眠第二期和快速眼动睡眠组成 自入睡开始到第一个快速眼动睡眠出现 称为快速眼动睡眠潜伏期 此期在某些睡眠障碍 情感性障碍及抗抑郁药的作用下可出现特征性改变 因此在临床上有重要意义 9 三 儿童各年龄阶段睡眠结构变化特点 一 非快速眼动睡眠变化1 新生儿非快速眼动睡眠与快速眼动睡眠时间大致相等 此时非快速眼动睡眠四期之间界限模糊 出生后第六周才出现第二期睡眠 2 新生儿睡眠和清醒时的脑电图无大差别 2岁时睡眠纺缍波才发育成熟 3 新生儿非快速眼动睡眠占50 至青少年时期占每日睡眠总量的80 10 三 儿童各年龄阶段睡眠结构变化特点 二 快速眼动睡眠变化1 快速眼动睡眠总量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减少 在妊娠30 32周 胎儿在母体内已建立了较规律的睡眠 觉醒周期 30周的胎儿快速眼动睡眠占全日睡眠时间总量的80 36周为60 新生儿为50 1岁时减至30 青少年则为20 2 新生儿入睡第1阶段即为快速眼动睡觉 而成人则无 3 自出生后第4个月起 睡眠模式渐渐由新生儿的 觉醒 快速眼动睡眠 模式向成人的 觉醒 非快速眼动睡眠 模式转变 4 快速眼动睡眠周期逐渐延长 新生儿快速眼动睡眠周期短 约50分出现一次快速眼动睡眠 青少年和成人为90分钟一次 11 三 儿童各年龄阶段睡眠结构变化特点 三 正常睡眠模式的建立新生儿时期睡眠时间有个体差异 平均每日睡眠为16 17小时 睡眠和觉醒周期相对短 3个月婴儿睡眠量略减 但周期较长些 3个月婴儿70 夜间能顺利入睡 至6个月时 85 入睡顺利 1岁儿童中约有10 每晚有夜醒 此时大多数儿童已建立了较稳定的睡眠模式 即长时间夜间睡眠和早 午小睡模式 但随着年龄的增加 逐渐过渡为一个夜间睡眠周期而无白天小睡的睡眠模式 直至儿童末期或少年期 12 四 睡眠障碍分类 ICD 10中的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将睡眠障碍分为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和器质性 或非心因性 睡眠障碍 后者包括在ICD 10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中 1 非器质性失眠症2 非器质性嗜睡症3 非器质性睡眠 觉醒节律障碍4 睡行症 夜游症 5 睡惊症 夜惊症 6 梦魇7 其他非器质性睡眠障碍8 未特定的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13 治疗流程 14 夜惊症 15 夜惊症 定义 夜惊症 nightterrors 又称睡惊症 是指一种常见于幼儿的睡眠障碍 主要表现为睡眠中突然惊叫 哭喊 伴有惊恐表情和动作和心跳加快 呼吸急促 出汗 瞳孔扩大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16 夜惊症 起病时间通常在夜间睡眠后较短时间内发作 每次发作持续1 10分钟 发作后对发作时体验完全遗忘 多见于4 12岁儿童 4 7岁为发病高峰 男略多于女 患病率为1 4 17 夜惊症 病因遗传因素Kales 1980年 报道50 的患儿有家族史 心理因素睡前听了紧张 兴奋的故事 看了惊险的电影等会诱发本病发生有关 家庭气氛紧张和意外生活事件也可引起夜惊 18 夜惊症 临床表现夜惊症常发生在非快速眼动睡眠第三四期 一般在入睡后的半小时到两小时这内出现 患儿在睡眠中突然哭喊 惊叫 惊起 两眼直视或紧闭 手足乱动 坐于订上或跳至床下 表情十分惊恐 气急颤抖 意识呈现朦胧状态 对周围事物毫无反应 呼之不应 极难唤醒 发作时伴有呼吸急促 心跳加快 瞳孔扩大 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 严重时患儿可以一夜发作数次 一般发作待续1 10分钟后又复入睡 次日早晨对发作往往不能回忆 19 夜惊症 诊断 CCMD 3 反复发作的在一声惊恐性尖叫后从睡眠中醒来 不能与环境保持适当接触 并伴有强烈的焦虑 躯体运动 及自主神经功能亢进 如心动过速 呼吸急促及出汗等 持续1 10分钟 通常发生在睡眠初1 3阶段 对别人试图干涉夜惊发作的活动相对缺乏反应 若干涉几乎总是出现至少几分钟的定向障碍和持续动作 20 夜惊症 诊断 CCMD 3 事后遗忘 即使能回忆 也极有限 排除器质性疾病 如痴呆等 导致的继性夜惊发作 也需提成除热性惊厥 睡行症可与夜惊并存 此时应并列诊断 21 夜惊症 治疗夜惊一般不致带来严重的后果 无需特殊治疗 保持良好的习惯 心理治疗药物治疗针炙和推拿其他治疗 22 夜惊症 治疗 保持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卫生习惯及舒适的睡眠环境可起一定的预防作用 要避免白天过度兴奋紧张 合理安排生活程序 改善睡眠环境 消除影响睡眠的不良因素 夜惊发生时 父母及时安慰 使患儿重新入睡 对频繁发作者 可在入睡后1小时左右叫醒患者 可能改变其睡眠结构 消除发作 23 夜惊症 心理治疗主要是帮助患儿找出发病的原因 解决紧张情绪 特别是夜惊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及学习时 患儿往往产生烦恼的情绪反应 此时夜惊更易发作 心理治疗对解除患儿的烦恼情绪相当有益 24 异食症 药物治疗效果目前尚不确定 发作频繁者 可用小剂量镇静剂 或有生活上剂量的三环类药物 可试用阿普唑仑 每晚睡前服用0 4mg 或氯硝西泮1 2mg 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