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 “ 江淮十校 ”2016 届高三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第 卷(阅读题 共 70 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3 题。 中国茶史 郑培凯 上古时代,茶在中国的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但是最早时,茶属于药品,或者属于菜蔬,一直到了唐代,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和行销到了游牧民族地区,茶才正式成为中国人的日常饮用之物。这时候,陆羽创立了完整了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方法,包括提出了 “ 茶有真香 ” 的核心观念。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战国时候,四川一带已经有饮用茶的习惯,秦灭蜀后,将之带出来 ,这里也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符合 “ 南方有嘉木 ” 的说法。 到了三国魏晋时代,浙江和江南普遍种茶,饮茶人也增加,不再属于贵族专利,扩展到士大夫阶层,用以待客。当时也做成饼,叶片大汁不能黏合的就用米汤去黏合,喝的时候先去研磨,然后用沸水冲泡,还没有形成唐时那种复杂精美的饮用法。不过当时长江流域尤其是中下游,已经很普及饮用茶了,包括对器物和水都有讲究,但是饮用方式还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放在水里煮喝,加各种香料与佐料,基本上就像蔬菜汤。属于实用阶段。唐之后,茶饮不再是实用主义,而是上升到了精神领域,这就成就了 “ 饮茶之道 ” 。茶之流行,除了交通和社会原因,也包括禅教大兴,在参禅过程中,为了提神不寐,也为了打坐,很多寺庙推广喝茶。当时禅宗影响很大,又影响到了民间,渗透特别广泛。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当时宫廷的饮茶习惯非常发达,制作茶的技术比之唐代还要复杂。先是龙凤团,后来发展到石乳、白乳,再后来又有小龙团,以及各种密云龙、瑞云祥龙,越来越精细,层出不穷。当时的点茶手法是水和茶要用得恰当,比例均匀,否则就表面的沫饽不匀。还有斗茶法,没有水痕的最佳。为了达到效果,建立了一套新的系统,包括茶叶制作、茶叶击拂 、茶叶品饮、器物优略,都形成了仪式和系统。 明代的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与品茗环境和制茶都有很大联系,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所以明朝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代。品茶的情趣方面,一是恢复了唐宋赏茗器的乐趣,对茶饮的程序和器物的雅洁再三致意,不因为明使用紫砂壶为主的相对简单的品茗体系,就不欣赏器物了、不对茶器物有追求了。另一方面,着重性灵世界,追求品茶所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期待有和谐之境界。 清代基本上延续了明朝的饮茶方式,有两件事情值得一提。一是茶碗越来越少,到了最后就成了基本使用青花杯,或者白瓷杯,紫砂壶成 了最主要的泡茶工具;二是福建工夫茶的出现,导致了小紫砂壶的流行,这都是明清的茶事重点。但是随着清中期后民生的凋敝,整个的品茗雅趣开始走向没落,走了下坡路。尤其是1890 年之后,基本上没有人有心思提及品茗雅事了。这之后,战乱频繁,革命事起,品茗之趣长期无人提及,结果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这也是历史失落太久的缘故。大多数中国百姓用大杯冲泡茶,倒是也符合质朴之道。 (选自醒狮国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在上古时代的中国植物图谱中已经出现, 古籍记载的战国时期四川一带已经有了饮用茶的习惯等可以说明蜀地是古茶树的发源地之一。 B三国魏晋时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已经普遍饮茶,随着茶叶的广泛种植以及行销到游牧民族等,茶在唐朝时期真正成为国人日常饮用之物。 C宋代宫廷的点茶和斗茶是烹茶的方式,但因有着一定的系统和仪式而成为精神领域的享受,这说明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在宫廷。 D清代中期后,民生凋敝,整个品茗雅趣走向没落,基本没人提及品茗雅趣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很多中国人认为茶道是日本的国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茶饮上升到精神领域陆羽有着重要的贡献,他创立了完整茶叶科学体系,规范了饮用的方法,提出了 “ 茶有真香 ” 的核心观念。 B饮茶开始时是属于贵族专利,后来饮茶扩展到士大夫阶层,但饮用方式比较古朴,茶处理如同蔬菜,没有唐代复杂精美的饮用法。 C唐代茶的流行除了社会原因和交通外,还与禅教的兴盛有关,很多寺院推广喝茶来提神不寐,因禅宗的影响很大,最终就影响刘民间。 D现在大多数中国百姓都是用大杯冲泡茶叶,这很符合古伐的质朴之道,但因历史原因,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已与中国文化无关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 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最初被认为是菜蔬等,所以饮茶的方式与后来大不相同,十分有生活气息,在三国魏晋时就是放在水里煮,再加香料和佐料。 B唐代在制茶技术没有宋代复杂,到明代制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使明代成为中国茶的复兴时期。 C明朝品茶的情趣不仅是品味茶叶香味,更重要的还有通过品茶带来的心灵的修养的提升,当然在饮茶时还会像唐代一样赏茶具。 D清代在品茶上有着自己的特点,如茶碗变得更加小,基本使用青花瓷、白瓷杯,紫砂壶成为主要泡茶工具,福建功夫茶出现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 36 分) (一)文言文阅读(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 7 题。 危稹,字逢吉,抚州临川人,淳熙十四年举进士。时洪迈得稹文,为之赏激。调南康军教授。转运使杨万里按部,骤见叹奖,偕游庐山,相与酬倡。调广东帐司,未上,服父丧,免,调临安府教授。倪思荐之,且语人曰: “ 吾得此一士,可以报国矣。 ” 丁母忧,免,干办京西安抚司公事。入为武学谕,改太学录。 明年,迁武学博士,又迁诸王宫教授。 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 。嘉定九年,新学成,改充博士,其教养之规, 稹所论建。迁秘书郎、著作佐郎,兼吴益王府教授。升著作郎兼屯田郎官。 稹始进对,请叙复军功之赏以立大信,抆拭功臣之罪以厉忠节,置局以立武事,遣使以省边防,厚赏以精间谍。次论和、战、守利害,而请颛意于守。 柴中行去国,稹赋诗送之,迕宰相,出知潮州。寻以通金华徐侨书论罢,提举千秋鸿禧观。久之,知漳州。漳俗视不葬亲为常,往往栖寄僧刹,稹命营高燥地为义冢三,约期责之葬, 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 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 民 。郡有经、总制无名钱岁五千缗,厉民为甚,前守赵汝谠奏蠲五之二,稹疏于朝,悉罢之。会常平使有言,稹不欲辩,即自请以归。久之,提举崇禧观,与乡里耆艾七人为真率会。卒,年七十四。 稹性至孝,父疾,愿损己算益亲年,疾寻愈。真德秀登从班,举稹自代,没,又为铭其墓。所著有巽斋集,诸经有讲义、集解,诸魏、晋、唐诗文皆有编,辑先贤奏议曰玉府、曰药山。 (选自宋史 危稹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 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B郡有临漳台据溪山虽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C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D郡有临漳台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其上既成横经自讲人用歆动邑令有贿闻者劾去之籍其财以还民。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教授,职官名,宋、元以后府、州、县学的学官,掌管学 校的考核、测验等职务。 B酬倡,亦作 “ 唱酬 ”“ 唱和 ” ,是指朋友之间用诗词、散文等文学作品来相互酬答唱和。 C自请以归,朝廷官员上书皇帝请求辞官回到家乡,与 “ 乞骸骨 ” 词义相近。 D墓志铭,是放在墓中以备稽考的石刻文字,记录死者生平和对死者称颂、悼念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A危稹文采高妙,受到高官赞叹。危稹有很高的文学才华,洪迈看到他的文章时十分赞赏,杨万里也对他夸赞不已,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B危稹重视教育,创建学校 规矩。嘉定九年时,由危稹提议的学校建成,危稹改职充任博士,这个学校的教育、修养等有关规定都是危稹通过凑议论对要求建立起来的。 C危稹注重军事,奏对封赏之事。危稹在奏对时向朝廷请求恢复以军功大小米赏赐,派遣使者到边疆省察,用丰厚的赏赐提高间谍的水平,同时也讨论了和、攻、守问题。 D危稹关注民生,请求减免赋税。漳州每年有经制钱、总制钱及其他无名钱五千缗,为此勒索民众特别历害,危稹向朝廷上疏请求免除,但常平使对这个请求有不问意见。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 1)稹谓以教名官,而实未尝教 ,请改创宗子学,立课试法如两学,从之。( 5分) ( 2)其无主名、若有主名而力弗给者,官为葬之,凡二千三百有奇,刻石以识。(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 11 分) 阅读下列这首唐诗,完成 8 9 题 旅寓安南 杜审言 交趾殊风候,寒迟暖复催。仲冬山果熟,正月野花开。 积雨生昏雾,轻霜下震雷。故乡逾万里,客思倍从来。 8请简要解说诗歌的中间两联是如何围绕首联来写的?( 5 分) 9简要分析诗歌的尾联与杜审言渡湘江 “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 中的后两句中表现手法和抒发情 感上的异同。( 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6 分) ( 1)诗经 氓中,“ , ” 两句是女主人公以河为喻来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限度。 ( 2)李白的蜀道难中,“ , ” 两句描写了激流、瀑布喧嚣、石头滚滚的景象。 ( 3)韩愈在师说中,用“ , ” 两句话说明 “ 童子之师 ” 的做法与自己所说的老师有根本区别。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题作答。注意: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 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4)题。( 25 分) 幸存者 江 岸 朝阳背着一个帆布包,回到了阔别十年的黄泥湾。他惊奇地发现,村里原本清一色的板打墙黑瓦屋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拔地而起的小洋楼。他凭着记忆,在楼群里钻来钻去,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家。这个破败的院落,是村里唯一残存的板打墙黑瓦屋。院墙东倒西歪,墙头杂草丛生,院门上布满窟 窿和裂缝。他迟疑地推开院门,门轴咯咯吱吱地夸张地响了几声。 娘坐在院子里。朝阳目不错珠地看着她。和印象里的娘相比,他感觉眼前的娘有些瘦,有些黑。娘一动未动,像极了一尊雕像,或者说,在这个瞬间,她凝固了。朝阳哆嗦着,想喊一声娘,但没有喊出声。他踉跄几步,向娘扑过去,猛地跪在娘的膝前。 他抬起头,已是满眼的泪水。娘缓过神来,眼泪也夺眶而出,一滴一滴浇在他仰起的脸上。他低沉地喊一声,娘!话音未落,娘紧紧抱住了他 我爷爷、奶奶呢? 他们都走了。他们身体本来就不好,你出事以后,你奶奶没过半个月就走了,半年以后,你 爷爷也走了。 我 黄叔呢? 村里人容不下他,说他害了你,把你奶奶、爷爷都气死了,把他撵走了。 沉默像一座山,堆积在娘儿俩中间。朝阳不知道说什么好,呆呆地看着娘。小时候,他一直以为黄叔是自己的亲爹。可是,他叫张朝阳,黄叔叫黄秋生。长大以后,他才明白,黄秋生是他后爹。娘把什么都跟他说了。黄秋生是爹生前的战友,他们曾经一起在云南边境一个武警缉毒中队服役。他复员以后,没有回四川老家,来到了河南。他来的时候,朝阳才三岁。朝阳八岁的时候,爷爷、奶奶认黄秋生当了儿子,不久,在爷爷、奶奶的撮合下,他和朝阳的娘拜堂成亲。打 那以后,朝阳有时候把他喊爹,有时候依旧把他喊黄叔。无论朝阳喊什么,他都兴高采烈地答应。为了朝阳,他们没有再要孩子。 你还恨他吗? 我 上囚车的时候,你说过,你要杀了他。 那时,我不懂事。 娘不由自主地想起十年前的那个傍晚。朝阳在城市打了几年工,一直灰头土脸的,没混出人样。可是有一次回来,突然光鲜了,出手也阔绰,一把给了娘两千元钱。这可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他再次回来的时候,是一个傍晚。他慌里慌张,喝水、吃饭都狼吞虎咽,吃饱喝足以后,他让娘给他拿些钱,他马上要走。这个时候,黄叔回来了,拦住了他。 你知道吗?他 向派出所举报你,征求了我的意见,我同意的。 他怎么说的? 他问我,他是不是你的爹?我说,怎么不是?他说,那好,朝阳的事儿,我来处理。 他劝我去自首,我没有答应。 朝阳当然不会忘记,他在桥头接货,警察神兵天降,实施抓捕。他不要命地跑,好不容易逃掉了,逃回了家。黄叔把娘关在屋外,逼他说实话。朝阳只得如实说了。他在工地上认识一个朋友,朋友给他介绍了一桩生意,比打工赚钱,还累不着。开始的时候,只让他望风,没有让他参与行动。后来他参加行动了。这次在桥头接货,他被警察盯上了。 要恨,你恨娘吧 我现在谁也不恨,要恨, 只恨自己。 真的这样想? 其实,我应该感谢黄叔。 朝阳进了派出所以后,把所知道的情况竹筒倒豆子,和盘托出。因为陷的不深,且有提供线索的功劳,将功折罪,只被判了十年有期徒刑。后来从一个同籍的狱警嘴里,他陆陆续续地了解到,当年一起参与贩毒的同伙,不是因为吸毒抢劫杀人,就是因为贩毒数额巨大,都被处以极刑。他是唯一的幸存者。 黄叔,现在,又成家了吗? 我们没有离婚。他说,你爷爷、奶奶入土为安了,他只完成任务的一半,照顾好我们娘儿俩,是他的另一半任务。 那你们 他在城市打工。我哪里也不去,等你回家。他每月寄钱回来 ,我一分没花,都给你攒着。 娘劝过黄秋生无数次,村里人撵他走,他干脆回四川老家算了。他执意不从。他说,如果不是老班长纵身扑到了他,被毒贩打中的就不会是老班长,而是他黄秋生。老班长牺牲了,他的余生,就是替老班长活着了。令他难过的是,老班长死在毒贩手上,可他唯一的儿子,却阴错阳差地卷入了贩毒团伙。是他的溺爱,让朝阳养成了拈轻怕重、不能吃苦的习惯,从而导致了他的失足。他后悔莫及。 以后有什么打算? 我想让黄叔带我们去一趟云南烈士陵园,我要给爹扫墓。 以后呢? 以后的事情,我都听黄叔的,他是一家之主。 (选自 2015 年度小小说) (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A张朝阳的爷爷、奶奶是两位内心充满矛盾的老人,他们对待黄秋生和自己的孙子张朝阳都是爱恨交加,小说真实、形象而生动地刻画了一对农村老人形象。 B “ 沉默像一座山,堆积在娘儿俩中间 ” 主要交代了母子二人因十年的时间而产生的陌生感, “ 堆积 ” 说明这种陌生感的强烈性,这样写为了引出下文举报的情节。 C文本通过张朝阳的回忆介绍了张朝阳十年前被老黄举报被抓的事情以及在狱中知道的当 年一起贩毒的同伙都被处以极刑,以此表现张朝阳不生老黄气的主要原因。 D “ 以后的事情,我都听黄叔的,他是一家之主 ” 说明张朝阳已经把老黄当做自己的父亲了,特别是经过,十年的监狱生活,张朝阳更加成熟,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根源。 E文本的题目 “ 幸存者 ” 指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当年老黄和张朝阳的亲生父亲一起缉毒时老黄是幸存的人,二是张朝阳所在的贩毒集团最终只有张朝阳活下来。 ( 2)文章第一、二段额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 3)小说塑造 “ 娘 ” 这一形象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 4)文本中黄秋生的形象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 4)题( 25分) 阎肃:把灵魂融入艺术 1930 年,阎肃出生于河北保定, 1953 年 4 月入党, 1953 年 6 月入伍,曾创作 1000多部(首)作品,参与策划 100 多台重大文艺活动,获国家和军队大奖 100 余项。 1962 年,阎肃从当时风行全国的小说红岩中得到灵感,决定以小说中的主人公江姐为主线,创作一部歌剧,反映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和忠贞气节,为刚刚经过 三年困难时期的国民鼓劲。 在探亲的假期中,阎肃思绪像奔涌的泉水,像爆发的火山,从笔端、从心中倾泻而出,整整写了 18 天,歌剧江姐的剧本初稿一气呵成。 剧本写作仅 18 天,而打磨、谱曲、排演却用了近 3 年。 1964 年 9 月,由阎肃作词,金砂、姜春阳、羊鸣作曲的歌剧江姐公演,旋即引起轰动,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 5 次复排、演出 1000 多场的奇迹, “ 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 ” 的 “ 红梅精神 ” ,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1991 年,阎肃创作歌剧党的女儿。其时,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国际风云变幻,而在世界东方,迎来 70 岁生日的中国共产党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坚定前行。 又是一个 18 天,他 3 天写一场戏,与作曲家和演员们合作,很快完成了整部戏的创作排练。作曲家王祖皆说: “ 耳顺之年,三天一场戏,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饱满的热情,是完成不了的。 ” 而阎肃说: “ 当时,我的脑子里没想别的,就想告诉人们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在哪儿、共产党员是什么样。 ” 歌剧党的女儿登上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 70 周年的舞台,又一次盛况空前,引起轰动。 “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 时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这是阎肃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 当年为了在歌剧江姐基础上改编京剧红岩,阎肃主动提出去曾经关押过江姐的渣滓洞体验生活,把手反铐上,戴上脚镣,脚镣很重,碰到踝骨那是钻心的疼,吃饭、睡觉都不解开。那七天七夜,他感受到了铁窗内失去自由的痛苦,他看到了国民党特务用来折磨革命者的各种刑具。为了体验上大刑,他还真的上了一回 “ 老虎凳 ” ,当捆绑的脚下加到第二块砖时,他两条腿的筋都快要绷断了 那种刻入骨髓的 “ 炼狱 ” 生活,使他在进行创作时,一次又一次无法控制住自 己的感情,他笔下流出的,字字是泪、句句是血,活生生的江姐就这样被他搬上了舞台。 “ 几度墨汁干,木凳欲坐穿。望水想川江,梦里登红岩。 ” 经过两年锤炼,他对剧本和曲谱从头到尾整整修改了几十次,反复排练修改,最后连食堂的大师傅,听着排练厅传来的声音,一边和面,一边哼唱,也一边感动得流下眼泪。 阎肃的创作从未离开过人民和生活,他说: “ 一旦确定干什么,就要学会 扎猛子 ,往根上去。 ”65 年来,他几乎跑遍了空军所有的部队,机场、阵地、边防哨所,处处留下了足迹和歌声。 65 年来,他为部队写了多少军歌、师歌、团歌、连歌, 他自己都数不清了。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阎肃说: “ 人年轻要多干、少争、少斗,多学别人的长处;人老了,尤其注重立德,要把名利看得很淡。 ” 作为文艺界的 “ 常青树 ” ,阎肃在拉大幕中开始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在西南军区文工团时,阎肃被编入合唱队。那时候,要求演员 “ 一专三会八能 ” ,拉大幕、管汽灯、演出催场,阎肃什么都干。从拉大幕开始的艺术道路,到被称为文艺界的 “ 词坛泰斗 ”“ 国宝级艺术家 ” ,阎肃说: “ 我感觉自己没做什么,怎么就有了这么高的评价。我唯一承认的,就是我很勤奋,我认真对待每一分钟。 ” 和阎肃合作创作了江姐等多部作品的作曲家羊鸣说: “ 阎肃不怕困难,年轻的时候,你只要提,他就干,对工作毫不挑剔,广种多收。再就是爱学习。 ”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相关链接 阎肃创作了许许多多被人们传唱的歌词,包括首经风靡一时的京腔京韵京曲。这些歌唱醉了听众,唱红了歌星,他也成了词坛上公认的 “ 大腕 ” 。 (走近阎肃) 阎肃认为,好歌不是凭空造的,它来自几十年的生活积累,同时也植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阎肃:在“ 风花雪月 ” 中为兵服务一辈子) 阎肃老师不管在什么岗位上,都兢兢业业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满怀激情地创作,脑子里永远有最新鲜、最时尚的东西,他从不排斥新事物,时刻表现出 “ 执着、随和、青春、阳光 ” ,有 “ 老顽童 ”“ 老时尚 ”“ 老玉米 ” 的昵称。 (羡慕阎肃老爷子)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 ) A文本通过第一段交代阎肃的出生年份、出生地以及入党、入伍时间和创作方面的重要贡献、获得的奖项等概括介绍阎肃,以引出下文对这些内容的具体表述。 B由阎肃作词的歌剧江姐历经 3 年的打磨、谱曲、排演,在公演时引起轰动,后来有 5 次复排,其中体现的 “ 红梅精抻 ” 对后来者有着巨大的影响和教育。 C在排练京剧红岩时,食堂大师傅都能唱红岩的曲子的细节描写体现了红岩排练时间之长,起到了侧面烘托的作用,说明了阎肃工作的精益求精。 D阎肃喜欢下基层,几十年来,他跑了空军所有的部队,到哪里都亲自为战士唱歌,为部队 写了许许多多的歌曲,是一位为兵服务一辈子的文艺界 “ 常青树 ” 。 E. 阎肃被人昵称为 “ 老时尚 ” ,体现了他对时尚的孜孜追求,也正是这种对最新鲜思想的深入理解,阎肃才能满怀激情的创作,才能在任何岗位上都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 2)文本大量引用传主阎肃的话有何具体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 3)文章最后一段的具体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 分) ( 4)被称赞为 “ 国宝级艺术家 ” 的阎肃在戏剧创作方面给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第 卷 表达题(共 80 分) 五、语言文字 运用( 20 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 分)( ) 当天的文艺演出由区文广新局组织选送,以歌舞、戏曲名段、乐器演奏等为主体,独具匠心的编排, 的表演,令在场的乡亲们看得如痴如醉。 近日,梅氏传媒发布一组梅兰芳早年泳装照,照片中梅兰芳身着泳装表演跳水,动作 ,想必梅兰芳先生当年在运动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华为手机前面板上方依次排列着前置摄像头、光线感应和听筒,比起其它手机将这几个部件挤成一堆杂乱无章的做法,我更为喜欢华为这种 的排列。 A有板有眼 有声有色 有条有理 B有声有色 有板有眼 有条有理 C有条有理 有板有眼 有声有色 D有声有色 有条有理 有板有眼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分)( ) A将老年人在大医院住院期间的医疗护理费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基础上,北京人社局又出台政策鼓励社区卫生机构为患病老年人建立家庭病床并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B企业从政府申请科研项目,政府拿出科技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成功后去申请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用纳税 人的钱研发技术再去赚纳税人的钱,逻辑上是行不通的。 C特赦体现了中国的法治精神和人道主义精神,展示我党的执政自信和制度自信,树立了我国开放、民主、文明、法治的形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D今年团中央将重点做好志愿服务信用档案工作,服务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推荐纳入全国社会信用系,倡导更多的青年参与志愿服务,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 分)( ) 影评进入自媒体时代后, 。对电影投资人来说,票房是 评价电影好坏的重要标准对影评人来说,更看重电影的结构、叙事方法、演员演技等比较专业的内容;当然,你去问普通观众,从一万个人那里,可能收获到 100 个评价标准。 A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影评的话语权正在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的评价体系 B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影评的话语权正在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评价体系就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 C影评的话语权正在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转移,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的评价体系 D影评的话语权正在由少数传统媒体人向更为大众化的自媒体 转移,评价体系就变得更多元也更个人化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 5 分) 黄土指的是在干燥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多孔性具有柱状节理的黄色粉性土。 ,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也有黄土的分布;但是, ,覆盖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及河南等省区,面积约 62 万平方千来。那么, ?近代以来,人们对黄土成因的认识形成多种学说,最著名最 “ 水成说 ”“ 风成说 ”“ 残积说 ”“ 多种成因说 ” 和“ 新风成说 ” 。 17下面是 “ 乡村学校从教 30 年教师荣誉徽标评选入围作品 ” 的主体图形,请写出除文字外构图要亲,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 个宇。( 6 分) 六、写作( 60 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著名 “ 童星 ” 赵欣培因为饰演 86 版电视剧西游记中红孩儿一角为人熟知,后采他 放弃演艺事业,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大,后被保送中科院硕博连读。他认为做个幸福的普通人更好,自己当年的选择非常正确。 对赵欣培当年放弃明星光环转而参加高考的选择,有人认为他的做法有待商榷,因为作为演员的赵欣培对社会做出的贡献或许会更大。也有人认为赵欣培当年的选择十分冒险,因为作为演员的他已经成功,今后的路会很通畅;但作为考生的他要走的路会很长,并且还有失败的可能。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旨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文体,自拟标题;下要套作,不得抄袭。 “ 江淮十校 ”2016 届高三第三次 联考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与解析 1 C 【解析】扩大范围。 “ 整个宋代的茶书和茶人的世界中宫廷 ” 错误,文中有 “ 宋代茶书和茶人的世界首先在宫廷 ” ,可以判断出随后的茶书、茶人的世界应该扩大到整个社会。 2 D 【解析】胡乱联系。 “ 我们祖先创造的茶道已与中国文化无关了 ” 错误,原文说 “ 现在很多中国人觉得茶道是日本的国粹,与中国文化无关 ” ,意思是因为中国的茶道长期无人提及,造成一些人认为茶道就是日本的而不是中国的错误观念。 3 B 【解析】延伸过度。 “ 明代制茶技术有了更高的发展 ” 错误,原文的意思是明代成为中 国茶的复兴时代,主要因为士大夫阶层讲究品茶,构成了一种发达的品茗体系,而不是因为制茶技术的发展。 4 C 【解析】回答问题注重把握四个选项中不同的停顿点的正误,然后按照排除法得出答案。比如 A、 B 两项中,不同的停顿点有 “ 郡有临漳台掘溪山 /最胜处作龙江书院 ”“ 郡有临漳台 /据溪山最胜处作龙江书院 /其上既成 ” 和 “ 横经自讲人 /用散动 /邑令有贿 /闻者劾 /去之籍 /其财以还民 ”“ 横经自讲 /人用散动 /邑令有贿 /闻者劾 /去之 /籍其财以还民 ” 等。前一部分中,从 “ 溪山 ” 作 “ 最胜处 ” 的定语的角度分析, “ 处 ” 后要停顿;从 “ 其上 ” 的前 面省略介词 “ 于 ” 判断, “ 其上 ” 是 “ 龙江书院 ” 的倒置状语,可以判断 “ 其上 ” 后要停顿; “ 既成 ”的意思是完工,可以判断単独成句。第二部分,从主语 “ 自 ” 分析,谓语 “ 讲 ”后要停顿;从动词谓语 “ 有 ” 分析, “ 者 ” 后要停顿;从动词 “ 劾 ” 判断,其宾语 “ 之 ” 后停顿等。由此,采用排除法即可得出答案。 5 B 【解析】酬唱,只用诗词,没有散文。 6 A 【解析】 “ 倪思认为危稹这样的儒学之士将来一定能够报效国家 ” 错误,倪思的意思是他能够得到危稹这样的人,传记就可以报效国家了。 7( 1)危稹虽是以教职为官名,实际上并没有教授,请求改 设创立宗子学,设置课试法如太学和武学两学一样,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 ( 2)其中没有属主的无名死者,或有属主而亲属没有财力安葬者,官府代为安葬,一共有二千三百多,并刻石为碑,以便识别。 8颔联描写的山果、野花是对 “ 寒迟 ”“ 暖复催 ” 的具体化表述,颈联描写的积雨、昏雾、震雷是对 “ 交趾殊风候 ” 的具体描写,中间两联围绕 “ 殊风候 ” 表现交趾四时不同的景色和气象。 【解析】回答问题,注重把握诗句描写的景物,然后分析景物的特点和与首联的关系。先分析颔联的具体内容,上句写安南因为是亚热带气候,所以在冬天的时候还能够有果实成熟 ,这与北方是不相同的,这是围绕 “ 殊风候 ” 中的 “ 寒迟 ” 。下句,描写在正月的时候这里就有野花开放,这也与北方不相同,这是围绕上联中的 “ 暖复催 ” 展开的。由此可以看到,颔联的两句话紧紧同绕 “ 殊风候 ” 来写,分别写了 “ 寒迟 ” 和 “ 暖复催 ” 的具体表现。 9不同点:旅居安南尾联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渡湘江的两句主要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遭遇贬谪的悲凉情怀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解析】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写作手法和抒发情感两个角度分析。写作手法方面,旅居安南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即故意夸张安南与京都的距 离;渡湘江使用了反衬的手法,比如 “ 南 ”“ 北 ” 的反衬,人、水的反衬等。抒发情感方面,旅居安南主要表达的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渡湘江从 “ 南窜 ”“ 北流 ”分析表现的是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10( 1)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 2)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其解其惑者也 11( 1)答 E 给 3 分,答 C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答 A、 B 不给分 【解析】 A 项, “ 对待黄秋生和自己的孙子张朝阳都是爱恨交加 ” 错误,爷爷、奶奶对待黄秋生是爱恨交加,但对孙子张朝阳只有爱而没有恨。 B 项 , “ 沉默 ”一句不是表现母子二人强烈的陌生感,而是谈论了家庭后,二人如何提起老黄这个人。 D 项, “ 张朝阳已经把老黄当作自己的父亲了 ” 错误,张朝阳入狱前就承认老黄是自己的父亲了。) ( 2) 交代了黄泥湾的巨大变化。经过十年的时间,黄泥湾在经济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原来的板打墙黑瓦屋被小洋楼取代。( 2 分) 表现张朝阳家境的贫寒。因为张朝阳的犯罪等原因,一直到现在张朝阳家还是那么贫穷。( 2 分) 体现了 “ 娘 ” 对张朝阳的爱和张朝阳的愧疚之情。为了等待儿子的归来, “ 娘 ” 一直没有出去,就在家里等着,老黄打工寄过来的钱她也为儿子攒 着;看到家境如此贫寒以及瘦黑的母亲,张朝阳十分愧疚。( 2 分) 【解析】本题考査分析作品结构的能力。回答问题,注重分析文段表述的内容、与题目和下文之间的关系等。文章的一二段主要表述的张朝阳离家时间之长、黄泥湾的巨大变化以及张朝阳家的贫寒、张朝阳的母亲对张朝阳的愧疚之情等等。在拟写答案时,要注重先总写,然后通过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把握来分析。比如回答 “ 黄泥湾 ” 的变化这个要点时,分析内容可以写成黄泥湾的经济很高,村里有很多小洋楼。 ( 3) 连接黄秋生和张朝阳的纽带。小说通过 “ 娘 ” 的形象把黄秋生和张朝阳联系起来编织故事 。( 2 分) 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通过 “ 娘 ” 的回忆,交代了张朝阳被逮捕后的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2 分) 侧面烘托黄秋生。黄秋生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通过对 “ 娘 ” 对张朝阳的爱的描写来侧面表现黄秋生的形象等。( 2 分) 【解析】本题考査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的能力。回答问题注重把握张朝阳的 “ 娘 ” 与张朝阳、黄秋生的关系,与故事情节发展的关系,与人物塑造的关系等。比如 “ 娘 ” 是连接黄秋生、张朝阳的纽带,因为 “ 娘 ” 的相关回忆的内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用 “ 娘 ” 的相关回忆等介绍黄秋生其人、其事等。 ( 4) 要有感 恩之心。黄秋生人赘张朝阳家,是因为张朝阳的父亲当年为了救黄秋生牺牲,所以黄秋生担负起奉养战友一家的责任,后来入赘张家。( 2 分) 要忍辱负重。因为举报张朝阳受到战友的父母以及乡亲们的误解,但黄秋生对这个家庭能够忍辱负重、不离不弃,在城里打工养活自己的妻子、张朝阳的母亲。( 2 分) 要分清是非。虽然张朝阳是战友的儿子而后来成为自己的儿子,但在大是大非面前,黄秋生能够分清是非,举报了儿子贩毒的事情。( 2 分) 要学会反思。因为张朝阳是救了自己命的战友的儿子,所以黄秋生对张朝阳比较溺爱,这造成了张朝阳不能吃苦的毛病;在 知道张朝阳违法后,黄秋生能够认真地反思自己过去的做法等。(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査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的能力。回答问题,注重把握黄秋生的为人、做事体现的人生意义或人文精神等。比如黄秋生后来入赘张朝阳家是因为张朝阳的父亲为救黄秋生而牺牲,所以黄秋生转业后就到了张朝阳家里,这体现了黄秋生的感恩;再如黄秋生大义灭亲举报张朝阳后,村里人不理解,但黄秋生忍辱负重、对张家不离不弃等,体现的是黄秋生是非分明、忍辱负重等等。 12( 1)答 C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D 给 1 分 ;答 A、 E 不给分。 【解析】 A 项, “ 这些内容的具体表述 ” 错误,下文主要介绍传主同肃的创作和其创作思想等,但其它内容没有介绍。 D 项, “ 到哪里都亲自为展示唱歌 ” 错误,文中说的 “ 处处留下了足迹和歌声 ” 的意思是为部队写歌而不是指他给展示唱歌。 E 项, “ 这是这种对最新鲜思想的深入理解一一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 错误,相关链接 的内容主要表述的是阎肃对新事物的追求,但能够 “ 很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 ” 的原因并不是他对新事物的追求。 ( 2) 直接表现传主的经历和内心世界,更加突出传主的形象特征。比如阎肃在介绍创作歌剧党的女儿 的内容时说自己脑子里没有想别的,就想告诉人们什么叫共产党、共产党在哪儿、共产党员是什么样的等,就表现了阎肃对共产党的热爱和深刻的认识。( 2 分) 使传记更加准确、可信,增加了传记的真实性。比如在介绍阎肃的淡泊品格时,引用阎肃的话直接表述阎肃对名利的看法等。( 2分) 掲示传主的经历和思想变化,增加了传记的内涵。传记不仅体现了传主的生活经历,也通过引用传主的话掲示人物的思想,二者结合,使传记内容更加丰富。( 2 分) 【解析】本题考査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回答问题时,注重把握阎肃的相关语言体现的 阎肃的精神品质以及这些语言在文本中的具体作用,比如增加了传记的可信度、掲示传主的思想变化等。拟写答案时,要注重具体的分析,比如概括阎肃的语言体现了传主的内心世界的要点时,分析内容可以联系阎肃创作歌剧党的女儿时阎肃内心的诉求,就是想告诉人们共产党的特点、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等。 ( 3) 介绍了阎肃成长的经历。阎肃是从拉大幕开始的艺术道路,最终成为 “ 词坛泰斗 ”“ 国宝级艺术家 ” 。( 2 分) 交代了阎肃的思想品格。即使被人们称赞为 “ 国宝级艺术家 ” ,但阎肃还是十分谦虚、勤奋、不怕困难、热爱学习。( 2分) 照应题目和 前文。说明阎肃就是一位 “ 把灵魂融人艺术 ” 的艺术家。( 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査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解答语段作用的题目,注重分析话段的具体意思以及语段与题目、上文等之间的关系问题。文章最后一段主要介绍了阎肃成长的经历,交代了阎肃的思想品格等;从结构的角度分析,这段文字照应了题目中的 “ 把灵魂融入艺术 ” 以及前文的相关内容等。 ( 4) 创作要紧紧抓住时代脉搏。阎肃的创作始终体现社会的需求,比如为了刚刚经过三年困难时期的国民鼓劲,阎肃创作了歌剧江姐;为了向建党 70周年献礼,阎肃创作了歌剧党的女儿。( 2 分) 创作要有坚定的信念和饱满的热情。在写作歌剧党的女儿时,阎肃三天一场戏,目的就是想告诉人们什么是共产党人等。( 2 分) 创作要深人生活,有生活积累。在创作京剧红岩时,他在关押过江姐的渣滓洞集中营体验了七天七夜的生活,切实感受共产党人的坚强和国民党特务的残暴,为写好红岩奠定了坚实的精神基础。( 2分) 创作要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无论是歌词的创作还是歌剧的创作,作为作家要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 2 分) 【解析】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注重把握阎 肃在创作过程的具体做法和想法等。比如阎肃创作歌剧江姐的主要目的是为民众鼓劲、创作党的女儿的主要目的是告诉人们共产党就是为人民服务的,这些可以概括为阎肃的创作紧紧抓住了时代的脉搏;再如他写党的女儿是,三天一场戏,在创作歌剧红岩时有七天七夜的集中营体验等,这些都说明阎肃创作的认真、深入生活、有饱满的热情等等。再如 “ 相关链接 ” 中也写了阎肃的观点,即创作要有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等。 13 B 【解析】有声有色: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有板有眼:比喻做事情有条理和有层次。有条有理:形容层次、脉络清楚。 14 C 【解析】 A 项,表意不明。在 “ 并 ” 的后面加上 “ 把其 ” 。 B 项,结构混乱。 “ 政府拿出科技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 ” 的主语是 “ 政府 ” ,而下面的主语是“ 企业 ” ,把 “ 政府拿出科技经费让企业研发技术 ” 改为 “ 拿政府的科技经费来研发技术 ” 。 D 项,成分残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浙江绍兴上虞曹娥里十三弄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合同制职工招聘1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电机学院《自然地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城市学院《医学文献获取与研究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生物化学A(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财经大学《云平台技术综合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鹤壁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建筑构造》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德师范学院《文化遗产创新创业》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夏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前儿童特殊教育》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护理学(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医疗风险免责协议书
- 1.6医学影像科-重点专科-实施方案
- 2024年委托招商代理合同范本(三篇)
- 东钱湖完整版本
- 失业保险待遇申领表
- 泌尿外科品管圈
- 销售提成及职能部门员工利润分红方案
- 婚前辅导课程设计
- GB/T 44400-2024电动振动台双台并激振动试验系统
- 短视频推广实训
- 10J113-1内隔墙-轻质条板(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