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9化学平衡常数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50.doc

2020版高中化学 全一册课时分层作业(打包23套)新人教版选修4

收藏

资源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2020版高中化学全一册课时分层作业打包23套新人教版选修4.zip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9化学平衡常数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50.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8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9.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7化学平衡状态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8.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7.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5化学反应速率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6.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4化学反应热的计算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5.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3燃烧热能源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4.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39.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3.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2电解原理的应用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2.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1电解原理及其规律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1.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20化学电源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40.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焓变反应热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28.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9原电池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38.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8沉淀反应的应用和沉淀溶解平衡图像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37.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7沉淀溶解平衡与溶度积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36.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6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及应用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35.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5盐类水解的原理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34.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4酸碱中和滴定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33.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3pH的计算及应用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32.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2水的电离溶液的酸碱性与pH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31.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1弱电解质的电离新人教版选修4_202002230130.doc---(点击预览)
2020版高中化学课时分层作业10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新人教版选修4202002230129.doc---(点击预览)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5页/共7页)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预览图
编号:63971952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67M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0-03-30 上传人:伐*** IP属地:宁夏
12
积分
关 键 词:
2020版高中化学 全一册课时分层作业(打包23套)新人教版选修4 2020 高中化学 一册 课时 分层 作业 打包 23 新人 选修
资源描述:
2020版高中化学 全一册课时分层作业(打包23套)新人教版选修4,2020版高中化学,全一册课时分层作业(打包23套)新人教版选修4,2020,高中化学,一册,课时,分层,作业,打包,23,新人,选修
内容简介:
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十十) )(建议用时:40 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发生b非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不能发生c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也可能没有发生d常温下,2h2o2h2o2,即常温下水的分解反应是自发反应=电解 ca 项,自发进行反应的速率不一定大;b 项,非自发进行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也可自发进行;d 项,h2o 分解在常温下不自发进行。2下列对熵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气态时熵值最大,固态时熵值最小b体系越有序,熵值越小;越混乱,熵值越大c与外界隔离的体系,自发过程将导致体系的熵减小d25 、1.01105 pa 时,2n2o5(g)=4no2(g)o2(g)是熵增的反应c与外界隔离的体系,自发过程导致熵增,即 s0。3下列反应过程中,h0 且 s0 的是()anh3(g)hcl(g)=nh4cl(s)bcaco3(s)=cao(s)co2(g)c4al(s)3o2(g)=2al2o3(s)dhcl(aq)naoh(aq)=nacl(aq)h2o(l)答案b4下列关于焓判据和熵判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放热的自发过程可能是熵减小的过程,吸热的自发过程一定为熵增加的过程b由焓判据和熵判据组合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c在室温下碳酸钙的分解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但同样是这个吸热反应在较高温度(1 200 k)下则能自发进行d放热过程(h0)或熵增加(s0)的过程一定是自发的d焓判据和熵判据都不全面,应采用复合判据 ghts,对于 caco3分解的反应是一个 h0 而 s0 的反应,所以只有在较高温度下,ghts0 反应自发进行。5某反应:a=bc 在室温下能自发进行,在高温下不能自发进行,对该反应过程h、s的判断正确的是()2ah0、s0、s0ch0 dh0、s0a由 ghts0 反应自发进行知:h0、s0、s0 的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h0 的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h0、s0 的反应在高温时自发进行。6已知反应:2h2(g)o2(g)=2h2o(l)h571.6 kjmol1,下列对于反应2h2o(l)=2h2(g)o2(g)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吸热反应bs0c只能在电解条件下进行d在一定温度下可以自发进行c根据 2h2(g)o2(g)=2h2o(l)h571.6 kjmol1知,2h2o(l)=2h2(g)o2(g)的 h571.6 kjmol1,则第 2 个反应为吸热的熵增反应,a、b 正确;由hts0 的反应,能自发进行。(2)反应的 s0,但常温下不能自发进行,高温时能自发进行。(3)过程 s能(2)不能(3)能能力提升练8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 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bcaco3(s)=cao(s)co2(g)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 h0,s0d常温下,反应 c(s)co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ba 项,当 ghts0 时,反应能自发进行,已知反应 nh3(g)hcl(g)=nh4cl(s)在室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的 g0,所以反应的 h0,正确;b 项,当ghts0,室温下不能自发进行,说明该反应的h0,错误;c 项,分解反应一般为吸热反应,所以 h0,生成气体是一个熵增加的反应,所以 s0,正确;d 项,该反应熵值增加,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说明反应一定是吸热3反应,正确。9反应 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温度下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的|h|17 kjmol1,|hts|17 kjmol1,则下列正确的是()ah0,hts0bh0ch0,hts0 dh0,hts0,且在某温度下自发向右进行,可知 h0。10已知在 100 kpa、298.15 k 时石灰石发生分解反应:caco3(s)=cao(s)co2(g)h178.3 kj/mol,s160.4 jmol1k1,则(1)该反应_(填“能”或“不能”)自发进行。(2)据本题反应数据分析,温度_(填“能”或“否”)成为反应方向的决定因素。(3)若温度能决定反应方向,则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最低温度为_。解析(1)hts178.3 kjmol1298.15 k160.4103 kjmol1k1130.5 kjmol10,所以该反应不能自发进行。(2)因为该反应 h0、s0,所以根据 hts可知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可能小于 0。(3)根据 htsh/s1 111.6 k。答案(1)不能(2)能(3)1 111.6 k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十一十一) ) (建议用时:40 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物质中,既能导电又属于强电解质的是()a熔融 mgcl2、熔融 naohb液氨、石灰水c石墨、食醋 d稀硫酸、蔗糖答案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次氯酸的电离方程式是 hclo=hclob醋酸是弱电解质,液态时能导电c盐酸中加入固体 nacl,因 cl浓度增大,所以溶液酸性减弱d0.1 moll1氨水中 nh的浓度小于 0.1 moll1 4d次氯酸是一元弱酸,部分电离,电离方程式是 hclohclo,a 错误;醋酸是弱电解质,但醋酸是共价化合物,液态时不能导电,b 错误;盐酸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加入固体 nacl,氢离子浓度不变,所以溶液酸性不变,c 错误;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d 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中有 ch3cooh、ch3coo和 h即可证明 ch3cooh 达到电离平衡状态b溶液中 ch3coo和 h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可证明 ch3cooh 达到电离平衡状态c当 nh3h2o 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 nh3h2o、nh和 oh的浓度相等 4dh2co3是分步电离的,电离程度依次减弱d溶液中除电解质电离出的离子外,还存在电解质分子,能证明该电解质是弱电解质,但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a 项错误;ch3coo和 h浓度不变时,ch3cooh 达到平衡状态,b 项错误;nh3h2o 达到电离平衡时,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不变,而不是相等,c 项错误;h2co3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且电离程度依次减弱,d 项正确。4在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 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相比,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a中和时所需 naoh 的量b电离程度c电离常数kadc(h)b相同温度时,100 ml 0.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与 1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溶质n(ch3cooh)都为 0.001 mol,中和时所需 naoh 的量相等。电离常数ka只受温度影响,故ka相等。后者醋酸物质的量浓度大,c(h)也大。25在 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欲使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浓度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热b加入 100 ml 0.1 moll1的醋酸溶液c加入少量的 0.5 moll1的硫酸d加入少量的 1 moll1的 naoh 溶液da 项,加热促进电离,h浓度增大;b 项,醋酸的电离程度、h浓度均不变;c项,加 h2so4抑制电离,但 h浓度增大;d 项,加入 naoh,oh与 h反应,平衡向右移动,h浓度减小。6在含有酚酞的 0.1 moll1氨水中加入少量的 nh4cl 晶体,则溶液颜色()a变蓝b变深c变浅 d不变c氨水中存在电离平衡,向氨水中加入少量的 nh4cl 晶体时,会抑制氨水的电离,使溶液中 oh的浓度减小,则溶液颜色变浅。7根据下表数据(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可得出弱电解质强弱顺序正确的是()酸hxhyhz物质的量浓度(moll1)0.10.20.3电离常数7.21041.81041.8105ahxhyhz bhzhyhxchyhzhx dhzhxhya相同温度时,电离常数越大,酸越强。8下列关于电离常数(k)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离常数(k)越小,表示弱电解质电离能力越弱b电离常数(k)与温度无关c不同浓度的同一弱电解质,其电离常数(k)不同d多元弱酸各步电离常数相互关系为k1k2(2)10已知在 25 时,醋酸、碳酸和亚硫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醋酸碳酸亚硫酸ka1.75105ka14.30107 ka25.611011ka11.54102ka21.02107(1)写出碳酸的第一步电离常数表达式:ka1_。(2)在相同条件下,试比较 h2co3、hco和 hso的酸性强弱: 3 3_。(3)将少量 so2通入足量 na2co3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答案(1)chchco 3 ch2co3(2)h2co3hsohco 3 3(3)so22coh2o=2hcoso23 323能力提升练11在一定温度下,用水逐渐稀释 1 moll1氨水的过程中,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ac(oh)/c(nh3h2o)bn(oh)cc(nh3h2o)/c(oh)dc(nh3h2o)/c(nh)c(oh) 4c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nhoh,k,加水稀释,k值 4cnh 4 cohcnh3h2ocohcnh3h2okcnh 4 不变,而c(nh)减小,故变大,变小,选项 a 错误,c 正确。加 4cohcnh3h2ocnh3h2ocoh水稀释,平衡右移,n(oh)增大,选项 b 错误。 ,加水稀释,k值不cnh3h2ocnh 4 coh1k变,故不变,选项 d 错误。cnh3h2ocnh 4 coh12现有浓度均为 0.1 moll1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三种溶液中c(h)分别为a1 moll1、a2 moll1、a3 moll1,则它们的4大小关系为a2a1a3b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溶液分别与过量的 naoh 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盐的物质的量依次为b1 mol、b2 mol、b3 mol,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b1b2v1v3dhcl、h2so4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ch3cooh 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由三种酸溶液中的浓度知,它们的大小关系为a22a1,a1大于a3,a 项错误;等浓度等体积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分别与过量 naoh 溶液反应生成盐的物质的量的大小关系为b1b2b3,b 项错误;分别用三种酸溶液中和一定量的 naoh 溶液生成正盐,若需要酸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其大小关系为v1v32v2,c 项错误;硫酸中c(h)为 0.2 moll1,盐酸中c(h)为 0.1 moll1,醋酸中c(h)小于 0.1 moll1,分别与 zn反应,开始时生成 h2的速率的大小关系为v2v1v3,d 项正确。13由已知电离常数判断,下列关于 so2与 na2co3(aq)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中,不合理的是()酸电离常数碳酸k14.30107k25.611011亚硫酸k11.54102k21.02107aso2h2o2co=2hcoso23 323bso2h2oco=h2co3so2323c2so22h2oco=h2co32hso23 3dso2h2oco=hcohso23 3 3b根据表中k的数值,其酸性:h2so3h2co3hsohco,结合复分解反应中强酸 3 3制弱酸的原理,h2so3与 co反应不可能生成 h2co3和 so,故 b 不合理。232314(1)25 时,hf 的ka6.4104,则此温度下 0.1 moll1hf 溶液的c(h)为_ moll1。(2)25 时,a moll1ch3cooh 溶液的 phb,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a_。(3)硒酸(h2seo4)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如下:h2seo4=hhseo,hseo hseo,k1.0102(25)。 4 424向 h2seo4溶液中滴加少量氨水,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已知 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a14.4107,ka24.71011,则 khco3和 khseo4两溶液混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已知 25 时,ka(ch3cooh)1.8105,ka(hscn)0.13。现在该温度下将 20 ml 50.1 moll1ch3cooh 溶液和 20 ml 0.1 moll1 hscn 溶液分别与 20 ml 0.1 moll1 nahco3溶液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反应初始阶段,两种溶液产生 co2气体的速率存在明显差异的原因是_。(5)已知 25 时,几种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hcooh:ka1.77104,hcn:ka4.91010,h2co3:ka14.30107,ka25.611011 ,则以下反应不能自发进行的是_(填字母)。ahcoohnacn=hcoonahcnbnahco3nacn=na2co3hcncnacnh2oco2=hcnnahco3d2hcoohco=2hcooh2oco223eh2oco22cn=2hcnco23解析(1)ka6.4104,故c(h)0.007 7 chcfchfc2h0.1chmoll1。(2)ka。chcch3coocch3coohchcch3cooachc2hach102ba10b(3)由于 h2seo4第一步完全电离,加入少量 nh3h2o 的离子方程式为hnh3h2o=nhh2o。由于k(hseo)k(h2co3),故反应为 4 4hseohco=h2oco2seo。 4 324(4)由于ka(ch3cooh)ka1(h2co3)ka(hcn)ka2(h2co3),所以只有反应 b、e 不能进行。答案(1)0.007 7(2)102ba10b(3)hnh3h2o=nhh2o 4hseohco=seoh2oco2 4 324(4)因ka(ch3cooh)ka(hscn),所以相同温度、相同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的两溶液中,hscn 溶液的c(h)大于 ch3cooh 溶液的c(h),故 hscn 与 nahco3反应速率大(5)be615常压下,取不同浓度、不同温度的氨水进行各项内容的测定,得到下表实验数据。温度/cnh3h2omoll1电离常数电离度/%cohmoll1016.561.371059.0981.5071021015.161.5710510.181.5431022013.631.7110511.21.527102提示:电离度100%已电离的弱电解质物质的量起始时的弱电解质物质的量(1)温度升高,nh3h2o 的电离平衡向_(向“左”或“右”)移动,能支持该结论的表中数据是_(填字母)。a电离常数 b电离度cc(oh) dc(nh3h2o)(2)表中c(oh)基本不变的原因是_。解析根据表中电离常数和电离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以判断,nh3h2o 的电离过程吸收热量,所以升温会使 nh3h2o 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答案(1)右ab(2)氨水浓度减小,会使c(oh)减小,而温度升高,会使c(oh)增大,双重作用使c(oh)基本不变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十二十二) ) (建议用时:40 分钟)基础达标练1关于水的离子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馏水中,c(h)c(oh)11014b纯水中,25 时,c(h)c(oh)11014c25 时,任何以水为溶剂的稀溶液中,c(h)c(oh)11014dkw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kw只与温度有关,升高温度,kw增大,25 时,纯水和任何物质的水溶液中kwc(h)c(oh)11014,a 中未指明温度,关系式不一定成立。2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4 时,纯水的 ph7b温度升高,纯水中的c(h)增大,c(oh)减小c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d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c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常温下水的 ph7,故 a 错误;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升温促进电离,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故 b 错误;水在常温下电离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为 107moll1,故 c 正确;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但水的离子积只随温度变化,故 d 错误。325 时,水中存在电离平衡:h2ohoh。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c(h)增大,kw不变c含 h的溶液显酸性,含 oh的溶液显碱性d水是极弱的电解质,在 50 时水的 ph 小于 7ca 项,电解质的电离都是吸热过程,正确;b 项,kwc(h)c(oh),只与温度有关,正确;c 项,应该根据溶液中c(h)与c(oh)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错误;d 项,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常温下水的 ph 等于 7,升温到 50 ,c(h)增大,ph 减小,正确。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 水的电离常数是 1.01014b中性溶液的c(h)kwc纯水在 100 时,c(h)107 moll1,所以此时纯水中c(h)c(oh)dph7 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2b水的电离常数ka与离子积常数kw是两个不同的常数,常温下c(h)c(oh)107moll1,c(h2o)moll1,ka1000 gl118 gmol1100018chcohch2o1.81016,a 不正确;纯水呈中性,c 不正确;ph7 的溶液可以显中107 1071 00018性(100 nacl 溶液),也可以是盐溶液(nahso4),d 不正确。5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 ph 的正确操作是 ()a将一小块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b将一小块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中央,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c将一小条试纸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放在表面皿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d将一小条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在待测液中蘸一下,取出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答案a6室温下,把 1 ml 0.1 moll1的 h2so4溶液加水稀释成 2 l 溶液,在此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 h浓度接近于()a1104 moll1b1108 moll1c11011 moll1 d11010 moll1d稀释后溶液中c(h) moll11104 moll1,故c(h)h2o0.1 22 000 moll111010 moll1。1 10141 1047已知水在t1 和t2 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t1t2):(1)t1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_(填“a”或“b”),请说明理由_。(2)将 a 点变为 b 点,采取的措施是_。(3)c 点c(h)_,d 点c(oh)_。解析(1)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当温度升高时,促进水的电离,水的离子积增大,3水中c(h)、c(oh)都增大,因t1t2结合图像中 a、b 曲线变化情况及c(h)、c(oh)可以判断t1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a。(2)a 点kw1014,b 点kw1012,故由 a 点变为 b 点须进行升温。(3)c(h) moll1108 moll1。kwcoh1014106c(oh) moll1108 moll1。kwch1014106答案(1)a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电离程度小,c(h)、c(oh)小(2)升高温度至t2 (3)108 moll1108 moll1能力提升练825 时,下列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之比是()1 moll1的盐酸0.1 moll1的盐酸0.01 moll1的 naoh 溶液1 moll1的 naoh 溶液a1101001b110110121014c14131214 d141321a25 时,kw11014。酸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等于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所以c(h)1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与溶液中c(oh)相等,等于 1014 moll1;c(h)0.1 moll1,则由水电离出的c(h)1013 moll1。碱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等于该溶液中的c(h),所以c(oh)0.01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由水电离出的c(h)1014 moll1。即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 10141013101210141101001。925 时,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h)和c(oh)的乘积为 11018,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溶液的 ph 一定为 9b该溶液的 ph 可能为 5c该溶液的 ph 可能为 7d不会有这样的溶液b该溶液中水提供的c水(oh)c水(h)1109 moll1。显然远比纯水提供的c(h)和c(oh)小得多,这说明水的电离受到了酸或碱的抑制。若为酸溶液,则酸提供的c(h)1105 moll1,ph5;若为碱溶液,则碱提供的c(oh)1105 moll1,ph9。10t 时,某 naoh 稀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3,请回答下列问题:4(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kw_。(2)该 naoh 溶液中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该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oh)为_。(3)给该 naoh 溶液加热,ph_(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解析(1)kwc(h)c(oh)10a10b10(ab)1013。(2)c(naoh)c(oh)10bmoll1;该溶液中c(h)10amoll1,naoh 溶液中h全是水电离的,c(h)水电离c(oh)水电离10amoll1。(3)温度升高时,kw变大,所以c(h)变大,ph 变小。答案(1)1013(2)10bmoll110amoll1(3)变小11已知室温时,0.1 moll1的某一元酸 ha 在水中有 0.1%发生电离,回答下列各问题; (1)室温时该溶液的 ph_。 (2)室温时 ha 的电离平衡常数k_。(3)升高温度时,k将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ph 将_(填“增大” “减小”或“不变”)。(4)室温时由 ha 电离出的c(h)约为水电离出的c(h)的_倍。解析(1)ha 电离出的c(h)(0.10.1%)moll11104 moll1,phlg(1104)4;(2)电离平衡常数kchcacha1107;(3)因 haha,电离过程是吸热的,所以1 104 1 1040.1升高温度,c(h)、c(a)均增大,则k增大,而 ph 减小;(4)c(h)ha1104 moll1,c(h)水c(oh) moll111010 moll1,所以c(h)1 10141 104hac(h)水(1104)(11010)106。答案(1)4(2)1107(3)增大减小(4)106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十三十三) ) (建议用时:40 分钟)基础达标练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95 纯水的 ph7,说明加热可导致水呈酸性bph3 的醋酸溶液,稀释至 10 倍后 ph4c0.2 moll1的盐酸与等体积水混合后 ph1d常温下,ph3 的醋酸溶液与 ph11 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ph7c95 的水尽管 ph7,但因其电离出的c(h)c(oh),故仍呈中性,a 错;醋酸为弱酸,ph3 的醋酸稀释 10 倍时,促进其电离,故 3ph4,b 错;ph3 的醋酸与ph11 的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时,醋酸过量,ph7,错误;b 项,盐酸中c(h)1103 moll1,ba(oh)2溶液中c(oh)1103 moll1,两者又是等体积混合,故有n(h)n(oh),混合后溶液的 ph7,错误;c 项,因醋酸是弱酸,反应时酸过量,反应后ph7,错误。7已知室温下,求下列溶液的 ph:(1)某 h2so4溶液的浓度是 0.005 moll1,此溶液的 ph 为_。用水稀释到原来体积的 100 倍,ph 为_。再继续稀释 104倍,ph_。(2)ph3 的盐酸与 ph5 的硫酸等体积混合,ph 为_。3(3)ph10 和 ph12 的两种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ph 为_。(4)ph12 的 naoh 溶液和 ph4 的 hcl 溶液等体积混合,ph 为_。解析(1)c(h)0.005 moll120.01 moll1,phlg 1022。c(h)0.01 moll1100104 moll1,phlg 1044。ph 接近 7(酸无限稀释后不会变成碱)。(2)c(h) moll15104 moll1,phlg(5104)10310524lg 53.3(强调 103是 105的 100 倍,所以 105可以忽略不计)。(3)c(oh) moll15103 moll1,c(h) 102104210145 103moll121012 moll1。phlg(21012)12lg 211.7。(4)naoh 溶液中c(oh)102 moll1;hcl 溶液中c(h)104 moll1,二者等体积反应,碱过量,反应后溶液呈碱性。所以反应后c(oh) 1021042moll15103 moll1,c(h) moll121012 10145 103moll1,phlg(21012)12lg 211.7。答案(1)24接近且小于 7(2)3.3(3)11.7(4)11.7能力提升练8常温时,某浓度的盐酸、氯化铵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分别是 1.010a moll1、1.010b moll1,这两种溶液的 ph 之和为()a14ab b14abc14ab d14aba盐酸抑制水的电离,由水电离出的c(h)为 1.010a moll1,则盐酸中c(h) moll11.010a14 moll1,溶液的 ph14a。氯化铵水1 10141.0 10a解,溶液呈酸性,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 1.010b moll1,则溶液的 phb。故这两种溶液的 ph 之和为 14ab,a 项符合题意。9t 时,某稀硫酸溶液中c(h)10a moll1,c(oh)10b moll1,已知ab13。(1)该温度下的离子积常数kw_。(2)该温度下(t ),将 100 ml 0.1 moll1的稀 h2so4溶液与 100 ml 0.4 moll1的 naoh 溶液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溶液的ph_。解析(1)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kwc(h)c(oh)10(ab)1.041013。(2)c(oh)0.1 l 0.4 moll10.1 l 0.2 moll10.2 l01 moll1,c(h)kw/c(oh)moll111012 1 10130.1moll1,ph12。答案(1)1.01013(2)121025 时,将体积为va、pha的某一元强碱与体积为vb、phb的某二元强酸混合。(1)若所得溶液的 ph11,且a13,b2,则vavb_。(2)若所得溶液的 ph7,且已知vavb,b0.5a,b值是否可以等于 4_(填“是”或“否”)。解析(1)混合后溶液 ph 为 11,说明碱过量,则 103可计算出101va102vbvavb19。(2)强酸强碱恰好中和则符合公式:ab14lg,由于vbva,故vavbvbvaab14,又由于b0.5a,可推知b,故b值可以等于 4。143答案(1)19(2)是1课时分层作业课时分层作业( (十四十四) ) (建议用时:40 分钟)基础达标练1滴定实验时,必须要按以下要求做的是 ()a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要烘干b酸式或碱式滴定管用水洗净后用相应溶液润洗c待测液一定要放在锥形瓶中,标准液一定要放在滴定管中d滴定前读数要求精确,凹液面的最低点在平视时必须在“0”刻度或“0”刻度以上的某一刻度上ba 项,锥形瓶洗净后无需烘干;c 项,标准液也可以放在锥形瓶中,用待测液滴定;d 项,开始读数时,凹液面最低点应在“0”刻度以下。2如图表示 50 ml 滴定管中液面的位置,如果液面处的读数是a,则滴定管中液体的体积是()aa mlb(50a)mlc一定大于a mld一定大于(50a)mld滴定管尖嘴部分无刻度,滴定管中液体大于(50a) ml。3准确移取 20.00 ml 某待测 hcl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 0 moll1naoh 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b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需用待装液润洗才能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naoh 溶液的滴入,锥形瓶内溶液中c(h)越来越小,故 ph 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内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去,说明达到滴定终点,应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所加标准 naoh 溶液量偏多,使测定结果偏大。4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下端连有橡皮管的滴定管为酸式滴定管2b在进行滴定时,左手操作锥形瓶,右手操作滴定管c滴定前应排除滴定管尖嘴部分的气泡d滴定过程中两眼应注意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ca 选项中所指滴定管是碱式滴定管;b 选项中应右手操作锥形瓶,左手操作滴定管;d 选项,滴定过程中两眼应观察锥形瓶内颜色变化。5用已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测定某 h2so4溶液的浓度,从下表中选出正确的选项是 ()锥形瓶中溶液滴定管中溶液选用指示剂选用滴定管a碱酸石蕊甲b酸碱酚酞甲c碱酸甲基橙乙d酸碱酚酞乙d酸碱中和滴定中一般不选用石蕊溶液作指示剂,a 错误;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液,b 错误;应用甲(酸式滴定管)盛装酸溶液,c 错误。6下列某种仪器中盛有一定量的高锰酸钾溶液,甲同学平视读数为n ml,乙同学仰视读数为x ml,丙同学俯视读数为y ml。若xny,则该仪器是()a酸式滴定管b量筒c容量瓶 d碱式滴定管a仰视读数时数值偏大,俯视读数时数值偏小,即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因此该仪器是滴定管。又因为盛放的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故应是酸式滴定管。7现用 0.10 moll1hcl 溶液滴定 10 ml 0.05 moll1naoh 溶液,若酸式滴定管未润洗,达到终点时所用盐酸的体积应是()a10 ml b5 mlc大于 5 ml d小于 5 mlc用 0.10 moll1hcl 溶液滴定 10 ml 0.05 moll1naoh 溶液正好需 5 ml hcl溶液。现盐酸被稀释,其浓度小于 0.10 moll1,中和 naoh 所需体积大于 5 ml。8用 1.0 moll1 naoh 溶液中和某浓度硫酸溶液时,其 ph 和所加 naoh 溶液的体积v关系如图所示。原硫酸物质的量浓度和反应后溶液的总体积分别是()3a1 moll1 60 ml b0.5 moll1 80 mlc0.5 moll1 60 ml d1 moll1 80 mlb由图可知起始 ph0,c(h)1 moll1,c(h2so4)0.5 moll1,完全中和消耗 naoh 溶液 40 ml;v(h2so4)0.04 l40 ml,0.02 mol0.5 moll1总体积(4040)ml80 ml。9下列是一段关于中和滴定的实验叙述:(1)取一锥形瓶,用待测 naoh 溶液润洗两次;(2)在锥形瓶中放入 25 ml 待测 naoh 溶液;(3)加入几滴石蕊试剂作指示剂;(4)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5)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6)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7)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其中错误的是()a(4)(6)(7) b(1)(5)(6)(7)c(3)(5)(7) d(1)(3)(5)(7)d操作(1)的锥形瓶只能用水洗;操作(3)中不能用石蕊试剂作为中和滴定的指示剂,因为它的显色效果不明显;操作(5)中滴定管必须用标准液润洗后才能注入标准液;操作(7)中两眼应主要注视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能力提升练10用 0.01 moll1硫酸滴定 0.01 moll1 naoh 溶液,中和后加水至 100 ml。若滴定时终点判断有误差:多加了 1 滴硫酸;少加了 1 滴硫酸(设 1 滴为 0.05 ml)。则和中c(h)之比是 ()a5103 b104c50 d10b多加了 1 滴硫酸时,溶液呈酸性,则c(h)41105 moll1;少加了 1 滴硫酸时,则 naoh 剩0.01 moll1 2 0.05 ml100 ml余的物质的量为 0.05 ml h2so4所少中和的那部分,溶液呈碱性,c(oh)1105 moll1,c(h) 0.01 moll1 2 0.05 ml100 ml1 10141 105moll11109 moll1,所以和中c(h)之比为104。 1 105 moll11 109 moll111如图曲线a和b是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相互滴定的滴定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bp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c曲线a是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0版高中化学 全一册课时分层作业(打包23套)新人教版选修4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63971952.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